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承天八索 精校版 >

第167章

承天八索 精校版-第167章

小说: 承天八索 精校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昆仑山越来越让人觉得古怪,与其说是神山,倒不如说是怪山更恰当。起码在我眼里,它跟吓唬小孩子的鬼屋差不多模样。

又爬了几千米后,我们再次停下来。

因为我们又发现一处与之前几乎一样的石岩,而在那里,有一具尸骨静躺。它的形状同样很古怪,而且浑身上下有许多地方都仿佛被融化了,让人无法分辨哪里原本该是什么。

同样的疑问在心头升起,我们带着疑惑,再次前行。

而前方不到两千米处,又出现了这种花形石岩。

这一次的尸骨还算完整,从骨架来看,它有鸟类一般的头颅,非常庞大非常粗壮的身躯,但手脚却和人差不多。骨架是侧躺的,所以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它背后,有几根简单的骨头。按形状来看……难道是天线宝宝?

或许是翅膀。老道士端详着说:与鸟翅的形状差不多,只是更加简单一些。

我恍然大悟,而接着看下去,发现在它旁边,还有几段骨头。很细小,弯弯曲曲的,老道走过去把那东西拿起来看,又试着掰几下,却没有掰断。

随后,他把骨头放在手心,闭上眼睛像在细细感应。

没多久,老道的眼睛睁开,而眉头却皱起来。

很古怪。他说:我的道力无法渗透。

这句话,让我很是吃惊。

因为至今为止,五行道力无法渗透的东西我见过两种。一种是疑似仙的金色骨片,一种是被封在金色玉石的半截尸。

而眼前的骨架偏灰黑,与仙骨绝对不同。

老道又蹲下来把手放在完整骨架上感应一下,随后他站起来,把手里的几截细骨放进袖子,说:这两样东西差不多,都无法被我的道力渗透。

那可真是……沅陵老人砸吧砸吧嘴,但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或许连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里的一切都超出所有人想象,无法解析,无法言喻。

老道站在那里沉思一会后,他看了看四处的平整岩石,走过去用手触摸。然后他想了想,才对我们说:虽然不能确定,但我觉得,这地方与古籍中记载的神岩很像。

神岩?沅陵老人疑惑地看着他。

老道嗯了一声,说:古籍中说,昆仑为万神之所,山中多岩,非夷羿人不可攀。而天神,便在八方山岩中。

你是说,这八块岩石就是所谓的八方岩?会不会太牵强附会了。沅陵老人质疑说。

的确有一些。老道并没有否认,但随后他说:或许昆仑山上,这种地方有很多。只是,古籍中所说天神,除了个别一些外,大部分都没有说的很清楚。尤其是八方石岩里的天神,几乎没有记载,这很奇怪。是因为数量太多不方便记录?还是,它们对于昆仑山来说,并不重要,所以无需记录?

唔……沅陵老人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摇头:这些都是传说,难以辨认。

是的,时间太过久远,就算我师父再生,亲身来到这里,恐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你们仔细看这些石岩的形状,想象一下它合拢时的模样。老道士指了下旁边的山岩。

我看着那几块平整的花瓣状石头,努力在脑子里把它们合起来。也许是我电池快用完了,脑子始终不给力,没等我想出个所以然,一旁的沅陵老人和扎古衣几乎同时喊出来:像花骨朵一样包起来?

没有错。老道士拍了拍石岩,又用脚尖在地上的骨架处点了一下:倘若这具骨架一直在这里,那么为何石岩会像花骨朵呢?是因为岩石如我们房屋的大门……

这个不太可能,我想不管是天神还是古兽,都不会想着在昆仑山上放置一扇大门,这不符合常理。沅陵老人提前反驳说。

没有错。老道出乎意料的没有否决,而是说出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猜测:如此一来,就只有一个答案了。那就是,这里属此处骨架诞生之地。所谓的花骨朵,就像母体子宫。我们之前所见的不完整骨架,看似像被融化一般,但如果按照这个猜测来看,那根本不是融化,而是它们提前出世,尚未成型。

我被老道的话惊呆了,那一刻,我觉得他像是被江户川柯南附体。那一刻,我觉得他用一句经典解说来形容,是无比的贴切。

正确!老道士立功了,老道士立功了,不要给沅陵的老头子任何的机会!伟大的五行脉传承,他继承了五行脉的光荣的传统,江户川柯南、福尔摩斯、包大人在这一刻灵魂附体、老道士一个人,他代表了五行脉的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说话,他不是一个人!

简直……简直……爆掉了有没有!

天纲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升仙(1)

你是说,所谓的昆仑山天神,实际上是在这些石岩中出世?这是不是太……沅陵老人犹豫了一下,没有把话说完。

这位老人的底细,我曾听老道说过。他虽是湘西老司的领头人,在湘西四省有莫大的威望,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内地人。老家在哪尚不清楚,但据说年轻时曾在北京工作很长时间。到后来退休,才搬到了沅陵。

因此,他对道教仙家,与普通人一样,有着难以言喻的莫名情怀。

昆仑众神,在传说中是无比的神秘,我们习惯把这些“生物”放在一个神圣的位置上。而现在,却有人说所谓的众神,其实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这么说来,吴承恩笔下的时候孙悟空,是不是也属一类呢?

那块石头,可是女娲补天留下的。而女娲的形象,与昆仑天神人兽交汇的模样差不多。

或许古代的天神都是同一起源,那么时候孙悟空与昆仑天神同根同源,也就没什么好稀奇的了。

当然了,西游记严格来说是小说,我只是借此来表达自己惊诧的心情。

对沅陵老人的话,老道士只点了一下头,随后又摇头说:我只是根据这里的奇异,并结合古籍中的记载来判断。但是,我并不能确定。

沅陵老人看了看石岩中心,长达七八米的怪异骨架,他皱着脸,微微叹气,没有应答。

我们在那块石岩处呆了几十分钟,因为老道的猜测太震撼了。不过再震撼的猜测,也不能阻止我们继续攀爬昆仑山。

我们又向上接连不断的爬了将近万米,山巅比之前终于有了改变,多少能看清一点了。但想到登顶,恐怕还要费很长时间。

这时候,被沅陵老人和扎古衣拉扯的两位巫蛊老人忽然惊呼一声。

沅陵老人停下来,看向旁边的老人,随后他得到了答复:我感受到巫法的气息,很纯粹,与蛊术不同……

哦?还能感觉到什么?沅陵老人挑着眉问,他虽然厉害,但论起感应能力,却没有巫蛊老人强。因此听说这事,立刻就惊讶起来。

我在他们前面扒着山岩斜立,然后想起,老司虽然与巫蛊不同,但双方的根源都是巫。因此,沅陵老人对昆仑山出现巫法气息感兴趣,也就不奇怪了。

前方的老道几个跳跃返身回来,问:怎么了?有什么发现?

有人在昆仑山动用巫法。沅陵老人说。

不是巫法,只是带着巫法的气息,与我所知的任何巫法都不同。之前说话的那名巫蛊老人在仔细感应后,纠正了沅陵老人的话,然后他继续说:这种气息纯粹的难以置信,让我忍不住颤栗,就像,就像……

老人皱着干巴巴的脸皮,仔细斟酌一番后,才说出未完的话语:就像蟒蛇遇到了神龙,幼儿遇到了祖宗,好奇怪……

嗯……沅陵老人脸上浮现很惊讶的神情,他又看向被扎古衣拽住胳膊的另一名巫蛊老人:你也感受到了吗?

嗯,没错。那一位的说法亦然。

沅陵老人抬头看了看山顶方向,随后又垂下目光,像在思考什么。或许,他在想到底该上山,还是去寻找那种连巫蛊老人都颤栗的巫法根源。

要不然,我用道法帮你们看看?我问。

嗯,好。沅陵老人没有丝毫犹豫的回应道,可见他对奇异的巫法波动非常在意。

我一手扒着山岩,两只脚分立,踩在两块几乎差不多高的岩石上,然后一手点向虚空,口中轻念着:承天,影现。

虚空中波澜抖动,一副模糊的画面像水中映月,出现在我们面前。

画面中,可以看到一个庞大的躯体,高的像小山。只是画面太模糊,看不清是什么。而在前方,还有两个人站立着。

虚空中的抖动愈发严重,没等我们看出个所以然,画面就逐渐模糊直至消失。

我愣了一下,这是道法第二次失灵了。第一次是被人破掉还可以理解,那么这一次呢?我忍不住看向老道,他摇摇头,表示不知。

我试着再次使出影现道法,然而与之前一般,画面模糊不清,持续不了几秒就消失了。

而这一次,当画面消失的时候,老道忽然惊咦一声,然后对我说:你再用一次。

我依言第三次用出了道法,当画面再次消失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老道。老道露出思索之色,过了一会,说:在影现的范围内,我感受到一股奇特的压力。好像周围有东西挤压过来,把画面碾平直至消失。

这里太过古怪,我们之后要更加小心了。沅陵老人提醒一句后,说:继续登山吧。

啊?你不……

一句还没说完,沅陵老人就摆摆手打断了我的话:那些与我们无关,还是先找到那群狼崽子再说。这里太过奇异,你们的道力似乎受到排斥,还是小心为妙,不宜多扰事端。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我嗯了一声,并没有说出反对的话语。不过,两位巫蛊老人脸上却有明显的失望与遗憾,对他们来说,这可能意味着错失与“巫”本源接近的机会。就连扎古衣这样的面瘫患者,此刻都忍不住撇嘴。不过沅陵老人威望太高,他说不去,其他三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而在继续攀登时我却在想,那两个人是谁?

昆仑山的原住民?还是与我们一起进来的人?那具庞大无比的躯体又是什么呢?

这些疑惑,暂时无法得到解答。

攀山是非常耗费体力和毅力的活,若没有神行符,我们估计已经掉头回家了。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当气喘吁吁,几乎脱力的我们看到远处有碧玉琼楼,霞光隐现时,忽然有一种解脱感。

终于要到站了……

在彻底登上山巅前,我们各自找了处地方狠狠休息了一把。因为山顶可能有邪教的人,万一打起来,累到脱力的我们必死无疑。

只是,凌家的大妖之前也进来,也不知它找到邪教没有。如果有这只大妖相助,我们想干掉邪教就容易得多。

老道送给我们一人一粒养生丸以助恢复精力,在体力彻底恢复后,我们继续向上攀登。

那些玉宇琼楼看似很近,但实际上,我们又爬了将近万米才到地方。

前前后后,我们已经爬出五万米的高度。这在人世间别说爬了,真是想都不敢想!

而当我们扒着山岩,看到第一处平坦地面时,除了激动外,还有极度的震撼。

之前所见到了楼殿,错落有致的安放在一片片山岩之中。那些殿宇大得惊人,更令人惊奇的是,有殿宇安放的山岩,都是悬浮在半空的。

在这些悬浮的山楼缝隙中,我看到前方有一根通天巨柱。灰白灰白的,隔着上千米看,就像在看一座山。

我们爬上了山顶,站在平坦的地方,仰望四处浮楼。

真是……沅陵老人砸吧砸吧嘴。

令人惊奇,只能仰望。老道士说。

扎古衣扶着两名巫蛊老人坐下,然后站起来看着四周,说:看来邪教不在这里。

嗯,他们应该是去了登仙台,不过,传说中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