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残夜花香月满楼 >

第34章

残夜花香月满楼-第34章

小说: 残夜花香月满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闻
           惊闻
    次日凌晨,当我和孟秋来到大厅吃早点时,发现里面早就坐了一位女孩。
    女孩长得极是美貌,她的眼睛象黑宝石一样明亮,她的鼻尖微微翘起,透出一股子调皮,她的红唇饱满娇艳,如那熟透的樱桃。
    女孩见到了孟秋,抬起头来,大眼睛扑闪扑闪地带着哀怨:“蓝眼睛哥哥,你不要我的玛瑙串子,可以亲手交给我,为何要把它扔下窗户呢?爹爹说他的娜木钟是茂德最美的花儿,蓝眼睛哥哥却为何看不上我?”
    听了这一席话,我不禁暗暗喝了一声采:好一个大胆直白的女子!同时,我也很期待孟秋的回答。孟秋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那叫娜木钟的女孩:“娜木钟姑娘,你是茂德城守的女儿,是大齐最娇艳的花儿,你该配上最勇猛的雄鹰。大齐有的是好男儿,你何苦找上我这大秦的普通百姓呢?”
    娜木钟竟是茂德城守的女儿!茂德是与梓北相邻的一个城市,它地处大齐境内,都说“茂德的女子梓北的汉”,这茂德女子,果真是非同一般哪!
    娜木钟嘟起她那红艳艳的嘴唇,神情却是无比的娇憨可爱:“娜木钟不是那蒙了眼的小绵羊。蓝眼睛哥哥,虽说你不是大齐的雄鹰,却也长了一对坚毅的翅膀。昨天下午若不是你出手相救,娜木钟便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你放心,哥哥你已经有了心上人,”她的黑眼睛咕噜噜地看向我:“我娜木钟也不会纠缠与你。只是,哥哥你不喜欢这串子,可以把它送给你的心上人!”说罢,她以左掌托起那串绛色的玛瑙串子,递到了孟秋面前。
    她的手掌晶莹洁白,那绛色的玛瑙串子摆在上面,显得尤其美丽。
    看着她美丽的眼睛由期待变成了失望,由失望渐至泪盈于眶,我实是不忍,伸手取下了那串子,强行放到孟秋的手中:“真是美丽的串子呢,娜木钟姑娘,我替孟秋哥哥谢谢你了!”
    娜木钟破涕为笑:“这位姐姐也是个爽利的女子呢,我娜木钟就是喜欢爽利的女子。以后姐姐若是到了茂德城,定要拿这串子来找我,我必会带姐姐去看茂德最雄伟的山,最清亮的水,还要去听那最美的歌儿!”
    我也喜欢这样大方率直的女子,遂举起手掌:“那,咱们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娜木钟也举起了手掌,两人击掌为誓,约定茂德再叙。之后,娜木钟便向我们辞行了。临行前,她依依不舍地看了看孟秋。我忙轻轻推了孟秋一把,他无奈地抬起了头,对这娜木钟淡淡一笑:“娜木钟姑娘,咱们后会有期!”
    娜木钟走后,客栈大厅里慢慢坐满了人。我和孟秋挑了一个靠窗的桌子坐下了。孟秋此时才告诉我,他是如何碰到娜木钟的。原来昨天他帮我抓药的时候,刚好遇见一匹惊马冲向人群,他及时拉住了那匹惊马,把惊魂未定的娜木钟从惊马旁救了下来。又是一个美丽的英雄救美的故事,我可以想见当时是多么的惊险,也可以想见美丽的娜木钟在目睹英勇的美男子救下她之后会是如何的心绪难平。只是,我不解的是,孟秋怎么知道娜木钟是茂德城守的女儿呢?
    我们俩一边吃着早点,一边轻声聊着天。
    窗外大街上早已是人声如潮,各种吆喝声,叫卖声,汇城了一曲奇异的交响乐。坐在我和孟秋邻桌的三位客人一直在聊着时政,他们的话渐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王兄,你的那位远房表兄最近从中京来信了没有?”一个长相斯文的青年秀士问坐在他左边的那个身形略胖的中年人。
    “我前天刚收到他一封信,听说当今王上、、、”那位王兄故意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嗓子:“已经病入膏肓了!”
    “那岂不是正中了那奸相的下怀,他可以趁机取而代之了,据说当今王上至今仍无所出,眼下、、、”青年秀士右边的一个高个子年轻人冷哼了一声。
    “那倒未必,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他若真取而代之,岂非留下千古骂名!”青年秀士摇头晃脑地说:“说来当今王上也是可怜,年纪轻轻不说,还一直大权旁落。他这病嘛,说不定就是忧思过重落下的。”
    “听说先王曾留下骨血在民间,”还是那位王兄:“许多人俱在猜测这望月公子的身份,还有人说他极有可能就是先王的骨血!”
    “这话可不能乱说!”高个子年轻人连忙制止。
    “这、、、绝非道听途说!”那位王兄继续道:“我那位远房表兄的郎舅就在那奸相的府上当差,听他说,原来朝中的几个大将军现在都已归顺在望月公子的麾下了。若不是先王骨血,岂能让这些人臣服?”
    我与孟秋面面相觑。
    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为了避免听到与他有关的消息,我一直是刻意避开在人群过多的地方出现。但是躲避代表不了遗忘,它恰恰说明了我的、、、不能忘!此刻听到了他的名字,我的心如同被蜜蜂蛰了一下,又麻又疼。
    “是啊,现在连顾将军都已投入望月阁的门下,你说这事也确实有点玄妙。”青年秀士摇头叹息道。
    “听说那望月公子有天人之姿,过人之智,却没有、、、圣人之仁。他行军打仗,所到之处必定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还是那位王兄刻意压低的声音。
    “当”的一声,我手中的茶杯掉到了桌子上,茶水四溢,我却浑然不觉。孟秋一叠连声地唤着伙计收拾桌子,一边却又拉着我站了起来。我感觉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孟秋伸出手来,轻轻地握住了我的。我感激地抬起了头,冲他歉意地一笑。
    邻桌的三个人见状,稍稍停顿了一下,见无异样,继续说了下去。
    “我听说的怎么和你的不一样,一年前我曾在西南地区游历,那里的百姓对他可是交口称赞呢!”青年秀士提出了质疑。
    “那是一年前,现在的望月公子早就今非昔比了。半年前的丹阳大战你们可有耳闻,望月公子带着他的子弟兵营攻入丹阳前,用那个什么火药炸死了朝廷几万士兵呢!那惨状,真是难以言述!”高个子年轻人唏嘘不已。
    我的心往下一沉:他终究又一次在战场上用上了火药,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偏偏又是我,我的头痛了起来,仿佛眼前有几万冤魂在冲我狞笑,向我索命。
    “你说这望月公子怎么会突然性情大变呢?”青年秀士不无遗憾地问。
    那位王兄看了看四周,声音低低的:“听说那望月公子在起事前曾收了身边的一个丫鬟作小妾,那位小妾可替他出了不少的主意让他胜了几次大仗。但是奇怪的是,他那小妾却在半年前无故失踪,你们说,这可是他性情大变的原因!”
    “不可能,望月公子岂会因为一个妇人而、、、不过,你说的可属实?”青年秀士也压低了声音。
    孟秋看了看我的脸色,咳嗽了一声。那几个人转头看了他一眼,遂不再言语。
    没过多久,他们三个用完了早餐,也离开了大厅。我呆呆地坐在窗户边,食不知味,孟秋则一直用担忧的眼光看着我。
庙会
           庙会
    定业十六年阳春三月,正是秦山庙会举行之期。
    秦山位于梓北和茂德两城之间,它高峻雄伟,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山浪峰涛,层层叠叠,风光无限。
    每年的三月十五是秦山庙会的正日,这一天,秦山脚下从早到晚人山人海,香烟缭绕,极为热闹。各地的信徒、香客纷至沓来,以期登山朝拜。与此同时,许多的民间艺人也在山脚的玉华庙前举行各种各样的表演,来为这庙会助兴。
    我和孟秋来到玉华庙前时,但见那烧香的人,真的是并肩叠背。偌大一个玉华庙,一涌便满了。路边,屋脊梁上,都有那看热闹的人。还有人扎起山棚,棚上都是金银器皿,锦绣缎匹。更为有趣的是除了见到各种金银器皿外,还能尝到种种有特色的风味小吃。吃饱喝足之后,还能看到难得一见的洋溢着浓浓民俗味的表演,有秦腔表演,武术表演、鼓乐表演等,热闹的场景更是让围观的众人连连叫好。。。
    来到香炉旁,滚滚的香烟味扑鼻而来,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拜跪在香炉前就变成了一个个虔诚的信徒,祈祷在来年平安,幸福,健康!
    正当我和孟秋饶有兴趣的看着这热闹场景时,突然有人大叫一声:“快来看哪,祭山大典就要举行了!”一时人群纷纷涌向了后殿,想要一睹那一年才有的一次盛况。而我站在路边,被人挤得几乎立不住脚。
    为了避开这如潮的玉华庙,孟秋和我问了一位摆摊的老太太,从另一条小径爬往秦山西峰。
    登上峰顶之后,我们极目远眺,但见四周群山起伏,云蒸霞蔚,秦水如丝如缕而流。置身其中就象进入那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
    见我喘息不已的样子,孟秋不无怜惜地:“早在玉华庙拜拜神就可以了,何苦爬这么高呢!”
    “孟秋哥哥,求神不若求自己。不登上这高峰,如何能看到这美景呢?”我选了一块大石坐下,享受着这一份难得的清爽幽静。
    “好一句求神不若求自己!”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把我和孟秋都给吓了一大跳,回头却见一个年约七旬的老者手捻短须,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我们连忙起身见礼,寒暄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位老者也是来参加庙会的。不想这庙会场上太热闹了,他便选了个清静的地方,也就来到了西峰,也刚好与我们不谋而合地遇上了。
    老者很健谈,见我们是初次来秦山,便热心地向我们介绍起这里的景致来。
    原来这秦山共有四峰,即东、西、南、北峰,远望这四峰犹如莲花花瓣,这花瓣又极似观音脚下的莲花座,故而人们把秦山称作“圣山”。历代帝王也把祭祀秦山,作为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来办。他们或是亲自举行盛大的典礼,或是派使臣和当地的命官代替朝廷在规定的时期内祭祀秦山。
    去年的这个时候,定业王派了岳相亲自举行这祭祀大典。但是今年梓北已被望月阁控制,这祭祀大典嘛,也不知是不是他、、、来主持了!
    “其实这秦山被称为圣山,还有一个传说,在香客们之间传诵,你们可知也不知?”老者笑看着我们,问道。
    传说?我和孟秋对看了一眼,我忙道:“这倒不曾,还请老伯赐教。”
    老者的眼睛看向了远方,良久他才道:“先前我听见小姑娘说了一句‘求神不若求自己’,小姑娘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呀。这个传说,倒有些合你的那句话!”
    远在洪谷开荒之时,人烟极为稀少,天地间以神、魔俩族统治。而这两族也是经常混战,战争的结果便是导致了民不聊生。混战中,神魔两位王子都看上了一位凡间女子,为了这位凡间女子,他们大打出手。后来那神族的王子受了伤,失了法力,被贬到了凡间,一同受贬的还有那位魔族王子。而那凡间女子也因连累两位王子,被天帝惩罚九世与那两位王子纠缠,每一次她都会被他们中的一个伤害致死,并且不得善终。那位女子听完了天帝对自己的惩罚之后,痛苦不已,她返身就从秦山的西峰顶上跳了下去,想要结束这人世的苦难。她没有想到的是,等待她的将会是另一世的苦难、、、
    “那位凡间女子在临跳崖前,说的也是小姑娘的这句话‘求神不若求自己!’可见她对神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