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活在乱世 >

第119章

活在乱世-第119章

小说: 活在乱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外面空地上,冯龙和李头已经把4000名身强力壮的流民组织起来,全身披挂,刀枪齐全,进行操练,搞得也是有板有眼。
    这次战斗缴获的所有军需物资,张金亮连看都没有看,直接让他们全接收了,那些东西他也实在是看不上眼。
    而此时地张金亮心中却在流血,昨天一战,他的童子军,死了7个,还有10多个身负重伤,就连一直冲在最前面鲁智深背上也被击中,一寸多长地狼牙穿过2米厚的钢板铠甲深深地插进了他的肺部,至今还昏迷不醒。也不知道能救过来不能。
    鲁智深清醒地时候问张金亮:“老师,我会死么?”张金亮只能紧紧攥住他的手安慰着他。
    “我好想回家,”鲁智深喘了几口气才接着说:“跟着老师跑了这么长时间,才知道在山寨生活多幸福。老师,这次出来打仗到底是为什么?”
    鲁智深最后这一句话,深深的刺痛了张金亮:“是啊,这次出来打仗是为了什么?是为谁而战,是为何而战?仅仅就是为了一个郡守的官职,就让自己这么多学生送命,值得么?”
    缪峻跟着流民大队,紧赶慢赶,跑到了须昌,进城就来找张金亮,
    “恭喜大人破城,”他大老远就向张金亮祝贺。
    张金亮毫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又继续看他的河去了。
    缪峻讨了一个没趣,姗姗的笑着,继续问道:“大人下步想怎么走。”
    “回
    。I淡漠,让缪峻根本摸不透他的心思。
    “大人得到陈午等人的助力,应该百尺竿头在进一步呵。”缪峻劝张金亮道。
    “在进一步?如何进?为什么要进?你告诉我一个要我继续下去的理由。”张金亮冷冷得说到。
    他不是圣人,但也不是屠夫,昨天一场仗打下来,须昌城有半数地成年男子在冲突中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身亡,童子军和进城的流民也伤亡惨重。
    眼看着自己和这些百姓都成为几个王爷之间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他实在不愿意继续下去了。缪传在山上说得很好,为了大义,可是这大义在什么地方呢?他这两个月以来看到最多的是背叛和交易,以及血腥和残酷。
    不过昨天的战斗也让张金亮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想做奴隶而不可的的意思。作战中抵抗最激烈得不是那些官军,而是由城中的这些王府家奴组成的队伍
    在封建社会里面奴才或者叫奴隶那是高人一等的职业,尤其是做个王府的奴才,那可不是随便就可以当上地,作了王府的奴才,就以为着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那显然就是那个时候的白领阶层啊。
    好多家奴都是现在所谓的地主,当然那个时候也不存在什么地主。
    这个年月最凄惨地是自耕农。或者叫做编户民,就是象陈午他们一样,不但要负担赋税徭役,而且还要承担各种的摊派,过的是苦不堪言,略微一受灾荒,只能卖儿卖女,甚至破家出走。
    当然这些奴才在吃主子的。喝主子的以后,就的给主子出力,给主子卖命。
    当作战的童子军向那些对自己进攻的王府家奴喊出:“放下武器,还你们自由”,地时候,那些家奴中竟然有人喊:“只由白痴才愿意做自由民。”童子军一片默然。不过这些家奴理解的自由民和童子军理解的自由民那是两码事。
    并且经过昨天下午的战斗。他们才知道王府的铁甲也不在城内,而是远在东边的山上地王府庄园之中,昨天打了一下午,人家连露头都没有露头。到现在还严重威胁着须昌的安全。
    “大人此言差矣,现天下纷纭,正是忠臣义士同心戮力之时,大人应该和陈午共戴盟主,扫除凶寇,救苍生之倒悬,反北辰于太极。”缪峻连忙劝阻道。
    “抱歉。我不是什么忠臣义士,本来下山就是被你兄长忽悠下来的。算是凑个份子,大家共同出兵罢了。但是现在我们孤军深陷重围,四周却毫无友军的音信,我有权撤退,我没有不顾自己安危,而为那些王爷大人争权夺利而卖命的觉悟。”
    “大人,……………………”缪峻还要继续劝说,被张金亮摆手拒绝了。
    “你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协助陈午共创你的大业。”张金亮挥了一下手,一个铁甲重骑伸手拦住了还想继续说下去的缪峻。“先生请,”缪峻无奈。只得乖乖离开,
    “你知道我们为何而战么?”张金亮问站在身旁的刘福,
    “为老师你而战,”刘福毫不迟疑地回答,
    张金亮不禁笑了,他拍了拍刘福的肩膀笑了笑,问道:“那这次下山,咱们为什么而战,你知道么?”
    “知道,咱们这次下山如果老师立了大功,就可以当太守,咱们山寨的人也可以光明正大下山,不用再害怕被人抓了。”
    “下山就可以不被人抓了么?”张金亮苦笑了一下,想起了那群被自己抓,被杀,或者被逼得连个落脚地地方都没有。
    就连自己每次下山,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倒坏人,也许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想起来自己曾经对王二说地理想,又向刘福说道:“我真想在春天的时候带着你们,穿着轻柔的衣服,不用穿沉重铠甲,也不用拿着杀人的刀剑,能到天下各地去转转,游荡在山水之间,打打猎,做点烧烤。”
    “那就为此而战,”孙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张金亮背后,“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风乎舞。咏而归。这可是儒家之大道,孔子和曾点的理想。可惜这个理想现在看来,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我也非常想这么自由自在的活着。哎可惜啊。”
    “不自由:+。。日提出),为了自由自在的活着而战,为了自己的权利而战。”张金亮经孙地提醒,猛然想起了这个炙人口的成语,脱口而出。
    孙仔细品味这句成语,这简直和他上面所说地儒家大道所吻合,浑然天成。忽然之间他觉得这30多年自己白活了。
    每年的赋税徭役摊派应酬,如同一张大网,把他给完全地罩了进去,每天都是在为了应付上面各种的差役赋税以及各种上差地应酬而奔波忙碌,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整天这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税权等于代表权,不自由毋宁死,这两句话,已经慢慢的敲开了他的心扉。如同黑夜里面一盏明亮的灯指引着他,把他往更深层次引去。
    第四卷;八王之乱 第二十节:铁矿资源
     更新时间:2009…1…7 1:47:38 本章字数:5348
    续几天的晴天,使覆盖在山岗上的积雪也逐渐开始融条小溪不知不觉地出现在山坡上,而后再在山谷中汇聚成大的溪流,泛着晶莹的水花,翻滚着向下游的沼泽地流去。
    雪水侵蚀着泥土,石头,把一些杂草,泥土石块,一起带下山来。
    路也在雪水的浸泡冲刷下,开始变得泥泞不堪。由于济南军队攻占了须昌城,这一带的人员活动基本上完全断绝,当几匹马出现在山道上的时候,引起了东平山庄里面巨大的恐慌。
    这个巨大的王族庄园,就建在一座山丘之上,四周都是皇家猎苑,此时由于须昌被攻破,庄园里面早把大门给堵死了,现在山道上出现马匹,肯定不是庄园里面的人,数百个王府的铁甲卫士,在号角的召唤下,手拿刀枪剑戟强弩劲矢冲上围墙,把手中的武器对准了墙外的一行人。
    而那几个骑士却毫不理会,径自下马,手里拿着工具自行在远处山道旁边在挖着什么。
    由于距离过远,大门又被堵死,山庄里面的数百名铁甲卫士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那几个人在路边挖东西。
    张金亮经过几天的郁闷,今天的心情终于开朗了起来,鲁智深的情况明显好转是一,侦查骑兵在须昌找到了一个大型铁矿是二,这个铁矿规模大的让张金亮走了1天也没有找到头。每到一个地方总能找到铁矿的特征。(东平彭集铁矿,总储量7吨,品质23%,,彭集,埋藏非常浅,开采历史可以追述到春秋时期。现在老湖口镇附近的水下,就是古须昌县城)。
    “除了自由和权利以外,我终于找到了另外一种更能让我激发战斗热情的东西………………资源。”张金亮捧着那块黝黑磁铁矿石,向身旁发现这个铁矿的鲁智彦大声说道:“须昌县城我们守定了,谁都不给。走回须昌去,我要和东平王谈判。”
    “那我们还回厉城不回了?”代理侦查中队德的中队长鲁智彦小声问道。
    “回,自然回,并且要马上回去,须昌没有山寨的支援,只靠着这个小城的能量,根本守不住。不过一旦有山寨的支援,这里简直又是一个天然的独立王国,三面环沼泽,一面是茫茫的大山,易守难攻啊。”。
    张金亮说着翻身上马,一行人疾驰而去,把东平王的庄园抛在了身后。
    而此时地东平王还正在泥泞中挣扎,每天行军不过数里,沉重的牛车在泥泞中行走,让老天来了也帮不了他。
    庞大的后勤队伍,是任何军队都避免不了的一个世纪难题,除非这支军队只靠抢掠生存,并且抢劫的还只能是穷人。
    略微是个主的,弄个坞堡往那里一竖,没有个四五万人,花上几个月时间,就别想攻破,后来石勒的数万人就是被这些坞堡逼的人马饿死一半,只能靠吃人来充饥。要能打下来,他会不打?他可是有好几万人啊。
    想靠几百个几千个人想打下这些坞堡,那先得有张金亮那种高级装备再说。历史上所有的流匪没有一个能抢劫大户的,全是抢劫小户,然后再裹挟这些小户,去抢劫更多的小户,要不然他们永远也成不了气候。
    张金亮带回来铁矿的消息在议会引起了震动,一边是贪婪的欲望,一边是对晋朝政府深深的恐惧。
    同时山寨也存在着自身的发展困惑,一边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山寨,一边是山寨的土地资源却日益减少。限于交通问题,山寨是无法在山区无限制扩张的。
    不但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液相当得紧张,后期上山的部分人,已经没有那么多水浇地供他们种植了,他们只能种点旱地度日。并且由于灌消耗掉了大量的水源,山寨的动力水,已经显得不足,
    但是看着山下已经完全荒芜的农田,山寨里面所有的人都对下山,怀着深深的恐惧,生怕再一下山,就重新再被抓丁、抓役,永无宁日。他们宁肯在山上做着小工,种点粮食勉强度日,也不愿意下山。
    当这些问题都摆在年轻的议会面前的时候,经验不足的议员们,为此吵了好多次,大家都知道下山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如何下,下了以后怎么办,怎么应对晋朝政府的抓丁,抓役,催粮催赋。谁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张金亮就事在这个时候率领着疲惫的童子军,以及三个山庄组成的后勤部队,通过水路回到了山寨。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因人而异。因此,尽管我的观点与某些人的不同,我还是要毫无保留地、自由地予以阐述,并且希望不要因此而被视作对
    的不敬。
    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我们一旦下山就有可能失去自由生活的权利,就要忍受王公贵族对我们的奴役压榨和剥削,就要忍受他们强制性的把我们束缚在原地的苦恼。
    我也害怕下山,但是山寨现在的现实情况,也逼迫我们必须走下山去,否则我们的路子会越走越窄,我们会再次陷入贫困。
    但是下山以后,我不愿意把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