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629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29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吩咐人,给几位老大人搬了椅子。
    有马齐与赫奕在。董殿邦与马连道他们怎么会同坐,连声道“不敢”,最后还是在不远处重新给摆了座位,几位才躬身坐了。
    曹掏出怀表,瞅了一眼,已经是巳初(上午九点),离正午(十二点)还有一个半时辰。
    招投标是午初放人进场,正午开始喊标。
    三百护军已经到了。已经将胡同守得严严实实。
    报名交纳了保证金的商贾,都会领到号牌。进场后,对应号牌地椅子,就是他们的座位。
    马齐与赫奕两个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却是心思各异。
    赫奕除了是内务府总管,还是工部尚书。他听说这次招投标中。还有营造司的工程,不免就留心。
    工部那边,几十年的权利纵横,使得上下乌七八糟。
    许多工程。都是朝廷拿银子打水漂似的,使得那些蠹虫中饱私囊。
    赫奕身上带着几分文人的品性,见不得这个的。
    早在康熙五十年,他还曾因修建西花园的事,弹劾过曹寅。
    当时,西花园地许多花石由身在江宁的曹寅督办,其中好像有十几万两的银子对不上账。因这个。曹寅还曾上折子自辩。
    最后。却是康熙发话,到此为止。不了了之。
    至于那十几万两银子,是曹寅贪墨。还是皇帝另有用场,就不得而知。
    因这个,曹寅进京后,赫奕原有些心病,怕曹家追究旧事。
    后来,他却是也坦然了。他有凭有据,又不是空口白牙地污蔑哪个,心虚什么?
    等曹入主内务府,言行中并未露出异样之色,赫奕却是有些心里没底。
    就是泥人,还有三分土性。
    这事上,哪里真有什么以德报怨之事儿?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曹这般自然随和,要不是“至真”之人,不为赫奕的弹劾心生怨尤;要不就是“至伪”之人,喜怒不形于色,心机似海。
    前者还好,赫奕也是自诩为“君子”的,还乐意做个忘年交;倘若是后者,却是要多加提防,省得被竖子算计。
    就是这内务府招投标,听着体面,不过只要关系到银子,这想要干净也不容易。
    曹是存了贪念,还是勤勉爱国,还要静观其变。
    赫奕向来老实木讷,曹哪里会想到他这一肚子弯弯道道。
    他的脑子里,想起一件事。
    商贾入场时,是要进行检查地,怕有人存了不轨之心,带进凶器来,扰乱会场。^^^^
    别人还好说,韩江氏是女儿身,到时候怎么办?
    瞧着她将脸上、脖颈,手腕,可见之处都涂了细灰,身上衣服也够厚。不过,以她的品性,真要是被男人用手摸过了,怕是要立时撞柱子、抹脖子了。
    想到这里,曹拍了拍脑门,唤了个笔帖式,吩咐他去找这边仓库的主事,寻几条磁石来。
    马齐坐在一边,嘴里同赫奕说着闲话,却是没忘关注曹这边。
    听曹吩咐这个,他却是思量了一会儿,想不明白缘由,好奇地问道:“曹大人可还有什么需要布置的?”
    曹摆摆手,道:“没有什么了,托诸位大人地光,这边已经是预备齐当。磁石,是为了一会入场时检查用的。与会的各位,不少都是著名乡绅,有的身上还有朝廷的功名,若是掀衣检查,实在有失体面。磁石吸铁,若是有带着防身刀具的,也能查出来。”不过是临时想出来的小主意,却听得马齐与赫奕直点头。
    就算是对曹这招投标行为,始终带着质疑地马齐也不禁赞道:“曹大人年少,行事却这般周全,委实难得。就是老朽,看着外头人员繁杂。也没有想到此处。长江后浪推前浪,曹大人实在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赫奕也跟着夸道:“敬人者人敬之。曹大人没有因他们行商贾之事对他们心存轻视,行事颇有古君子风。”
    曹被两人夸得甚是不好意思,只觉得满脸发烫,笑着道:“两位大人谬赞,小子实不敢当。不过是行份内之事罢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士农工商,都是大清子民。他们流通市场,丰盈税收。与国与民有益,当得上是良民。”
    曹说地真诚,听得马齐与赫奕却是心里不是滋味儿。
    看着曹的目光,都带着了异样。
    同样是世家子,瞧瞧眼前地曹,再看看满大街提笼架鸟那些。真是没法子相比。
    若不是曹已娶亲生子,怕这两位就要将曹拉过去做女婿了。
    如今,却是只有暗暗赞扬的份,同时在肚子里很不恭敬地念叨一句。皇上还没有糊涂。提拔曹家子,也是有缘故地。
    说话间,那个笔帖式已经带着人,将磁石捧来。
    总共十来条,都是一寸半宽,半尺多长,半寸厚。
    曹还没想好。该用什么做这“安检”的器材。就有人来报禀,道是侍卫处的几位侍卫大人到了。正在外头,要请见总管大人。
    闻言。马齐与赫奕等人都起身了,马齐开口问道:“他们从哪里过来,莫非是有旨意到?”
    那笔帖式听到马齐发问,不由地想抽自己一个嘴巴子。
    这传话说的,却是拉了一个“曹”字。
    他忙躬身道:“回禀大人,那几位侍卫大人并未说要传旨,只说是曹总管旧日同僚,特意过来捧场的。”
    曹晓得,这是纳兰富森他们到了。
    真是有些意外,也带着几分欢喜,同马齐与赫奕两人别过,大踏步迎出去了。
    马齐与赫奕两个对视一眼,重新落座,神色就不如方才自在。
    看着这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仓库,摆放了各种不同的座位。两尺高台上,已经摆好了几案,铜锣,铁锤等物。
    隐隐地外头传来的声音,内务府属官们往来忙乎,抬着银子入库,拿着册子记账,忙得不亦乐乎。
    这所谓“内务府采购”还没有正式开场,但就现下看,曹这个功劳却是跑不掉了。
    可不是“捧场”是什么?
    因曹开始张罗这个地时候,内务府本堂与下边的七司两库都是盘散沙似的。虽然过后,因曹府西席病故,招投标的事儿由十六阿哥接手。使得这边的人,不敢再阳奉阴违,但是肯尽心尽力的也没有几个。
    这份功劳,闹到现下,成了曹独占。
    别人想要分一杯羹,都拉不下脸面来。
    马齐与赫奕虽没有想给曹下马威地意思,但是这般下来,却是衬得他们两个是废物一般……森、赫山、仕云等人都在其中。
    众人彼此见过,仕云望了望曹身后,笑着说道:“叔叔呢?我可是完成了任务,曹爷同叔叔可要请我吃顿好的犒劳犒劳。”
    原来,他们这干侍卫昨儿休沐,从汤泉行宫回京的,进了安定门后,遇到了塞什图。
    塞什图想着次日招投标地事,便央众人来给震震场子。
    毕竟穿着侍卫这身皮,也能蒙蒙那些土财主。省得他们花几个钱,真以为自己是大爷,就敢大声说话了。
    内务府招投标的事儿,这些日子也闹得沸沸扬扬的。
    纳兰富森与赫山这几个,同曹不只是同僚,大家数次奔波蒙古,交情不是一星半点。其中几个年长的,还都是恒生的干爹。
    曹初到内务府,那边的水深着,大家也就乐得过去拉一把。
    于是,便相约过来。
    伊都立昨儿还洒脱得紧,今儿便又开始紧张了,拿着发言的稿子默背。
    按照他地话来讲。是都背得好好地,但是往那台子上一站。便觉得忘词。
    曹听了,就给他支了个招儿,将部分稿子,用小楷写在左边地袖子内侧。这样,紧张忘词地时候,低头瞄一眼,也能给提个词儿。
    伊都立闻言大喜,立时寻了书吏要了笔墨。寻僻静地地方抄写去了。
    对于纳兰富森等人地到来,曹欢喜是欢喜,却是不敢没轻没重地瞎使唤,这是容易落下话柄的。
    他们更多的,只能当个摆设,让大家看看。有御前侍卫到了。
    要是真指使他们干活,说不得明天就有御史的折子上去,弹劾曹“狂妄”、“悖逆”、“大不敬”之罪。
    纳兰富森与赫山也明白这点,不过是见过内务府诸位大人。然后就做个看客。
    仕云年岁小,坐不住,看着曹吩咐人将磁条绑在两尺长的窄木板上,好奇地紧。
    曹说了这物什的使用方法,又请护军营的长官叫了二十护军过来,充当入口地守卫。这十来个磁条,就是“安检”所用了。
    仕云头一次见这稀奇物什。舍不得放手。同一个护军临时换了衣服,挺着胸脯要充守卫。
    他穿着护军营的衣服不打紧。那护军怎么敢随便穿侍卫服在人前乱逛?
    虽也有心看热闹,但是仕云好话说着。也给他手里塞了碎银子,他也不好说什么,问了一个书吏,寻了旮旯地方睡觉去了。
    这一番折腾下来,就将近午时。
    内务府本堂的属官已经出去,请商贾们按照手中的号码牌顺序列队,准备进场了。
    场子上,除主持台的对面是商贾区之位,东西两侧也摆放了不少圆桌,这个是给其他部门的大人观摩用地。
    这时辰将到,并不见其他衙门有人过来,莫非昨儿六部堂官使人来取帖子,都是儿戏?
    内务府诸人心思各异,曹这边却又开始忙上了。
    早先定好的二百拍卖位,二百“纳捐”位已经都没了,还有不少商贾等着交纳保证金领牌子。等着“纳捐”位置的更是大有其人。
    曹思量了一遭,对来禀告的主事道:“纳捐位置添一百,每个位置八百两银子。拍卖席位么,加五十。前四十个,按照顺序发,最后十个,喊号,交纳保证金最高者得。”
    那主事生怕将曹地吩咐混淆了,重复了一遍,见曹点头,才应声下去。
    赫山在旁,指了指离前台较远地方的几排椅子,开口问道:“什么纳捐位置,就是那边么?到底有什么好处,一把椅子能卖到八百?”
    “不过是图个稀奇,有些商贾想要子侄跟着见些世面罢了。”曹回道。
    过了一刻钟,外头的声音开始繁杂起来,
    之前的那个主事转还回来,已经是满脸通红,兴奋得几乎要手舞足蹈:“大人,大人,那五十个竞拍号都排出去了。后边的十个号,十个号……拍出了高价……二百四十九号是白银六十万两……二百五十号是白银八十万……十个号合计二百八十五万两……”
    别的人听了,只觉得银子多,几十万,几百万两的,也不晓得多个多少。
    最震惊地,就是广储司郎中尚志舜了。
    要知道,去年内库地盐茶税进账,拢共三百七十四万余两银子。
    曹这边,招投标尚未开始,进账的保证金与纳捐银子,前后算上已经是超过五百五十万两,
    这还只是保证金,按照招投标计划书上,起拍金额是保证金地三倍,成交预计在五倍以上,那到时候入账的银子又是多少?
    曹听了这个数目字,心里也添了不少欢喜。
    就算三分之二地商贾竞拍失利,那就有小四百万银子入国库,应付西北战事也能顶一阵子。竞拍成功这些,将后边的银子一交纳,内库这边的收入比国库那边定会只多不少。
    这样看来,他的一千万。倒是颇有眉目地样子。
    虽说一下子揽这些财,委实有些着眼。但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担心也是扯淡。
    主持台上,除了条案,还把摆放着一口内库里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