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安居乐业 >

第194章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194章

小说: 大宋之安居乐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战争的一方已经改变,但对另一方而言却完全没有不同,耶律延禧依然是弃城而逃,留下来守城的却是晋王耶律敖鲁擀。
    大定府城墙上下双方云集了足有三十余万大军,其中占大多数的却是辽国,也就是说军势更胜的是耶律敖鲁擀一方。不过面对战绩彪炳的唐军,辽人并没有出城迎战的勇气,占着势大的一方却反而是龟缩而守。
    这并不奇怪,无论哪一朝哪一代,尤其是在朝代的末期,驻守皇城的禁卫军一般都是贵族官宦子弟熬资历的地方,外战外行欺负百姓却是内行,这样的军队虽然装备极其的好,但战斗力普遍低下。耶律敖鲁擀和他的谋臣也清楚这一点,是而不敢轻出。
    不过龟缩起来就有用了吗?
    耶律敖鲁擀的打算原本不错,据坚城而守,只要能支撑一段时间,等到其它地方的援军来勤王的时候再里应外合打破唐
    不得不说,希望是美好的,现实一般却很残酷。
    这天早上,唐军按惯例在列阵城外,不过让耶律敖鲁擀感到奇怪地是今天唐军并没有用那要命的火炮轰炸城墙。而是静悄悄的仿佛什么都不准备做。
    事出反常必有妖。耶律敖鲁擀忙不迭地上城墙一看,却是惊呆了。哪里是没有动静,动静大了去了,场面十分地让人震撼。
    只见城墙下密密麻麻地,一大群穿着百姓服饰的人被唐军用刀枪弓弩驱赶到一起,看其服饰明显是辽地百姓,男女老少都有。
    这是准备干什么,难道说……
    耶律敖鲁擀想到了一个可能,而且很快就被应验了。
    战鼓擂响,唐军开始驱赶着手无寸铁的百姓往城墙而来。这些百姓显然不是傻子,就是傻子也知道唐军打算干什么了,一时间哭声震天,四散而逃者有之,更多的却是满脸的绝望。一个个拖着沉重的步伐在刀枪弓弩的驱赶下缓缓往城墙而来,而唐军就躲在百姓后面准备攻城。
    “先用火炮清理一下城墙。免得这些平民在抵达城墙之前死伤太多而无法为我军遮挡箭矢。”林靖文倒是考虑的周全。
    “喏!”
    为防止这些辽国纨绔子弟兵并不怜惜百姓地性命,林靖文下令将兴中府一役的辽军降兵也驱赶了出去,大定府里的那些禁卫军可以不顾惜百姓。}但总不能连袍泽之谊也不顾了吧,须知,今天他们可以射死这些降兵,那么下一次再碰到这样的情况他们自己就会同样被别的兵士毫不犹豫地射死。
    面对这样地情况,大定府城里的那些辽兵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那些军官倒是想下令放箭,但戮民地罪名谁都不想承担,毕竟一旦他们下令朝百姓放箭,即使事后城守住了,他们自身也会被言官弹劾。更会被皇帝处死以平民愤,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没人愿意做
    层层上报,最后只得请耶律敖鲁擀来定夺。
    耶律敖鲁擀举措不定,犹豫半晌都没能下定决心。现在他终于明白当初耶律大石的处境了,怪不得大石林牙率孤军困守兴中府一年有余,足足阻挡唐军西进一年之久。以如此功勋居然还接连被皇帝斥责。这次更被放逐到上京道那么偏远地地方。
    这样的决心的确不好下。耶律敖鲁擀是下令放箭也不对,不准士兵放箭更不对。
    本作品1⑹k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www。⑴⑹κ。cn!唐军没能给他多少犹豫的时间。百姓们很快就被驱逐到城墙之下,那些要命的火炮已经停了下来,而紧跟在后面的唐军步兵已经竖起大盾,看样子他们是准备攻城了。
    “大王,再不决定就晚了。唐军已经逼近城墙,他们的弓弩手快要接近射程,再不下令我们的弓箭手会被他们压制住的。”
    耶律敖鲁擀犹豫道:“可否打开城门放百姓进来,我们调一支骑兵去阻挡一下唐军?”
    “这个办法大石林牙在兴中府已经试过了,结果就是两万骑尽没于城下,唐军的弓骑委实太过厉害,我们地骑兵抵挡不住啊,派兵出去只能是加大我们的损失而已,百姓依然救不下来………要派只能派狼骑,可是狼骑被皇帝带走了啊。”所谓狼骑就是契丹人的弓骑兵,契丹原也是游牧民族,擅骑射,不过经过两百多年的安逸生活,尤其是受宋人的影响,契丹军队大多放弃了骑射的技能,辽国现在唯一成建制地弓骑兵就是辽主地亲卫军狼骑,不过可惜,耶律延禧出逃的时候把狼骑带走了,不然倒真地可以跟唐军的弓骑拼一下。
    耶律敖鲁擀无语了,“要是大石林牙尚在就好了。”耶律大石是宗室子弟,但此时不过是个翰林而已,出任了几年节度使,一直都不怎么受待见,声名不显,不过自耶律余睹被俘虏之后,南路兵马由耶律大石节制,在与唐军的大战当中倒是打出了耶律大石的名声,现在辽国朝野谁不知道大石林牙之名。
    不过耶律敖鲁擀这话说的就有意思了,“大石林牙尚在就好了”,耶律大石在又怎么样?难道说让他将在兴中府的做法再做一次?感情耶律敖鲁擀是不想承担戮民的责任啊!
    前军已经抵达城墙之下,弓弩手已经进入射程,而城墙上的辽军依然往城下大眼瞪小眼。见此情况,林靖文大喜,对左右言道:“那个晋王果然贤,现在他就是下令放箭也晚了。诸将听令,攻城
    号角声中,弓弩兵展开对城墙的压制,床弩发射的爆裂弹和燃烧弹也来凑热闹,大队步兵倒是没动,只是为弓弩兵遮挡一下箭矢…………实际上城墙上的辽军也只是在本能的还击,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反击。
    火炮再次发威,这次不是轰炸城墙,几百门火炮集中轰炸城门及附近一段城墙,反正步兵还没靠近城墙么,至于误伤……只能误伤些契丹百姓而已,反正都是炮灰,那算不上误伤。
    黄婉看着在炮火中呻吟的大定府城墙,实在是无语,半晌才悠悠道:“大王,驱百姓攻城实在有干天和,恐获罪天神,望大王慎用此策。
    有干天和?百多年后蒙古人这样的事做的多了,如果说这样有干天和,恐怕蒙古人的行为把天都捅破了,怎么不见天神发怒?…………蒙古人做得汉人就做不得?
    这个黄婉,虽然自负有鱼玄机之智,却没有鱼玄机之才,换作女诸葛鱼玄机可不会说这样的话。
    林靖文没有理会,弱肉强食而已,汉人势弱的时候契丹人根本就不把汉人当人看,风水轮流转,现在汉人复兴在即,契丹人有此命运也怪不得别人。
    在几百门火炮的集中轰炸下,城门很快崩塌,连带附近的城墙都塌陷了一大片。对于攻城唐军已经很熟悉了,不需要林靖文亲自下令,在弓弩和火霹雳的掩护下,将领们早就带着重步兵冲了进去……
    “报,大王,宋国遣来使节,其已抵达辽阳府。”
    林靖文有些纳闷了,怎么宋朝又派使节过来?罢了,反正大定府已经攻了下来,大势已定,此次西征也算到结尾了。
    “胡寒。”
    “在!”
    “寡人现任命你为统帅,大定府已经被攻下来,后续的事宜由你负责。”
    “喏!不过大王,此次西征计划只是到攻下兴中府为止,现在却连大定府都攻了下来,与原先计划不符,未知后续该如何处理?”
    “你去问枢密院吧,他们会拟定新的计划的。”
    “喏!”
    林靖文却是早就吩咐枢密院,大定府是攻下来了,但现在却不是灭辽的最好时机,这大定府还是要还给辽国的,不过辽国得付出代价才行…………上京那边有个金国在搅风搅雨,南京那边又是刚刚平定,辽国目前根本就凑不出兵马来夺回中京,唯一可虑的是耶律延禧从蒙古人那儿借兵。
    或者,跟蒙古人的第一次交锋就快要来了。蒙古人,凶残暴虐的野蛮人,不知道汉人提前一百年跟蒙古人对上会是什么结果。
    说不定,寡人会将你们蒙古人对我们汉人“做过”的一切都照搬一遍,屠城、减口、掠夺、清洗,不过这次在屠刀下哀号的一定是你们这些野蛮人。
    林靖文望着西方,默然不语。
    第六卷 二十载征战四方 第三章 唐宋之盟(下) 
     更新时间:2009…4…24 0:43:58 本章字数:8259
    在回辽阳之后,林靖文终于了解到赵佶那个自命风流的家伙为什么屁颠地派人跑来跟他说什么结盟了,很简单:夏国出兵了。本来么,夏国出兵宋国也不会咋滴,宋、夏打了一百多年也没见谁被打趴下,即使加上一个方腊,对宋朝来说威胁也不是那么大,可别忘了,大唐仍然陈兵十万于江南,更甚至,如果北方的辽国再插上一脚呢?这种情况就仿佛四面八方全是敌人,就等着刮分中原。可以说突然之间堂堂大宋朝就陷入了生死危机之中。
    从这一点上看,宋朝很有必要与其中一方达成和解,世仇西夏是没和解的可能,已经打出造反旗号的方腊也不行,只有国土并不相连的唐国跟大宋说不上有什么值得死掐到底的仇恨。不过林靖文还是很疑惑,赵佶这个“名垂千古”的昏君看得到大宋朝的危机吗?要说吟几句诗画几幅画乃至风花雪月,赵佶是有那么几分本事,可说到治理国家尤其是这种战略眼光…………赵佶身上有这种东西吗?带着这种疑惑,林靖文回到了辽阳城。
    现在的辽阳城比之一年前可是大变样了。
    一年之前,辽阳是辽国东京,虽是五京之一,不过辽国可从没把辽阳当回事,城池不修,兵甲不备…………从完颜阿骨打最先拿东京开刀就知道这个所谓的东京破败到什么地步,甚至都比不上远在草原中的上京。
    一年之后的现在,作为一国之都地辽阳城自然是集结了大唐的精华。经过一次大规模扩建,可以说。只论规模的话现在的辽阳城并不输于东京汴梁,只是不如汴梁那么繁华,人口也没那么多。
    按照林靖文的旨意,辽阳城还是没有修建城墙,没那个必要,修个城墙所需的费用和人力足够朝廷组建十几个万人队了,有这么多的兵马足够将辽水流域清扫一空,没有哪个敌人能够兵临辽阳城下…………朝廷也是这么做的,修建城墙的费用和人力被用到了组建新的军队上面,不是有句话么。最好地防守就是进攻,林靖文可从没想过防守辽阳城这个一国之都。
    “大王还朝。”
    太监那尖细的声音惊动了整个王宫,太监宫女们好一阵忙乎,当然也惊动了王后韩玉容,韩玉容这个时候正跟郑皇后乱七八糟地瞎掰,礼仪之下自然是不可能抛下宾客跑去迎接林靖文,虽然她很想。
    离朝两月有余,林靖文对韩玉容还真是怪想的,一回王宫别的先不管,先去后宫见他的美人再说。
    “大王圣安。”
    “玉容……”
    林靖文刚喊了一声。却见大小两个陌生的美女正好奇地看过来,“有客人在呀,寡人失礼了。”
    韩玉容连忙应下:“大王,这位是大宋朝的郑皇后。她是作为使节出使我大唐。”
    “原来是皇后娘娘,失礼了。”林靖文连忙重新见礼………古代的礼仪繁杂程度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总之是麻烦透顶,见个人都不怎么自在…………这个时候得管好自己的眼镜,虽然林靖文很想看看宋朝地皇后长什么样。但处于礼仪他也不可能盯着人家看,“寡人倒是不方便呆在这里。这样,娘娘到来之时寡人不在朝中,实在失礼,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