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玄欲 >

第206章

玄欲-第206章

小说: 玄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立时四下一望,却不见任何异常,再一辨声势收发,望向那杨莉,却见杨莉的面孔,此时早已面容狰狞,眼神泛白,鼻子上卷,正盯着我,哈喇子直流。
    我手指一掐,心下已是明朗十分,只觉后背嗖嗖发凉,当即喊道:“原是老前辈你!方隐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前辈你屡次三番托梦于我,原以为只能在梦里与前辈一絮,而今,方隐真是机缘幸甚,悠悠天地,茫茫尘寰,竟能在这山镇一隅遇上前辈你一现真身!自上次在那罗盘大院,与前辈一别,竟也是多时过去,前辈,你可安好?”
    “年轻人,你有手段,有眼识,能瞧出来我寄附在我四十六代玄孙女身上!”那杨莉此刻缓缓一扫视屋内之人,最后又盯着我,“我知道你能驱鬼辟邪,但是,我这可不是在害人,这小女乃是我四十六代玄孙,我岂会加害于她,我这是在托她命体,让她尚有一息生脉能活下去,否则,以她身中之剧毒,这时候早便去见阎王了!”
    听到这里,我自是浑身一颤,而杨镇长夫妻更是一个趔趄:杨莉,一个现代人,竟然是这千年鬼妇的第四十六代玄孙!
    那么,杨镇长,自然便是她的四十五代玄孙了!
    前段时间,我在纽约见到师父师叔时,当时便和他们一起分析推纳了这千年鬼妇在黄家罗盘大院对我甩下的一些话,其中一句便是:马嵬坡前人未死,将军青帝魂未亡。单看这前半句,我们认为这千年鬼妇,极有可能便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按玄门鬼神之因果辨数。一缕亡魂,若是能千年万载不灭,游荡于尘寰世间,除非它修成真身不灭之体,或者,便应是有帝王龙息,jīng阳护体,方能保jīng魂千年不衰,这亡魂既然是个女xìng,便可能是帝王宠幸过的王后妃子。这杨贵妃。乃是唐代帝王唐玄宗荣宠一时的贵妃娘娘,能得真龙jīng阳蒙宠,其死后若逢冤魂不灭,自然便可以千年游荡人世。
    而今,一听她如此之言,莫非,她竟真是杨贵妃杨玉环?而这眼下的杨家人,竟乃是她的后世子孙?
    果然是,都姓杨!
    堪堪是。这杨家人,男子生的具是风流倜傥,比如这杨镇长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而这杨莉。若回得正常之态,也定然是个貌美如花的女子。难道,这杨家后人,果然便是遗传了千古美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基因?
    杨贵妃。无论正史野史,都载她无后,既无子亦无女。但根据史料。她在成为唐玄宗宠妃前,乃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有野史载,她给寿王生过两个孩子,但这些野史最后都被推翻,寿王的子嗣乃是寿王其他的妾室所生,根据后世人的推断,杨贵妃当时在宫里之所以没有生育,乃是因为其太过肥胖所致。
    也即是说,杨贵妃在宫里根本未尝生育过子女,但现在,如果这寄附于杨莉之身的鬼魂,真便是千年鬼妇杨贵妃,那么,便可以肯定,她后来从“马嵬事变”中逃脱,且后来又生下了子嗣,近一千三百年来,其后人已经繁衍至其第四十六代玄孙!
    再则,如果杨玉环真是死在了马嵬驿之变中,那时的她,只有38岁,据说仍旧保养的如一二八芳龄少女。那么她死后的鬼魂,自然应该是她生前的容貌。但这常常出现在我梦中身前的千年鬼妇,却是一面容苍老的老妇,如果她真就是杨玉环,那么,她一定是活到了老年,死后冤魂不灭,但冤魂面容却已是耄耋老妇。
    “前辈,便可真是杨贵妃,贵妃娘娘?”我立即朝她一躬身,“这彩虹悠悠,倾国红颜,太真佳人,竟真停留人间而不肯归入轮回?小子后生们可是何等荣幸,竟能得见曾携玄宗天子之手、撷取开元盛世、天宝荣光的大唐第一美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sè’,吟念起后人为你所做的诗词颂歌,贵妃娘娘的绝代芳华仿在眼前……”
    我如此一说,满堂之人竟是一阵哗然,尤其是杨天骢:“方先生,怎么,这鬼魂乃是杨贵妃?!你没搞错吧?”
    “杨贵妃,杨玉环……”杨镇长愣在原地,早已形神痴然,“我杨家,是杨贵妃的后人?不对啊,我们的族谱,上至唐朝年间,我们都是‘杨道婆’的后人,杨道婆,真名叫‘杨台珍’,没见的说是杨贵妃嘛,再说,看了那么多电视、小说还有川剧,哪个不晓得,杨贵妃在马嵬坡被唐明皇的手下给勒死了,我们咋个可能是杨贵妃的后人呢?”
    “继宗玄孙,我便是杨道婆!”杨莉缓缓望着杨镇长,一声长叹。
    杨镇长一阵打颤,瞠目结舌了半天,蹦出几个字来:“你、你真是咱杨家老、老、老祖宗?”
    “哎!当年马嵬驿大难不死,逃得生天,从近蜀中之地,流亡至这巴山一隅,隐姓埋名,我曾有过道号‘太真’,逃难后改名为‘杨台珍’,世上便再无‘杨玉环’之人,因为从宫里带出来很多纺织浣纱技艺,又教化当地人歌舞音律自娱,当地人尊称我为‘杨道婆’……”杨莉说罢又是一阵长叹,仿佛千年来的血雨腥风和刀光剑影犹在眼前,“我的后世玄孙,我从未跟任何人托梦传话,以点破我的真实身份,乃是不想惹上诸多红尘纷争,马嵬驿之变后,我早已看破世道因缘,只想守得一番清净终老一生。自大唐天宝年间算起,而今已是悠悠一千三百载过去,我的后世子孙到得你这一辈,已是第四十五代,若非遇到这位手段高深的小先生。我们自是永世不会知见面缘,而今,被这方先生点破了,也罢,这或就是机缘使然,若非我这第四十六代玄孙中毒将死,我也不会附她之体以托她一息活命,哎!”
    闻听杨贵妃寄身的杨莉如此之言,这杨镇长哪还不相信,早已是放声大哭起来。拉着妻子,跌跌撞撞跪倒在杨莉身前,“原来咱们的老祖宗是杨贵妃,贵妃娘娘!我杨家的老祖宗在此,老祖宗,你的后人可是给你丧德丢脸了,丢脸啊!杨家有得今rì之数,实在是你的后世子孙无德无能,不仁不孝啊。老祖宗……”
    他夫妻二人此刻得见杨氏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老祖宗,这是何等天缘重大的幸甚,再何况,这老祖宗现身。也仅仅只是为了救小女一命!
    “既然前辈便是杨贵妃,而这杨家人又是你的后世玄孙,你定然是不会加害他们了。”我一阵慨然,“而我现在正是要救活你所寄身的女子。听贵妃娘娘之言,你乃是在托她命体,主她阳息。让她尚有一线生机能活下去……难道,杨莉所中的剧毒,真便是本已致她于死地,而恰好贵妃娘娘你感受到了玄孙灾虞,是而寄身于她,让她暂能苟延残喘?”
    “不错,若非我托她命体,她此刻也早是冤魂一缕。”就见杨莉轻叹一声,“这一千三百年来,我从未寄附过任何人之身,也未尝加害于任何人,却在见到我这第四十六代玄孙女命之将去的时候,我实是于心不忍,乃是不顾yīn阳异世,人鬼殊途,冲破三界五行,以我极yīn之气,封她新新魂之数,使之不得脱离本体,从而能保有她一息阳脉,但,这却不是长久之计,我若再多寄附她几rì,她的这缕阳气将被我极yīn之气尽数融消,彼时,她也会香消玉殒,这若是她的命数,阎王真要索她命,原也是我不能从中作梗的,哎!”
    我一看时间,心知也不能再行耽搁,当即从手提箱里取出当时何五赠于我的“神龙避毒丹”,对杨莉说道:“贵妃娘娘,现在,我正是来从阎王手中夺她回来,杨莉有七十有八之寿,当是命中有此一劫,但却命不该死,现在,我喂服她一粒解毒丹丸,化掉她全身剧毒,然后,待她脉息有应之际,我还会再喂服她一粒‘九命丹’,之后,我料她三rì之内便会醒来,从此再如常人一般,自有生老病死,再添喜怒哀乐。”
    既然,这杨莉本是已死之身,乃是被杨贵妃托命而残喘,则说明,她的气数实已消亡,幸好,我身边还有燕师叔赠与我的几粒“九命丹”,便也是道家所谓的“还魂丹”,无恙无疾无痛而将死之人,服上一颗,挽回他一年半载阳寿不在话下。元阳尽失、气绝暴亡之人,服下此丸,有百分之六十的机会能再醒来。而对于杨莉此前的情形,服下本丸,三rì之内,便可再生。
    “如此,便请小先生你尽快为她喂服,我也好脱她之体,做个zì yóu自在的游魂野鬼罢!”被杨贵妃寄身的杨莉一阵释然,“小先生,自从本宫的地珠被你获取之后,我便也看了出来,你不是个俗人,我也很是相信你,便也暂借这地珠于你。总之,也就有劳你尽快挽我这四十六代玄孙的命罢。”
    我点点头,走上去,取出一粒亮红之sè的避毒丹放在杨莉的嘴里,然后按住她的脖子,再一拍她的背心,蜡殍何氏这参研炼制了三百多年的避毒神丹便被她吞服了下去。只待这神丹尽数发挥祛毒之功后,杨莉的脉息将逐渐回归本命,受损的神经和心智也将即刻恢复。然后,我再以“九命丹”使之三魂七魄尽数归位,她一旦恢复正常,牢狱中她的两个兄长便也将化险为夷。
    为杨莉服下避毒丹后,我再向眼前的托杨莉躯体的杨贵妃一个躬身:“贵妃娘娘,既然今rì方隐福缘不浅,幸甚之至能逢得你一现真身,我便是一定要向娘娘你打探一些千年史上因果,还望娘娘你不厌其烦,为方隐分解开来。”
    “好罢,既然这是你我彩虹之下的缘分,且你又于我后世子孙恩德不浅,化解我两个玄孙的yīn德和戾气,又救我这玄孙女一命,我便答你所问。为你分解分解,如此,你想要打探哪些因果?”杨莉紧紧盯着我。
    我点点头道:“无论是正史野史,都载一千三百年前,安禄山、史思明起兵逆反大唐,你随玄宗皇帝仓惶出逃京师长安,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时,禁军哗变,禁军主帅陈玄礼以军士不满为名。杀了你兄长杨国忠,并逼迫玄宗赐你三尺白绫,让你自缢,史载你便是死于马嵬坡。但而今看来,娘娘你显然是逃过了这一生死之劫!后世自然也有诸多野史传奇,说你被神仙救走,说你金蝉脱壳,然后便有说你削发为尼,也有说你东渡扶桑。后世传言天花乱坠,到底这一千古之谜究是如何,还请娘娘为我等后世之人解开玄机。”
    “哎,那逆贼安禄山。实是我大唐千古罪人,杨玉环我有眼无珠认贼为子,也罢,千年之下。我悠游悟道,也算明白过来,假使三郎当时继续励jīng图治。远jiān佞小人,亲贤臣能士,勿行耽于梨园酒sè,再续开元大唐盛世,那安禄山、史思明这等屑小国贼,又岂能兴风作浪,天宝之乱又怎会祸害二百余年!我大唐江山,又岂会江河rì下,为后世无能之辈窃之占之,中国盛世当永续昌祚!由此看来,杨玉环我亦是千古罪人、千古罪人啊!”杨莉竟是一阵捶胸顿足。
    杨贵妃口中的“三郎”,便是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乃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当世之时,天下唯有杨贵妃一人可以如此称呼皇帝,可见这杨贵妃恩宠至极。
    原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举兵十五万在范阳起兵造反,一路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