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大内总管 >

第110章

穿越之大内总管-第110章

小说: 穿越之大内总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女匆忙出了赛儿营帐,慌张地朝外而去,负责巡营的李自成一眼便看到侍女慌张的神色,便悄悄跟了上去。
    沿路李自成躲躲闪闪,极力避免被偷偷摸摸朝药材铺子而去的侍女发现。侍女在进药铺前朝左右街道看看,好在李自成机灵早藏好了身形,侍女并没有看到什么熟悉的面孔,便进了药材铺子。
    李自成就守在一旁,盯着侍女出了药材铺子,等侍女走得远了便疾步进了药材铺子,朝药材铺子的店小二询问道:“店家,刚才那姑娘买了什么药?”
    那店小二看了一眼李自成,见李自成一身衣裳虽旧,却身携一把明晃晃地战刀,不用想,定是义军的人,这些人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角色呀,城被攻下后,城内商家几乎全被分了,要不是这药材铺子还能接济义军伤药,早给搜刮了!
    店小二自然不敢隐瞒,颤声回道:“这姑娘说是家中老鼠太多,买了半钱砒霜回去毒老鼠!”
    “砒霜!?”李自成听到是‘砒霜’一愣,随后迅速出了药材铺子急忙朝侍女消失的方向跟去。
    入夜,义军驻扎的地方,高迎详的营帐内,李自成朝高迎祥将白天的所见所闻禀告了一次。
    “半钱砒霜?!”高迎祥有点纳闷,半钱砒霜,要毒杀成年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圣女’买了半钱砒霜要干什么!
    “这事你没告诉别人吧?”高迎祥问道。
    李自成忙回道:“属下再也没对第三者说起过!”
    “这事儿且不可对第三人提起!”高迎祥点首朝李自成笑道:“自成呐,只要你专心跟着我和副教主办事,好处定少不了你的!”
    李自成赶紧躬身朝高迎祥回道:“属下定为闯王、副教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好!”高迎祥大笑到:“你先退下,严密监视圣女的一举一动,明白吗?”
    “属下明白!”
    李自成匆匆退出了高迎祥的闯王营帐,半响后,高迎祥整理好衣裤匆匆朝王自用的营帐走去。
    ……
    赛儿接过侍女手中递过来装有砒霜的纸袋,朝侍女厉声询问道:“没人知道吧?”
    侍女回道:“奴婢用性命保证,绝无旁人知道这事儿!”
    赛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狰狞,只见光芒突闪,一把寒光四射的长剑便抹过了跪在地板上侍女的咽喉。
    那侍女致死一刻,也完全没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她只是睁大着惊恐的眼睛不可置信的瞪着赛儿。
    有其父必有其女!
    魏忠贤毒辣的行事手法,赛儿也遗传了不少,当然魏忠贤的克星王承恩,也同样让赛儿处处吃瘪!
    何况赛儿在江湖行走多年,早已清楚阴患不除,后患无穷的道理。所以帮助赛儿买砒霜的侍女,赛儿就只有杀了了事,这样自己买砒霜来干什么的事情才不会泄露出去,才会安全!
    白莲教圣女在教中的权利等同于教主,杀个人自然不是什么大事儿。赛儿命下人将赛女的尸体抬走,清理干净营帐内,然后将众侍从遣退。
    营帐内,赛儿将坏内装着砒霜的小纸包拿出来,解开封口,倒一点儿不至于连自己也毒死的砒霜混在茶杯中,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赛儿将手里的茶杯摇晃了几下,让里面里的砒霜迅速溶解。赛儿手中茶杯内的茶水随着赛儿手上摇晃,荡起阵阵波澜……赛儿此时又想起了王承恩压在她身躯上时,五官因为兴奋而几乎扭曲!
    “恶贼!”
    赛儿咬着牙齿恶恨恨的诅咒王承恩,随即,手中茶杯一把举起,就要到嘴边的时候突然停下手来!
    “哈哈——”赛儿好像想通了什么一般,突然发狂大笑:“就这样弄死他,也太便宜而贼了,我要留着他!我要教授他绝世武功!让他去刺杀自己父亲!哈哈……”(手打小说网2。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手打小说网 手机访问:http://wap。2。  电脑访问:2。
……(本卷结束) ……
卷五 莫道不销魂
章151 标本兼治
    承恩带着丁离和几个武监急忙来到刑部大牢。
    原因无他,秦良玉竟然忍心将自己大哥的孙女、秦家的唯一血脉秦雨直接送进了刑部大牢,说是以正视听。王承恩在接到消息后便带着武监,直接就要硬闯刑部大牢。
    那么俏丽的小丫头关在黑乎乎的监牢里,这要在监牢里待上一两天那还不成残花败柳呀!
    所以王承恩准备强闯刑部大牢,先将秦雨包下来再说,然后拉上秦良玉到崇祯面前要人!
    在刑部大牢看门的差役见到王承恩领着武监大摇大摆的走过来,心中直犯迷糊,天子脚下刑部大牢也有人敢大摇大摆的硬闯,要么就是不想活的,要么就是神经错乱的!
    执勤的差役朝王承恩等人大喝道:“站住,尔等何人?竟敢闯刑部大牢,活的不耐烦了嘛!”
    “闪开!”丁离一声大喝道:“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公公到此,谁敢阻拦!”
    丁离话音一落,差役们大惊,就算他们不知道刑部尚书是谁,也不敢不知道司礼监掌印太监是谁?此时,谁还敢妄动!
    这群差役都是吃软怕硬的主,此时见王承恩等人气势汹汹,一看便是大有来头之人,可是刑部大牢没有刑部颁发的通行证,那可是是任何人也不能进的呀!
    在这个时代,在权势面前,一切规矩都是可以通融的。只见一个差役首领模样的差役走出差役队列,一边躬身。一边讨好道:“诸位公公请,请!”
    说罢,这差役嘱咐一边地差役,然后亲自带着王承恩等人进到刑部大牢。
    那个朝代的大牢,都是社会最黑暗的地方。自皋陶祖师爷开创了监狱的样板模式后,一代又一代的典狱官吏将监狱建设成为恐怖、血腥的代名词。汉代酷吏尹赏任长安县令时,曾在监狱里修造了名为“虎穴”的地牢,挖地数丈深。四面砌墙。用大石板盖住出口。他将人犯抓来。以百人为一批,依次关进虎穴中,用大石板盖住,几天后这些人犯都死在了一起。一般的衙门官吏常常将那些无辜地证人以及相关人员一并监禁,对那些被拘锁地人不给口粮,让他们活活饿死;或者擅自对犯人严刑拷打,将他们折磨至死。狱内阴暗潮湿。空气污浊,疾病流行,又无医药,加之寝食失常,犯人在狱内死去地不计其数。
    以上种种,也难怪王承恩担心秦雨会在刑部大牢会出什么事情,火急火燎的赶来刑部大牢。
    那差役倒是想跟王承恩套些交情,小心翼翼的询问王承恩道:“小的想问王公公。大牢内找何许人?”
    王承恩并不说话。丁离冷声问那差役:“你只需回答问题带路,其他的少废话,刑部大牢女监在何处?”
    那差役吃了个闭门羹。只得再不出声,带着王承恩来到女监,一直没开口的王承恩朝那差役冷声道:“你且去寻刑部大牢的管事来,就说我王承恩在刑部大牢女监等他!”
    闻及此言,那差役立刻点头哈腰地朝外而去,找刑部大牢管事去了。
    王承恩领着武监手举火把,一个牢房一个牢房的找去,越看越触目惊心,古代牢狱,昏暗、潮湿、吃喝拉撒都在一室,果然不是人能待的地方。
    “怪了!”王承恩纳闷,不是秦良玉亲自将秦雨送往刑部天牢吗?此时却寻不到人!
    “下官拜见王公公!”
    正在王承恩纳闷的时候,刑部大牢的管事急匆匆的来到王承恩身侧,见到王承恩立刻躬身便拜。
    王承恩见这刑部大牢管事曾经在倪元璐家中见过,便躬身回礼,询问道:“大人,可知道秦良玉、秦少保老建军的孙侄女秦雨关在何处?”
    刑部大牢管事听到王承恩的话,愣了一下,朝王承恩回道:“秦少保地孙侄女一直未关在刑部大牢!”
    “未关在刑部大牢?”王承恩急忙问道:“那是关在何处?”
    “秦少保地孙侄女被秦少保押解刑部,尚书大人实在没法,念秦家一门忠烈,总不能连最后一根独苗都没留下来,只得想了个权益之计,瞒着秦少保,对外宣称秦姑娘下了刑部大牢,现在秦姑娘正在工部尚书倪大人处暂避!”
    “原来这样!”王承恩悬在心头的石头始落下。王承恩自然不会有‘秦家一门忠烈,保护秦家独苗’的想法,美人,特别是王承恩看上地美人,不成为他的侍寝佳人,他就浑身不自在!
    王承恩领着人出了刑部大牢,正待直接到倪元璐在京城郊外的府邸,一名武监骑了快马,一路飞驰而来,快到王承恩身前时,一勒马缰,马匹前蹄高高扬起,那武监在马匹前蹄扬起的瞬间已经翻身下了马,朝王承恩禀报道:“禀报王公公,皇上宣王公公速进宫议事!”
    王承恩明显愣了一下,下早朝时,崇祯并没有找他,现在却急找他进宫,一定是什么急事儿!
    王承恩不敢耽搁,接过武监的马匹,扬鞭往紫禁城飞驰而去。
    来到紫禁城,王承恩下马步行,急匆匆进了乾清宫。乾清宫内,早集合了一堆大臣,而且是武将居多,王承恩看到这些武将,心中了然,崇祯要集合力量对付国内的叛乱!
    “臣,王承恩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本书转载1 6K文学网www。16k。cN”
    “王爱卿无需多礼。”崇祯还因为王承恩的战功心中兴奋不已,见到王承恩后,本来晦暗的神色一扫而去,笑道:“见到爱卿,朕心中逐定,能分朕忧者,非爱卿不可,哈哈!”
    听到崇祯这句话,周围站立的大臣心中猛跳一下。崇祯对王承恩地器重怕是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
    闻及崇祯之言,王承恩也心中咯噔一下,崇祯这话,分明是有意派遣自己上内战前线!可是王承恩还没准备好去剿匪呀!
    家私兵王承恩是准备用来从高丽登陆在后金的侧翼牵这可是在敌后部署兵力呀,后勤如何保障都够王承恩忙的,若是王承恩被崇祯派遣去剿匪,王承恩的一切计划都泡汤了!
    果然。崇祯朝王承恩道:“陕西乱民贼患势大。朕与诸位爱卿商议。朝廷内能征善战者,非爱卿莫属!”
    王承恩心头再跳了一下,战’四字,臣受之有愧,臣以为,若要平贼换需要双管齐下!只战。治标不治本,边剿匪边抚民方为标本兼治的上上之策!”
    明朝历史上也出现过对反贼‘边剿边抚’的政策。这套政策地实行者熊文灿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招抚张献忠、刘国能投降,而张献忠名义上是归顺明朝,实际是向熊文灿催索饷银,屯兵数万于谷城,伺机而动。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再起。势如破绣。熊文灿因此次抚局失败而被捕入狱,次年被斩。
    熊文灿地政策没错,只是他地策略只是招安反贼而不是抚民。没有找到明朝农民起义的根源,治标不治本,也怪不得给崇祯砍了脑袋!
    明朝的赋税,是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收得及低的。农业税低。商业税更低,明代的税收几乎在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增加。而实际上是不断减少,农业税减少,商业税减少的更多。所以到了崇祯年间,人们对任何一次增税地行为都叫苦连天。以至当政府试图增加赋税时阻力重重。
    为什么农民还会反了这样的朝廷呢?
    明末处于地球小冰河时期,连年干旱让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