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建三国 >

第57章

重建三国-第57章

小说: 重建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靖道:“依我观之,如若曹操进军东吴,我军可攻取东吴江夏、柴桑,定可取之。”
    孔明道:“不可,正所谓唇亡齿寒,许大人不明白乎?曹魏势力如此之大,并非不想进攻我大蜀,是乃有扬州孙策在其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虽说孙策不是黄雀,但也算是一只小螳螂,在其后给曹操一刀也够他受的了。如果曹操灭了东吴,到时,曹魏踞中原,加上江南,其郡城池相互集中互助,我军攻其甚难,可我军城城相距甚远,相助不及,曹魏有其安定后方,必西进入蜀;如今有东吴拖累其后,分其兵力,难道不妥乎?”
    我道:“好了,不必再争执矣。此事我自有分寸。子龙、孟起听令,我命你二人加紧习练兵士,许靖、张松听令,我命你二人处理内政事务,明日我欲与军师前往襄阳一趟。”
    孔明道:“大王,前往襄阳有何事?”
    我道:“军师不勿须多问,到了你自然会明白。”
    武飞道:“大王,还有一事,黄老将军来报,安定马匹发生瘟疫,一日病死数百匹。”
    我道:“如此大事,你为何不早说。”
    武飞道:“方才我见大王与众位大人议事,所以”
    我道:“你这人也真是的,孰重孰轻,何为当务之急你也不知乎?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了,你真要把我气死不可。”
    孔明道:“大王,请勿动怒,武统领也许是一时未想起矣。当务之急还是尽快使人找兽医去,先稳定病情要紧。”
    我道:“武飞听令,我命你速找此兽医,立赶往安定,助黄老将军稳定这次病情。”
    孔明道:“大王安定乃我大蜀军马养殖之地,此次病情非同小可,依我观之,可使人来去武威、西平二郡,查军马养殖场,传命叫其小心此等马瘟,我恐武威、西平也遭受此病情。”
    我点了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吴庆生,听令,我命你率‘云飞十骑’飞报西凉侯马岱,命其小心此次马瘟病情。”
    吴庆生道:“是,大王。”
    我又对风义郎道:“风义郎听令,我命你负责蜀都治安,民事;对了,如有发现马匹瘟疫之事,立来报之于我。”
    孔明道:“大王,恕臣相问。大王此去襄阳有何事?”
    我道:“自昔日定荆襄之后,我还未曾至襄阳去过,此去一者乃拜访黄严将军与徐庶军师,二者乃视察荆襄民情。”
    孔明道:“大王,你日理万机,忙里偷闲何等之少,不必事事必躬行吧。”
    我道:“没事,军师,表面上乃见我大蜀百姓安居乐业,知民情必入民间,我乃仍放不下心矣。”
    孔明道:“大王,这”
    我道:“不必再说矣,军师此次我去襄阳也有重要军事吩咐黄严和徐军师。”
    孔明心知难劝服我,只道:“好,大王,此次我一同与大王去荆襄。”——
    兄弟姐妹们如果觉得小弟写书辛苦,有票就砸我吧!狠狠地砸,支持一下吧!
二、敌明友隐
    话说我也孔明至襄阳,襄阳黄严、徐庶等人出城来迎。
    入城就坐间,黄严对我道:“大王,此来襄阳有何要事乎?”
    我道:“你等可闻曹操进位魏王之事乎?”
    黄严道:“略有所闻,大王来此莫非为了此事乎?”
    我道:“不仅为此事,曹魏正屯兵南阳,洛阳等地,我此来一乃是告知于你等防患于未然,二乃是如果一有时机可率兵攻击樊城,直取南阳。”
    黄严道:“昔日我令探兵探查,樊城重兵把守,由大将曹仁亲督军守,很难有机会巧取,只可能力攻。”
    我道:“不急,他日我自将从长安出兵,进攻武关,曹仁如若来救,将军可趁机从水路丹水、汉水、襄江三路齐攻,力攻樊城,可破之矣。”
    徐庶道:“大王此策可行。”
    正在此时有一兵急急入报道:“禀大王,东吴孙策使者鲁肃来见大王,说有要事与大王相商。”
    我命其传其入,鲁肃入道:“东吴鲁子敬见过蜀王殿下。我大王命我来向大王求救。”
    我疑惑道:“求救?对了,子敬为何知我就在此?”
    鲁肃道:“我本欲从襄阳、上庸入蜀都见大王你,但我坐骑已奔死,故想至襄阳城向黄将军、徐军师借马,没想大王你现正在襄阳,正是天助我东吴矣。曹操自立魏王,屯兵徐州颖上、豫州汝南,欲发兵下江南,攻取我扬州寿春,我东吴准备未充足,恐不敌曹魏,望大王出兵潼关,曹魏必顾虑后方之犯而退兵,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我道:“依东吴之兵力,将才如云,怎惧曹魏乎?”
    鲁肃道:“大王此言诧异。曹操自黄巾之时,便占据中原之地,消灭其他势力,官渡之战后,再灭河北袁氏,兵众将多;何况中原之地经济繁荣,土地肥沃,已有几年与你我二国相持,现曹魏兵马足,粮草备,数百万军直下江南,你道我东吴势单力薄,如何拒之?还望大王共同抗曹。”
    孔明道:“子敬言之有理。大王,依我观之,可应吴王之约出兵长安。”
    我道:“好,就依军师之言而定。子敬,你可速回报之吴王,我自长安出兵来个‘攻魏救吴’。”
    鲁肃道:“攻魏救吴?哈哈,大王断章取义,用得实在是妙之,妙之。好,就此说定,我就此拜别,此事不可托延。”我命黄严择一良驹与鲁肃,送其出城。
    我对孔明、徐庶道:“两位军师,你二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孔明道:“难道大王以为有何不妥之处乎?”
    我道:“现今之状乃是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借刀杀人之计也。”
    徐庶道:“大王是怀疑曹魏并未进攻扬州,而是吴王之计乎?”
    孔明道:“依我观之,大王所言并无道理。况且鲁子敬此次来,并无提及半点结盟之事。以我与子敬之交情,我观此人虽并无事相瞒,但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早防之为上策。”
    徐庶道:“大王,依我观之,可使人前去扬州、徐州探听虚实,再作定策。”
    我道:“不必了,曹操发兵进军江南是实情,至于在我军出长安攻击曹魏时,东吴是否出兵,方能得知其是否乃计,也许就连鲁子敬也不知此乃有计在其中。”诸葛亮与徐庶皆允之。
    我对孔明道:“军师,你知我此来襄阳为何意乎?”
    孔明道:“难道大王知东吴欲使者来襄阳乎?”
    我道:“非也。我此来欲往陇中卧龙岗,特来探望军师兄诸葛瑾(由于兰飞起事桂阳,攻取荆襄,诸葛瑾未到东吴为官)、及其弟诸葛均。”
    孔明道:“大王此来不是探望,是求贤才吧。”
    我笑道:“知我者,军师也。”我便与孔明、徐庶前往陇中。
    孔明自出山相助我以来,就进军入川,战南中,攻取云南、建宁等地,再随我西北入西凉,平定羌氐二胡,蜀中一劳就是数年,此次回陇中,真也乃见亲去思情。正好我等人来时,其兄弟二人正在家中。入坐品茶,我对诸葛瑾道:“诸葛先生,子云听孔明言先生乃有治理之才,今来拜访,有意请先生出山相助于我,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诸葛瑾道:“昔日鲁子敬来求我出山相助孙策,我未出山。大王可知为何?”
    我问之,诸葛瑾道:“因为有了大王的出现,当时大王已占据荆南。而且闻大王来襄阳寻贤问才,听均弟(诸葛均)所言大王求亮弟(诸葛亮)出山相助,且闻大王与亮弟舌战,乃知大王年少有为,博学多才,后大王取荆襄,亮弟从大王,故此未应鲁子敬相助孙策,此为其一;其二,我若相助孙策,他日必与大王为敌,我不可与亮弟为敌,况且均弟听大王与亮弟陇中之辩后,意向大王你,但恐才不及,故留陇中苦读,以便他日至蜀来投大王。大王治理蜀国屡见成效,襄阳百姓之忻乐,人人皆可见;今大王亲往探之,再至陇中求贤,我等乃求知不得。”说完与诸葛均一同跪拜于地。
    我大喜,忙扶起道:“二位先生快快请起,子云有你等相助,实乃幸之。”
    诸葛瑾起道:“大王,请大王让我留此襄阳,助徐军师治理襄阳。”
    我问之为何,诸葛瑾道:“我对襄阳老百姓生情矣,不知大王可允臣否?”
    我笑道:“既然如此,好吧,我任你为留府长史助徐军师、黄严将军治理襄阳。”
    诸葛瑾立谢之。我对诸葛均道:“诸葛均,你便随我回蜀都,我任你为蜀都司马,助我处理内政事务,你意下如何?”
    诸葛均拜谢道:“多谢大王,以后又可与二哥(诸葛亮)一起共读书唱曲矣。”众人听后皆笑矣。
    回襄阳城,我回成都临行时,对徐庶道:“元直,如若无机进攻樊城,无论如何不可将襄阳失守。襄阳就托付与你与黄严将军、子瑜(诸葛瑾的字)矣。”
    徐庶道:“大王可放心,臣定当尽全力以护我大蜀领土,不失一座池。”
    我点头应之,便与孔明,诸葛均回蜀都矣——
    兄弟姐妹们如果觉得小弟写书辛苦,有票就砸我吧!狠狠地砸,支持一下吧!
三、东吴变卦
    话说孙策使者鲁子敬来见蜀王兰飞,求救兰飞出兵长安,乱曹魏后方,阻曹操百万大军下江南,攻其扬州。兰飞疑此乃是借刀杀人之计,然亦答应鲁子敬出兵长安,不可失信于人。
    兰飞回蜀后,重整军校,点兵点将,传令三军发兵向长安进发。路途中,马超道:“殿下疑此乃孙策之计,为何还要发兵攻其曹魏呢?”
    我道:“孟起,我昔日在襄阳答应鲁子敬,岂可失信于人乎?何况进军北伐,征讨曹魏是迟早之事,何不趁此机会占先机呢?”
    孔明道:“此必乃是周公瑾之计。殿下出兵长安,曹操恐其洛阳失陷,直逼许昌,故必回师救援;此时策便可从扬州出兵攻取徐州矣。”
    我道:“军师此次出兵,曹魏守其函谷关、弘农,久功难下,你认为我军可时可破关而入洛阳?”
    孔明道:“殿下,依我观之,十天半月也难取下。不如殿下出兵攻取武关,命襄阳黄严将军三路水军进攻樊城,南阳顾及不及,可全胜取之;到时我军可取豫州新野、汝南二郡矣。”
    我点了点头道:“军师之言正合我意。可如今曹操早已使探兵探查我军动静,出奇兵取之难矣;力攻,我恐我军兵力难敌曹魏数百万大军,不知军师有何对策?”
    孔明道:“殿下,兵书所云:兵至沙场变化多奇,要见机行事,因地制宜。”
    我军至长安,长安守将杨文义、张任等将出城来迎。杨文义道:“殿下,军情紧急,我早已使人前往洛阳,南阳打听敌军虚实,以做我军知其而攻其之用。”
    我道:“文义,做得好。对了,张将军,敌军函谷关守备如何?”
    张任道:“自曹操进位魏王以来,曹魏加兵驻守函谷关、弘农、武关等地。依我观之,此次我军出兵去取难以攻下。殿下应知,为何仍要应东吴之请求呢?依我观之,现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借刀杀人,此乃东吴孙策之计也。”
    孔明道:“张将军果然有大将之才。殿下也是如此想,猜测此乃东吴之计。”
    张任道:“那殿下为何还?”
    我道:“张将军勿须多言,就算是计我也要应允东吴之请求,进军中原是迟早之事。”
    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