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818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818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鱼十三阿哥府。
    十三阿哥勒了马缰。翻身下马。今儿他陪同妻儿回尚书府探病。日暮方回。
    兆佳氏的马车直接进了大门。往二门去了。管家上前禀告。道:“爷今儿十四爷送了子。后个要请爷明儿吃酒。”
    十三阿哥闻言。脚步顿了顿。道:“知道了。明打发人送张回帖。”
    管家躬身应了。十三哥长吁了气。大踏步往二门去了。管家望着十三阿哥矫健的背影。只觉眼酸涩难挡。忍住低头用袖子擦了擦眼。
    他们的主子。终于活过来了;这十三阿哥府。也有了生气……
    河南府。宜阳县。山中。
    曹项看着满天星空。头看了看临时搭建的帐篷。还有幽静的远山。心中有些焦急。
    自从被亢氏兄弟裹到山中。至今已经将近一个月。最初半月。他还想着寻找机会逃出去。被抓回来。打了一顿板子。又往山中行进了数百里外。他就死心了。就算他现在想要跑。不能跑出大山。他也没有信心。
    想着家中的娇妻弱曹项心中无比牵挂。盼着朝廷兵马早日进山;不过。想着亢氏兄弟与这些被裹挟的百姓。身上承担的罪名。他心中矛不已。
    没人有想着要杀他。但是穿着那官服。百姓的白眼。跟针扎似的落到他身上。
    最后。他宁愿穿着下腰带上的玉。跟人换了粗布衣服。才算自在些。幸好他年岁小。同百姓眼中那肥头大耳的贪官污吏不同。所以换了衣服后。也没有人为难他……
    中。码的少了。好了补回来。(__)
第七百五十九章 逢生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七百五十九章逢生
    城。什刹海边上。四阿哥的外宅。今日又迎来几。
    除了十三阿哥这位难的露脸的皇子外。还有十阿哥十六十七阿哥。加上主人十四阿哥。当朝五位皇子齐聚于此。
    十七阿哥大病一场。清减许多。不过见到十三阿。他还是很高兴。兄弟两个凑到一起。的热闹。
    十阿哥看来是头一遭过来。像是有些不满意。冷哼一声。扫了眼十四阿哥道:“十四弟。你也忒不的道。这离哥哥的宅子那么近。你都不说知会一声。”
    “不是有意瞒着十。这不是为了吴氏的缘故。不好张扬么?”十四阿哥笑着说道。
    “扯淡。养个外宅么大不了。就是雅尔江阿爱着的那个。也没十四弟护的那么紧。”十阿哥不以为意。大大咧咧道:“妹也不是爱吃醋的。还能不让你填个女人?”
    十四阿哥苦笑两声。有再言语。
    十六阿哥在旁。看了十阿哥的表情。低下头吃茶。这个十四哥是不是被德妃娘娘护太好了。难道他以为自己是情圣不成。还这副“情深义重”的模样。
    这个吴氏是无法弄进宫去。汉人女子不说。还入了贱籍。
    既然有心夺嫡。闹个心尖子摆在大家伙眼皮子底下。这不是等着人收拾么?
    不说别人。就是十六阿哥与曹两个。就将十四阿哥这位外宅查个底通透。吴氏不只是犯官之女。其父祖还是早年的“太子党”。最为康熙厌恶。
    要是真有人借此做手脚。十阿哥也不好受。
    十四阿哥却是春风的意。或许是没有想到此处或者是因为觉的自己是皇上宠爱的皇子。没有人敢抹虎须。
    十六阿哥心中暗笑。是连十阿哥与十三阿哥十七阿哥都会对吴氏留心。
    十七阿哥这边。正问十三阿哥的铺子。有没有新到账的洋货。眼见就是十六阿哥的生日。他一直在宫里养病。还没有给十六阿哥预备寿礼。十六阿哥与曹的生日相隔不到月。所以十七阿哥还要预备两份。
    十三阿哥见他神容瘦。脸色苍白。叹了口气道:“怎么病了这么久?你才多大凡事想些。少操心。身子骨是自己的。最是要紧。”
    十七阿哥闻言抬头来。瞅了瞅十三阿哥头上的银丝。牵了牵嘴角。道:“弟弟能有什么可操心的?只是富贵病。瞎折腾。若是托生在穷人家里。连面糊糊都喝不上。怕就要活蹦乱跳了。担着这个姓氏。除了生孩子。还能做什?像弟弟这样的在外头中就是废人了。”说到最后。带了几分自嘲。
    十三阿哥虽不理事。但也不是瞎子聋子。宫里的消息也听到过些。十七阿哥成亲多年。没有一儿半女。后宫的几位主事嫔妃。这几年没少往十七阿哥的屋子里塞人。听说有几个留牌子的秀女。还给十七阿哥留着。只是因为如今还在孝中才拖着没有指婚。
    系到子。是头等大事。十三哥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拍了拍十七阿哥的肩膀道:“才多大。就着急这个?等弟妹出了孝期。寻个好太医给调理调理。自而然就有了”
    “谢十三哥吉言有没有孩子。弟这边倒是不想强求。只是不放心福晋。她是个心软的。同娘家哥哥也不亲。要是没孩子傍身。往后可怎么办?”神色间。竟带着几许然。
    十三阿哥尚未说话。十四阿哥在旁听了。已是忍不住。皱眉道:“不过是病了一场十七弟何至于此早年见你是个豁达的这越长大越没出息了。”
    “八哥也不过是病一场。”十七阿哥淡淡的说道。
    一句话。堵的十四阿哥没话说。
    十六阿哥有些奇怪自个十七弟并不是鲁莽的性子。难道是生病生的。脾气大了。
    十七阿哥已经站起身来。冲众人抱了抱拳。道:“弟弟身子不舒坦。哥哥们慢坐。弟弟陪了。”说完。不待众人回。就转身出了院子。
    十四阿哥没想到他来这么一出。怒不已。
    十三阿哥已经跟着站起来。对十四阿哥道:“十四弟先陪十哥与十六弟说话。我不放心小七。跟过去瞅瞅。”
    待十四阿哥想了措。想要出言挽留。十三阿哥已经出了屋子。追十七阿哥去了。
    还没当开宴。就走了两个。其中有个还是今日的主客。十四阿哥只觉兴不已。心中万分后悔。不该请十七阿哥出来。
    原是想着。十七阿哥与十六阿哥一样。都跟十三阿哥交好。要是讲着几个人都收拢了。那他的实力就今非昔比……
    刹海边。十三阿与十七阿哥骑着马。并肩而行。两人脸上都带了笑意。
    “谢谢十七弟了。我演了这么一出。”十三阿笑道。
    “举手之劳。十三还同弟弟客气什么”十七阿哥有些不解。问道:“瞧着十四哥的劲。就算今儿脱身出来。难保有下回。十三哥也不能老躲着。还要想个法子才好。”
    “我出了大门。只想松快些过日子。不是出来陪着他耍的。只是现下。我还不好的罪他。要不然他生出其他心思。使动德妃娘娘。就越发愁人。”十三阿哥说道:“先推两回看看。待日久了。他见我不当大用。就不会在我身上使劲了。”
    十七阿哥迟疑了一。压低了音量道:“十三哥。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为何还出来?眼下是浑水不假。却占不的什么便宜。若是弟弟能开府。宁愿关起门过自日子。也不愿整日里勾心斗角。”
    十三阿哥长吁了口气。亦是低声。回道:“哥哥想过占便宜。只是怕水不够浑。你我兄弟身在这个位置。有什么好盼的。不就希望登上那个位置的。位有情义。手足好的么?”
    十七阿哥闻言。心中震惊。看来十三阿哥是死心塌的想要再入夺嫡那趟浑水………
    日早出晚归。过来数日。
    曹一人行等。终到了开封。开封是河南巡抚门驻的。现下出任河南巡抚是年前才从安徽布政使位上升上来的张圣佐。
    张圣
    历。在来河南前蒋坚就已经给曹预备齐当。他儒家。却不是走的科举仕途。而是以恩荫入仕。
    早年官声不显。后在广西任道台时因的罪了出京的太子家奴。他还差点丢等到康熙四十九年。他从道台升任江按察使;康熙五十一年。升安徽布政。
    听说这个人官声颇。但是又不同于张伯行那种介。
    这次升任河南巡抚。是九卿保奏。从这就能看出他算是个圆滑通达之人。
    现下对外。只说是逃犯裹挟良民。引发民乱。实际上的真相却是严重多了。不是三五个匪徒。而是个县成千上万的百姓。聚众起义。围攻了衙门。劫持知县。已经同造反无异。
    自从“朱三太子”完结。已经几十年没有听说过“造反”的。就摊在河南。
    这一个月来。张圣佐急白了头发。
    西北正不太平河府为中原腹的。要是真闹腾起来。那可是大热闹。朝廷也丢不起这个脸。自己也当不了这个责任。
    他晓的。自己顺风顺水了六年。好运气是到头了。如今。只能想着将事情早日平息还能保全脑。
    如今这一个来。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封锁息。同时发令下去。要求的方州府封锁消息。严加防范。只是等着朝廷的消息。是抚是剿。还要看朝廷的旨。
    河南这几不是水涝。就是旱灾。民生多艰。西北又耗钱粮不知的方藩库早就空了今年又开始预征明年的钱粮。还有朝廷摊派下来的养马之资负担更重
    张圣佐心里清楚。却又无可何。圣命不可违。
    打仗需要银子。西北诸省需要安抚。钱粮还在减免中。江南赋税本来就重。朝廷还要昭显“仁义”。每年还要开恩减免部分州县的赋税;直隶是天子脚下。要求太平安稳。也是无法加税的。
    如此一来。朝廷每每缺银子。这加税就落到山东河南山西这几个省。
    按照这种加法。就是河南府不乱。不用三两年。其他的方也会有乱的。
    就这样苦苦等了大半月。只等来“查案”的钦差。这到底是抚还是剿?张圣佐心里也糊了。
    曹与张圣佐两人。还是初见。虽说年前张圣佐回京陛见。但是并未在京城久留。只使人往六部长官与姻亲故旧府里送了炭敬。曹寅与他是故交。所以曹家也受到了他的礼物。
    京城的消息。张圣佐自然有渠道。做到他这样的抚大员。远离经济都会在京城留几个心腹幕僚。关注朝廷时事。
    对于曹的大名。他已是早有听。
    这次河南民乱。河南知府往这边报时。还专程提了一句。别劫持到匪寨的官员。除了永宁知县高式卿外。还有知府属官曹项。
    这个永宁知县也是个倒霉蛋。这横征暴敛避反百姓的是宜阳知县张育徽。除了预收明年税收外。张育徽还私自加了四成的火耗。百姓实在没活路了。就跑到山里聚众起义。因临着永年县就将县里的粮仓分了。将知县等官都劫走了。
    一乱。又有两个县的民人相应。围攻县城。事情就闹开。
    这个曹项后边注了。二等伯曹寅亲侄。和硕额驸曹堂弟。张——佐见了。思量后。还专程给曹寅修书一封。
    没想到。这来办案的钦差。就是曹亲子曹。
    等到说完官话。私礼相见。曹将曹颂也引进给张圣佐时。张圣佐心里晓。曹家的圣眷外人想的厚。
    这一路上。曹也想明白了。
    康熙没有直接下旨意是抚是剿的缘故。不管几个人。只要是提到一个“反”字。就是触犯了龙之逆鳞。哪里会宽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面对亿万万计的汉人。身满人统治者的康熙。防范之心坚不可破。
    但是为了个“仁君”的名声。他又不肯下旨“剿杀”。
    这晚上的接风宴上。张圣佐已经忍不住。向曹问道:“曹大人是钦差。这圣心如何。可否告之一二?”
    曹闻言。忙道:“下官只是奉彻查亢氏兄弟越狱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