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208章

明朝伪君子-第208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铁心跟着一个胆敢杀官造反的叛逆被朝廷大军剿杀,还是愿意堂堂正正跟着代表朝廷的钦差大人升官发财,功荫子孙万代?”
  沉甸甸的银子握在手里,再配上叶近泉这一番推心置腹的利害言辞,义州卫将士们脸上颓丧木然的神情终于悄然变化。
  叶近泉喜在心头,义州卫,可用矣!
  “银子都拿到了吗?”半个时辰后,叶近泉嘶声大喝。
  “拿到了……”三三两两稀疏的回答。
  “都他娘的精神点!你们是发了小财,不是死了爹!”叶近泉再次大喝道:“银子都拿到了吗?”
  义州卫将士精神一振,齐声大吼道:“拿到了!谢钦差大人赏!”
  “好,现在,从地上拾起你们的兵器,此刻开始,咱们就是同一个锅里搅饭吃的弟兄,跟着钦差大人,他会给弟兄们一个敞亮的前程!”
  一名百户模样的将领捂着右臂流血的伤口,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自愤怒的意味,瞪着叶近泉道:“我们死了二百多人,都是被你们杀死的!你们刀口上的血还未冷,转脸咱们又能当兄弟了?”
  叶近泉冷酷一笑,身子一转,指着营门处两门佛朗机火炮,道:“这两门炮我若命人填上开花弹,突袭之前先朝你们各个军帐发几十弹,你觉得你们会死多少人?”
  百户一滞,顿时讷讷不能言。
  叶近泉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勇士营已是大大的手下留情了。这是战争,战争没有慈悲,没有愧疚,大明内地是太平盛世,边镇却是乱世,乱世之人,命不如狗,活着比什么都强。
  见众官兵脸上的愤恨之色渐消,叶近泉最后的担心也消退了。收服降兵,驱之以利,晓之以情,则军心可用。
  “现在,拾起你们的兵器,半个时辰内清理伤亡,然后准备整队出营!”
  又一名百户鼓起勇气问道:“这位……将军,我们出营去哪里?”
  叶近泉面容浮上一丝笑意:“去义州城,钦差大人说,他给你们准备了压惊的酒宴……”
  ※※※
  刘平贵觉得需要压惊的是他自己。
  进士出身,熬炼多年终为一府父母,这些年来见过不学无术的人很多,边镇重地龙蛇混杂,可谓谈笑不一定是鸿儒,往来大多数是白丁。
  但能把一句妙语理解得如此清新脱俗的人还是很少见的,此人绝对不能小觑,一听便知是个狠角色。
  一把飘逸的美髯被刘平贵自己狠狠揪下来一缕,疼得刘平贵直咧嘴,偷眼瞧瞧秦堪的脸色,却见他一脸诚恳的学术讨论态度,却也瞧不出他这话是故意装傻还是真的不懂。
  操千曲而后晓声……
  是不是今晚给钦差大人安排一个名叫“千曲”的名妓陪寝,完事了再送一个名叫“晓声”的名妓进去?
  刘平贵犹豫了,虽说文官犹重风骨,不应如此谄媚上官,可是……不谄媚就升不了官呀,这位钦差可是皇上最宠信的大臣,待他回了京师,嘴皮子往左歪或往右歪,都能决定他刘平贵是调回关内某个富庶州府,或是在这偏僻贫瘠的边镇穷壤做官做到老死。
  更何况钦差大人似乎有意对付钱宪,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就冲这一点,刘平贵决定认同秦堪对《文心雕龙》的解释。
  当官的那天起便意味着自己不是文人了,所谓风骨,所谓节操,该舍弃的时候坚决舍弃。
  清咳两声,刘平贵站起身刚决定对秦堪拍一番令所有人脸红心跳的马屁,却见秦堪神色古怪地扭头瞟向窗外。
  刘平贵和一众官吏心下有些奇怪,于是纷纷顺着他的目光朝窗外看去。
  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里,一支火箭尾后拖着血红的火舌扶摇而上,在夜空中无声地绽开了一朵鲜艳的烟花。
  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边陲重镇的夜空里放了一支火箭,傻子都明白事情不寻常,在这个通讯落后的年代里,烟花并不仅仅代表着喜庆,有时候更是杀戮开始前的信号。
  秦堪静静注视着夜空那朵烟花从绽开到消失,心中不由大喜。
  丁顺和叶近泉得手了!
  掌握了义州卫的兵权,剩下这群文官还不是随便自己拿捏,任他秦堪搓圆搓扁。
  雅间门口,五百少年兵里的杨志勇出现在楼梯口,朝秦堪憨厚龇牙一笑,悄然无声地打了个手势。
  秦堪心中愈发笃定,眼中却分明冒出几分恶作剧的光芒。
  ※※※
  众人官吏错愕惊讶之时,一阵如山崩地裂般的喊杀声远远传来,听方向竟来自义州城门外。
  “有人攻城!”秦堪长身而起,瞋目厉声喝道。
  刘平贵文弱的身躯一软,脸色刷地变白了。
  这就是做边镇知府的弊处,性命时时刻刻处于危险之中,尽管经历了不止一次,然而每次危险来临时,刘平贵仍旧感到一阵心慌意乱,多少年过去了,丝毫不见长进。
  方才笑语盈盈的鸿宾楼内顿时大乱,众官吏当下也顾不得官员仪态了,面色惊惧地纷纷站起身,请来作陪的几位名妓吓得尖叫连连,珠泪纷洒,却也没人再去品位美人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娇媚风情。
  “秦大人,怎……怎么办?钱指挥使和义州卫官兵并不在城内,城里只有一些衙役和老弱百姓可堪驱使,如若来攻城的是鞑子,义州必然守不住的,我等此番休矣!”刘平贵惊慌失措道。
  平日里最讨厌最敌对的人是钱宪,然而危急关头,刘平贵终于念起钱宪的好处来,世人崇文鄙武,可一旦战事来临,武人便成了文人们唯一的指望,指望他们保护自己,指望他们杀退敌人,战争结束后,文人们又跑出来指手画脚,于是好好的太平天下又归了文人们统治。
  千古帝王功业,成也文人,败也文人。
  满屋惶然惊恐的气氛里,秦堪忽然站起身伸手抓住刘平贵的衣襟,拖着踉踉跄跄的他朝二楼窗口走去。
  刘平贵大惊:“秦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秦堪焦急道:“当然先跑了再说,站在这里等着挨鞑子的刀吗?”
  心猜多半是鞑子攻城,守城的将领和军士又不在,刘平贵早已失了主张分寸,急忙点点头:“一切唯钦差大人马首是瞻……”
  这家伙危急关头也不忘先把责任推了再说,果然不是好人。
  将刘平贵带到窗口,秦堪急切道:“快,你先下,我紧跟着!”
  “好,好!多谢秦大人……”刘平贵单腿搭在窗沿边,道过谢后扭头朝窗外一瞥,不由魂飞魄散:“啊?大人,这是二楼……”
  话没说完,秦堪不耐烦地将他一推:“废什么话!”
  “啊——”
  啪!
  这声惨叫令秦堪呆了一下,接着面无表情地转过身来,迎着满屋子官吏期待的目光,秦堪缓缓道:“本官刚才忘记了一件事……”
  义州府同知王松龄脸色难看地拱拱手道:“大人忘记何事?”
  秦堪摸了摸鼻子,缓缓道:“刘知府奋勇跳楼后,本官这才发现……鞑子尚未进城,其实我们不用太着急跑的……”
  众官吏纷纷一脸认同之色。
  秦堪板着脸,面孔却憋得通红:“就算要跑,正常人一般也只会选择从大门跑……”


第301章 接管义州(下)
  事实证明除了刘平贵以外,绝大多数人是正常的。
  刘平贵如果脑子没摔坏的话,大抵会学到两个很宝贵的人生经验,第一,狗急了可以跳墙,但人急了不能跳窗,特别是二楼的窗。
  第二,无论何时何地背对别人前,首先要想一想自己背后的人人品如何,会不会下黑手把自己从二楼窗口推下去。
  第二条比第一条更深刻,而且饱含血泪。
  ……
  外面攻城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听不到,一众官吏惊慌失措地跑出酒楼大门时,外面已是一片寂静,跟平常义州城的夜晚没有任何不同。
  正当官吏们睁着疑惑惊惶的眼睛面面相觑,怀疑自己刚才听到的攻城声是不是错觉时,一骑快马从城门方向疾驰而来。
  “报——义州卫指挥使钱宪煽动卫所官兵造反,欲攻破义州城杀尽城内官吏百姓,叛军已被刚刚赶至的京师勇士营参将孙英说降,逆贼钱宪授首!”
  嘶——
  众官吏脑袋如同被寺庙铜钟狠狠撞了一下,耳朵嗡嗡作响,半晌不出声,睁着眼睛怔怔地消化着这个令他们无比吃惊的消息。
  一名官吏脸色苍白讷讷道:“刚才攻城的……不是鞑子,而是义州卫官兵?”
  “是!”
  义州府同知王松龄觉得不对劲,站出来大声喝问道:“你胡说!钱宪乃将门之子,他的祖父,父亲皆是义州指挥使出身,世代食我大明俸禄,怎会造反攻城?这事有蹊跷!”
  报讯的骑士白了他一眼,面朝酒楼正门单膝跪在地上,冷冷道:“信不信是你的事,我乃钦差大人麾下军士,只向钦差大人报信。”
  王松龄气得胡子一翘,却也无可奈何。
  京师出来的人,无论官员还是兵丁,到了地方上统统见官升三级,他们对地方官从来没什么客气脸色,一个个性子傲得很。
  官吏们惊疑不定地低声讨论猜测,秦堪整了整衣裳,从酒楼门内走了出来。
  王松龄上前揖道:“秦大人,军士说钱宪造反,下官以为此事不可信,请大人明察。”
  秦堪点点头:“钱指挥使将门出身,世代忠诚,若说他造反,本官也是不信的,各位大人稍安勿躁,且待真相大白……”
  说着秦堪朝报信军士一板脸,沉声道:“事情到底如何,你且再探,回来如实禀报本官。”
  “是!”
  听得秦堪这么一说,王松龄脸色才好了一点,其实他对钱宪也很反感,这些年钱宪的做法令义州的文官武将之间矛盾很深,几乎势不两立,然而反感归反感,在钦差眼里,义州的文官武将是一体的,若钱宪果真造反,他们这些文官大约也逃不了责任。
  王松龄没有忘记,秦堪除了“钦差”这个头衔外,其本身还是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是做什么的?专治对大明王朝各种不服。若钱宪造反,秦堪会放过义州城的文官?
  ※※※
  文官们聚集在鸿宾楼门口,谁也不敢离开,神情很难看,大家都不是蠢货,和王松龄想到一块去了,如若钱宪造反属实,恐怕义州的文官们日子不好过。
  想到这里,官吏们的神情又开始变得古怪起来。
  知府刘平贵刚刚从二楼摔下,当场便晕过去,被送回府了,一府首官昏迷不醒,一卫首将莫名其妙举兵造反,再加上刚刚钦差大人从楼上有意无意推那一下……
  好浓郁的阴谋味道!
  各怀异样心思中,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数骑快马飞驰而来,跟他们同来的,还有一名义州卫的副千户和两三名百户,马上骑士手里还拎着一个血淋淋的包袱,里面裹着指挥使钱宪的头颅。
  副千户和百户们众口一词的说法,终于令义州府的大小官吏们绝望了。
  钱宪听闻朝廷欲裁撤义州卫,再加上与义州知府刘平贵素来不合,心怀怨懑,顿生反心,于是煽动卫所将士攻城,欲破义州城池杀尽官吏,再向朝廷报称鞑子犯边,如此一来朝廷诸公认为义州不靖,义州卫不可轻易裁撤,卫所指挥使及一众武将的前程多半能保住……
  义州卫的官兵们本不欲做这诛灭九族的事情,奈何钱宪以指挥使之威强行下令,官兵们不敢不从,幸好被驻扎不远处的钦差仪仗勇士营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