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窥天神测 >

第616章

窥天神测-第616章

小说: 窥天神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费劲心思来镇的,能是什么东西?难道也跟三脚鸟一样,是个什么祸害?
  双塔寺我去过,九龙缠珠局我也去过,这特么又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番天印的地势我是搞明白了,这会儿我也看见了那个坑在哪儿,就走过去了。
  低头一瞅,这个坑还真不小,也有一个大墓的大小,里面空荡荡的,我就直接从上头给跳下去了。
  看来那块“女娲石”之前是跟一个锅盖一样盖在这个洞穴上面的,石头比穴口大,所以不至于塌陷下来。
  底下细细密密的不少脚印子,显然是那几个倒霉鬼修路工人跳下来看究竟的时候踩出来的。
  王德光虽然上了岁数,不过对寻龙点穴是非常熟悉的,也很敏捷的就从上头给跳下来了,跟我一起鹌鹑似得在穴底观察。
  这个地方的泥是黄胶泥,非常坚固,如果是镇尸体的,估计就是怕尸体变成了荫尸出来害人,理应能看见符咒之类的辟邪物。
  可这里比我的裤兜还干净,我看了好几圈,墙壁上都不见什么东西。
  这要是镇别的东西,比如三脚鸟,你也应该留下什么法器之类的啊!
  比如三脚鸟那是用了鲁班尺,以前还听说过一个镇作乱的癞蛤蟆妖的,是用了一个金盆,按着规矩,“镇煞”需要三点,一个是风水,一个是镇物,还有一个,就是符咒——这个符咒当然是有镇邪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符咒起了一个“墓志铭”的作用,是用来警告后人这里有个某某物,因为某某事被压在了这里,你们这帮小兔崽子谁也别动,动了浪费老子的付出之外,你们还得后果自负之类的。
  这一个给人提醒的东西也没有,可太让人抓瞎了——难不成那位镇东西的先人,对那个“女娲石”就那么有信心,估摸着女娲石万年不坏,索性连个说明书都不给人留?
  我一寻思,这是个“空”字,正是“穴”下有“工”的意思,而这个“工”怎么解呢,这里正好露了一半的天,搭在一起就是个“左”字。
  “左”在古代就有“左迁”这么一说,也就是贬谪的意思,可见这个墓穴的主人之前等于是被“降职下放”过。
  而“左”也有不正的意思,“旁门左道”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而中国传统,右尊左卑,墓里镇的东西地位不会很高——这就好比走皇城门,帝王走中间,权臣走右边,平民百姓走左边,也是地位于人下的意思。
  “左”还有“相左”一说,意思就是偏差,错误,所以就有可能,这个被镇的东西,生前曾经跟岳飞一样,被冤枉陷害了,这种受到冤枉陷害的,如果真是个人的话,那就很可能会有怨气,转而化煞害人的——所以有人怕他煞气压不住作乱,就给镇在这里了。
  这样,第一个线索,镇在这里的东西,只怕受过冤屈。
  第二个线索,“左”也有东方的意思,我就一路往自己的东边看,仔细一找,还真在满是尘埃的地上看出了一点痕迹来——拨开尘土,能看到一个圆形的痕迹。
  这就奇怪了,如果这里之前镇的是一口棺材,那这里就算有痕迹,也应该是个方形的痕迹,圆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就看向了王德光。
  王德光皱起眉头,一脸的茫然,试探着问道:“老板,你说这里,是不是被镇压过一个——球?”
  “那怎么可能。”我说道:“我就不信一个球能成了精,怎么就被冤屈,被镇压了?”
  “那还能是什么?”王德光蹲在那个圆形前面,就用手去拃,这一拃,看意思是一米见方。
  “一米见方的圆形……”王德光眯起眼睛,一脸的犹豫,试探着问:“难道……是个不倒翁?”
  我倒是也见过那种大不倒翁,是学武之人拿来练太极的——那玩意儿摇摇摆摆倒不了,倒是正好能练手。
  可一个不倒翁没事又受什么冤屈?至于闹到被人镇?
  “或者,是某个罩子!”王德光说道:“用一个罩子,把那个东西跟锅盖似得,压在了下头,这个穴被几个修路工人给破了,可能他们无意中就把那个罩子给弄开了放跑了里面的东西!”
  “往这个方向想,倒是说得过去,”我说道:“不过,一米见方的罩子底下,能压的住什么东西?”
  你压个兔子狐狸的可能行,可兔子狐狸,也不见得能受什么冤屈。
  我总觉得,能受冤屈的,很可能还是人。
  不过人怎么可能被一个一米的圆罩子给罩住,除非……我站起身来,说道:“要是没想错,这里在之前,可能是放着个缸。”
  “对呀!”王德光一听我说,也给反应过来了:“缸要是放在一个地方,肯定也会留下圆形的痕迹,而且,缸里能装的东西,可就多了!”
  啥玩意儿能被专门放在了缸里呢?
  而那个玩意儿又上哪儿去了,把那几个修路工人又给弄哪儿去了?
  我一伸手攀住了洞口,就往上爬,爬上去又把王德光给拉上来了。
  王德光跟了上来,问我要去哪儿?
  我说先回城隍庙,那几个工人的家属不是要求我来找他们吗?从他们那里问问,保不齐能找到一点什么线索。
  正要往城隍庙走呢,忽然一个老太太来了,对着这个坑就磕头,嘴里嘀嘀咕咕的说什么,我顿时来了精神,这个老太太,恐怕是个知道内情的。


第813章 不能赶
  走近了一看,那个老太太我倒是也认识,就是住在这附近卖油条的,据说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卖油条的,除了十年动乱的时候“割资本主义尾巴”停了几年,之后一直来这附近卖早点,雷打不动。
  老太太手艺不错,炸出来的东西金黄香酥,我和唐本初都喜欢吃。
  既然是这么久的本地土著,必然门儿清。
  那老太太也看见我和王德光过来了,但她还是慢慢悠悠的先把黄纸给点上,接着叽里咕噜一通拜,这才起来,用通红的眼睛看着我:“庙祝小哥?你咋也来了?”
  瞅她模样,似乎有点紧张。
  我点了点头,瞅着她手里的烧纸:“我听说这边闹了怪事,才特地赶过来的,您这又是来干啥的?拜祭谁?”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道:“不行了,这年头都不行了,怎么拜也没用,我也再最后拜一次,明儿就收拾了摊子,跟我二儿子去县城住。”
  我就问她:“上次您还说住不惯县城里的楼房,咋现在说走就要走了?是不是……”
  我瞅着那个深坑:“跟那个有关?”
  老太太打了个寒颤,显然是默认了。
  我忙问她这个坑是不是有什么说道,老太太摇摇头,这才低声说道:“我早就跟他们说不行哩!可他们没人信我,这下好了,闹了乱子了不是!上次要拆城隍庙,这次又要动女娲石,小王八蛋们,就知道找作死……”
  “这真是。”我顺着老太太的话头,就说道:“您看我就是干这一行的,不如您跟我说说吧,我肯定相信,要是真有什么事儿,我也可以把这个禀告给城隍爷嘛。”
  “哎。只怕告诉给城隍爷,都不太好办哩!”老太太说道:“我看你是伺候城隍爷的,就跟你说说吧。”
  说着,指向了那个大深坑:“里面镇的,是个妖魔!”
  “妖魔?”我追问:“什么妖魔?”
  老太太这就讲了起来,说以前这个地方,闹过大水,从附近的白马山一直到这里,因为是个低洼的地带,村民都给涝住了,一个个都困在自己家房顶子上了,眼瞅着要给淹死了,大家全喊着求老天爷保佑,说也巧,这狂风大雨里面,从洪水上游还真来了个人。
  那个人撑着一个桐油伞,站在一个小舢板上。
  按理说,这狂风暴雨的,他就算撑着伞,也应该给浑身浇一个洇湿,可奇怪的是,那个人的舢板面和长衫上,都是干干爽爽的,似乎那把伞能避水一样。
  而那个人年纪轻轻的,是个美少年模样,穿一身的道袍,仙风道骨的,好像是个年青道士。
  有岁数大的有见识,知道这个人不是什么常人,保不齐是个神仙之类的,就赶紧求那个人帮忙,救救这一村的人。
  那个年青道士倒也真没推辞,就是问当地人,如果他帮了他们这一把,以后能不能住在这里。
  这还有什么说的,眼瞅着整个十里铺子都要玩儿完,能救他们的命,留他住下还不是小事儿!
  那个年青道士跟他们约定好了,把小舢板划到了村子西边去了——也不能说划吧,照着卖油条老太太的意思,感觉很像是仙侠剧里面的御剑飞行——他就站在了舢板上,舢板就自己到了西头去了。
  等到了西头,谁也没看见那个年青道士干了什么,只知道那边发出了很大的一声响,好似平地炸起来了一个雷,而这个雷声过去之后,那场雨一下就小了,慢慢的,就真的给停了。
  不长时间,拨云见日,十里铺子看到了阳光。
  水很快就退下去了,全村人都觉得这个青年道士肯定是老天爷派下来的神仙,一个个对着他又是拜又是谢。
  青年道士回礼说不用客气,他横不能见死不救,这也是一场因缘,接着就问本地人,哪里能住下。
  村里人巴不得能来一个活神仙,纷纷请青年道士住到自己家里去。
  青年道士摆手说他不能跟人一起住,于是村民合力,就盖起来了一个小屋,专门供请他住。
  道士也跟村里人说好了,说他住下之后,绝对不能赶他走。
  村里人说怎么可能赶恩人呢!就赌咒发誓的答应了下来。
  青年道士住下来之后,每天闭门不出的修炼,偶尔出门,也帮着村里人看病,救死扶伤,人缘好的不得了,人人跟他叫活神仙,说十里铺子也是因祸得福,竟然能得到这样一个活神仙的庇佑。
  只是他来了之后,村民一直没看他住的小屋起过炊烟,疑心他不会做饭,好些村民给他送白菜豆腐什么的,他也全不要,村民们心说难不成活神仙是买现成的?
  可十里铺子卖酥饼的,卖馒头的,全说没见活神仙光顾过他们买卖。
  他们可是越发觉得这个活神仙神了——这叫啥,这叫餐风饮露,羽化登仙。
  但好景不长,很快,这村里就开始发生怪事了——丢姑娘。
  一开始是有个姑娘说上街买绒线,可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姑娘父母找不到女儿,急的什么似得,就到处找,可也没找到,没法子,就去找活神仙,可活神仙怎么也不开门,好像出去了。
  姑娘父母哀哀的哭,谁看都觉得可怜,但大家也没多想,有的说也许遇上了白马山上下来的落单野狼,给吃了,有的说这个姑娘年轻机灵,也许是遇上了长相俊俏的戏子,跟着跑了。
  众说纷纭,却也没说出个什么结果。
  过了一天,年青道士才回来,姑娘父母问起,年青道士说他也会帮忙找的,可最后也没找到。
  这事儿刚过去了一个月,又有姑娘给丢了,这个是上街打香油,也是一去不回头,一个找不到,可以说是意外,可两个找不到,怎么也会引起注意和猜测。
  有人又去找青年道士,可巧的是,青年道士又没在家。
  一村子人就开始嘀咕了起来,说这咋两次都不在,不能跟这活神仙有啥关系吧?
  再一算日子,这两次,都是十五。
  跟村里姑娘堆里一打听,又打听出来,有好些年轻姑娘看青年道士生的好看,也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