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147章

隋末逐鹿记-第147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兄长有没有看清当前的形势?若是真的看清,当知小弟绝非危言耸听!”
    “哦!”
    审子玉淡淡地应了一声,心如明镜。
    “为兄愚昧,还真不知道当下是怎样的形势,既然如此。还请妹夫给为兄细说一二!”
    当他知道高畅攻下清河之后,就知道这件事情和崔家肯定不无关系,他绝不相信,高畅和清河崔之间没有秘密协议。不然,高畅肯定不敢轻易离开还没有安定下来的清河,率军前来鼓山。正因为他没有后顾之忧,才敢和杨善会在鼓山展开决战。
    崔方烈今日的来访,更是说明了问题,至此,自己这个妹夫来此的意图他已然全部知晓。
    “不知在兄长看来,杨善会杨大人能否抵挡得住高畅地攻势,甚至将其击败?”
    审子玉正色说道。
    “杨善会大人自领军以来,大小七百余仗,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相信,以杨大人的能力。击败对面的跳梁小丑只是时间的问题!”
    崔方烈哈哈笑道,笑罢。语带嘲讽地说道。
    “我的姐夫大人,此地只有我们两人,就不要说这些虚言了吧?杨善会大人的确善战,不过,他以前地那些对手不过是一些流民,盗贼,虽然人多势众,却如土鸡瓦狗。一触即溃,此时。他面对的对手却不是那样的无能之辈啊!只是手底下的一个将领,以区区的一千人,就让我们的无敌勇将杨大人损兵折将,丢盔卸甲了,何况,现在和他敌对的是一日就攻下清河的高畅。姐夫,你没有亲眼看到高畅军攻打清河时的那个场面,否则你肯定不会说这个连你自己也不相信的谎话!”
    审子玉皱起了眉头,沉默不语,静静聆听崔方烈继续说了下去。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杨善会能够抵挡得住高畅军地攻势,双方在鼓山相持不下,这会对谁有好处?总之不会是对兄长你有好处吧?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这里僵持得越久,窦建德就越高兴,一旦他攻下冀县腾出手来,大军奔腾而下,我想那时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了!”
    崔方烈顿了顿,加重了自己的语气。
    “所以,小弟说这次前来是为了救兄长大人,绝非危言耸听啊!”
    审子玉继续沉默着,目光飘忽,半晌,才慢慢说道。
    “不知妹夫有何高见?”
    “事到如今,继续跟随杨善会对兄长不会有什么好处!”
    崔方烈似笑非笑地说道。
    “据我所知,兄长你原本拥有六千士卒,和杨善会地军队人数相当,不过,这一仗下来,兄长起码损失了一半人马,而杨善会的本部却没有伤筋动骨,为什么会这样?兄长是个聪明人,不需要我多说自然明白。既然他不仁,兄长也可以不义啊!要想保存审家,甚至壮大审家,兄长第一步所要做地就是要脱离杨善会这条即将沉没的船!”
    “这个!”
    审子玉面有难色,支吾了两句。
    “事关重大,为兄还需要多加考虑啊!为兄不想被世人认为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卑鄙小人啊!”
    “呵呵!”
    崔方烈放声笑了起来。
    “连命都没有了,还要名声来做什么?何况,世人愚昧,怎知真相如何?他们相信的只能是胜利者告诉他们的,成王败寇,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只要兄长能始终站在胜利者这一方,兄长的名声只会越来越好,到时,武城审家的名声也会响彻天下的!”
    就在崔方烈准备继续劝说地时候,外面响起了亲兵的声音。
    “报告家主,有紧急军情!”
    审子玉瞧了崔方烈一眼,沉声喝道。
    “让他进来!”
    一个满脸汗水地斥候匆匆奔进大帐,他望了崔方烈一眼,欲言又止。
    “什么事情?尽管说,这位是我们审家的姑爷,不妨事!”
    那个斥候依言,将所谓的紧急军情快速地报了上来。
    “什么?你说运河边的粮草大营被高畅军烧毁了!”
    审子玉猛地站起身来,他瞧了身边微笑不语的崔方烈一眼,挥手让那个斥候退了下去,待那人退出大帐之后,他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在微笑着的崔方烈面前坐了下来。
    一阵风从帘布的缝隙吹了进来,将帐里油灯的火光吹得左右摇晃,审子玉,崔方烈两人倒映在帐篷壁上的身影也跟着摇晃了起来。
    第二集 第三十六章 杨善会的败亡(上)
     更新时间:2008…9…4 15:07:32 本章字数:5012
    三年(公元617年),三月下,清河郡,鼓山。
    鼓声,号角声在寂静的原野上回荡,随后,响起了一阵山崩海啸的呼喊,大地在颤动,天空似乎也停止了呼吸,失去了风的吹拂,双方军队的战旗耷拉着脑袋,趴伏在旗杆上,纹丝不动。
    “轰!”
    在一个人造的土山后面,随着杠杆的摆动,无数的石弹从投石车的筐内升腾而起,黑压压地一片,遮挡了半个天空,就像一群乌鸦朝几百步外的敌军大营铺天盖地飞去。
    石弹落地,整个大营都在颤抖,由木棚拦组成的寨墙被压倒了一片,附近的营帐几乎全部被石弹摧毁,营寨前的拒马,鹿等物在最初的攻击中,已然被破坏得乱七八糟。
    处于投石车攻击范围内的北大营,驻扎着杨善会的嫡系部队,最初,高畅军在营寨前挖掘工事,修筑土坡的时候,杨善会错以为高畅想把本方的军队引诱出去决战,故而,并没有理会高畅军的行动,只是用远程弓弩时不时攻击一下对方的士卒,偶尔派出小股的骑兵部队出去袭扰对方。
    不过,高畅对此早有防备,骑兵的几次出击不仅没有达到袭扰对方的目的,有一次,一个骑兵百人队还中了高畅军的埋伏,吃了大亏,只逃回来十来骑,从那以后,杨善会就没有派出部队骚扰对方了。
    不过。对于高畅军挖掘土坡地行为,杨善会也没有置之不理,当土坡建成之后,高畅军就可以居高临下,向本方大营放箭,如此,就算大军龟缩在大营之中,也处在对方的直接攻击下。士兵们会缺乏必要的安全感。
    对此,杨善会采用了和高畅军相同的做法,在自己的大营里修建土坡,保持和对方修筑的土坡同样的高度,然后用强弩对付敌军的强弩,使得高畅军无法通过土坡攻击本方大营。
    然而。杨善会忽略了一点,他没有想到高畅军居然有这么多地投石车,当黑压压的石弹从土坡后升空而起,落在本方土坡后的营地上时,杨善会军吃了大亏。
    投石车给本方造成的直接伤害其实并不大,然而,它的声势格外惊人,几十斤重的石弹从天而降,掉在地上,随着一声巨响。就是再坚硬地泥地也会被砸出一个大坑,当石弹直接落在人身上时。要想从大石之下辨认出那个人原来的容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大石下的躯体早就化为了一团肉酱。
    所谓粉身碎骨不过如此而已!
    就算是身经百战的悍卒们,面对这样的状况,也不由为之色变,他们死死地贴在土坡的后面,身子伏在泥地里,双手紧紧地抓着地面,任由石弹从空中掠过,落在自己的身前身后。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当然。也有极其倒霉的,他们被石弹直接砸中,一声不吭地就此死去。
    高畅军地投石车发射十几轮之后停止了攻击,被攻击一方的士兵们不由松了一口气,就像从地狱重新回到人世间一般。
    阵亡地士兵其实并不多,不过,大营内外的防御措施几乎全被高畅军地投射的石弹摧毁了,在将领们的驱赶下,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上到土坡,准备迎接高畅军可能的进攻。
    然而,高畅军并没有发起进攻,只是隔了一阵之后,投石车继续发射石弹。
    经历第一轮石弹攻击之后,杨善会命令大军撤出前营,只有少部分士兵做为警哨留在了前营,等高畅军投石车的攻击告一段落之后,士兵们再快速地上到前营去。
    采取了合理的应对手段之后,士兵们的伤亡率下降了不少,然而,全军的士气却一个劲儿地往下掉,降落到了最低点。
    虽然他们还是遵守军令,一次次地在前营和后营之间来回走动,没有发一句怨言,然而,通过他们越来越迟缓地动作就可以看出他们此刻的心情是何等地低落了。
    只是一味挨打,没有办法还击,任谁处在这样的境地,都不会有什么好心情的。
    从辰时开始到傍晚,高畅军一直在用投石车发起攻击,尽情地破坏着杨善会军的大营,却没有趁势发起攻击。
    杨善会不知道高畅为什么要这样做?要是换了他是对方,绝对会趁敌军的防御工事被破坏,士气如此低落的时候,发起进攻。
    或许,对方的主将是不想损兵折将,而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来赢取胜利吧?
    如果对方真是这样想的,那未免太小看了他杨某人了吧?
    杨善会不停地下达命令,让手下的将领掌握好军队,紧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鼓山虽然号称是山,其实不过是连绵的土坡而已,敌军的投石车的远程攻击虽然凶猛,然而,鼓山的石头一点也不多,山上的石头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再说,就算从鼓山将那些巨石移到军中,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
    所以,杨善会相信高畅军这种貌似连绵不绝的石弹攻击支撑不了多久,本方的将士只要熬过这一段时间就行了。
    这个时候,杨善会已经知道了运河边的粮草大营被敌军烧毁的消息,他封锁了这个消息,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不让别的将士知道,然而,这个消息只能隐瞒一时,时间一长,终究要穿帮,到那个时候,根本不需要高畅军进攻,本方的阵营就会崩溃吧!
    军中的粮草暂时还够用,十来天还是能够支撑,要是在十来天之后,仍然得不到粮草的补充,本方的溃败就不可避免的。
    这个时候,杨善会已经萌生了退意,准备退回运河东岸去,回到武城,凭借武城的城防抵挡高畅军,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本方又有坚城相助,杨善会相信高畅最后只能知难而退。
    然而,就算是退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退军和溃逃是两回事,要想摆脱高畅军的攻击,将队伍带回武城去,杨善会还需要动一下脑子,想一些妙计出来。
    高畅知道了赵仁成烧毁杨善会军粮草大营的消息,虽然,已经有了败敌之计,不过,赵仁成将敌军的粮草烧得一干二净,对现在这个计划的施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
    高畅将全军将领召集在了一起,准备按照计划展开最后的决战。
    由于援救及时,徐胜治,腾珏和两百多人在鼓山一战中活了下来,虽然有伤,却也出席了这次军议。
    因为高畅并没有把腾珏当作弃子放弃,而是亲率大军连夜行军赶到鼓山,在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出现救了他的命,感动之余,腾珏将窦建德派自己弟弟来拉拢自己这件事情向高畅和盘托出,并且向他说明了自己的难处。
    听他说完之后,高畅并没有惊讶的表情,也没有动怒,而是轻描淡写地一笑,让他放心,只要他愿意,高畅随时可以将他的家人从乐寿接到平原或者清河来。
    腾珏对高畅的承诺深信不疑,他既然这样说,就一定能做到,跟随高畅这么久,腾珏还从没有见过他有言出不行的时候。
    虽然受了不轻的伤,腾珏仍然谢绝了高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