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再世和绅 >

第91章

再世和绅-第91章

小说: 再世和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两名礼部官员的引导下,马格尔尼和斯当东双手举着镶满了各色宝石的黄金盒子和用大红绸缎写就的贡品礼单来到了大殿之上,只见马格尔尼和斯当东双膝跪下,对这殿上高坐的乾隆的道'参见天朝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两人捧着手中的东西,头轻微的在地上碰触一下。
    这是我好不容易和他们商定的礼节,我们双方各让一步,他们不用对乾隆行亲手礼,而我们也不让他们行三跪九叩大礼,他们只需要手中拿着东西,以不便之躯之轻微的叩首一下变成,纵是乾隆也无法说什么,乾隆那里既有足了面子和威严,而又不会过分的贬轻他们的国体,也只有这种两全其美之法,虽然对于下跪马格尔尼还是有些不情愿,甚至想用单膝,但是在我不断的陈述那利害关系下,他也只好答应。
    马格尔尼轻手的打开那黄金的盒子,把盒子中英皇的书信和一些谈判的要求高高的举过了头顶。
    乾隆亲自的从宝座之上站了起来,满面的笑容的接过了马格尔尼手中的东西,但是他并没有看,而是随手的放在了宝座前的桌子上,他轻微的一挥手,示意旁边的当值太监去接过了斯当东手中的贡单。
    随着太监不断高声的朗读,那贡单上的礼品,被那些侍卫太监一件件的抬上了大殿,一些奇珍异物,钟表机械,令的乾隆和殿中的那些大臣不由得赞叹,但是也仅仅是一下地赞叹而已。
    而我,则是紧紧地盯着那“君主号”战舰模型,殿中的大臣在乾隆的示意下都离开了自己站立的位置,对着那些珍品不断的上下打量着,另外一些马格尔尼的随行人员也被破例到这大殿之上,他们不断地回答着乾隆和那些大臣询问的问题,我当然得也不会错过这一点,对这那“君主号”战舰模型边站立的人员,询问着这战舰的航速、载重还有那些大炮的威力射程,那造船水平之高,并不是我在这个时代见到的那些普通船只所能比拟的,如果有一支这样的船队的话,那在海上可以说是横行无忌。
    '各位爱卿,你们怎么看?'在马戈尔尼他们下去之后,乾隆拿起了桌上的折子,越看面色越是阴沉,他冷冷的哼了一声,把那奏折让殿中的几位大臣传阅了一遍。
    '居心叵测呀,居心叵测!'于敏中看完了英使提出的要求,摇着头不住的道,那那雪白的胡子几乎的要根根竖起。
    '这……这些事情万不可答应呀!这小小的蛮夷竟然会如此之大胆!他们这是视我天朝为无物!'还没等于敏中说完,吏部尚书永贵边紧跟着道。
    我接过那最后才递送到我手中的折子,一条一条的看下去,也难怪这些朝中的老臣一个个的都气成这副模样,这可是东西方两个大国间的第一次交锋,每个国家都是对方为蛮夷,那要求和语气自是有些傲慢!但是这英国政府提出的要求也实在是过分了些,我把那上下看了几遍,英国的要求归纳起来也就是有九条:第一,允许英国在北京城中派遣常驻官员,学习教化,照顾本国在大清的事务,这也应该就是所谓的大使馆。第二条,允许英国的商人船只在浙江宁波和直隶的天津等几处可以随意停泊有中国商人进行商贸交易;第三条,允许英国商人向俄罗斯那样,在北京设立收受货物或者储存的商馆;第四,给予舟山附近岛屿一座,以便英国商人在此居住,储存一些货物之用;第五,在广州附近划拨给一处地方,一便英国商人的居住,或准令那些寄住在澳门的英人自由出入广州各地;第六,英国商人从广州到澳门间运输货物,请免征税或减税;第七,请另行晓谕粤省海关,准许英商照例上税;第八,听任英国传教士可以进入内地,在各地自由传教;第九,英国的商人在获得中国给予的居留权者,不能强制其纳税。
    '刘统勋,这件事你怎么看?'乾隆看着左都御史大学士刘统勋一直低着头,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喧喧闹闹,便问他道。
    '回皇上,这英国满意提出的事情确实是荒唐的一些,也太过于傲慢,成对这英吉利国并不是十分之了解,所以并不能妄下判断!这些条款并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开的看他!'刘统勋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的盲目,他也好像从那些条款中看出了些什么。
    '不了解!'乾隆听了刘统勋的话喃喃的依据,他的目光如炬,猛然的望向了陪在末手的我,'和绅,你是礼部的尚书,你来说这件事情,这些条款,该如何的回应!'
    '皇上!'我没想到乾隆会突然地问我,连忙的出列,'奴才以为,这些条款正像是刘大人所说的一样,并不能一概而论,这第一条,他们在我京城派遣常驻官员,奴才以为此条可以通过,相应的我大清也该在他国都城派遣常驻官员,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加强两国间的友好联系,而且还可以让他们约束那些在我国的英国商人!'我不断的抬头看着乾隆,缓缓的道。
    '奴才以为不然!'我这话音刚落,阿桂就已经站了出来,'这夷国向我天朝派遣官员一事,皇上断不可准,此事自古就未有过,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而且和大人说我天朝也应向那蛮夷派遣常驻官员,想那蛮夷之地土地贫瘠,民风未开,我天朝民众怎可去那蛮夷处为官,岂不有损我朝天威,只会为诸属国添一笑而!'
    '嗯!'乾隆听了我的话又听了阿桂的奏,沉思了一下,'阿桂所说甚为有礼,派遣官员一事,却与我天朝体制不合,此时万不可准!'他的一几乎表明了他在这一条上的立场,我当然不会傻得去和他理论,不派就不派,那又不碍我的事!
    '这第二条,英国商人在宁波和天津等地进行商贸,奴才以为,此时也可取,一可以加强我两国的商贸往来,使得那些西洋物品,所谓之机器可以通于我天朝,二可以向那些英商收取商贸关税,丰盈我国库。三可以在这些地方加强与西洋各国的往来联系,使得各国都知道我国天威,传遍四海!'在乾隆的示意下,我接着道。
    '此事奴才亦不赞同,想我天朝地大物博,万物皆丰,并不需要那些蛮夷的奇淫之物,他们那些奇淫之物只会使我们天朝百姓生出惰性,所以不宜过多与之通商,而且天津、宁波并没有设立洋行,他们的船只到达此处,亦没有地方销售物品,况且那些地方没有通事,语言多有不便,且我天朝物品丰富,无所不有,本不需要外夷的货物,我天朝在澳门和广州开设洋行,本是同情西洋各国没有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体谅他们只难处,他们那些税收,根本就不及我民之万分之一,况我国之天威早已经远播四海,根本的就不用再做传扬!'这阿桂好像在和我作对一样,我说什么他就反对什么,这闭关锁国,也就是他们这些不通晓世界,只知道把自己闷在家中之乎者也的人弄的,一味的天朝上国自居。
    '阿桂大人此言差矣,西洋的那些东西虽是奇淫之物,但是也并不是不代表一定的水平,就像他们那君主号的战舰模型,如在海上那可以说是横行无忌,那庞大、速度、火炮以及射程都远远的超过我大清水军,如果和那样的一支船队交战,不是我贬低我大清水军,但是就凭借我大清的那些战舰,就绝不是他们的对手,单凭着一点我们就应该充分的学习他们的造船之技,这样的话,以我们不但可以守护自己的海域,还可以在海上纵横四方,使得那些周围的岛屿国家都归属到我大清的羽翼之下!'我看着阿桂道,这开设通商口岸这条断不可否定,哪怕只是一两个,也是加强了对外界的联系,各国的商人来往,不至于形成闭关锁国的局面,但是这开设通商口岸,就要先让朝中的那些官员认识到,这西洋的物品并不都是无用之物!
    '我朝天威以仁为本,那些海外岛屿小国,地方贫瘠荒凉,都是并未开化之徒,我天朝就是占之也是无趣,还显出我天朝之凶残!那英吉利人船舰虽然极为之强悍,驾驭之道也颇高,但是其只善于水,而并不善于路,且其船舰只可在大洋航行,并不能进于陆中,造其无用,只会枉费钱财!'朝中的官员大都的有着重陆轻海的思想,在他们看来这大海只是无用之物,这阿桂当然也不例外,常年带兵在外征战,所争所占都是广大的土地,海洋在他的眼中只属于缥缈之物,远不如陆地的实在!
    '好了,你们扯的太远了!'乾隆看我们两人又一直的辩论下去的趋势,终于的开口道,'上述的这两个口岸暂不增开,但是有一件事却要注意一下,这英吉利在西方诸国中最为强悍,他们的水舰强大,虽不敢占我陆地,但看其对我岛屿多有霸占之心,传谕沿海的督抚,在口岸进项严密的防守,严密的查察,切不可使沿海奸民,勾结外夷,潜占我沿海之岛屿!'
    清新中文首发
第十章 谈判结果
    '这第三条,在我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蕃人等,稍有越境掺杂,所以此条应不予考虑!'我说话的时候不断地看着乾隆,前面的两条都被他反对,我当然要格外的小心,既然第一条乾隆他不赞成,这第三条是万不可准的,我看着第三条没有人反对,又接着道,'想我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便是岛屿沙洲,亦为我天朝疆域,且诸多岛屿,各有专属。,为祖宗之基业,若开赠岛先例,别国纷纷效尤,恳请给予地方,岂能各应所求,九条之中,此事尤不可行,万不可行!'
    说出这两条,殿内众人都不由得点头,也使我大胆了起来,'这第五条,他们想在广州要一地方,其和第四条,大致相同,俨然是想要设立一国中之国,此不可行。而第六条,税务的征收,已经有了相应条款,对各国一视同仁,不能因为英吉利的船只较多,征收稍有增加,亦不能因为其船多,而有所减少,应该照例公平抽收,与别国一体办理!'在看着乾隆点头中,我紧接着道,'所请第七条,我天朝一向都有定例,“毋庸另行晓谕”。第八条所求的传教自由,想我天朝自开辟以来,圣帝明王,垂教创法,四方亿兆,率由有素,不敢惑于异说,今尔意欲让国人听夷人传教,尤为不可!'这信仰虽然是自由的,但是这时代来东方的传教士,几乎都是一些国家的冒险家,真正传教的教士其实很少,特别是后来鸦片战争后的那些在中国横行的传教士,更是让我对传教士产生一种反感。
    '而这最后一条,英商获得我大清许以的居留权者,其身份应与我大清臣民一样,各项的税收也是其应尽之责,不可行此特例!以上只是奴才愚见,请皇上给予更正示下!'我说完了最后一条,微弓着身子,对着坐在殿上的乾隆道。
    '诸公以为如何?'乾隆听了我的话,并没有多言,而是看了殿中的几位大臣一眼道。
    '臣以为和大人之言甚是在理,其文其意具十分之明了,其分析条条稳妥,实乃后生可畏!'刘统勋看了我一眼,微微的一笑,然后对这乾隆道。
    这刘统勋可是汉臣之中的魁首,而且位居左都御史刘统勋,督查百官祭各地的事务,其人必须是正直无比,而且他更是在傅恒死后,成为了军机首辅,位列中堂,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犹要说明的是他平时极为的少称赞人,所以他的称赞也是极为的中肯的,他也就是那种所谓的实干家,他口中的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