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活在乱世 >

第70章

活在乱世-第70章

小说: 活在乱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按照张金亮的想法发展的话,他这个经济圈要少于2W消费居民(不包括小孩),运转起来效果都不会太好。但是如果发展太快,也是不好控制,所以还的一步一步来,要不然平时王二带回来少量的流民,他连看都不看,管也不管,但是,这次一下子来了接近千人,还竟然是处于这个时代,文化层次最高的华族。这些人可是在农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个处理不好,山寨就可能要出问题。
  所以他就不能不来看看了。有些话就不能不说在前面了。
  “哎,井先生也不用在谦虚了,我们山寨都是由各地的逃亡者组成的,既然到了山寨,就是人人平等,以后先生叫我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以后好多事情还的仰仗先生。
  “不过一些丑话的说在前面,山寨定的有公约,人人要遵守,就算你是华族也不能例外,单山寨没有劳役,这个你尽可能放心,不但你没有,所有人都没有,回头我让人把公约送过来,详细和你解释,”
  井夙考虑了一下说道:“金亮先生可以尽管放心,我们井家这一支就剩我们哥两个,父亲母亲都在路上过世,我们兄弟两人只是想找个活命的地方,隐居起来,别无他求。这些族人跟着我们家好多年了,不忍放弃,只要山寨能给条活路,井夙再这里谢过了”他的意思很明白,两人是死都不会愿意和这些人享受一样的待遇的,只求山寨救助他的族人,也就是部曲,荫户荫亲,毕竟这些人已经跟了他们很长时间了,而两个人则另找别的地方,隐居起来,不问世事。但是想让他们和别人享受一样的待遇,那是妄想。士族的传统和高傲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金亮头都是痛的,这些华族啊,都快要饿死了,竟然还是这样。“那就很抱歉了,既然来到山寨必须遵守山寨的规则,”张金亮虽然还是笑着说话,但是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热情。
  王二再旁边也没有吭声,在山下碰到这些人的时候,他只是看着青壮比较多,没有想太多,只是问这些人愿不愿意干活换吃的。得到回答以后,他才把这些人带回来。
  但是进了山寨才知道这些人竟然是华族的族人,他们的带头人可是拥有皇家特许的权利的,要不然这么多青壮早被人抓走当劳役了。
  他一听说是华族就知道要麻烦,这才走的快点去找张金亮商量,既然已经把他们领进山寨,总不能就这样什么也不说,把人家撵出去把。
  跟着他一起回来的孙宗主是一声不吭,他可是带着看笑话的心情看两边的,一边看山寨,也就是张金亮如何处理。另外就是看这些平常眼高手底的华族沦落之此,他心里也是非常的高兴。
  “你回去商量以下,我回去拿山寨的公约。”张金亮笑着说道,而后躬身施礼和井氏兄弟告辞,回议会了。孙宗主还在那里等着。
    第三卷前夜 第三十九节:是生是死
     更新时间:2009…1…7 1:47:29 本章字数:2101
  张金亮说回去拿公约不过是个借口,公约他背也能背出来,那可是自己几天辛苦的成果。
  但是在那里,井氏可是有接近千人。他也怕一旦双方谈不拢,再弄出点摩擦来,自己和王二就要万劫不复了。再说那些人中间可是不少人带着家伙,要不然他们也不可能从秦州(陕西)那么远的地方,通过兵荒马乱的中原,走到这里。这些人也是人精,丝毫不能大意。
  他一进议会的小楼就把鲁智长叫了过来,匆匆写了一张纸条,交给了鲁智长:“去把这个交给小二”
  “明白,”鲁智长答应了一声,扭头跑了出去。
  孙宗主并不在议会,他和儿子回儿子住的地方去了。
  现在随着山寨实力的逐步增强,孙熙是否还在山寨已经不是太重要了,对他的看管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现在已经不是张金亮是否愿意让孙熙回家,而是孙宗主是否敢让孙熙回家的问题了。
  不辞而别,那可是要冒着得罪张金亮,得罪山寨的危险,孙宗主也的考虑这么做值过不值过,再说现在孙家已经在经济上越来越依靠山寨,山寨的货品由孙家来销售,孙家有很大的利润可图。
  但是这些利润只是在孙家转转手而已,还的送到山寨这里,用来换取货物,或者贩卖,或者他们自己用。现在限制孙家生意的只是运输数量,和资金周转的时间,张金亮可是只认粮食,甚至价钱给的低点都无所谓,刚开始他还觉得是占便宜,可是眼看现在粮食价钱已经涨到了500文上下,回想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占便宜了还是吃亏。
  这次山寨的铁炉又吸引了他,他刚问过价钱,炉子很便宜,只要10斛小麦(大约150公斤)。他还问过鲁智长了,知道这东西还能烧柴火,他准备弄回去一个。要是都烧山寨的煤球,那代价可是太高了。
  另外这次他还看到了那些做工精细的热榻,桌子,什么的,也想弄回去点。那些东西还都是他没有见过的。非常的新奇。用着也特别的趁手舒适。
  他每次来山寨都会有一些惊喜。第一次他拉回去的山地梨,可让孙家今年秋天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可是一转眼,这些粮食就又全送给山寨还那些农具的款项了,孙家本族可是没有落多少。今年庄子里面好多户都在玩命的垦荒,希望明年的麦子能多收点。山地梨的效率太高了。今年各户开的荒地,加上以前的熟地,可都比往年多了3~4倍。明年肯定是个丰收年。交完课田的税赋以后,孙家每户会剩余很多的粮食。这可比往年强多了。有了粮食,他也可以组织同族再多兑出来一部分,来山寨换武器。增强孙家的实力。孙家原先哪个炼铁作坊已经完全废弃了,成本高不说,出来的成品也惨不忍睹,当然这是他用惯了山寨的产品以后的感觉。
  他牺牲儿子的自由换来整个家族里面粮食的丰收,这让他在孙家的威望又高了一层。
  孙家也控制着一个水坝,要不然天这么旱,早完了。为了明年多浇地,他今年也组织了族人对水坝进行了增高,用来多蓄水。
  不过,他在看到这么多新东西以后,他明白,孙家今年的努力,明年估计又要送给山寨了。
  不过他已经把山地梨的价格提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孙家给姓张的种粮食,我让你们给我种。”
  再历城除了县太爷,就是他说话管事了,只要他说了要卖高价,下面没有一家敢卖低的,张金亮和山寨虽然强势,可那也的看对谁。在历城县。他孙家可是已经在这里已经称雄上百年了,其势力和关系盘根错节,远不是张金亮这个土豹子能比的了的。这就是爆发户和豪族的区别。(豪族是寒门庶族的另外一个称呼)
  张金亮趁这个机会坐在热榻上正在那里闭目养神,他要好好的想一下如何处理这伙流民,这种事情那几个议员都帮不上什么忙,他设议会的主要目的是监督,而不是决策。
  山寨能在这个事情上能帮上忙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他现在忽然明白,为什么这个时代的皇帝离不开士族的原因了。但是有了士族帮忙出主意一定能行么?
  这次刚开始张金亮有招揽井家兄弟的意思。但是很明显井氏兄弟不愿意放弃士族不交税,不服徭役的特权,
  现在山寨什么都没有,到也是无所谓,但是要是山寨有种人想着自己处处高人一等,很难以后不发生矛盾,尤其是着帮人人数这么多,已经超过了老村的人口总数,他们还有N代的关系作为连接,一旦他们进入山寨,那将是对山寨现状的一种挑战,不管那一对兄弟是否还在山寨。
  现在山寨还不是一个整体,经济利益的关系还不能体现,一旦双方出现矛盾,那将是无法控制的。
  但是现在要把他们撵出去,他们已经对山寨有所了解,以后会不会对山寨不利那可难说了,王舒可是有儿子在自己这里抵押着,孙宗主,就算不说他儿子,还有他的庄子在那里跑不了。
  而井家————
  张金亮心里没有谱,他现在都怀疑,就算井氏兄弟真的同意了山寨的公约,自己是否还要把他们留下来。
  这个时候,鲁智长匆匆的跑了回来。向张金亮说道:“都布置好了”
  张金亮站起身来,他已经有了决定,有些事情必须去面对,躲是躲不开的。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穿上了自己的铠甲装备,拿出公约,走出了议会大门:“既然事情来了,那么就让我们去面对他们吧,是生是死由他们来决定。”
    第三卷前夜 第四十节:公约
     更新时间:2009…1…7 1:47:29 本章字数:4453
  此时的王二正站在晒场边和王三唠嗑,分饭的妇女已经都提着空桶回家了,王二也没有打算让这些人吃饱,只要这些人赶紧办完手续,就可以赊贷给他们,而不是在这里白吃自己的了,给他们的饭只要保证饿不死人就行,管饱?王二还没有那么的好心。
  王三也是回村里去找鞋匠老郑修鞋子,听说外面来了一帮流民,也就过来看看。他那双刚刚发的高腰牛皮靴子穿着有点艮脚,想让老郑再给修理一下。毕竟老郑也是第一次做这种鞋子,返工是正常的。
  他一听王二说对方是华族,一向对高官极其反感的王三就开始埋怨起来他二哥,王二自己也感觉做的有点太欠考虑了。“是不是回去提醒一下金亮?”
  但是不远处童子军四下往这里聚集的时候,两个人都已经明白,张金亮考虑的比他们更清楚。
  小二的童子军虽然装着是顺路的样子路过这里,但是还是引起了井家的一阵骚动,有些人甚至去摸自己的家伙。
  小二这群人也太明显了,他们中间的部分人上次跟随张金亮出去的时候,还在铠甲外面罩上了衣衫,让人看不出铠甲的形状,而这次因为是在山寨里面,完全完全没有那么多顾虑,他们则是全套的新式服装,铠甲就穿在衣服的外面,装备暴露无疑。虽然铁甲还装在麻布制作的罩子里面,可是谁一看都能认出来那是铠甲。更何况他们每人还都端枪弩,背着钢刀呢?
  不过小二装的也够像的,大老远就喊他父亲,向父亲问安,毕竟王二已经出去几天了。
  他和父亲和叔父胡扯着,下面的童子军已经散开,唧唧喳喳的说着话,好象是在等小二说完才走。但是他们已经按中队的编制,把住了晒场的三面,而晒场的另外一面是紧挨着河谷的公路。公路的意思就是大家出资共同修筑,并让所有人行走的路,张金亮是这样给村民解释公路这个词的。议会已经通过决议明年逐步以赎买的方式,向王二购买公路的所有权。把这条王二带人修筑的路,完全的变成公路。虽然现在其实还是私路,但是公路的名字大家已经叫了起来。
  井氏兄弟也不笨,看到小二他们过来,他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本来他们答应王二来山寨做工,也是个冒险,不过这个险他已经是不得不冒了。几千里路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不必细说,但是粮食早就吃完了,要是有粮食他们还离开家园干什么。
  秦州连续几年的大旱,各地暴动不断,抢大户,杀大户的事件不断发生,河间王只顾着对付严重威胁着自己的秦州流民首领李特,并且一边还提防着洛阳的司马冏,那还管得了下面那么多事情。
  在一片混乱的秦州,就是身为华族但比较弱小的井家也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