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承天八索 精校版 >

第187章

承天八索 精校版-第187章

小说: 承天八索 精校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要认识就不问了。我无奈地说。

那可就奇了,他可一开口就问,杨天佑在不在。不认识你的话,也不可能摸到这里吧。杨宗胥说。

那是……不过……我皱着脑门仔细想,可始终想不起有这么一位亲戚。

念喜,去弄点酒菜吧。前面传来沅陵老人的声音,他刚从房间里出来。见到我们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回来了。

让前辈费心了。老道士上前拱手施礼,然后说:不过今日后就不再叨扰,我们要回五行道观了。

嗯,也好,每天在这白吃白喝白住还不给钱,早就想赶你们了。沅陵老人说。

我听的有些尴尬,不知道怎么张口。沅陵老人看着我,微微点头,说:你小子倒有了长进,多努力,别给你爷爷落了名声。

啊?我有些诧异地看向他,而沅陵老人并没有多讲,只挥挥手状似不耐烦地说:吃完饭赶紧走,看着碍眼。对了,那丫头跑了,念喜和你们说了吧。

我嗯了一声,沅陵老人接着说:我可不是警察,没权力关人,也没义务管她。不过那丫头脾气对我胃口,改天你们要真管不了,就送来,我给她松松筋骨,锻炼锻炼。

沅陵老人说的轻巧,可却让听的人直冒冷汗。让他给松筋骨,那是骨折啊还是脱臼啊?

前辈费心了。老道士拱拱手,坐在椅子上。

没多久,杨宗胥送来酒菜,我们在一起吃了饭,也没闲聊,老道就带着我离开了。

望着沅陵老人在院中独自饮酒,旁边杨宗胥愁眉苦脸地看着酒罐,我不禁觉得有些不舍。在这里过的时间也不算短,无论沅陵老人还是杨宗胥都是很好的人。他们爷俩的脾气完全不同一个火爆,一个平和,生活起来倒挺有意思的。

临走前,杨宗胥悄悄告诉我,县里又恢复了平静,已经两天没出现牲口死亡的事情了。这让他很是不爽,觉得像被人耍弄一般。

不过我可没时间和精力去安慰他,只叮嘱说,我那位亲戚如果再来找,就让他去五行道观。既然能找到沅陵老人这,想来再找去五行道观也不算难吧?还有小美女,如果她回来了,也让她直接回五行道观吧。

杨宗胥或许觉得上次弄丢蛟爷和蛙妹,这次把个大活人都给弄丢了,心里有些愧疚,所以连连应是。

离开沅陵县后,老道带着我连迈几步才停下休息。

我问他为什么着急离开,在那里呆着不也挺好吗?

他回答说:高塔下的鸟巢,不稳,只有山林,才是最适合的。

这比喻也不知道恰不恰当,反正我是觉得有些别扭。但既然老道主意打定,我肯定没太多意见。

你真不去找她了?我又问。

不去。老道士简短的回答。

得,我摸摸鼻子也不吭声了。

夜晚将临,繁星密布的时候,我们就着月光,攀上了登山的阶梯。好久没回来,感觉看哪都新鲜,连爬山梯都觉得有劲了。

上了山顶平台,老道自顾自地走进房间,连声晚安都没说。当然了,他以前也没说过,可这种感觉,让我有些别扭。在沅陵的时候,哪怕晚上睡觉,杨宗胥也会很客气地说上一句早点休息之类的话。可如今,我只有孤零零的抱着被子看星星了。

蛟爷被我从口袋里摸出来放在桌子上,它仍盘成一团,无声无息。来自“仙”的半截手臂,可比它之前吃的那点碎骨片厉害多了。纯粹的仙灵之气,高等级,高品质,易吸收,就是量有点大。

蛟爷粉嫩的身周,有淡不可见,如同水汽一般的东西漂浮着。这让它看起来就像浮在云海里,看着她额头的鼓包,我不禁想,如果那具仙尸让它全部吃了,会不会化龙呢?

唉,也不知道蛙妹怎么样了……我重重叹口气,忽然发现自己身边消失的东西和人越来越多了。爷爷,父亲,蛙妹,小美女,独生脉,帝脉,天尸脉,周家……

小说里长生不老的人,看着亲人逝去,形单影只的感觉,应该和我差不多吧?

再过几年,连老道也……唉,那时候真不知我遇见过的人,还能剩下多少。

这种感觉,让人十分郁闷,却毫无办法。

无力,相当的无力。

睡眠的过程是迷糊的,第二天醒来时,天已大亮。我揉着眼睛,却觉得脸上有些湿润。用手摸了一把,尽是水。

下雨了?我转头望向窗户的方向,却惊觉眼前出现了一团光。

那光直径约有一米,浑圆如蛋壳一般,上面有金红色的花纹时隐时现。而隐约的,我听到那光团中传出极其微小的雷声。轰隆隆的,虽然小,却也气势惊人。

这是什么鬼东西!我吓的从床上跳下来,难道遇上传说中的球形闪电?可谁也没说那玩意这么大啊!

我小心翼翼地往门边蹭,轻轻的打开门后,立刻狂奔出去,嘴里大喊着:老道!老道!快出来!出大事了!我房间被雷劈了!

慌张什么。老道的房门打开,他走出来看我一眼,淡定地说了一句:它正在化蛟,若无意外的话,几天后就能成形。

化蛟?蛟爷?那是蛟爷!我吃惊的念着。

有什么好奇怪的,仙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它之前破而后立两次,早已将基础打造的无比坚固。早在上次化胎时便可成蛟,虽被搅乱,但如今有仙灵之气补充,只是又重复了那个过程,化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吞吃仙人而化蛟的异种还从未有过记载,不知它会有什么变化。老道士说了很多,显然,他对这件事也很看重。

我一呆,连忙问: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吧?

最坏的情况就是无法化蛟。老道士说,我心里一咯噔,还没回过神,他又加了一句:如果好点的话,或许会直升九天,化蛟成龙。毕竟那是仙尸,谁也说不清会发生什么。

成龙……直升九天?你当拍电视剧啊!这算屁的好事!我急的想咬人,回头望,只能看到一团明亮的光。

难道,蛟爷也要离我而去?

西红柿你个番茄酱,我要不要找个算命地看看,是不是传说中的天煞孤星啊!

无论如何,化蛟都是一件好事,哪怕是直接化龙我也认了。

这时,整座山都忽然剧烈晃动了一下。房梁上的灰尘咻咻的往下掉,我狼狈的捂着脑袋跑进老道房间,这才惊魂未定地问:怎么回事?地震了?

不是。老道脸色平静,随手拍拍衣服上的灰尘,说:有什么东西落在了附近。

东西?什么东西落下来连山都会抖?火星吗!

你可以用道法查看。老道士看着我说。

得,这是想把我当望远镜用了。我无奈的伸手点在半空,轻念法咒。

虚空波澜起,一副画面在我们面前呈现。在画面中,我看到了一座高山,约有千米,高耸入云。让我惊奇的是,高山旁站着两个人影,竟都有百米高下。

是泥人!九丘一脉的泥人!

天威 第二百三十七章 蛟(2)

九丘泥人出现,那画面中出现的高山不用多说,必定是从昆仑中移出的帝台。

这是哪里?我看着画面问老道。

老道仔细辨认了会,说:东面不出二百里的中皇山。

中皇山?那是什么地方?

传说女娲补天的大山,曾存五色神石,如今不得见。老道士说。

九丘一脉怎么跑那去了,会不会是想对付你?我担忧地问。

对付我,没必要移来帝台。老道士摇头,随后他看向我,问:你可知晓,我五行道观所在的是什么山。

不知道,五行山?花果山?

这山无名,据古籍记载,乃是当年五帝之一颛顼下葬的地方。所谓的山,实与帝台一样。老道士说。

我吓的浑身发麻,这里是老坟头?还是高几百米的坟头!

颛顼……这可真是个大来头的人物,传说是轩辕黄帝的孙子。

五行脉传自五典,他们道观所在的地方奇异,还真算不上什么。从一开始我就觉得这地方不一般,怎么说也是大名鼎鼎的五行脉,怎么可能随便找个小山就安家。只是我没想到,这里竟然和五帝扯上关系。

那九丘把帝台背到那做什么?我疑惑地问。

中皇山虽为人所传,是女娲补天立足之地。但实际上在我五行脉的密卷中,却提到那山的另外一个名字——不周。

不周?不周山?不周山!我瞪大了眼睛。

那当然不会是传说中的不周山,只是按照位置来算是的。老道解释说。

吓我一跳……我晃晃脑袋,被这消息震的发晕。不周山可是天地支柱,到现在还没人研究出在哪呢。当初我们进了昆仑,曾猜测不周山与昆仑一样,都处在另外一个空间。所以这么多人找了这么多年,才一直无法确定位置。

可没想到,不周山从地球划入另一个空间前,竟在那个什么中皇山。但这样看也没错,不周山是撑天的巨柱,它倒了,天就从那破开。女娲补天,自然是从破裂的地方补。

可是,九丘辛辛苦苦把帝台移来这做什么呢?

如果没猜错的话,他们移来的,应该就是颛顼帝台。老道士说:大神共工触不周山而死,崩塌天地的原因,正是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但这只是两者的联系,真正因何原因,我也不清楚。

说了半天等于没说,我真想一口唾沫呸他脸上。

会不会共工没死,和那什么九首相柳一样,需要帝台镇压?我提出一个猜测。

不可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世界早就天翻地覆了。相柳不过是共工的手下,残留的怨血便搅的大禹无法安生,要靠帝台镇压。如果共工有东西残留,如今才移来帝台又有什么用。老道士直接否定了。

那可就真猜不出了。我失望地看着画面,这一次,九丘并没有破掉我的法术,任由我们观看。

那两个泥人将手从山下抽出,立刻化作泥土散落。两个小小的人影自山脚出现,他们围绕帝台转悠几圈,然后又一头钻入山底不见了人影。

画面中,只有高大的帝台耸立。看着那上千米的山峰,我不禁想,等什么林管局一类的发现这东西……

没等我想出个所以然,帝台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淡化,直至完全消失不见。

怎么回事?怎么不见了?他们又搬走了?我诧异地问。

只是隐藏起来了,那毕竟是帝台,不方便在世俗展现。或者,还没到让它真正呈现世人面前的时候。老道士说。

咦,那还有人呢?我睁大眼,从不是特别清晰的画面中,辨认出山西侧有几个人影出现。

那些人来到帝台所在的位置,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完全没被阻挡,好似那里根本不曾有山存在过。这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看样子,像是秦岭帝脉的人。老道士说。

帝脉?说起帝脉,我立刻就想起那个死在地府中的东巴朗。每次想起他,心里都有些压抑,真是可惜了那么一个人……如果他没死的话,或许是与魏擎苍一样的吧?

在我看来,这两个男人性格脾性以及做事方法都极其相似,但前者运气太差,后者时来运转。运气决定了命运,也让人为世事难料四个字唏嘘不已。

地府一役后,秦岭帝脉相当低调。所有势力中,他们损失是最大的。不过对于帝脉这个庞然大物来说,死掉万儿八千的弟子,并不能击垮他们。一旦被整合起来,就会像天尸脉那样,不!比天尸脉更加惊人。到那时候,别说地球人,就连火星人都该吓的斯巴达了。

只是相比较下来,天尸脉显然更容易完成目标,只要几个巨头再死上一两个就OK。而帝脉呢?想救出天帝……不吃菠菜显然是不行的。

帝脉那几人像是来查探情况的,在附近绕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