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远洋水手 >

第16章

远洋水手-第16章

小说: 远洋水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公司自成立以来所发生的第十例白血病例。白血病,俗称“血癌”,主要表现为患者身体组织中白细胞数异常增加,而循环血液中白细胞数可有或无相应的增加,红血球减少,脾脏肿大,晕眩等症状。据说,最早一例白血病也是从远洋船员身上发现的。远洋船员长期生活在海上,吃不到新鲜蔬菜,造成维生素大量缺乏,极易诱发白血病。
    付涛看了一半,就将倡议书狠狠摔在地上,接着从上面踩了过去,然后气愤地骂道:“他妈的狗日的公司,一年赚了几十个亿,眼看着船员兄弟性命不保,竟然一毛不拔,还说什么‘送人玫瑰,手亦留有余香’。为什么他们这些人就不想让自己的双手‘留有余香’呢?这些人真他妈的黑心黑肺,生儿子不长屁眼!”
    孔夫子劝付涛说:“公司是铁公鸡,我们做船员的可不能一毛不拔啊。再说,生病的是我们的船员兄弟,我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不过,牢骚归牢骚,捐款的事情刻不容缓。船长和政委带头各捐了人民币1000元,二副和三副各捐了800元,大车和大副各捐了500元。其它船员也都纷纷解囊相助,有的捐200元,有的捐100元。水手孔夫子捐了999元,仅比船长和政委少捐了1元钱。
    中国人,向来注重脸面。如果下级比上级捐得多,别人会怎么看?可以说,这一元钱,是孔夫子留给船长和政委的面子账。后来,船长和政委每每谈及此事,惭愧不已,说能者多劳,自己身为船舶领导本该多捐一些,并且口口声声盛赞孔夫子手下留情。孔夫子不愧是儒家学说的继承人,向来仁义为先,堪称仁人君子。此次捐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足以彰显出孔夫子仁爱善良的一面。
    付涛本来不想捐,但碍于情面,只好勉为其难,象征性地捐了50元。捐款的时候,他再三强调:“我他妈的之所以捐款,全是念在船员兄弟情同手足的份上,我才不屌他妈的领导发来的狗日的倡议书!”
    船在阿根廷拉普拉塔港卸完铁矿后,接到租家指示:在拉普拉塔港装黄豆,回中国D港。
    接下来,船从码头移往锚地,抛锚洗舱。按照惯例,每次卸完货后,都必须洗舱。所谓洗舱,即先将大舱内的残留货物清扫干净,接着用海水冲刷,然后再用淡水漂洗,最后通过设在舱底的污水井将洗舱水排入大海。待大舱干燥后,接受港方验收。只有在顺利通过验收的情况下,船才能开始装运另一种货物。
    为了赶船期,船长和政委以身作则,带领甲板部全体成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完成备舱任务。尽管五个大舱被冲洗得一尘不染,但前来验舱的粮食局官员吹毛求痴,百般刁难。代理私下向船长透露:“即使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通过验收,最好的办法是用金钱贿赂验舱人员。”
    众所周知,对于验舱,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向来尤为严格。毕竟,这种严格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只要达标了,就一定能通过验收。然而,在阿根廷这种经济萧条体制腐败的国家,几乎所有的验舱人员都要假公济私,公开敲诈勒索,并且狮子大开口。当然,如果你认为他们开价太高,也可以讨价还价。但是,还价也是有限度的。在他们看来,还价就意味着掉价。
    没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果硬和他们对抗到底,只怕到头来丢了夫人又折兵——狼狈收场不说,还会因为影响船期而受到公司的严厉制裁,其中受罚最重的当然是船长。船员们,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向来胆小怕事。大多数船长,考虑到自身利益,也只好委曲求全,任人宰割。几乎不用多想,船长当即决定由代理出面,和验舱人员展开谈判。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1500美元的高价成交。
    可是,这1500美元从何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得从扫舱费里扣除。按照惯例,每次扫舱,租家都会支付约2500美元的扫舱费给甲板部水手。2500元的扫舱费,本是甲板部水手用汗水辛辛苦苦换来的,这回扣除了1500美元,再分摊到每个水手头上已所剩无几。水手们免不了叫苦连天,有的甚至大闹天宫。有几个性情刚烈的水手当场摘下头上的安全帽,朝地上狠狠一摔,吼道:“老子不干了!”
    可是,闹过情绪以后,每个人都不得不清醒地面对现实。不可否认,任何国家,任何年代,都难免会有贪官污吏。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验舱人员乘兴而来,终于满载而归。看着这些强盗在这片浮动的国土上、在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强取豪夺,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船员都不约而同地攥紧了拳头。然而,拳头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终,船员们强忍着屈辱和伤痛,任凭心在滴血,一滴一滴,全都滴在这片神圣的国土上,染红了那片庄严的国旗。
第十章 水手与作家
    “海上幽灵号”满载着5万吨大豆,沿着弯弯曲曲的拉普拉塔河小心翼翼地航行着。当船驶出河口,海的胸膛一下子辽阔起来。这时候,引水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一直跟在大船后面的引水艇迅速靠上大船,待引水沿着事先准备好的引水梯慢慢下到小艇后,随即又与大船拉开距离,并且鸣响一声汽笛,意思是说:“GoodBye!”船长迅速回复一声汽笛,表示“Bye…bye!”
    引水艇离开后,船长下令进车,加足马力,并且调整好航向,船开始沿着二副设计的计划航线航行。
    时值正午,阳光普照,碧空万里。广袤无垠的海面宛如一面镜子,将湛蓝湛蓝的天空倒映其中,愈发显得美丽壮观。三副艾鸣站在两翼甲板上,极目远眺,不觉灵感奔涌,诗兴大发,禁不住随口吟道:“天苍苍,海茫茫,无限风光在汪洋……”付涛拿着纸和笔,驻足一旁侧耳聆听,并且记下艾鸣所吟诵的一字一句。
    酷爱文学的付涛,自从拜读了《艾鸣文集》后,十分仰慕艾鸣的文采。《艾鸣文集》中收录了一篇题为《海员眼里的理想情人》的文章,令付涛爱不释手。文中有这样一段堪称经典的文字:
    “理想中的情人,不要求是‘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的美女,也不要求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女,但一定要求是‘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的贤女。
    理想中的情人,不需要太优秀。太优秀的女人,男人不好驾驭。譬如说: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女人胜过男人,别人会说男人吃软饭,或干脆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这样的男人多半感觉很窝囊,且活得不自信,久而久之,消极颓废,说不准哪天真的就成了窝囊废。
    理想中的情人,要有自己的事业,但她一生中最大的事业必须是自己的丈夫。”
    特别是最后一句,写出了付涛的心声。每读至此,付涛便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艾鸣文集》里还收录了另一篇题为《男人的“三从四德”》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
    “过去的历史气候和社会环境,为大男子主义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土壤与养份,所以它才会根深蒂固。但是,在倡导‘和谐’的当今年代,大男子主义必将成为构建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聪明的男人,善于顺应历史潮流,倾听时代的呼声。
    现代男人应该放下大男子主义,学会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同时,还要养成四德: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如果说过去的‘三从四德’标准是代表古代女子素质的专利,那么如今的‘三从四德’标准就是象征现代男人身份的品牌。或许,你会觉得这是男人的耻辱。其实不然,这种看似离谱的言行准则,无形中正体现出现代男人成熟而高尚的人格魅力。”
    付涛终于明白:艾鸣的文章为何大受女性读者的欢迎,原来他在推广小男子主义,同时变相地倡导大女子主义。付涛欣赏艾鸣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和造诣,以及对人对事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与认识。尽管艾鸣的观点有时过于偏激,但在付涛看来,这些话就代表着真理。对于艾鸣所持有的真理,身为文学迷的付涛坚信不移。
    付涛平时也喜欢写作,但寄出的稿件无一例外地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令付涛十分苦恼,几度发誓要从此封笔。听说艾鸣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付涛遂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请求艾鸣给予批评指正。
    这是付涛所写的一首诗歌,名为《在没有女人的世界里》,内容如下:
    在没有女人的世界里
    天上没有太阳
    黑暗吞噬一切
    邪恶的欲念横生
    男人被恐惧团团包围
    在没有女人的世界里
    夜里没有月亮
    嫦娥停止舞蹈
    希望的火种已灭
    男人被死神步步进逼
    在没有女人的世界里
    人间没有大海
    巨轮无家可归
    船员全部下岗
    牛郎织女从此结束相思
    读罢付涛的大作,艾鸣掩卷而笑。付涛不好意思地说:“让你见笑了。我向来喜欢舞文弄墨,只可惜我没有什么文化,附庸风雅而已!”
    谁知艾鸣连声叫好,并且鼓励付涛说:“写作,不在于文化高低。实践证明,只要对写作充满热情,多读多写,一定能够写好。很多著名作家都没有读过几年书,比方说高尔基,前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于下诺夫戈罗德一个木工家庭,仅读过两年书,但他的作品流传甚广;还有水手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马克吐温、杰克伦敦……”
    对于那些水手作家的成长经历,渴望成为作家的水手付涛报以极大的兴趣。好在艾鸣对此了如指掌,并且津津乐道,令付涛大长见识。一提起著名水手作家麦尔维尔,艾鸣眉飞色舞,说麦尔维尔是普天之下所有水手的骄傲。
    从艾鸣的言谈中,付涛了解到水手作家麦尔维尔的生平故事——
    麦尔维尔,1819年生于纽约。15岁时由于家庭破产,他不得不提前涉足社会参加工作。他从银行职员做起,先后做过店员、农场工人和小学教师。1837年,年仅18岁的麦尔维尔怀着满腔的忿懑和对社会的抵触,逃上了一艘帆船,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1841年,他开始登上捕鲸船做水手。在随后的三年间,麦尔维尔随着捕鲸船环游全世界,不仅眼界大开,而且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期间,他和捕鲸船上的其他水手一起,同捕鲸船上的专制行为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且还曾因暴动等原因被监禁。后来,麦尔维尔加入美国军舰“美国号”,在舰上服役,直到1844年在波士顿上岸,从此结束航海生涯。
    从1841年到1844年的航海生涯,对麦尔维尔的一生影响很大,这部分时间基本是在捕鲸船上度过的。由此,麦尔维尔的思想基本上被奠定了。坎坷的经历、丰富的生活和强烈的思想构成了麦尔维尔写作生涯的基础。麦尔维尔于1850年2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白鲸》,完稿于1851年夏,并于同年出版。那年,麦尔维尔才32岁。
    麦尔维尔的《白鲸》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力量和思想的所在,是美国文学史上的史诗之作。遗憾的是,和麦尔维尔同时代的人没有看懂这部史诗之作,更没有认定他在文学上前所未有的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