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255章

隋末逐鹿记-第255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琮握住彭伯玉的手,用力地摇了两下,不这样,不足以表达他兴奋的心情。
    彭伯玉脸上依然挂着尴尬的笑容,他说道。
    “前几日收到大人的信件,卑职立刻率领景城的军队疾驰河间,希望能助大人一臂之力,到得河间城下之后,才得知贼军已去,大人已经率军出城追击,卑职心想,大人或许会需要卑职略尽绵力,故而率军前来,今夜准备在此稍作歇息,明日再驰向战场,只是?”
    说罢,彭伯玉面露疑色,瞧了王琮一眼。
    王琮的笑容在脸上微微一顿,他松开了彭伯玉的手,气势恢宏地摆了摆手。
    “一时不慎,上了高畅贼子的当,损失了一些人马,不过,有正夫贤弟来此助我,区区贼子,何足挂齿,一时失利,无妨!具体情况,还是让我们入帐之后再细细详谈吧!”
    “如此甚好!”
    彭伯玉点点头,与一干将领陪着王琮向中军大帐内走去,王琮的亲兵则被那些将领的亲卫围住,带他们下去享受好酒好菜去了。
    入得帐来,王琮在上座坐下,大帐内,摆放着两个火盆,火光熊熊,大帐内分外温暖,王琮的视线在在座的诸位将领脸上一一掠过,除了彭伯玉一人之外,其他的人,他居然一个不识,难不曾他们都是景城的人?
    “不知楚统领在何处?”
    王琮嘴里的这个楚统领正是他任命的留守将领,在这样的一个场合居然没有出现,太过不合情理。
    “楚统领?楚统领现在正在营内巡查,可能还没有得到大人回营的消息吧?”
    彭伯玉如此说道,不过,当王琮的视线转向他的时候,他的眼神下意识地移开了。
    “是吗?”
    王琮淡淡一笑,掩饰内心的不安,他望了一眼其他人,最后目光落在一个中年将领身上,那人和彭伯玉相对而坐,气度不凡,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
    “彭大人,这位是?”
    “这个。
    彭伯玉迟疑了一下,还未说话,那个中年将领打断了他的话。
    “不劳彭大人费心了,鄙人姓管,管小楼,还望郡守大人得知!”
    “管小楼?”
    王琮轻轻地念了一遍管小楼的名字,他的目光移到了彭伯玉脸上,彭伯玉的脸一片惨白,就算是映照在熊熊的火光下,亦是如此。
    管小楼?
    这不是高畅手下头号大将的名字吗?
    王琮大惊失色,手忍不住放在了腰间的横刀刀柄上。
    管小楼似乎瞧出了他的心思,离座而起,他站在王琮面前几步远,直视王琮,朗声说道。
    “鄙人正是夏王麾下大将管小楼,奉夏王之命,来取景城,河间两地,今日幸不辱命,得获郡守大人,实乃神君降福,大王显威!”
    “狗屁!”
    王琮顿时七情上面,他一手指着管小楼,一手正要拔出横刀,双目尽赤,厉声喝道。
    “贼子敢尔!”
    然而,不待他将横刀拔出来,事先早就有所准备的甲士已经扑了上来,将他牢牢地按在地上,绑了起来。
    王琮停止了反抗,嘴里却骂声不断,大声喝骂彭伯玉,管小楼等人,直到嘴里被堵上一块布为止,到不是怕他骂人,而是怕他自杀。
    “夏王大人对王大人颇为看重,你们要好好看着他,别出什么差错啊!”
    管小楼指着被绑成粽子一般的王琮笑着说道,让亲卫们将王琮押了下去,然后,在彭伯玉的马屁声中大笑着走出帐外。
    王琮既然被擒,河间城也就指日可下了,自己立下这一大功,在高畅军中的地位将更为稳定,说不定,在军机处也会有一席之地啊!
    第三集 第二十八章 战河间(完)
     更新时间:2008…9…4 15:07:52 本章字数:3928
    十,午时三刻。
    河间城。
    今天是个好天气,虽然,空中飘拂的云层多了一点,就像白花花的波浪在深蓝色天穹翻滚,从云隙里,太阳光依然努力地探出头来,照射在沉默的城墙上,城楼上的旌旗,闪耀着瑰丽的光辉。
    杨仪站在北城门的城楼上,紧锁双眉,眺望着远方。
    自从郡守王琮率领大军出城之后,杨仪就一直待在城楼上,没有下过城墙,王琮对他有知遇之恩,率军出城作战之后,又放心地将河间城交给他,杨仪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河间城完好无缺地交还给郡守大人。
    为此,他连家也不曾回一趟,食宿都在城楼上,生怕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被高畅军夺下城来。
    从表明上看,杨仪是在欣赏这难得的秋日美景,其实,在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却蕴藏着狂躁与不安。
    不晓得郡守大人现在怎么样了?是否已经大获全胜?还是?
    各种各样纷杂的念头在他心中翻涌,他紧握拳头,凸出的指节骨微微泛白。
    就在这时,一支军队从城外几里地的一个小土坡探出头来,朝河间城行来,那支军队的行进速度不疾不徐,几十杆旌旗在风中飘拂,距离远了一点,杨仪看不清旗号。
    杨仪的心猛烈地跳动了两下,他深吸一口气,将紧张的心情平复下来,向着城楼上的士卒高声吼叫。
    “擂鼓,备战!”
    不晓得那支军队是敌是友,唯有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到时再见招拆招。
    不会是大军败了吧?
    杨仪的心中莫名地多了这么一个念头,他猛地甩了甩头,想将这个不详的念头甩掉,不过,那个糟糕的想法依然在他心中盘旋不去。
    根据目测,城外的那支军队大概两千多人,一支骑兵小队脱离了大部队,向城门下疾驰而来,那支小队打着的是官兵的旗号。
    “来人通名!”
    在杨仪的指使下,一个嗓门大的传令兵从墙垛上探出头去,朝城下高声喊道。
    城下的骑兵小队勒住马缰,其中一人手中高举一支令箭,朝城楼上喊话。
    “吾乃景城令麾下,有要事向城中主官汇报!”
    “说!”
    那人高举令箭在城楼下的护城河前驱马小跑了一圈,让楼上众人将那支令箭看了个通透,然后,大声说道。
    “我家大人奉郡守王琮大人命,特地回城,押解粮草再赴前线,此乃郡守大人令箭,城上的,可看清了!”
    什么?
    杨仪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不是早就有万全之计,会在极短的时间将敌军击溃,为何还要粮草呢?难道,前方的战事真的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不利。
    “你家大人可在军中?”
    杨仪不待那个传令兵传话,忙不迭地将头探出墙垛,向城下喊道。
    “大人正在军中,随后就到!”
    “叫你家大人前来问话!”
    那个传令兵手中的确握有王琮的令箭,不过,只凭传令兵的一面之词,杨仪是不可能打开城门,放那支军队入城的,知道彭伯玉也在军中,他自然要问个明白。
    不一会,彭伯玉在一群骑兵的簇拥下,来到了城楼下。
    “正夫兄,前方战事如何?”
    顾不得寒暄,杨仪开门见山,问起了自己担忧之事。
    彭伯玉的脸色显得分外憔悴,这一路的奔波,的确把他累坏了,不过,绕是再是疲倦,他也只能忍受,强打精神回答杨仪的问话,小心翼翼地以免露出破绽。
    已经上了高畅的这条贼船了,为今之计,只能随其走下去了!
    这条船若是沉了,他绝对讨不到好去!
    “战事出了点意外,我军虽然夺取了贼子的七里井大营,在白石渡头一役中,却未能将其一举击溃,我军的前锋与贼军有过小规模的交战,双方互有损耗,贼军虽然被我军围困在渡头上,士气却不曾跨掉,仍然具有背水一战的能力,为了防止敌军临死一击,给我军造成极大的损失,郡守大人没有下令强攻,而是紧紧将敌军困在白石渡头,使其进退不能!”
    “是吗?”
    杨仪哈哈大笑,连声说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听了彭伯玉的一席话,他心中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为了使贼军无法突围,郡守大人在白石渡头前扎下了营寨,运河上也有水军游弋,使其无法渡过河去,局面已在大人的控制之中,只是,由于出征之前大军所带粮草不多,也不知要多少天才能使困在渡头的贼军屈服,不战而降,郡守大人特意命我率本部人马返回河间
    送粮草送往前线!”
    “嗯!”
    杨仪微一沉吟,就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彭伯玉的这番话合情合理,没有什么不实之处。
    “或许郡守大人认为我们景城兵不堪大用吧?这才让我们来押送粮草!公德兄,请打开城门,让我早点完成大人交待的任务吧!”
    彭伯玉的话语中略带抱怨,这比较符合他现在的心情,没有仗打,就表示他无法立功,特别是在一场必胜的战役中被委派来押送粮草,不管是谁,处在那个位置上都会比较郁闷。
    “正夫兄,没有必要如此,要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谁都知道粮草的重要性,郡守大人将这个任务交给你,不可谓不重视正夫兄啊!”
    杨仪随便找点了话语安慰了彭伯玉一下,随后命令士卒们打开城门,放城外的军队进城,并且,为了安抚自己的友人,不要让他对郡守大人心有埋怨,杨仪还特意下了城楼,来到城外亲自迎接彭伯玉。
    城外的军队不疾不徐,从大开的城门鱼贯而入,战马没有嘶鸣,士卒们也没有发出杂音,当他们从杨仪等人面前经过时,杨仪不禁对彭伯玉竖起了大拇指。
    “谁说正夫兄的景城兵没有战斗力啊!只看这队列,这军姿,这气势,就知道景城兵是百战之师,有些地方,连我们河间兵的精锐也比不上啊!正夫兄,你真是带兵有方!”
    “哪里?哪里?”
    彭伯玉干笑了两声,他偷偷地瞄了身侧的管小楼一眼,此时,管小楼正饶有兴致地仰望着城楼上飘扬的官兵旌旗。
    昨夜管小楼抓住王琮之后,准备收降王琮,胁持他前来赚城,岂料王琮宁死不降,无论怎样劝说以及威吓,依然如此。
    没有办法之下,最终还是采取了这个方法前来赚城,有了王琮的令箭,再加上与杨仪交好的彭伯玉,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若是计划失败,高畅则只好率军强攻河间城了,那个时候,鹿死谁手,孰未可知。
    幸好,杨仪对彭伯玉的这一番说辞并未起疑心,大大方方地打开了城门,并且亲自上门,来到了管小楼军中,计划施行得如此顺利,彭伯玉终于将紧揪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杨仪在找他说话,他有一句没一句地回应着,目光牢牢地盯在那支进城的队伍上,那是管小楼率领的两千精兵,只要他们进入城中,也就大功告成了,何况,在几里外的土坡后面,还有高畅的主力大军,就算他们露出了破绽,只要守住城门口,使城门无法关闭,也算获取了这个功劳。
    “正夫兄,你怎么啦!”
    杨仪推了彭伯玉一把,在他看来,彭伯玉心神恍惚,明显在神游天外,彭伯玉忙回过头来,笑着说没有什么。
    此时,管小楼的两千精兵已经进入了一大半。
    按照常理,他们应该快速通过城门通道,在城内接应的人的带领下进入城中,然而,这支军队入城之后,却并未如此。
    他们不顾领兵官的阻止,分成了几个小队,朝外城墙,以及瓮城的城墙奔去,行动快速而准确,在城内的守军还没有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