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武生 >

第144章

大唐武生-第144章

小说: 大唐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家功法,都是不传之秘,杨烈大哥介绍苦禅,却也仅仅谈了谈它的来历,并没有多说其他,我尽量把知道的,都告诉你,看对你有没有用……

    杨烈大哥曾说,这苦禅功法,源出少林,乃是你杨家先祖护卫太宗之时,与少林十三棍僧接下的善缘,事实上,当时太宗身边的玄甲军护卫,都得授少林罗汉拳和乱披风仗法,各有十八路,而只有你杨家先祖,对太宗最是忠诚,又在千军万马之中,救援了棍僧首领,这才得授苦禅。

    他还曾说,这苦禅内功,虽然在江湖上评级不高,却乃是世间神奇功法之一,尤其在疗伤一项,却有奇效。但是修炼苦禅,却与江湖上一般的功法不同,此功法最终机缘,讲究顿悟,却不重修炼,只要机缘到了,什么关口都是一蹴而就,甚至乃是最有可能早就年轻高手的功法……

    以你十八岁的年龄,仅仅修炼苦禅不足三年,就能成就响当当的江湖五品武夫,甚至没有今天这事,恐怕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成就四品,与真正意义上的江湖高手,只不过一线之隔。

    如此看来,杨烈大哥,所言不虚。

    对了,那位神僧还曾经说过,这苦禅内功乃是佛门功法本源,让你先祖不得私授他人,如果能够谨守这一条规矩的话,日后如果有难解之事,可到少林求问……”

    杨凤楼听了,周身一震。

    “你的意思是……?”

    刘大印神情凝重地说道:

    “江湖传承千年,你的情况,我们都没有听说过,不知道是好是坏……

    如果是好,可能勤加修炼之后,你的丹田就可以不药而愈,可如果是不好的话,恐怕会限制你以后的行动,再说,现在的情况也谈不到稳定,说一句你不爱听的话,如果继续恶化的话,在场众人,都是束手无策……

    既然如此,趁着你现在还有六品修为保身,你何不上少林一行?

    我是想,苦禅功夫,源出少林,这功法上的问题,少林神僧,终归比咱们弄得明白吧……”

    杨凤楼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刘大印所言,在理。

    既然有一线生机,让他解决苦禅内力的隐患,何不走一趟少林?} )

 第241章 大别离,小别离

    杨凤楼毕竟是贵和班的首领,坐起而行这种江湖游侠的行事作风,注定和他无缘,即使他急于前往少林解决苦禅内功的隐患,也要把事情一件件安排妥当了才好,好在他依旧保留着六品武夫的内力,行动能力不受限制。

    第一件事,便是对铜鉴山庄的安排。

    铜鉴楼虽炸,铜鉴山庄尚存,元震已死,元夫人和元麟,在嵩山剑派众人退走之时,被大长老吴飞龙带走,这样一来,铜鉴山庄的嫡系血脉,只余聂夫人一支。

    所以,铜鉴山庄,只能交到她的手上。

    好在聂夫人多年以来,镇守铜鉴山庄多年,在铜鉴山庄的中低层成员之中,威望甚高,虽然铜鉴山庄还没有女性成为庄主的先例,不过聂夫人乃是唯一嫡系血脉,又有以杨凤楼为首的右龙武军,在背后支撑,自然消弭了所有不一样的声音。

    但是,出乎所有人预料,聂夫人却不想干。

    她因为血脉亲情,困守铜鉴山庄多年,为了保卫山庄,竟不能前往江湖寻找离散的刘蒲河聂一锦父女,又看到亲兄长元震,为了铜鉴山庄的未来,把自己搞得众叛亲离,最后死于非命,聂夫人早就厌倦了这种生活。

    现在好不容易见到了刘蒲河聂一锦两人,她只想一家团圆,好好享受天伦之乐,根本不想把铜鉴山庄背在身上。

    “对我而言,铜鉴山庄就是套在脖子上的枷锁,我被它套了整整一辈子,我受够了!以前辅佐兄长管理山庄,已然让我不得开新颜,如今兄长故去,又要把铜鉴山庄全部交给我?这不是当什么庄主,这是一座大山,你们是要压死我啊……”

    聂夫人一边说着,一边竟然又开始流眼泪,看得杨凤楼一阵无语,他就不知道,聂夫人堂堂一个江湖四品武夫,怎么就能说哭就哭,而且哭起来还没完没了。

    看着聂夫人痛苦,聂一锦从旁边劝慰,刘蒲河这个老家伙,竟然还在旁边咳声叹气,杨凤楼也是一阵头疼,思考了半晌,终于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还是请聂夫人成为铜鉴山庄的庄主,不过乃是挂名,山庄的各种对外联络和一应江湖事务,由贵和班为她安排助手协助完成。

    “老妇人明鉴,乃是贵和班协助,而不是右龙武军协助,两者之间,区别甚大,刘伯父和一锦都知道,我贵和班中,很多人不谙武功,却各有才能,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全是右龙武军在编人员,都是因为与我性情相投才聚集到一起,在他们进入贵和班的时候,我就对所有人说过,去留自便。

    为老妇人选择助手管理铜鉴山庄,我会尽量挑选贵和班却非右龙武军出身的人,这样一来,你铜鉴山庄还是铜鉴山庄,而不是右龙武军的另一处秘密据点。”

    杨凤楼解释完之后,聂夫人想了想,洒脱一笑。

    “无所谓。我一个老太太还能活几年,膝下又只有一锦一个女儿,如果我身故,铜鉴山庄,必然传到她的手里,你和她情投意合,等到你们大婚之时,这铜鉴山庄,就是一锦的嫁妆,如此说完,你和一锦商量即可……”

    聂夫人既然是这么一个态度,事情也就基本定了下来。

    杨凤楼要处理的第二件事,是贵和班。

    贵和班经过铜鉴山庄一事,鼓佬牛四身死,顶梁柱刘蒲河聂一锦,肯定要和聂夫人多多团聚一些时日,再加上杨凤楼要前往少室山解决苦禅隐患,仔细算下来,整个贵和班能够挑梁演出的,只剩下花脸雄鸡,武生赵良,花旦田小娥,如此一来,能够表演的剧目大大受限。

    所以,杨凤楼在离开之前,要至少为贵和班再挑选出一位鼓佬,一位老生。

    仔细谋划,又征求了贵和班众人的意见。

    为贵和班做出了一些调整。

    刘大印出任鼓佬。

    参水猿出任老生。

    当然,无论是刘大印还是参水猿,都需要在铜鉴山庄中好好磨练一番,才能适应新的身份。

    这件事,杨凤楼也就不必多操持了。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为牛四入土为安。

    牛四身陨铜鉴楼,和石掌柜一起,承受了铜鉴楼自毁的伟力,收敛一事,根本无从谈起,入土为安,只能建造衣冠冢。

    贵和班众人,在牛四的个人衣物之中,挑选出一套衣服,又加上他常用的鼓踺子,就算陪葬了。

    衣冠冢的选址,就选在了铜鉴楼原本的位置上。

    说实话,这个位置建坟,并不合适,铜鉴楼乃是铜鉴山庄中最好的位置,如果建立衣冠冢的话,对整个铜鉴山庄的风水,影响很大。

    但是,在这一件事上,杨凤楼的态度很是强硬。

    众人都知道元震是怎么死的,谁敢在这件事情上招惹这位爷?

    即便不合适,也只能咬着牙认了。

    按照时人的习惯,有人故世,如果生前有地位的话,可以立碑,并且撰写墓志。

    这种事,贵和班中善于打打杀杀的,都没辙了,只能把这个事情,落在了账房张清张先生的身上。

    张清先生与牛四的关系也不错,绞尽脑汁写下一篇墓志,四六成骈,很是华美,不过杨凤楼看过之后,还有些不太满意,想了一想,又添上了两句话。

    “生不怕京兆尹,死不惧阎罗王!”

    这是牛四生前混迹长安市井的时候,纹在胳膊上的两句话。

    看到这两句,很多贵和班的成员,都忍不住唏嘘不已,杨凤楼更是红了眼眶。

    七天之后,牛四入土。

    办完了这件事,杨凤楼也要动身了。

    柴飞宋岩和他同行,贵和班一众人等相送。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十里之外,杨凤楼停住了脚步,请众人回转。

    不过,他的眼神,一直盯着聂一锦,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我以为,你会有事向我说明,却没有想到……”

    杨凤楼还没说完,聂一锦突然不顾一切的冲了过来,狠狠一吻,亲在杨凤楼的嘴上,搞得目瞪口呆。

    聂一锦已然泪流满面。

    “凤楼,等你回来,我全告诉你……”

 第242章 少林高僧

    少室山在河南登封西北,相传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故山名谓“少室”。

    山势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绵,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颇为壮观。

    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就坐落在少室山五乳峰之下,因其坐落在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昌三年,达摩祖师西渡而来,传授佛法,自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仁、六祖慧能以下,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大唐之初,少林曾有十三棍僧相救秦王,等到秦王登基之后,对少林大肆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自此之后,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事实上,自从达摩祖师以降,少林能人辈出,虽然少林僧人佛法精深、不惜争斗,却也勤加修炼武技,少林七十二绝技,流传至今,每一代少林,都有江湖宗师坐镇,其他高手更是不计其数,更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誉。

    杨凤楼和柴飞宋岩从铜鉴山庄出发,不过一日时间,就到了五乳峰下,在农舍借宿一晚,第二天一早,登山而上。

    太阳初升,三人就已然到了山门之外。

    山门为少林寺大门,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坐落与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门额上正中有“少林寺”三个大字。

    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

    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

    三人一到山门,就有知客僧人上前相迎。

    “几位施主,随喜请沿甬道向前。”

    三人赶紧行礼,杨凤楼更是抱拳道:

    “这位大师,我等来少林不为拜佛,乃是前来拜会了怨大师。”

    知客僧人顿时神情肃然,详加解释之后,三人才算明白,原来,现在的少林,乃是“本”字辈当家,“了”字辈的高僧仅余六人,了怨大师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他在河朔三镇成就了金刚境之后,更是成为当代少林的定海神针,在少林的地位很是超然。

    这样的大师,别说他在少林之中的地位,就以他江湖宗师的地位,也足以让所有严正以待。

    知客僧人乃是“本”字辈分下一辈的“可”字辈僧人,对少林一代传奇的了怨大师更是尊重。

    杨凤楼等人指名点姓要拜见了怨,知客僧人问明了杨凤楼三人的名号,便去通禀。

    三人足足等待了半个多时辰,知客僧人这才回转。

    “师祖法旨,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