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斩邪 >

第259章

斩邪-第259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脆生生的童音,原来是江草齐家的孩子醒了,一个老妈子带着走了过来,这孩子将近两岁,已经蹒跚走路了,生得胖乎乎的,颇为可爱。
  江草齐上去,把儿子抱起,满脸溺爱之色,一点不像个驰骋沙场的将军。
  陈王氏见着外孙,也是高兴,说道:“来,给我抱抱。”
  江草齐把孩子给她,对着陈三郎打趣道:“三郎,成亲之后,你可得努力了。”
  陈二妹附和道:“可不是,你看娘亲,都不知道多想抱孙子。”
  面对母亲看过来的眼神,陈三郎干咳一声:“快了快了。”
  的确是快了,等成亲圆房,只要不出啥毛病,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嘛。
  突然间,他心头一跳,若有所感,不禁抬头望向门外,脸上露出了讶然之色。
  门外空空如也,看远些,便是夜色来临的天空,今晚该是月朗星稀。
  江草齐注意到了他的神色,不禁问:“三郎,怎么啦?”
  陈三郎回答:“没事,就是突然心血来潮,似乎觉得有位故人到了崂山。”
  “故人?”
  江草齐不明所以,也没有想太多,自顾去逗弄孩儿。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人一城,一儒一僧
  自入主崂山府,人心所向,气息滚滚,一日不曾停息,《浩然帛书》开新篇,开卷有益,自有感悟。万千人气,汇聚而来,每时每刻滋润着书页上的字句,那般感觉,妙不可言。
  莫名地,陈三郎竟觉得自己和崂山府之间存在了某些联系,只是还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不甚明确。
  一个人,一座城。
  城中发生的事通过气息波动,便有所感,那净空与逍遥富道争斗,法力显露,气息浑然不同,故而被陈三郎捕捉到了端倪。
  这个,正是《浩然帛书》的玄妙之处。
  修门之中,有望气之术,现在陈三郎所具备的,多少有些共通,不过差别也很大,不可归为一谈。
  比如说,若是离开了崂山府,到了别的城镇,那就失去妙用了。原因无他,皆因别的地方,那些民众们可能连陈三郎是谁都不知道,没了人心根基,自然无效。
  净空竟来到了崂山,果然执著,阴魂不散。
  陈三郎嘴角勾出一抹冷笑。
  吃过饭后,他便回到书房中坐着,开始做功课,读一卷书,写一幅字。心神渐渐平稳下来,再不理会别的事了。
  夜间,灯火点点,府城有夜市开,倒是热闹,人声熙攘,不绝于耳。在城西南方向,偏僻角落处,有一间寺庙废墟。
  崂山府经受战火,许多地方都成为了废墟,不过后来这些地方都慢慢重建起来了,但也有不少无主之地,由于位置偏僻,暂时无人理会。
  这寺庙便为其中之一。
  观其废墟,可知当年此庙规模不小,一定香火鼎盛,但现在变成了一大堆瓦砾碎砖,一段段的断墙仍顽强地竖立在那儿,至于佛像金身之类的早荡然无存,不是被砸得稀巴烂,便是被人拿了去。连些废铜烂铁,都寻觅不着。
  今夜月朗星稀,有清亮的月光照下来,就见寺庙废墟边上,一老僧静静地站在那儿,披着月色,有几分禅意在里面。
  “阿尼陀佛!”
  许久,他念诵句佛号,脸色无喜无怖,忽而迈步走进废墟里头,左转转,右走走,似乎在寻觅着什么。
  那猫跳跃起来,身形灵敏,很是敏捷地在废墟之中穿梭着。约莫一刻钟后,喵的一声,它跑了回来,嘴里叼着一块事物,等走近了看,却是一块残破的牌匾。不是那种正门悬挂的大匾,而是侧门小门的匾,断折了,剩得一半在,上面漆面尽毁,但依稀能见两个字:“白水”。
  这庙,名为“白水寺”,建立百年,却毁于一旦。
  “三十年了……”
  净空喃喃道,语气惆怅。三十年前,他曾在这庙里挂单,听主持讲过经,但如今,尽化乌有。
  他猛地心头一省:“镜花水月,都为虚妄,何必执着?却差点犯了戒,罪过,罪过!”
  说着,转头毫不犹豫地离开,那猫紧随而来,这一次,稍微后一点,融在老僧的影子里,仿佛是其中的一部分。
  清晨,陈三郎准点醒来,洗漱完毕,正陪着母亲吃早饭,有门子急匆匆来报,说有个老和尚一大早就来到了府衙,站在门外,很有些古怪的样子,问也不言,仿佛哑巴。周分曹见状,便差人来问,要如何处理。
  要是寻常人等,哪里用来请示,雷威直接轰出去了,但那和尚浑身透着古怪,又是出家人,不知甚来路,却不好办。
  陈王氏听是和尚,忙道:“是不是来化缘的?那可得善待,赶紧送些吃食过去给他。”
  陈三郎笑道:“母亲放心,孩儿这便去了。”
  说着,起身出了后宅,来到府衙门外。举目一看,就见到了净空。许久不见,这老和尚几无变化,无论衣着还是神态。
  如有感应般,一直闭着眼睛的老僧蓦然开眼,与陈三郎的目光相碰。
  一位老和尚杵在府衙外面,难免引人注意,此时已经聚了些人在看热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他们想着,那老僧可能是要到府衙化缘的,倒是位大胆的和尚。也有人想,或者这和尚要到府衙谋事做也不一定。
  现在崂山府发展蒸蒸日上,吸引不少人来。有当门客幕僚的,有条件符合的,都是直接当官。渐渐地,府衙的位置都安排得七七八八了。有不少人,只能到下面县城去做事。
  所以说,投奔要趁早呀,错过了时机,待遇就差得多了。
  周分曹来到陈三郎身边,低声问:“公子,你看这厮该怎么打发?”
  陈三郎笑道:“我来打发。”
  走过去,站在净空和尚面前,一儒一僧,面对面:“大师,你又来了。”
  净空也是一笑:“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自当来。”
  “呵呵,何苦呢?释家经典,不是说要放下执念?你不放下,便是犯戒。”
  “阿尼陀佛,此事乃老衲之业果,不成功,便成劫。”
  陈三郎一皱眉:“如此说来,你非要渡我不可?”
  净空垂眉低目,一字字道:“还请公子放下凡俗众念,荣华富贵一场空,王图霸业都是假,这便随我遁入空门,供奉佛祖吧。”
  “什么?”
  “这老和尚疯了吗?”
  “这死秃驴说得什么疯话屁话,竟敢来蛊惑城主大人出家当和尚……”
  两人的对话,一字不差地落在围观众人的耳朵里,当然也包括周分曹他们,顿时要炸了。
  陈三郎现在何许人也,乃是崂山城主,是整个府城的主心骨,府衙上下,乃至于满城民众,都不敢想象没了陈三郎,这座城会变成什么模样,现在倒好,莫名其妙跑来个老和尚,莫名其妙说要渡陈三郎入空门,简直莫名其妙。再过几天,城主大人都要成亲了的,俗话有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一个个顿时忍不住了,冲着净空就开骂,要不是有陈三郎在场,众人还有些克制,否则的话,直接冲来就动手。
  群情汹涌,人心所向,便是如此。
  净空面色平静无波,但内心自有感叹:第一次在扬州,第二次在泾县,到了第三次在此……
  每一次相比,陈三郎都有显著变化,慢慢竟成了气候,难度自然倍增。
  “哪位大师,何德何能,敢来渡我许家女婿去当和尚?”
  声若洪钟,一身青衫的许念娘大步流星来到,一对眸子,寒芒熠熠地瞪着净空,仿若两把刀子。


第四百一十三章 能奈我何,关门点化
  见到许念娘,净空脸上愁苦神色更深,合十道:“原来是许施主。”
  看样子,两人之前该是旧识,不过属于那种有过节的旧识,许念娘神情不善,大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迹象。也许其对于净空来渡陈三郎入空门之事极为恼怒,要是陈三郎去当了和尚,许珺岂不得要当望门寡?身为父亲,自然无法容忍。
  他露面,却不见许珺。以许珺性子,来到之后那会管什么,立刻袖中刀便出来了。
  或者正因为这个,许念娘没有让女儿来,毕竟就要出嫁的人了,不好抛头露面。
  他来了,便有把握解决所有问题。
  陈三郎忽道:“岳父,你且息怒,我倒要看看,大师如何渡我?”
  许念娘望着他:“你确定?”
  陈三郎如此说辞,表明他不要旁人帮忙,而是独自面对。
  陈三郎笑了下:“以前在扬州,他渡不得我,在泾县,也失望而归,到了这崂山,他又能奈我何?”
  许念娘想了想,也就不再言语。陈三郎有信心,便让他去就好了。此事终归而言,也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纠葛。净空是来渡人,不是来寻仇什么的,陈三郎并无危险。
  当然,若看见形势不对劲,许念娘自然还会出手,无论如何,决不能陈三郎真得被同化,剃度出家。
  陈三郎对净空道:“大师,此地吵闹,不如换个地方?”
  净空回答:“如此正好,公子,过门是客,你不请我进府衙一坐?”
  陈三郎哈哈一笑:“请!”
  两人便迈步进入府衙内。
  外面民众们依然情绪汹涌,高呼嚷叫,内容不外乎骂净空,以及叫陈三郎不要上当之类的。
  周分曹等倒一点不担心,现在陈三郎正春风得意,有了基业,即将又成亲,娶得美娇娘回家,可谓生活美满,这般境况下,谁会有出家之念?除非脑袋进水了,净空此来,注定无功而返。
  许念娘却没有掉以轻心,他知道释家的神通本事,最厉害之处不在于金刚伏魔手段,而是念经度化,春风化雨,无声无息,这人便换了心神志向,从此皈依佛祖了。
  这才可怕。
  入到府衙内,陈三郎直接把净空请进自己的公房内,还关上了房门,众人入不得,只能面面相觑。
  这下周分曹有些不踏实了,赶紧问许念娘:“许爷,公子不会有事吧?”
  许念娘摸了摸下巴:“这小子……没事,他能摆平。大家都散了吧,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用围在这里。”
  众人闻言,也不多说,纷纷散去,忙着做事了。
  剩得许念娘一个,搬张凳子过来,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面,叫道:“人来,端十坛好酒上来。”
  此时,人都散得差不多了,剩得雷威一个探头探脑,听到叫声,连忙应道:“许爷稍等,马上酒来。”
  这厮自从进入府衙后,上下都吃得开,他得了陈三郎吩咐,不该做的半点不沾,但能做的,总能做得妥当,不用多久,都得到了周分曹的赞许。要知道周分曹对他,一向看不过眼的。
  公房内,很是清净。
  这间公房为陈三郎独用,设施布置,幽雅淡泊,书卷气颇浓,看着,就是一间书房模样。
  “好字!”
  净空进来后,抬头便看见挂在墙上的那幅字。
  这是一卷长条,写着四个大字:宁静致远!
  字体写得很平,一笔一划,不生丝毫波澜,不拖泥带水,显得很平淡的样子,可看久了些,竟仿佛有意思流露,让人觉得心平气和,通体凉爽,当真与字面之意相符合。
  这幅字陈三郎写成不久,当日被周分曹见到,击掌赞叹,然后旁敲侧击,想要送给他。
  陈三郎却说要挂在房中,周分曹只得悻悻作罢。后来郭楚知道了,也跑来看,爱惜不已,他遭受战火,饱受颠肺流离之苦,几乎家破人亡,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