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校花姐姐爱上我 >

第177章

校花姐姐爱上我-第177章

小说: 校花姐姐爱上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狗呆立于一旁,静静地听着。
    原来,春燕和孩子回家之后,本来是打算帮忙给田猪结婚的。再者,自打自已进了这个家门,除了田牛,其它人她基本不太熟识,借这次机会也可以与乡邻熟识熟识,也可与爹妈融洽融洽感情。可眼看就要给田猪结婚了,田猪媳妇又改易主意了。要在田牛与春燕新盖的那座院子里结婚,她要那座院子。
    泥叔泥婶为了成全小儿媳,也便答应了这事。可春燕觉得父母太偏袒,那房子虽说是泥叔泥婶找人盖的,可盖房的钱却是她与田牛一分一分挣来的,田猪当时一分也没添,怎么能占用自已的房子呢?矛盾便由此拉开了,在家里已经吵了好几回了,没办法,明天,本来打算到县城去给田猪买家具,可这家具还没买到,泥婶和春燕又闹活起来了。
    东叔坐在一旁也觉得这事挺棘手的,也很难为情,怎么处理都不好,俗语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吗。
    东叔瞅见二狗过来了,忙征求二狗可有处事之妙策。
    二狗挖空心思想了好久,也不知道这事到底该咋办。
    东叔、泥叔、二狗听见外面的吵声停止了,也便各自回去了。
    二狗从泥叔家经过时,瞥见田猪正蹲在自家门口发愣,这可愁坏田猪了,一个是亲哥亲嫂,一个自已未过门的媳妇。该选哪一个呀?
    二狗看在眼里,这时候有了权宜之计,忙招呼田猪过来,两人一道又折回了东叔家。一进屋,二狗笑嘻嘻的,一反刚才愁眉苦脸。东叔和田猪都觉得是丈二的和尚不着头脑。二狗忙收敛笑容,正经八百对东叔说:“东叔、田猪,你们也别看我,我的这个主意得田猪帮忙。”
    东叔急了:“你小子,啥时学起卖关子了,赶紧吐出来吧!说,是啥主意。”
    “田猪和田牛媳妇的症结不就是那一座房吗?”二狗说道。
    “是啊!”
    “那好办,房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那座房田猪没掏钱,按常理,田猪不能把婚结到里面。这一点上,田泥叔、田泥婶有点偏袒了。”
    “对呀!到底应当咋办?”
    “田猪,你出血出血不就行了吗。”
    “对呀!对呀!你小子这脑子还真够用。田猪,你觉得呢?”
    “东叔、二狗哥,我听你们的,这些日子可把我给难受死了。我是风箱里的老鼠——里外都受气,你们说咋办就咋办。”
    当天晚上,泥叔家中召开了家长会,村长坐在炕跟,泥叔、泥婶坐在沙发上,田猪、春燕坐在凳子上,东叔首先宣布会议开始:
    第一个发言人是田猪:
    “爹、娘,非常感谢你们对儿子的关心。为了给我娶了个媳妇,你们没少心,俺这媳妇也真不懂事,还没过门,就让大家受气,我替她向各位赔礼道歉。嫂子,我们最对不起的是你和我哥,你们挣钱也不容易,可我的婚事也不能再拖,我与东叔、二狗商量了,先暂借你那新院落一用,等我以后有了钱,也将咱这新院子翻新成二层楼。我呢,这些日子筹备结婚,手头紧了一些,没有太多的钱,仅有这五千块钱,先给你。嫂子,希望你暂接下这五千块钱,能成全俺这好事。”
    “田猪,你这不是见外了吗?你哥和嫂也为你高兴,我们不是糊涂人,钱我们有的是,你拿着结婚吧!嫂子不是瞅钱,嫂子瞅的就是你们这句话呀!田猪,你放心,明天叫你哥给你打一万块钱回来,咱把这事办的体体面面。房子,你们先住着吧!”
    泥婶和泥叔再也坐也不住了,忙向媳妇道歉。
    看到一家人重归于好,二狗此刻才明白:人和人之间,钱并不能代表一切,人世间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有的时候恰恰只是一句透心的话。
    回到了家,二狗又筹划起自已的事来了。
    今年天气特别干,还没下一场雪呢!年一过就好了,二狗觉得他与兰儿的事也就可以说了。明年一开春,我就打发东叔到兰儿家去提亲。二狗正在那儿思忖着,东叔这时就过来了,说猫蛋回来了,还有媳妇——那个汉中女子秋玉。对啦!还有一个大胖小子。东叔裹着棉袄,站在那儿乐滋滋的。
    娘听了也特别兴奋,连忙催促二狗赶紧去。
    二狗跟着东叔来到东叔家,看见猫蛋瘦多了。不过,人白净了许多,也有了气派了。秋玉蜷缩在炕角,怀里揣着一个不满一岁的胖小子,两只眼睛水汪汪的,不时还把眼珠一眨一眨的。活像桂铁蛋。二狗觉得秋玉又发胖了,比上次回家结婚时更苗条了。不过现在,二狗觉得秋玉漂亮多了。
    人常说“qing人眼里出西施,”这二狗呀觉得这秋玉要与兰儿相比,十个秋玉也换不下一个兰儿。
    猫蛋将二狗让进客厅,拿出一盘瓜子和花生,和二狗闹起家常来:
    “二狗,你那婚事咋样了?”
    “不咋样。”
    “是不是还是那兰儿。”
    “是!”
    “我听说大伯他……”铁蛋有点哽咽。
    二狗垂下了头,默不支声,手里刚掰开的花生豆被捏成了碎米粒。
    猫蛋忙岔开话题:
    “二狗,听说柱子当副局长啦!”
    “谁?”
    “就田余叔家那小子,小时候,咱和柱子、兰儿常在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想起来了吧。”
    “哦!他呀,皮涎三尺,就他!也能成大事。”二狗有点不相信,“猫蛋,你还好吧!”
    “唉!好个啥呀,人这一辈子,娶不下个好媳妇可要倒霉了。”说着揭起了自已的衣服,二狗定睛一看,满是指甲抓挖的痕迹。二狗觉得猫蛋在受罪,愈觉得秋玉没有兰儿美了。
    “唉!二狗,我那事别提了,咱们说点其它的吧。我呀!还听那柱子说,她刚说的对象也在咱们村,蛮漂亮的。你知道是谁不?”
    “不知道,咱们村漂亮的可多啦!”二狗显得有些神气。
    “咱们到村吧!你这一年也就回来一次,还不赶快出去和大伙熟识熟识。”二狗在一旁催促道。
    “好!”
    二狗跟东叔、东婶还有秋玉,还有那个大胖小子打了个招呼,就陪着猫蛋逛悠去了。
    见到了老枯叔、田焕叔、桂山伯等等,互相问候之后,就来到了田成叔家。进,强子还没回来,只一屋子人,在搓麻将,大伙一瞅,村长大公子回来了,靠西首的田成叔赶紧空出位置,让猫蛋坐下玩,房里地方较小,挤了十几个人,炕上还有几个挑红4的,整个屋里烟熏火燎的。二狗有点适应不了,看了不到十多分钟,就溜出来了。
    年气马上临近,二狗从东叔那儿领来安装水泵时的五百块工钱,准备起了年事。猫蛋也很少过来玩,听东叔说,小两口老打架,猫蛋呆在田成叔家打麻将彻夜不归,这可急煞老两口了,可又没办法,只好任由他们了。
    年还未过,秋玉就抱着孩子拽着猫蛋离家去了广东。东叔和东婶整天以泪洗面,过年的心思全被打尽了。
    农家人的过年还算热闹,大年三十贴好队子,挂好灯笼,一串鞭炮声响过,新的一年就又开始了。初一有庙会,二狗是不喜欢去的,听说强子回来了,就又到成叔家去逛荡,强子在家呢。人还是那么细皮嫩肉的,旁边还坐着一个女的,不用说,那是强子新谈的对象,个子没有强子高,应该说年龄差好一大截,满脸长着芝麻大的小灰点,少说,有三十多了吧!二狗有些纳闷,找媳妇怎么能找一个丑八怪来。
    二狗又想到了兰儿,心里偷着乐起来,强子让二狗坐下,婶子给倒了一杯水。经介绍,原来都在同一所高中教书,年龄相仿。成叔和成婶坐在一旁只是憨笑,前面那屋子不时传来麻将扣动的声响,二狗觉得没啥意思,也便离开了。
    回到家中,正赶上母亲从庙会上上香回来,将强子的事告诉了母亲。
    母亲双手合什:“阿弥陀佛!狗娃,强子都换了十几个了,都没成,把你成叔、成婶没急死。”
    “这有啥急的,一个罐子总会找一个适合的盖子的。”
    “唉!现代女娃这眼光可高了,特别是有个工作的,就不好说了。强子这娃人长的俊,原先说了好几个,人家都愿意,可有一点要求,就是城里得有一套住房。”
    “什么?有一套住房?她们是跟房,还是跟人呢?”二狗有点鸣不平,说话的语气有点生硬。
    母亲不再言语,到厨房准备饭菜去了。
    二狗坐uang上思忖起“人”这个字来。
    新的一年得有新气象,正月十五一过,我就和东叔议和我那事。二狗又细细筹划起来。
    年刚过了不几天,母亲又病倒了。二狗和二伯、二婶在医院里守了好些天,可一直没有好转。二婶打来电话,说田玉要带女婿回家,二伯只好急急忙忙回家去了。
    母亲体力渐弱,每天一大包一大包的针都不起作用。母亲想家了,硬说服儿子将自已送回了家。那一夜,母亲溘然长逝,没有声响,也没有呻。
    等到二狗起来喊娘时,母亲早已安然入睡了。
    屋外大风狂吼,一声悲鸣惊天动地,整个村庄快要摇坠了。老枯叔、桂山伯、成叔、二伯、二婶闻讯赶来。二狗用手捶头,昏厥了几次。多亏二婶麻利,用大拇指掐住人中,才使二狗唤过气来。
    那几天,二狗浑浑噩噩的,没了人形,是东叔和二伯帮忙,招呼村人掩埋了二狗的娘。
    二狗没了支柱,好些日子篷头垢面,低头纳闷。常常一个人出去,跪在父母的坟前,低声啜泣。那些日子,二狗觉得天快要塌下来了,他真想挖个窟窿钻进去,永永远远陪着父母亲,他连活下去的心劲都没了。人也瘦消了许多,只剩下一幅骨架,全没了以前的那股子蛮劲了。
    二月的一天下午;二狗又拖着残躯;来坟头看望爹娘。这时远处过来一辆骑自行车的老乡,大声喊道:“年轻人,快走吧!人死了,离远点。要不,他会把你的魂给勾走的,让你得病的,赶紧走吧,快点。”二狗被老乡硬拉上了车,可二狗始终不信。这些日子,他常在梦中梦见爹娘,可没得过啥病。从那次以后,二狗再也没有去过爹娘的坟地,可是这种思亲之心却与日俱增。
    二婶这人刀子嘴、豆腐心,每天做些可口饭菜过来,还常和二伯一起来劝解。
    时间最能消磨记忆,在时间隧道里苦苦煎熬,二狗好累好累。
    一晃到了暑假。二狗在众人的扶助之下,人也恢复了好多。东叔的小儿铁蛋今年中考,离师范类差几分,可急坏了东叔。二狗想到了七伯,就叫东叔打电话,因为七伯管的就是中高考招生工作。
    电话拔通了,接电话的正是七伯,劝解了一下二狗又询问东叔家小儿子中考的事。东叔就一五一十拖了出来。七伯答应办,说得给交扩招费,东叔不明白,二狗更不明白。没过几天,七伯把电话打到了东叔家,说外省有一师范学校,交五千元扩招费,就可以上学。况且收费之后,纳入国家正规计划,统招统分.东叔欣然同意了。到处凑钱,准备第二天去交统招费用。
    铁蛋虽然满脸沮丧。可总算有的学上,那一晚上显得特别兴奋。东叔东婶东拼西凑,总算凑足了五千块钱。第二天天还未亮,东婶便早早做好了饭菜,东叔与铁蛋随便吃了一些之后,便到公路上去坐车。东婶一直送到公路上,千叮咛万嘱托,不仅有钱,更重要的还有人。
    中午9点多,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