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活在乱世 >

第194章

活在乱世-第194章

小说: 活在乱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大一会,宋仪已经从人群里面挤了出来,他在王勇强身边,满脸坏笑的低声说道:“放心吧头,过不了几天,我让这帮人光着屁股跟着咱们后面转。”
    王永强笑了笑,不在多说,他让执行官把这些纪律已经有些散乱的士卒重新归拢起来,整理好队伍,在王忠的催促下开始向洛阳城进发,连同那只被近卫军小队长临时征用的属于陈志文地马匹,以及王忠他们腾出的几匹马,这个近卫军小队终于给自己的四个小组中的每个小组配上了一匹驮马,用来代替这些士卒驮载他们身上最重的武器包。
    而在码头附近,几艘小船匆匆忙忙装上了一点货物离开了大船,向凉州士兵居住的大营划了过去。在那里已经有好多凉州兵在那里准备交易了。
    锦绣山庄生产的廉价的火镰等引火用具,以及针线包等生活用具,以及随身的猎刀等物品都是这些来自凉州的乡下汉所缺乏的,要不然也不会锦绣山庄一个士卒的一个普通的含有杂质的水晶(琉璃)手链竟然能换一匹马了,当然这里面肯定还有陈志文忽悠的功劳,不过同时也表明凉州的生活物资肯定很缺乏。
    凉州向中央进贡粮食、布匹并不是说凉州的粮食就多的吃不完了,布就多的用不完了。恰恰相反,这两样东西在并不太平的凉州也缺的很,张轨这样做不过是再做一下姿态而已。
    连年的战乱已经使整个大晋没有多少人从事生产,田地里面已经没有了秧苗,织布机上已经没有了尺丝寸缕。
    也只有锦绣山庄所控制的济南郡各个环节还在正常运行,在锦绣山庄每天生产的数以十万计的工业品里面已经有部分商品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生产过剩,但同时也还有大量的产品生产不足的情况同时发生。
    —
    由于魏晋时期特殊的九品中正制,使晋朝的这些王宫大臣积累财富的速度相当的快,就在西晋建立起来后,短短的几十年比较太平的时间里面,朝中的王公大臣,功臣勋贵就在洛阳城西绵延数百里的广大区域里面,修建了无数的豪华庄园和防御用的堡,
    尤其是自从赵王叛乱后,洛阳动荡不已,感到危险的各家华族更是在自己的这些私家庄园里面下足了本钱。没有堡的修建躲避战乱的堡,有堡的也对堡进行加固和加高,有的甚至在堡外面包上了少有的砖石,但是大部分堡还都是版筑夯土建筑。
    由于夯土的建筑特点,这些供华族的家眷躲避的堡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一定的模式,这些堡一般都以建在要地上的夯土台为芯,分成若干层,逐层依靠台璧建筑单坡顶的房屋,这些单坡顶的房屋称为“广”(音岩),在广屋中居住的部曲卫士被称作广郎。
    在“广”围绕的夯土台顶建有亭台楼阁,供乱时华族的主要成员躲避,另外有些华族也在高台上建造数层高的望楼,供防御者观察敌情。
    下层房屋和上层房屋之间没有连通,想从地面到达台顶完全需要依靠专门修建的通道,通道的关键处有专门的人员守卫。
    在夯土高台的中央,有的还挖有水井,战时提供水源,有的豪宅还在亭台的正中央建有砖石修建的窟室(地下室),利用厚厚的夯土隔热防寒,形成冬暖夏凉的暖室,或者凉室。
    有的人甚至还在窟室内储存冬天采到的冰,到夏天这些冰甚至可以在特有的房间形成空调房(凉室)。
    正是因为西晋南北朝以及五胡十六国时期不停的战乱的影响,这个时期,中国的堡建造技术和望楼(后来发展成为塔,并被佛教所采用)建造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建筑层出不穷,各地所建的建筑在不断的增大增高。
    以至于在唐朝武则天时期,这位统领庞大帝国的女皇帝在东都洛阳,建造起来了一座全世界至今为止最高的木制塔型建筑………………………………天堂。
    第五卷:永嘉之乱 第六节:洛阳逞威(二十)
     更新时间:2009…1…7 1:47:50 本章字数:10705
    魏晋时期宽松的政治制度作为保障,和汉朝开辟的丝续,大晋的商人通过西域,东南亚(海路)和西方的大秦(印度伊朗一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科技文化交流,大量内地的技术和商品,通过海路,陆路,被来自各国的商人卖向远方,同时来自大秦的宝石,香料,班奈也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并且“班奈”这种起源于印度半岛的古老的炼钢技术也终于在几十年后(公元389年前后)在中国落地生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当时拓跋鲜卑控制的地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有的钢……………铁(也作闷钢),进而还形成了一个以“班奈”为名的民族……………………契丹。
    契丹也作契丹,汉语还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它的原意为“班奈”(镔铁)。“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
    外来的文化,也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同时反过来中原文化也对印度伊朗一带的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至今在华盛顿的某博物馆里面还保留着一柄来自6~7纪伊朗,装饰华丽的直刃铁剑,这支铁剑甚至带有明显的中国隋唐时期横刀的特征(横刀即所谓的唐刀,直刃直柄不带环首)。
    正是因为政治制度的宽松,魏晋时期也正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各个名家流派层出不穷。外来地佛教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和儒家中地玄结合。生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教形式,大乘佛教。
    这段时期也是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地发展到巅峰的时期,各种新式的建筑和建筑方法层出不穷。甚至在盖某些亭台楼阁的时候,上面的每块木头都要称量,以保持建筑重量的互相平衡。甚至某些楼阁(曹魏洛阳凌云台。)精巧到每遇大风常常随风摇摆却安然无恙,但是到后来用巨木加固以后反而倒掉地事情。
    在魏晋时期城市规划也开始进行,城市里面已经形成了专门封闭的市场………………大市(后来发展为东市,西市)。城市开始有了中轴线,整个城市开始以中轴线进行规划设计(当然这个中轴线也是歪的,)皇宫开始在城北建造,并在宫城北部留有御苑。中国的建筑格式和城市布局,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固定了下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后各个朝代的都城不过都是在魏晋时期形成的格局上略作改进而已。
    现在在中国除了城门楼以外,很少能见到建立在高高的夯土台(台榭)上地古代建筑了(还有。如开封的龙亭等,不过龙亭可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所建,太过于古板,已经失去了古中国的特有的灵动。),不过在亚洲地很多地区遗留到现在的建筑上还能找到中国魏晋时期地留下来的鲜明特征(当然还有更多人认为这种特征是鲜卑李唐王朝建筑的特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
    现在还可以在日本找到类似于魏晋时期堡一样的城堡类建筑,现在好多人把他叫作日式城堡,实际上你们看看那些城堡的照片,在对比以下中国的古建筑,………………………………无语。在日本甚至还可以找到中国更古老的建筑“社”。要看汉晋时期的中国还是应该到日本啊,日本还保留着中国哪那个时候的传统和生活习惯。
    王永强自从知道无法进入洛阳城后,一路上就没少给王忠发牢骚,王忠却只是问了王勇强一句:“你是想进洛阳城玩呢,还是想去见老祖宗。”然后就在那里闷着头只管走自己的路。
    王勇强知道自己的这位妻哥就是这个毛病,他不愿意说话,你就是拿刀架到他脖子上也不会吭声。和这样的人一起行军也太无聊了一点。
    望着不远的洛阳城西城墙,听者队伍中士卒们的聒噪,王勇强不由得也有点焦躁起来。王忠不爱吭声,跟随他一起前来的三个王家部曲也是闷葫芦,跟着这几个人行军,也未免太憋气了点。
    前文书说过,永桥附近的四个里、两个馆,因为兵乱,早已经成了废墟,原先住在这里的上万户居民的房子也成了一片的瓦砾,百姓或者进城投奔了亲人,或者远走高飞,大部分人成了乱兵的刀下之鬼,只有少数人躲过了灾难。这些幸存者现在每天象一群完全丧失了生命的行尸走肉一般聚集在一起,三五成群的徘徊在废墟之上,寻找着一切能够维持生命的食物。
    看到有人经过,这帮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坐在废墟上,瞪着呆滞的目光,看着眼前的这支穿着闪亮铠甲的豪华的行军队伍过去,却也不知道他们到地在想些什么。
    这支队伍刚刚从废墟上这群人人面前经过,就从队伍后面飞出了一样东西,啪的一声落在了地上,散开了,一种食物的香味顿时向四周飘去,飘到这些还在废墟上的行尸走肉的鼻子中。
    仅仅是一愣神的工夫,七八个披着破烂的斗篷,拿者简单的工具,骨瘦如柴的,行尸走肉般的人,如同屁股底下安上了弹簧,迅速的发动了起来,他们挥舞着双手,在废墟堆上跳过来,跳过去,迅速的扑向了地上的食物。
    那情景象是一群黑色的厉鬼,正在捕获自己的猎物,也象是地狱中的妖怪跑进了人间。这些人的动作让几个从小在山庄长大,从来没有下过山的禁卫军士卒,肚子里面一阵抽搐,差点一口喷出来。
    更多的近卫军士卒却从这些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以前,几年前,自己不也是这样跟着大人一起走到锦绣山庄的么?
    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吭声。几个近卫军从自己地口袋里面拿出了自己地食物,放到了路边,在他们几个的带领下。更多的近卫军士卒捐献出了自己地食物。
    走在前面的王勇强听到声音不对,扭头看到如此情景,便大声呵斥着,把还在那里摆放食物的近卫军归队:“记住,你们不是救世主,你们背包里面的食物。每一粒,每一片都是锦绣山庄的财产。山庄的百姓省吃俭用,交纳赋税让你们吃好喝好,不是让你们来做慈善地。每一点食物都可能在你们最需要的地方用上,绝对不能浪费。”
    “屠夫,冷血。”有人在后面嘟囓道。
    王勇强鼻子里面发出一声轻哼,看着队伍在自己面前经过,一把拉住了走在后面的陈志文:“你。去后面把队员们丢下的食物都给我捡回来。”
    “怎么每次都是我。”陈志文委曲的说道。
    王勇强冷笑着看着他不吭声,近卫军总共也就2000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王勇强记得都很清楚,更何况这种刺头。虽然在锦绣山庄的军队里面,等级制度非常严格。
    但是由于组成近卫军的这些士卒和这些军官。大部分都是从小玩到
    好多人这家挨着那家,好多酷刑在军官阶层也就被否好在近卫军的文化素质比较高,知道他们在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只军队也就根本不需要用野蛮的刑法来强制执行军纪。
    在野战军中,最重的刑法不过是鞭打以及关禁闭。
    由于惩罚较轻,近卫军在某些方面地军纪上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涣散。对于像陈志文这种无赖子弟,王勇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也只能把这个活宝放在自己的身边,紧紧盯住他,严防这家伙闹事。
    看着陈志文委曲地样子,王勇强把手中的皮鞭握了握,冷笑道:“难道我听错了么?”
    陈志文嘻皮笑脸的说道:“我在喊:是的,总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