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213章

明朝伪君子-第213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过盖州,仪仗匆匆前行,盖州官府似乎不知道昨日野狼峪发生了截杀钦差的大事,知府领着一众官吏出城十里迎接官驾,态度十分殷勤。秦堪没多说,匆匆与官员们应酬了几句,也不入城,仪仗经过盖州径自往东。
  当然,该收的孝敬仪程秦堪没客气,一一笑纳了。
  收编了两个卫所的官兵,为笼络军心足足花了近十万两,钦差大人也不富裕呀。
  这次上路秦堪吸取了教训,探子放出数十里之外,如此防备却也不是没有作用,两天以后,一队探路的勇士营官兵抓获了几名刺客,他们是所谓的江湖高手,每人都有一身不俗的武功,埋伏在秦堪必经之路旁边的山林里,只待秦堪经过时凌头一击,却被巡山的官兵发现,尝过十余样锦衣卫的严酷刑具后,这几位高手兄终于说了实话,果然是被人所雇截杀钦差,他们并不知雇主的身份,但装进口袋的银子却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
  秦堪嘿嘿冷笑。
  第二次早有预谋的突袭,被他中途化解了。
  明袭暗杀,李杲的花样大概也差不多了吧。
  继续行军三日后,辽阳府遥遥在望。
  离城十里时,崎岖的官道上空空荡荡,不见一人。
  随军的文吏将官们不由勃然大怒。
  奉皇帝旨意出巡的钦差地位自非寻常巡按御史可比,按礼制,钦差出巡任何一个城池,当地官府必须于城外十里之外等候,将钦差客气地请入城中,有些气节尚缺的文官为了逢迎,甚至不顾体面迎出三十里外,所谓“礼制”,贵多而憎少,礼多人不怪,礼少则是赤裸裸的打脸了。
  “辽阳知府张玉好放肆,竟敢慢待朝廷钦差,当官儿当腻味了吗?”丁顺眼中喷火咬牙怒道。
  秦堪冷笑数声。
  既然李杲已在辽东一手遮天,作为辽东都司所在地,辽阳知府必然已成李杲的爪牙,否则他这个官儿不可能在李杲眼皮子底下当得下去,不是被罢官便是忽然暴毙的下场,既然已为李杲爪牙,不出城迎接秦堪亦是正常。
  时下的大明虽可称中兴,弘治皇帝为大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土木堡之变后瓦剌挟英宗破紫荆关,兵临京师城下,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于少保力主抗敌,绝不妥协,瓦剌占不到便宜,无奈退回关外,这次事件虽大明险胜,然则从此以后,大明对山海关外的掌控力却低了许多,再加上鞑靼部落新继位的伯颜猛可,朵颜三卫的花当都是性格强硬的好战分子,多年来频频于边境挑起事端,甚至直接入侵抢掠,边军常不能敌,于是大明朝廷在关外的威信更为降低。
  此一时彼一时,永乐皇帝当初六征蒙古创下的赫赫武功,一代代下来已成衰退之势。久而久之,连大明朝廷直接任命的军政官员对中央的态度也渐渐不如关内官员那般敬畏。
  民间有句俗话,“天高皇帝远”,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离京师越远,官员越随心所欲,皇帝和朝廷的影响力也就越低,所谓君君臣臣的儒家正统,最信奉的还是京官。
  所以对于辽阳知府并未出城迎接钦差官驾,秦堪可以理解。
  可以理解并不代表可以纵容,秦堪外表温和,但骨子却是很刚烈的。
  缓缓环视四周的武将和文吏,秦堪笑道:“大家不赶时间吧?”
  众人茫然看着他。
  “既然不赶时间,那就慢慢耗着,丁顺,传令下去,咱们就在离辽阳城十里的地方扎营。”
  “是!”
  “扎营一个时辰,等辽阳府的人瞧见后,咱们再拔营往北行进,每日只准行十里。”
  丁顺愕然道:“秦帅这是何意?辽阳府是咱们此行目的,大军为何还要北进?北边鞑靼朵颜环伺,太危险了,这可不行!”
  秦堪忽然和颜悦色道:“你说孔子为何修《春秋》?”
  “啊?这个……为了教化天下吧。”
  “司马迁为何著《史记》?”
  “为了知兴替。”
  “老子为何著《道德经》?”
  丁顺挠头道:“这个……为何?”
  一脚踹得丁顺一个趔趄:“因为老子愿意!快去传令,这些事情轮不着你来问。”
  ※※※
  辽阳府。
  时已掌灯,辽东都司衙门内灯火通明。
  辽阳知府张玉坐在内堂里,屁股小心地挨着椅子边儿,一脸恭敬地看着李杲。
  世间虽说崇文鄙武,不过这种说法只在关内,辽阳府这种塞外边城常年战事不断,可谓乱世之地,这里的武将地位便明显比关内高多了,时也势也,当武将能保护文官生死之时,他们的话语权自然高多了,甚至文官也不得不仰其鼻息,刻意逢迎,甚至不得不沦为武将羽翼。
  关外太乱,能保护文官生死的,自然也能决定文官的生死,更何况辽东总兵官李杲是个性子暴烈,手段狠毒之人,横下心时任何无法无天的事都敢干。连朝廷颇为忌惮的朵颜三卫他都敢杀了冒功,还有什么事他不能干的?
  张玉是文官,正经的进士出身,但他也是凡人,凡人都很惜命,张玉尤甚,为了不莫名其妙暴毙于家中,或者被不知哪个旮旯里冒出来的所谓“鞑子”一刀劈死,他很明智地抱上了李杲的大腿。
  “总帅,钦差秦堪仪仗已至辽阳城外十里处……”
  李杲慢条斯理啜了口茶,挑了挑眉:“按礼,你应该出城十里相迎,为何没去?”
  张玉笑道:“总帅所恶者,下官视之为仇寇,何必相迎?”
  李杲表情瞬间变冷:“就因为本帅所恶,你便做出如此姿态?张玉,当了这些年官儿,越当越糊涂了!”
  张玉一惊,急忙起身道:“请总帅训斥。”
  李杲闭上眼,将头靠在椅背上,缓缓道:“当面欢笑背后刀,这个道理需要我教你么?从钦差出关一直到辽阳府,我不止一次下令截杀,既然他命大没死,而且已经到了辽阳城外,若再给他摆姿态甩脸子,那就是我们做得不讲究了,人活一张脸,别人的还是自己的都要兜着,不到万不得已,莫把脸撕破了,损人不利己。”
  张玉急忙唯唯应是。
  “秦堪此时有何动向?”
  “他没有进城,在城外十里处扎营了。”
  李杲呵呵一笑,道:“这位钦差大人的心胸恐怕大不到哪里去,他是在等着咱们出城相迎呢。”
  “那么,下官这就出城迎他?”
  李杲缓缓点头:“你是一城知府,该由你去迎,本帅在都司府里等他便是,钦差的面子是要给,但不能给太多,省得这位钦差大人头脑发热,搞不清辽东到底谁在做主了……”
  “是。”
  正说着话,一名兵丁匆匆走入内堂。
  “禀李总帅,钦差仪仗于城外十里处扎营一个时辰后忽然拔营,八千余官兵往北而去,不知有何意图。”
  李杲眉梢跳了跳,急忙起身站到一张硕大的辽东地图前,手指着地图一寸一寸地顺着虚线往北移,良久,李杲忽然两眼圆睁,浑身微颤,抬腿一踹,一张上好的黄梨木茶几被踹得支离破碎,奄奄一息。
  “竖子安敢如此欺我!秦堪,你收破烂收上瘾了吗?”
  张玉急忙小心问道:“总帅,秦堪调兵北上,此举何意?”
  “沈阳卫,他又想北上收我沈阳卫!王八羔子,非逼得本帅说粗话不可,我辽东数万将士你要收多少才满意?收来收去本帅还有得剩么?”李杲再次失去了装出来的文人风度,内堂里跳脚指天大骂。
  “总帅,或许他只是故作姿态,逼咱们出城迎他……”
  “本帅岂能不知?但我们若不出城,这畜生说不定便假戏真做了!”
  张玉被李杲暴怒的样子吓坏了,小心翼翼道:“总帅既为辽东之主,莫如干脆调兵把这钦差和八千多人剿了,回头向京师报称钦差路遇鞑靼犯边,全军覆没……”
  “放屁!八千多人怎么可能说剿便剿了?只消跑掉一个,我的脑袋便保不住了!辽东虽大,我李杲难道真能为所欲为吗?你以为皇帝和朝廷都是聋子瞎子不成?”
  “那现在怎么办?”
  李杲眼中冒火,咬牙道:“出城迎他,本帅也亲自出城,务必将秦堪截住迎进辽阳城……”


第308章 朵颜塔娜
  李杲出城时很憋屈,胸中有股郁愤之气无可宣泄。
  他几乎等于是被秦堪掐着脖子逼出城的,当秦堪决定拔营北上时,李杲便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眼睁睁瞧着钦差把沈阳卫收了,二是将钦差截住迎进城里。
  边军虽说不太争气,但也是他李杲的麾下,不是任谁都能收走的破烂。
  于是李杲只好忍着一肚子火气出城相迎,不论秦堪是故作姿态还是真有收沈阳卫的想法,李杲都不能让他得逞,盘子里本来有六块饼是独属于他的,结果钦差一来便吃下了两块,而且眼睛还盯着第三块……
  敢吃他第三块,李杲会跟他玩命。
  ※※※
  领着辽阳府大小官吏匆匆出城,考虑到钦差大人的卑鄙属性和不讲究的办事作风,李杲还带上了两个整编千户防身。
  一个时辰后,李杲等人终于追上了钦差仪仗。
  知府张玉率先上前与秦堪见礼,随后李杲在众侍卫的保护下来到秦堪面前。
  “钦差大人代天子巡狩辽东,末将等接驾来迟,失礼了,末将辽东总兵官李杲拜见钦差大人。”
  说完李杲单膝点地,行了个武将礼。
  秦堪一见李杲身边神情戒备的众侍卫,再抬头环视他带来的两千多官兵,不由遗憾地咧了咧嘴。
  李杲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咯噔一下,接着生出一股怒意。
  这竖子果然不讲究,竟真打着军前拿他的主意,幸亏自己带了军队过来。
  岂止是竖子,简直是孙子啊……
  “哈哈,原来是名震辽东的李总帅,总帅威名天下皆知,今日有幸得见,果然器宇轩昂,英武不凡。”
  “钦差大人谬赞了,大人面前末将怎敢当‘总帅’之名?末将只是代皇上和朝廷镇守辽东。这些年来竭尽全力,却也只堪堪做到无功无过,委实愧对皇上,愧对朝廷。”
  二人一见面便互相客套上了,仪仗里的武将文吏面无表情地远远站着,辽阳府的文官武将们也远远地陪着笑脸,见面的气氛貌似一团和气。
  李杲既然迎出城了,秦堪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收沈阳卫,毕竟当着人家的面干这件不厚道的事,秦堪心里还是有小小羞惭的。
  相见甚欢之后,秦堪与李杲笑着相携入城,大家都笑得很开心,笑得很甜,心里各自藏着怎样的杀机却不足为外人道了。
  看李杲的样子,是打算整天把军队拴在裤腰带上了,如何下手除他,委实是一件难办的事。
  而李杲则更发愁,既然双方见了面,再派人刺杀已不合适了,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李杲也没蠢到真敢无法无天公然杀钦差的程度,可是若让钦差活着回到京师,等待他的不知会是怎样的下场……
  入城的路上,二人一路走一路笑,笑容如夏花般灿烂,心思如蛆虫般肮脏。
  ※※※
  双方各自的军队走在一起颇有意思。
  并不算宽敞的官道上,秦堪的仪仗走左侧,李杲带出来的两个千户走右侧,二人则并排走中间,文官武将们远远跟在后面,二人谈笑风生,仿佛多年知交一般说个不停,而双方大军神情戒备,手按刀柄不时互相怒视,一个眼神不对似乎都能激起双方的火拼。
  秦堪和李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