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伪君子 >

第110章

明朝伪君子-第110章

小说: 明朝伪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和徐鹏举虽然身份比秦堪高贵,但论起对商业对赚钱的见识,他们哪里比得上活了两辈子,曾经是公司副总的秦堪?
  于是二人狗看星星似的,秦堪说什么他们便傻愣愣地点头,二人不时互视一眼,发觉对方眼里的茫然后,仿佛为了表示自己听懂了,便很高傲地仰起头,一脸恍然大悟,深得我心的模样,然后高深莫测朝对方扔了个轻蔑的眼神。
  秦堪越说越投入,浑然已忘了面前坐着的只是两个古代少年人,仿佛前世给员工们上培训课似的,说的词汇越来越深奥,越来越生僻……
  直到说到“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营销策略”等等专业理念的时候,朱厚照和徐鹏举终于受不了了,怆然败退。
  “停!停停!”朱厚照举手大叫,一脸痛苦。
  “殿下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秦堪温和笑道。
  不明白的地方多了,从头到尾就没明白过。
  朱厚照瞧了徐鹏举一眼,沉吟片刻,缓缓道:“虽然你说的东西不大懂,但我知道,越不懂的东西越是好东西,一定很厉害。”
  徐鹏举连连点头:“不错,一听就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秦堪点点头,明白了,刚才自己对两头牛弹了大概半个时辰的琴,自己弹得两手酸麻,两头牛垂头吃草,各不相干。
  浪费感情浪费口水是最不可原谅的事,如果这俩货是自己的员工的话,早让他们卷铺盖滚蛋了。
  可惜,在这个时代,秦堪只是朱厚照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是终身制员工,惹得老板不痛快绝不仅仅被开除那么简单,弄不好吃饭的家伙说摘便摘了。
  深吸一口气,秦堪露出了笑容:“总而言之,我的主意确实很厉害,而且一定能赚很多银子,这样说你们懂了吗?”
  朱厚照和徐鹏举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笑道:“你这样一说,我们当然明白了,如此浅显直白多好多省事。”
  “做买卖要本钱的,我的本钱出了,两位的本钱呢?”
  “我们这就去拿,要多少?”
  “一人一万两,少补多不退,剩下的事你们不必管了,全部交给我便是。保证一个月内盈利,两个月回本,三个月开分店……”
  “份子怎么分?”
  秦堪不假思索道:“我七你们三。”
  “不行!太黑了!”
  “就是,你还是人吗?”
  “那就六四开吧。”
  徐鹏举道:“谁六谁四?”
  “当然我六你们合起来四,你们要记住,经营的人是我,我是最苦最累的,多拿一点理所当然。”
  “不行!”二人又闹了起来。
  秦堪只好再次让步:“那就五五分。”
  “谁五?”徐鹏举咄咄相逼,表情市侩,智商低下。
  这回连朱厚照都情不自禁鄙夷地瞧了他一眼。
  ※※※
  三人在秦府就这么轻易地敲定了开超市的事宜,大家的态度各有不同,秦堪是真缺钱,确实拿它当事业做,朱厚照和徐鹏举却不怎么认真,毕竟二人出身比秦堪高贵,什么都不缺,对银子的渴望远远不及秦堪,这种事对他们而言仿佛只是一个玩票性质的游戏。
  秦堪不在乎他们的态度,只在乎他们出的银子。
  二人年纪虽不大,做人还是很守信用的。没过几天,朱厚照和徐鹏举便分别派人送了银子来,令秦堪欣慰的是,除了银子他们什么也不管,连个最起码的监督账簿资金的账房都没派,不得不承认,纵横商场许多年,秦堪最喜欢这种什么都不管的甩手合伙人了。
  可惜这种奇葩太难找,可遇而不可求,活了两辈子也只让他遇到两朵……
  资金到位,秦堪召来了丁顺等人,让他们帮忙找店铺,并且将手下的帮闲都散布出去,内城各个有头有脸的泼皮地痞们打好招呼,秦千户要在内城开店,各泼皮多长长眼,偷了秦千户店里的东西可不仅仅是断手断脚那么简单。
  千户大人的事,丁顺向来忠心且热心,他这辈子的前程已完全拴在秦堪身上,上司的事他从来表现得很积极。
  丁顺很快帮秦堪找到了内城一家经营不利准备关张的绸缎铺,而且还给秦堪找了两名科举无望的落魄书生当账房,十几个从京郊外的流民堆里选出来的魁梧大汉,看相貌皆是忠厚老实之辈,这些大汉只求能吃饱饭,工钱并不计较。
  有了银子好办事,秦堪也立刻派人跟京师贩卖各种货品的大小商人联络,与此同时,通过锦衣卫帮闲的庞大消息网也悄然运作起来。
  十几天后,正是腊月底,过年的前几天,官员百姓家里喜气洋洋赶着采买年货的时候,京师城中悄悄流传着一个消息,城里即将有一家很神奇的店铺准备开张,这个店铺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客人可以直接走到店铺里面拿东西,想拿什么便拿什么,绝不会有人制止……
  秦堪听到这个传闻后,真想把那些散布消息的帮闲排着队一个个活活掐死。
  传闻倒没错,可惜他们忘了补充一点,拿完东西后还是得给银子的,秦大人毕竟只是个千户,他不是圣诞老人……


第164章 开张风波
  京师愈发繁华热闹了。
  年底就在眼前,有钱的富户家仆四出,一辆辆马车驮着各种年货满载而回,小到内院小姐丫鬟奶奶们的胭脂水粉,大到各种猪肉羊肉炮仗果干儿,穷家百姓也不闲着,忙活一年攒下的一点点散碎银子和铜钱,最便宜的店铺里徘徊踯躅许久,咬牙跺脚小心地掏出来,给家里的婆娘或孩子扯几尺粗布做件新衣裳,肉铺里割半斤五花肉回家包顿饺子……
  穷人和富人都为这个新年而忙碌着,“新年”这个词儿传承千年,如今已不止是过节,仿佛已成了大明百姓们的一种神圣的仪式,也是对自己家庭的一种救赎和放纵。
  秦府上下也是一片欢腾喜庆。
  朱厚照和徐鹏举送来的银子被秦堪理所当然地挪用了一点点,秦府总算能过个肥年,杜嫣高兴极了,如此正大光明的逛街采购机会,她怎会让管家去办?自然要秦家主母亲自出马的。
  于是杜嫣这几日忙个不停,一大早城门刚开,杜嫣便坐着小轿,手里捧着一小箱现银,后面跟着两辆大马车进了城,秦堪也不担心她被人抢,以她那高绝变态的身手,秦堪觉得该担心家里婆娘发现采购时银子不够会去抢别人,于是出门前对她千叮万嘱,钱花光了就回来,不许抢人家的银子……
  ※※※
  城内流传着买东西不给钱,拿了就走的谣言时,秦堪的超市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里面卖的东西并不稀奇,但是经营理念绝对超过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想象,秦堪心里也有些没底,毕竟超市这个东西的存活环境必须在社会风气良好的前提下,而且有着严格的法律力度支持,如今的大明总的来说社会风气不错,特别在京师皇城之内,虽没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么夸张,但也不会有人敢轻易挑战王法,更何况这家店铺有着东宫太子,魏国公和锦衣卫三层背景。
  传言喧嚣尘上,在无数百姓期待的注视里,在秦堪忐忑不安的心理下,大明的第一家超市终于在内城开张了。
  腊月二十五,黄道吉日,内城北街集市炮仗齐鸣,锣鼓喧天,无数百姓簇拥围观的目光里,随着招牌上的红绸扯下,现出“大明万货店”几个黑底金字,门前横着的绳子放下,无数百姓疯涌而入。
  秦堪和朱厚照,徐鹏举站在不远处,三人面露笑容,然而秦堪的笑容却有点勉强,一直沉默没出声儿。
  朱厚照笑着笑着,也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于是问出了秦堪一直担心的问题:“喂,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人进去不大像买东西的,他们那个表情……好像没打算给钱呀。”
  徐鹏举也连连点头。
  秦堪怆然一叹,连这两个神经超级大条的家伙都看出不对劲,证明自己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还是那个想法,——真应该把那些帮着散布消息的锦衣卫帮闲们叫到跟前,排着队一个个掐死他们!一段完整的宣传如果只说半段,会害死人的。
  “丁顺,快去调弟兄们,还有顺天府衙役!”秦堪扭头大喊,瞋目恶声道:“拿我的东西敢不给钱,当我是开善堂做福利事业的么?”
  丁顺慌忙掉头便跑。
  果然不出所料,没过多久,店内传来了叫骂声,许多人高举着店中货品,朝拦着他们的十几名大汉怒骂不已,十几名雇请来的大汉很守本分,冷着脸排成人墙,把那些意欲拿了东西直接出门的人死死挡在里面。
  “东家说了,付了钱才准出去,除非你没买东西!”一名大汉赤红着脸大喊。
  “放屁!全城都说你们店开张后,看上什么东西只管拿了走便是,现在要我们付钱是什么道理?讲不讲诚信?”
  “买东西付银子,天经地义的事,哪有拿了便走的道理?你们听信谣言,跟我们东家有何关系?不想付银子可以,把东西放下,我让你出去。”
  “……”
  秦堪站在远处,心中不由一阵欣慰。
  丁顺这件事算是办对了,不知从哪里挑来的十几名壮汉起到了作用,嗯,该给他们加工钱才是。
  朱厚照没心没肺地站在店外笑得很开心,他在乎的是热闹,不管这热闹会造成什么后果,也根本不考虑受到的损失也许有他的一份。瞧他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似乎有种亲身参与,共襄盛举的意图,秦堪眼角直抽,不动声色地拉住了他的袖子。
  超市损失了没关系,若这位东宫太子少了一根寒毛,他秦堪可吃罪不起。
  店内一片喧闹喝骂,推推搡搡乱成一团,眼看要爆发冲突了。
  街角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丁顺领着一群锦衣校尉,后面还跟着十几个顺天府衙役急匆匆赶来。
  见店内混乱喧闹的情景,丁顺狞笑一声,高举着手朝前一挥:“跟我上!”
  然后一副炸敌人碉堡的悲壮英勇形象,带领着校尉们扑入了人群中,校尉们下山的猛虎,高扬着刀鞘左劈右打,直打得那群拿了东西不想给钱的人一阵哭爹喊娘,顺天府的衙役也不敢大意,作为地头蛇,这店铺的背景他们当然也听说一些,知道来头颇大,下手更不客气,一把铁尺舞得虎虎生风。
  朱厚照嘴里不知塞着什么零嘴儿,兴奋得手舞足蹈,攥着拳头含糊大叫:“打!打得好!好!这一拳打得漂亮!哎呀,太好玩儿了。”
  随侍而来的刘瑾,谷大用,张永三人苦着脸,身子上前两步,隐隐把朱厚照挡在后面,就怕这位太子爷看得不过瘾,一时兴起亲自上场指导动作。
  秦堪看着眼前乱哄哄的场面,又看着身边这位不省心的太子殿下,不由苦笑哀叹连连。
  大过年的开张,多么喜庆多么正常的事,怎么搞出这么个场面出来了?
  ※※※
  随着锦衣校尉和衙役们的出现,混乱场面被很快镇压下来。
  所谓“民心如铁,官法如炉”,这句话用在今天也很合适,聚集在店里没给钱的客人们不管多凶蛮,被锦衣卫和顺天府无差别的一顿胖揍,店内顿时安静下来。
  人人鼻青脸肿蹲在墙角,哭丧着脸高举着货品,不敢起身放回去,起身又是一顿揍。
  校尉们开始打扫战场,他们打扫战场的方式令秦堪颇感欣慰。
  凶神恶煞地拎起人家的衣襟,挨着个儿的大喝:“给钱!”
  挨了打的人忙不迭把银子递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