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安居乐业 >

第54章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54章

小说: 大宋之安居乐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七皇子的目光毫不示弱地迎了上去,倔强地道:“当然不服。圣人教导我等要行仁义,如此才能令四方臣服。而你的所作所为完全与圣人教化相悖,我岂能服你。”
    “跟我来。”
    林靖文将他带到刚才王散指点的那些奴隶面前,那些奴隶一见林靖文他们来到,无不惶恐地拜服于地,瑟瑟发抖。林靖文扫了这个十七皇子一眼,道:“你看他们可是恭顺?”
    十七皇子虽然不服气,但事实就在眼前,或者这些奴隶心里恨得要死,但面上确实是恭顺异常,只能说道:“确实恭顺,不过他们肯定是怀恨在心,他们的心里肯定不服气。”
    林靖文淡淡地说道:“他们是异族,我不需要他们心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也不可能心服。”
    十七皇子张了张嘴欲待反驳,最终却是无言以对,中原有史三千多年,还从来没有哪个异族真正对中原心服过,至少史书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他实在没有例子可供反驳。
    林靖文也不说什么,把他又带到已经修筑好而且已经住了人的大街上,这里人来人往,街市热闹非常,人们虽然不是个个衣着光鲜,但无一例外,这里的人个个是一副满足的神情,人们有条不紊地工作、交谈、贸易,虽然不是个个满心喜悦,但完全没有中原百姓身上有的那种惶恐、迷茫和谦卑。见林靖文来到,人们纷纷躬身为礼,直呼:“主公。”而让十七皇子和十九帝姬震惊的是,林靖文居然也是欠身还礼。要是在中原,上位者给平头百姓施礼,平头百姓肯定是惶恐不安,稍有地位的则是受宠若惊,但这里的人不是这样,既没有不安更没有惊喜,只是依旧恭敬地施完礼后继续干自己的活,仿佛习以为常。
    皇子帝姬一脸的震惊和不敢置信。
    林靖文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只是介绍了一下美岸的律法、政策等方面,问道:“如此可算仁义?我对待这些百姓是否算得上仁义?”
    十七皇子点点头,律法待民以宽,低税薄赋,百姓无劳役无征集,这样都不算仁义那大宋朝完全就是暴政了。
    “那你说我有没有违背圣人之道?”
    十七皇子点点头,却一又摇头道:“你对待自家百姓算得上仁义,可对那些奴隶实在是……”张了张嘴,不管一旁陆、王二人难看的脸色,还是说了出来,“残暴。你对那些奴隶实在是残暴,仁义者不为也!”
    陆青城和王散狠狠地盯着十七皇子,狠不得下令把这个可恶的家伙杀掉才好,他们可不顾忌什么狗屁皇子的身份,在他们眼里,宋朝的皇子在美岸却是什么都不是。
    林靖文却是不以为忤,反而哈哈大笑,道:“好,说的好,我对那些奴隶确实残暴。但是,”林靖文脸色一整,不屑地道:“那又怎么样。非中原之民皆为草芥,可以予取予求。我对那些异族再残暴又如何?只要对自家百姓仁义即可。内圣外王,而不是内王外圣。只要自家百姓安宁富足,那些异族的死活干我何事?”
    陆青城大赞:“好,主公说的好,非中原之民皆为草芥,那些奴隶的死活与我等无干。”
    “正是。”王散也是极为赞同,“若是招募我美岸百姓修筑城镇,花费许多银钱不说,也有伤民力。用奴隶则没这些担心,节省下来的银钱可以修建更多更好的学校、医馆、港口码头,甚至可以降低乃至减免赋税,百姓们不用修城建屋便可以参加更多更好的工作。如此,百姓获利何其大耶!只要自家百姓得利,些须奴隶的死活无关紧要。”
    “你,你们……”十七皇子骇然,指着林靖文他们一时说不出话来,倒是那个小姑娘若有所思。
    第三卷 自古英才出我辈 第九章 工曹掾
     更新时间:2009…4…24 0:43:14 本章字数:5671
    十七皇子叫赵栻,今年不过十四岁而已,目前还没能有封号。倒是那个十九帝姬,这个才九岁的小姑娘只是个女子,怎么着也参合不到政治争斗中去,所以早早地就有了个封号:冲德,合起来就是冲德帝姬,名字目前还不知道。
    从那天林靖文对他们说过那番话之后,赵栻两个就跟在了林靖文的屁股后面,到哪儿都跟着,即使处理正式事务也不例外,不过赵栻这小子一直都是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倒是那个帝姬小姑娘满严肃的,硬扯着她的哥哥学这个看那个。
    很多事都是不能为外人道的,尤其是不能被一个宋朝的皇子看到。王散多次提醒林靖文将赵栻兄妹俩软禁起来或者是干脆除掉,但林靖文每次都是一口回绝,依然带着这兄妹俩处理事务,也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倒是陆青城也劝过两次见林靖文拒绝之后就若有所思地没再继续劝。
    林靖文最近处理的是炼钢的事。
    说起来很悲哀,林大官人虽然身为一个牛叉的穿越者,但他可不会炼什么钢铁,既没见识过钢厂的生产,也没兴趣广泛到把炼钢方法记了一大堆——他对炼钢一窍不通,只是大概知道有平炉、转炉的名字还有高碳钢、低碳钢的分类,其它的一概不知。别说是炼钢,其它的造纸、造玻璃、造香皂什么的他都不会,他又不是做这些行业的,不做这行谁还去了解这些不相干的东西?即使了解又怎么样?技术是技术,还有生产原理,有了生产原理还有生产工艺,有了工艺还有工序,工业生产不是那么容易的,那需要一连串的配套技术和设备,后世人即使是那些砖家也没几个人敢说自己对一种产品的工业生产完全熟悉的,即使熟悉也不一定做得到。
    林大官人更加做不到。所以,很悲哀的,林大官人不会炼钢。
    琉求也不是没有能炼钢的工匠,林靖文也命工匠们试过,不过他对这个时代的炼钢术实在不敢恭维,技术难度特别高对工匠匠艺要求极高不说,炼出的钢品质也无法保证,更加让人抓狂的是,无论是哪一种炼钢方法,无论是炒钢还是灌钢,其产量低得令人发指,只能依靠大规模生产来提高产量。炼钢,在哪个时代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啊!可惜林大官人没有那么密集的劳动力,所以以前琉求用的钢都是从中原和扶桑买的,花费很大。
    但现在不一样了,美岸人靠的就是制造贩卖铁器和兵器生活,所有的男丁里面,除了跑海经商的几乎都是铁匠,连种地都是由女子老弱担任,这些铁匠个个都能炼钢,而且产量相对来说还不低,品质尤其高,最低的都是五锻钢。
    美岸人用的是炒钢和古老的百炼法结合的方法。他们先用炒钢法得到熟铁——炒钢法说是炼钢,其实炒出来的大部分是熟铁,直接炒出来的钢材很少,而且品质极低——再将生铁片和熟铁片折叠在一起反复加热锤打,使生铁中的碳充分渗透,这样才得到合格的钢。一般来说,百炼法炼出来的钢品质远远高于用其它方法炼出来的钢,只是费时比较长,尤其费人力,一块成品钢需要反复锤打几百上千次才能得到,这需要花费几天乃至个把月的工夫,完全视工匠的锤打技术和熟练度而定。
    这个年代工匠们一个不好的习惯或者说传统就是,一件产品几乎完全由一名工匠独力完成,他们几乎很少考虑分工合作。比如说炼钢,一名铁匠,或者带两名学徒,从提纯铁矿石到炒钢、到锤打到切割,所有的工序都由这个铁匠和他的学徒来完成,从不经他人之手。这样做的好处是产品质量稳定、工匠技艺提高的快,坏处是费时实在太长,而且费力。
    林靖文招募了自愿加入军械场的铁匠,再配上若干学徒和技艺一般的铁匠,组成一条条炼钢流水线。提纯矿石这好办,在美岸河边架上几个大水车,水车在这个时代是早就存在了的,林大官人亲自设计了粉碎机来粉碎矿石,这点只用到基础物理的小技术还难不倒他,学徒再将粉碎的矿石熔炼提纯;下一步是炒钢,炒钢的技术并不复杂,一般的铁匠知道了技术之后很快就能掌握;最后是锻打,这是关键的一步,当然由美岸铁匠亲自操刀,不过林靖文还是将锻打这一步分成了若干小步,将一些相对技艺要求较低的步骤交给一般的铁匠,关键的部分才由美岸铁匠亲自来。
    炼钢流水线建立之后,加上民间自行组成的铁匠作坊,生产出来的钢材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但满足大部分需要是足够了,这还在于林靖文的一个狠招:节流。
    不象后世对钢材的使用那么大手大脚,后世如果说钢刀,那是指整把刀全由钢组成,关键部位甚至是优质合金,但这个时代的钢刀就不是这样了,只是刀刃部分用钢,其它次要部位还是用的铁,所以有“好钢用到刀刃上”的说法。再比如说钢甲,这个时代的钢甲可是只有心脏、背心、脖子等部位才用钢的,其它部分全是铁,甚至是生铁。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的钢材产量实在太低,全用钢的话,只怕全国的钢加起来也武装不了几万人。
    林靖文以前不知道这一点,主管军械制造的韩玉容是沉浸于技术研究而不在意这些事,知道的工匠因为身份低又不敢说,结果林大官人完全是按照后世的用钢标准来用钢,钢刀用全钢打造,钢甲是上半身全钢,火炮是全钢,甚至箭矢也是全钢……狂晕,幸亏这家伙赚钱的速度不慢又会抢劫,不然早就破产了。
    不过他现在是知道了,惭愧的同时下令:外卖的军械按照宋朝的标准生产,自家用的则用全钢,至于火炮这个“吃”钢大户改用生铁或者是铜,不过关键部位肯定还是用钢的。
    没想到,这个命令的效果立杆见影:军械生产成本降低了一半还多,尤其是火炮,成本降低到五分之一还少,产量却提高了一倍多,毕竟钢是很难加工的。
    想了半天,林靖文意识到不能再外行指挥内行了,决定把工业生产交给别人来管理,而这个人却是——
    “昭容?”陆青城毫不犹豫就反对,态度极其坚决地拒绝:“不行,一个女人抛头露面的成何体统,我绝不答应。”
    林靖文只是轻描淡写地看了他一眼,径自问韩昭容:“大姐,你意下如何?”
    韩昭容很是意外,不知所措地看了看陆青城,犹豫着道:“还是不要吧,会给官人丢脸的。”
    “我任命你为美岸县工曹掾,赏奴隶十名、土地百亩。”林靖文不动声色地抛下了诱饵,或者说是重磅炸弹。
    这个炸弹不止震得陆青城夫妇头晕目眩,赵栻兄妹更是目瞪口呆,倒是王散一点吃惊的表情都没有,只是嘀咕:“比那朵千夫长差远了,主公可是赏赐给她奴隶一百五十名、土地四百亩。”
    赵栻结结巴巴地说道:“女子岂能为官?如此岂不是牝鸡司晨,纲常大乱,不可,实在不可。”
    林靖文扫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问道:“我又违反了哪一句圣人之言了?哪本书?哪一篇哪一句?”
    陆青城眼睛瞪得贼大,青筋直跳,道:“主公若要赐属下一死但请下令,属下不敢有违,但贱内若是为官,属下颜面无存矣,望主公收回成命!”
    林靖文盯着他看了半晌,叹口气,道:“枉你平日还自诩法家门徒,法家可从未反对过女子为官,不论是法家经典还是法家圣人言行都未曾反对过,你现在还说自己是法家门徒吗?”
    陆青城愕然,就跟吃了一只大苍蝇似的,无言以对,只是涨红着脸。
    韩昭容出来给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