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新楚风云 >

第62章

新楚风云-第62章

小说: 新楚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公公笑道:“正是,怕是皇上已经到了暖春阁,秦侍郎要快些了。”
    秦宇心中一喜,这暖春阁是皇上平日里和重臣讨论小范围讨论事情的地方,而他上次去暖春阁是托了徐直清的福,这次看徐直清一直走在前面,看来皇上是单独召见自己了,看来这徐老头看起来年纪大了,看事还是很准的,神神秘秘的给自己讲个故事,让自己要做一个听皇上话的人。
    这没多少日子,皇上就单独召见了自己,秦宇忙道:“请公公带路。”
    那公公在前面脚步如飞的走着,秦宇要小跑才能跟得上,看着前面跑着的老太监,心想:“奶奶的,这昨晚消耗太大,看来这小弟弟是碍事啊,你看人家没有那玩意的,负担轻点,走路居然比我跑得都快,跟吃了盖中盖高钙片一样。”
    在远远的出宫的人群中,有不少人看着正在跟在老太监后面的秦宇,其中的目光透漏的信息各有不同,有羡慕、有妒忌、有怨毒、有迷茫、有诡异。
    很快秦宇就在老太监的带领下到了暖春阁,老太监让秦宇在门口站着,自行进去通报。
    秦宇大口的喘气,调整呼吸,一会要进去了,还是这么喘息的话,怕是麻烦,此时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音,咳嗽声音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停止。
    此时秦宇也将气息调匀了,恢复了正常,只见带他来的老太监出来道:“秦侍郎,皇上让你进去呢。”
    秦宇拱手道:“多谢公公了。”
    秦宇匆匆走到了暖春阁,见皇上并不在外面的小殿中,应该是在里面接见自己,于是快步朝里面走去。
    秦宇轻轻推开门,只见李玉基正坐在一个大的靠椅上,秦宇连忙双膝跪倒道:“微臣秦宇叩见皇上。”
    李玉基右手无力的一挥手道:“秦侍郎平身,给秦侍郎搬个椅子。”
    李玉基身后的一名太监连忙搬了个椅子给秦宇,秦宇拘谨的坐在那里,此刻他一个人面对当今最有权势的皇上,心中除了莫名的兴奋外,更多的是紧张,双手不停的搓动,掌心里全是汗。
    李玉基忽然弓起身子,又剧烈的咳嗽起来,身后的太监轻轻的在李玉基后面捶打了几下,秦宇站起身关切道:“皇上。”
    李玉基停止了咳嗽,对身后的太监道:“你们先出去。”
    身后的两个太监应了一声,从里面出去后将门带上。
    李玉基见秦宇有些紧张,笑道:“秦侍郎,不必拘谨。”
    秦宇低头道:“谢皇上。”
    李玉基停顿了片刻,缓缓道:“给朕讲讲此次江浙之行的结果如何,越详细越好。”
    (今天要陪朋友出去吃饭,早点更了,明天开始恢复两更,部分时间三更,请大家多多支持,中间这段写得自己也不太满意,好像从下一章开始有些改观了,看了书的书友如果有好的建议可以在评论区里告诉我)!~!
    ..
第七十五章:罪应当诛
    秦宇小心的将此次江浙之行的经过详细的讲了一遍,丝毫没有任何隐瞒,只是隐去了和叶若兮相关的部分,这部分本来也就他和叶若兮知道。WWw。
    李玉基听得非常仔细,不曾打断过秦宇,中间偶尔夹着几声咳嗽,秦宇在说的时候,不停偷偷观察李玉基的表情,心中早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应对的说辞,但是李玉基始终面色平淡,没有异常,秦宇心中稍宽,一路顺畅的把江浙之行给讲完了。
    秦宇道:“皇上,这就是微臣此行的详细经过。”
    李玉基点了点头:“此行能够筹到钱粮,朕心甚慰,这江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他的地方的富绅地主是否一一去谈?还是择合适的日子昭告天下?统一处理,还有这钱粮具体怎么个借法,借多少,怎么还等诸多问题都是要一一落实。”
    秦宇起身道:“皇上,这个微臣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这几日就要出个方法给到徐丞相。”
    李玉基嗯了一声,淡淡道:“李明才等人已经押解进京了吧?”
    秦宇忙道:“如今李明才和孙守正已经押在刑部,择日提审。”
    李玉基道:“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这两人?”
    秦宇早在心中已经猜到李玉基会问这个问题,刚才的一番观察,他已经把答案定了下来,徐直清既然那么隐晦的告诉他要听皇上的话,不要过多顾虑。
    秦宇果断的道:“李明才贪墨朝廷的银子,意图谋害钦差大臣,按我大楚的律例,罪应当诛。”
    李玉基道:“那孙守正呢?”
    秦宇道:“孙守正已经承认也贪墨银子,大楚律例朝廷官员贪墨的银子超过千两者就是死罪,微臣知道这孙守正贪墨的的银子能够查实的就不下万两,实在是罪不可赦。”
    李玉基哼了一声,秦宇吓得一个哆嗦,连忙跪倒在地,不敢抬头,李玉基缓缓道:“这李明才也算是老臣子了,为一方父母官,不知造福百姓,却去鱼肉百姓,坑害朝廷,真是白负了读书人这个名头。”
    秦宇见李玉基不是为自己所言愤怒,而是痛骂李明才,心中一松,头上一粒汗珠掉了顺着脸滑落到颈项之处。
    李玉基道:“你起来吧,这事你做的妥当,为官之人不应惧怕权贵,心中始终要装着朝廷,装着皇上,装着百姓,则无往而不利,真心真意替朝廷办差的人,朕都记得。”
    秦宇沉声道:“皇上英明。”
    李玉基又咳嗽起来,整个人都弓起身来,脸色酡红,秦宇站起身来,正要朝李玉基走去,李玉基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过了片刻,李玉基的咳嗽停止,脸色变得苍白,李玉基无力道:“此事就交于刑部处理即可,你不需要再插手了。”
    秦宇点头道:“微臣遵旨。”
    秦宇回到座位上,李玉基半响没说话,秦宇自然不敢离开,看来徐直清说的一点没错,这李玉基欣赏直接、听话的人,不喜欢那种墙头草两边倒的圆滑之人。
    秦宇低着头,等着李玉基发话,李玉基眼睛闭着,似乎在休息。
    这种尴尬的沉默持续了半柱香的时间,李玉基终于开口道:“我听人说,你对现今的时局颇有自己的见解,不知你对如今我大楚国是如何来看?”
    秦宇一怔,他从未想过李玉基会问他这种问题,也不知道李玉基听何人说过他对当今时局的见解,他记得好像和徐直清并没有很深的谈过此类的问题啊。
    但是既然李玉基开口问了,秦宇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秦宇稍微停顿了一下道:“皇上,我大楚此时看起来似乎歌舞升平,其实却是暗流涌动,隐藏着诸多的风险。”
    秦宇说完这句,头微微抬起看李玉基的反应,如果李玉基的反应是正面的,他就准备多说点如今的弊端,如果李玉基的反应不够积极,那么语风马上转到这机遇上去,少说问题,多说机遇。
    李玉基听秦宇这么一说,坐起身子道:“哦,秦侍郎不妨仔细说给朕听听。”
    秦宇判断出来这李玉基的反应是正面的,于是放心的接着道:“如今大楚之处境可用内忧外患四字来形容。”
    李玉基道:“内忧外患?”
    秦宇道:“是,皇上,于外而言,辽国百多年来一直是我大楚的心腹之患,自从十年前辽国大王萧峰维登基以来,位置刚一稳固,就对夏用兵,臣听说这萧峰维即位时不过二十余岁,但是野心勃勃,也颇懂谋略,不过几年时间就扫除了辽国其他的反对势力,如今辽国上下一心,在大楚建朝百余年中,此时的辽国是最强盛的时候,如果不是夏国牵绊,怕是我大楚这几年早已战火连连了,夏国之覆灭,是不可阻挡之势。”
    秦宇看李玉基脸色平淡,没有丝毫不悦的神情,想必这些李玉基也是清楚的,秦宇接着道:“夏国覆灭后,依萧峰维的性格,挥军南下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朝此时开始备战实在是明智之举,但是即使我们现在备战,要说这一仗能否稳胜,实属难料。”
    李玉基插话道:“秦侍郎,为何有如此判断?我大楚兵马充足,而辽人则是疲惫之躯,以我之长攻敌之短,这胜负之数应是我大楚占优吧。”
    秦宇连忙道:“皇上,话虽如此,但是辽国即使是在西面大有损耗,辽国的根本却是未曾伤到,而且我大楚在西面的耗费也是不少,更重要的是我大楚的军队自从太祖当年打下了江山后,一直国泰民安,少有战事,而辽人先是平内乱,再是和夏国多年的征战,要以质素而论,这辽国的兵定是胜于我大楚的军队。”
    李玉基眼中精光一闪,没有说话,手一挥,示意秦宇继续讲下去。
    秦宇继续道:“我朝十年前平定南蛮未果,原因有诸多,但是大楚的军队战力下降亦是原因之一,辽国虽然军队数量少于我大楚,但是称为虎狼之师毫不为过,纵使是疲惫之态对我大楚,我大楚也很难保证一战而成。”
    秦宇停顿了一下道:“辽人和我大楚不一样,辽人善马战,如果在北面和辽人对垒,辽人是先天占便宜的,在这层面我们又是输了一分,况且辽人随草而居,虽有都城,但是却是居无定所,即使我大楚能够攻入辽国,也不能将辽国之患彻底解决,只能暂时让辽人退避而已,而辽人始终会是我大楚的心腹之患。此是北面之忧。”
    李玉基点头默许,秦宇道:“北面辽人已经让我大楚头痛不已,南面的蛮族各部如今有统合的趋势,不出几年,怕是南面也不会安宁,蛮族占据这南面诸山,易守难攻,而且蛮人一向不讲道义,极难签订盟约,只有将之彻底击溃,南蛮诸部才会服气,而我大楚的精锐之师尽在北面,南面实在难以顾及,如果南蛮趁我们和辽人开战时捣乱,怕是大楚难于同时应对。”
    秦宇侃侃道:“除去北面和南面,其实大楚还须提防这东面。”
    李玉基道:“东面?东面是茫茫大海,我们提防什么?”
    秦宇解释道:“这大海的另一头,定是有其他的国家,说不定哪天就乘船从另一头冒了出来,我们需加强我们在东面的海上力量。”
    李玉基笑道:“秦侍郎多虑了,东面茫茫大海不知何处是尽头,哪里还有什么人,即使真的有人,他又岂能跨过茫茫大海来到我大楚。”
    秦宇心中叹息了一声,李玉基虽然贵为皇上,但是对大楚之外的事情实在知之甚少,在这个时代,没有很好的海上交通工具,自然看不到海域的另一边,只是秦宇心中也是没谱,不知道在海的另一边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个时代毕竟和他所熟悉的历史不同。海的那边是否还有以后会强盛一时的欧洲诸国,是否有让秦宇一直厌恶的日本?这些都是未知之数,不过秦宇知道历来世界的强国无一不是海上强国,毕竟这地球之上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大海,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海军才有征服这个世界的基础的资本。
    秦宇知道此时和李玉基讲海上力量的重要性是没用的,因为对海洋的一无所知,也没有受到什么切肤之痛,讲了也是白讲。
    秦宇恭敬的道:“这东面是长远里来说,这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南面和北面,我大楚稍微有处理不慎,就会有无穷的后患。”
    李玉基点头赞许道:“秦侍郎说得没有错,不过秦侍郎对目前我大楚的这外患是否有好的良方。”
    秦宇苦笑道:“皇上,北面和南面的祸患不是一日形成的,如果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