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邪风曲 >

第529章

邪风曲-第529章

小说: 邪风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不到人来作了,他不由得看了吕风一眼,心里无奈的苦笑道:“听了这小子的主意,那些敢批驳联的文人倒是杀了个干干净净。却没想到整个天下地文人都在骂联篡位,结果天下士子,杀了九成,剩下地一成也是不堪重用之人!奈何,如今想换几个听话的臣子,也是没有人选了。”
    那些文官们,整日里埋在经书堆中,尤其解缙参加了那《永乐大典》的编著,如今每天就泡在那自古以来地所有流传下来的典籍之中,一条条的经典典故那是潮水水一样涌出,辩得朱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以董卓权迁都开始,到王莽新政国,总之他们就体现了一个意思:“稳定才是大明朝发殿之途,若是破坏了这个稳定,大明朝的天下就不安稳了。”
    吕风站在旁边默不作声,丝毫不敢参合进这事情里去,怎么参合啊?拨出兵器来架在解缙等人地脖子上,威吓他们不许再反对么?他们一定会得意洋洋的伸长了脖子让你砍,以成全他们的千秋功名,这些酸腐文人,是不怕死的。放开了嘴皮子和他们争吵么?天啊,天下有关几个人能吵得过他们?吕风除了道经外,正经的典籍就没有读过什么,哪里是这些鸿儒的对手?
    吕风沉着脸蛋站在那里,武将们扶摸着‘咕咕’乱叫的肚子愁眉苦脸站在那时原棣微微的歪着脑袋,两呆眼睛也不知道看到了哪里,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整个大殿上就听得十几个文臣在那里相互呼应,把迁都一事辩驳的体无完肤,似乎只要迁都了,大明朝立刻就要亡国了一般,每个文臣都是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一副国之忠臣的德行,口水滔滔,自觉口中所言,字字珠玑,那劲头就更大得没边了。
    漫长的等待,吕风低着脑袋,仔细的数着自己皮靴子上有多少个也隙,就这样他们熬过了两个时辰,终于,那些说得天花乱附的文臣们也累了,喘息了几声停了下来,解缙沙哑着喉咙,有气无力的拱手说到:“陛下,为臣等都是为了我大明的天下着想啊,这迁者一事,自古少闻,那是万万不可的……陛下要震慑北疆,那就把北平城建成一个大军营就是,哪里需要迁都呢?”
    吕风猛的呼出了一口气,吞了口吐沫下去,他看了看朱棣,示意到:“这些老家伙,总算是说完了。”
    朱棣也是呼出了一口气,无奈的看了看在眼里吕风一眼,慢吞吞的说到:“把北平城建成一个大军营。驻军百万,倒也无妨,但无平那边驻军百万了,这应天府却又如何办呢?联再在应天府放上百万兵马?那全国上下功夫,就这两座城池,就要有两百万兵马,天下兵力,都集中在两座城池里不成?那若是各地流匪一起,诸位卿家,联从哪里派遣兵马去剿灭呢?”
    一个大学士傻乎乎的说到:“陛下,北平城放了百万大军就是否,应天府么,驻军三五万也就够了呀。”
    朱棣差点气死,那些武将一个个面色古怪的看着那个大学士,半天没吭声,朱棣是个马背上出身的皇帝。他会放心把百万军权放在北方,自己手头上只保留三五万兵马么?这可好,就算是那北平府始终都是朱家的子孙做充领,恐怕日后这‘靖难之役’就要时不时的打上一声,皇帝轮流做了,为什么?谁叫那王爷手里有百万大军,你皇帝手里只有三五万兵马呢?
    不管从哪里来说,对于如今的情况来说,大明朝迁都北平城都是最好地选择,皇帝手中的大军可以直接威吓东西的女真,也可以防御北方的元蒙,粮草兵马就地征集,若是要对北方用兵,那是否方便得很了,如果还是把都城放在应天府,朱棣是绝对不会放心在其他城池放太多兵马的,那万一元蒙再次南侵,这北平城是万万的抵挡不住的。
    北平城抵挡不住了,就要应天府发兵支援,可是从应天府调集兵马,粮草赶去北方,起码要两个月时间,两个月后,黄花菜都京了,说不定那元蒙大军早就把北方给屠戮一空,抢了个干净,兴高采烈的回去大草原分脏准备过年了。
    所以大臣们心里晓事的人都清楚,这朱棣是王八吞了秤砣铁了心了要迁都的,大明朝只能一个人地方拥军百万,那就是都城,而大明朝又要应付北方的游牧民族,那就必须把都城往北方挪,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解缙这些文臣的头目,用什么传统的道理之类的说法来阻拦朱棣,那是没有用的,朱棣所想的,是最实际的军事上的利益,而解缙他们所看重地,仅仅是那虚无飘涉的传统啊,威严啊这等事情。
    奈何天下百姓,还真的就和解缙他们一样,看重这些玩意,只要朱棣迁都,百姓们还真的会疑神疑鬼地,这天下很太平啊,你皇帝迁都干什么呢?莫非要有什么大变了不成?这样人心惶惶之下,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所以朱棣如果在朝堂上都无法说服这些文臣地话,如何能让天下进姓放心呢?偏偏这些文臣的话,又最得百姓们依赖啊!百姓就喜欢听夫子说书,这是没奈何的。
    吕风咳嗽了一声。出班奏到:“陛下,迁都一事事关重大,若是迁都,则百官衙门也要迁徒,百官眷属更是要迁往北方,无数公文,档案,典薄,乃至库银,作坊等等,怕是不要迁走百万人吗?此事慢慢高议则可,无庸动气……解缙大学士年纪大了,陛下还不让他在地上跑两个时辰说话,怕是他老人家担当不起了。嘿嘿,过都一事,慢慢地商议,慢慢商议啊,等商量得十几二十年的,怕是大家的意见也就统一了罢?”
    朱棣眼神一闪,心里会意,没错,这反对迁都,就是解缙你们这几个老家伙带头,得,联说不过你们,联也就不和你们争论,过得几年,等你们老死了,我看还有谁敢反对联地决定,当联不清楚了,那些武将,也是不愿意迁都的,毕竟南方风流繁华,没人愿意去北方苦寒之地,嘿,不过武将们是不敢说自己不愿意迁者的,联就当作不知道。
    反正公开反对迁者的,就是你们这群老不死的文官头目,联和你们慢慢的磨,磨死了你们,这事情也就太平了,不过呢,莫非还真的要和你们磨上十几二十年不成?这么长时间,要虚耗了多少粮草,北方双要遭受多少损失啊?还在辽东那万里平原,要是不早日拿在手中,可就便宜了那群只会挖人参的高丽蛮子了。
    朱棣缓缓点头,沉声到:“诸位卿家请起,这事,我们慢慢计议罢!”他心劳日拙里已经有了主意,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又看了吕风一眼,心里很不舒服:“联居然还要从这小子以前献上的计谋中,才能想出对付这些臣子的办法。唉……早知今日,靖难之役后,就要少杀几个文士了,要是那时候留下数百有才名的文人,解缙他们几个老家伙敢和联罗嗦,就先抄了他们满门。”
第三百八十三章 所谓祥瑞(下)
    解缙他们听得朱棣不再坚持一定要迁都了,立刻山呼万岁,奉承朱棣的确是圣明之主,可是等到他们想要爬起来的时候,这可就麻烦大了,跪了两个时辰,他们嘴巴里面说得快活,倒也没有注意到自己大腿,小腿全都麻木了,刚要起身,就一骨碌翻倒在了地上。大明朝的规矩就这点不好,臣子们奏请事情,都要跪在地上才行。
    吕风阴笑,故意装作没有看到解缙他们就翻在自己身边呢,自顾自地起身站回了武将之班列,然后他才回头,大惊小怪的说到:“哎呀,诸位大学士,你们怎么,怎么……”
    朱棣暗笑,眯着眼睛发狠到:“好啊,这主意也不错,日后朕就和你们天天吵,你们就天天跪着罢,哪天吵得朕心烦了,就让你们跪吵三天三夜,迟早磨死你们这群老家伙。”当然了,这话绝对是不能说出来的,他温和的说到:“哦,诸位卿家怎地这船模样?吕总管,派几个人送他们回府休息罢……唔,诸位卿家不要这样看着朕,朕是不会在诸们卿家走后,还讨论迁都一事的。”
    解缙死死的咬着牙齿,在几个太临的搀扶下在大殿里走了几步,顺了顺血脉后,这才硬挺着说到:“陛下,无妨,臣,臣支撑得住。这早朝议事,臣怎么能先走呢?这不是为臣的应该做的事情!唔,陛下还有什么事情,还请说出来,由臣等商议则可。”
    朱棣可有可无地点点头,寻思到:“好,是你们自己要受累,可和朕没有半点关系。”当下他笑哈哈的看着解缙他们,点头称赞到,“解缙果然是国之栋梁,忧心天下下呀,唔,朕也就长话短说罢,马和,你先说说罢。”
    马和从朱棣身后转了出来,微微躬身后说到:“回禀陛下,臣奉命督造宝船,已然有了结果,年前臣和吕大人率领水师东渡扶桑,测试了一翻水师宝船的威力,果然是天下无人可当,开春后,就这两月之间,又有十八艘大小宝船下水,已然达到了陛下的要求的数字,如今我朝水师,一次可以运载五万千名水师战士,数千兵马,无数火炮,横扫大洋,并不是难事。”
    满朝大臣们看着朱棣,不知道他们到底要说什么,却看到朱棣站了起来,扫了文武大臣们一眼,沉声说到:“朕数年前就命令马和督造宝船,以做为我朝水师下西洋之用……自古以来,我中原号称天地中心,万国朝奉,如今我大明国力日盛,正是向天下万国显露我天朝天威之时,我水师长剑所向,蛮夷俯道,这是何等的威风啊?”
    解缙第一个出班,花团锦簇一般。把这大明水师下西洋地意义说得天花乱坠,文武大臣们也是满口称善,同时舞蹈山呼,叩拜了下去,谄词如潮,人都好面子,偌大的水师下西洋,更是极有面子之事,文武大臣们也已经想到了一个个浑身战栗的外国使节,规规矩矩的跪拜在大明的朝堂之前的宏伟景象了,这可是真正地万国来朝啊!如果不敢不来的,那就灭了他的国家就是了。
    文臣们是一串串的逢迎之词连串说出,而武将们则是不断的寻思着,看看自己的亲朋好友之中是否有善于水战者,以求能牟取这个下西洋的统帅之职,就算不能做主帅,能够做一员随行的大将也不错啊,这等勾当,必当是流芳百世,美名千古的事体,不在里面参合一手,岂不辜负了堂堂男子汉扬名天下地雄心壮志了么?
    却听得朱棣笑呵呵的说到:“马和督造水师有功,尤其近年来一直是他训练水师,对于海上事务,满朝文武没有人及得上他,朕今日就特命马和为大明水军都督,择日统领水师南下,直渡西洋。”
    不等文武大臣们反应过来,朱棣又用很凝重的语气说到:“另外,朕深知海上级风险,飓风暴雨,各种不测实在是危害极大,所以朕恭请水元子仙长作为此次下西洋之的记法国师,以阻海上风暴,不知水仙长可愿意否?”
    水元子猛的从椅子上跳起来龙去脉,大包大揽地说到:“皇帝小子你就放心吧,到了海上,那就是到了爷爷我家里了。哈哈,只要不碰到四海龙神那档次的人物,要说起操纵风雨海浪,爷爷我说第二,就连仙界,神界也只有一个人敢说第一地,哈哈哈!放心,放心,只要爷爷我在水师舰队中,那万万不能出错的。”他笑得牙齿都快逃开来了,他高兴啊,下西洋,又有好玩的了,唔,很久没有到处跑过了呢!
    朱棣大笑,朝着水元子拱手到:“那一切就有劳前辈了。”他心里大定,有了水元子这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