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H文电子书 > 拉上你的拉链 >

第2章

拉上你的拉链-第2章

小说: 拉上你的拉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都有好几天没看到他了,这不趁买菜的时间出来陪陪他,约会呢。”女人又笑。

  “姑娘,你谈朋友了吗?”女人将两只粗辫子摞到胸前问小心。女人好象不跟小心聊点什么,对不起那两瓶矿泉水似的。

  小心摇了摇头。

  “我儿子也没谈,我们都要他大学毕业后再谈,在大学谈朋友听说很花钱的,我怕我俩挣不了足够的钱给儿子,大学生么,还愁没有对象。”

  “是呀,阿姨,你儿子很听话。”小心在想象阿姨的儿子,头发染了吗?经常上网吗?隔额三差五下馆子?现在有多少大学生不是这样呢?小心的表姐才上大二就跟同学同居,说不定阿姨的儿子也是这样,只不过瞒了他的父母。也可能不会吧,看他们的父母勤劳朴实样,他们的儿子也应该很懂事听话呀。听话,像小心和她的父母,不也经常为一些小事闹别扭吗。阿姨的儿子进了大学,慢慢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除了一些物质和血缘的维系,在精神层面上他们有多大的沟通呢?

  一只大鸟状的风筝在小心的头顶悠闲地徜徉,放风筝的小孩在父母的帮助下,兴奋地尖叫,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除了手中的线和蓝天上的风筝。承载小心童年记忆的有这种快乐吗?如此简单却又如此真实。在草地上打过滚吗?玩过泥巴?在树林中追过蝴蝶吗?与别的小孩子打过架?被同学欺负过一回也好呀,可小心回忆里没有这样的结。在幼儿园游戏,处处在老师的监督之下,还要排队。背诗词,弹钢琴,学外语,现在想来,连玩都要排队,像生产拉链的流水线一样,那还有乐趣吗?所有的一切都要用数字来衡量,大人的目的是小孩最后的结果,谁来称称,我们的快乐有多重。

  小心十三岁时要求父母买了一个带轨道的火车,那时小心早已不玩玩具了,连女孩子喜欢的布娃娃小心也只在睡觉的时候抱一抱。可小心痴迷于这套玩具,因为塑料轨道可以随意重组、延伸,随时改变方向。小心将铁轨处理成一个大大的弧度,火车虽然爬行缓慢,但方向和路线是小心设定的呀,一次又一次,小心想通过这种方式思考,表达,但不能清晰化。

  那谁身上没有拉链呢,这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小心收回了思绪,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单独地问问捡破烂的阿叔身上有没有拉链。

  小心想到爸妈的工厂找点废旧的物品送给他,不,还是买给他吧,送和卖对于一个捡破烂的人经济上有很大的区别,对他们的心理或自尊能有影响吗?小心觉得很重要,许多事情的面孔给人一些模糊的猜测,如果无意识的举措或言行不自觉地给予了对方伤害,这种伤害的结果或许也是不可饶恕的。

  可怜的小心!

  人的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谁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这些问题呢?捡荒的夫妇生存对他们来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他们也有希望呀,眼前的希望就是多挣点钱,包括用捡破烂的方式,远一点的希望都在他们的宝贝儿子身上呀。你还是送给他们吧,他们的感谢或许更强烈更真实。

  “阿姨,我那里有些工厂的废料,你让阿叔去拿吧。”女人说起儿子话题很多,可小心的心事始终挂在那上面,她想早一点揭开谜底。

  “好呀,姑娘。”女人雪白牙齿又露了出来。她一边推打自己的丈夫,一边问小心:“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小心。”

  女人在拍打男人后背的尘土,男人睡眼惺忪,似乎刚从一个甜美的梦中醒来。

  “小心?”女人的表情似乎很夸张,应该是那种在乡下性格开朗乐善好施的邻里。“你父母很有文化吧,这么好听的名字,我儿子叫有富,是不是很土气?”

  “哪里,有富,说明你们以后有福气呗。”

  “是啊,就图这个。”女人一脸乐呵呵。

  小心急着去实现自己的计划,她将地址告诉了男人,又反复让他记住,叮嘱他下午下班的时候去厂门口等。

  天很蓝,天空显得很高远,抬头望时,视线被坠得涨痛,但小心似乎没有早上刚出门时的压抑和郁闷,她告别了捡垃圾的一对夫妇,走出了江边公园。

  书包 网  想看书来

弥漫夫妇的办公室在走廊的顶端。走廊其实是一面墙和一排窗户,估计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面墙和窗户了,墙上粘贴了各式各样的拉链,而窗户的窗帘竟也是由拉链组成的,无论如何都让人联想到这是两个极致的人。

  一场争论已经在这间极具个性的办公室发生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小心的妈妈王欣挑起了话题。

  “任何行动都是思想的延伸,我能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吗?”

  “我说没有什么想法,你相信吗?”


()免费TXT小说下载
  “你愿意我相信吗?’

  “没有绝对的事情。人有时你会觉得他很贱。许多人都是自找的。”

  “比方说你。变化了就一切都改变了吗。”

  ‘你不觉得有些事可以用残忍来归纳吗?’

  “更残忍的是到最后的残忍,那将不可挽回。’

  “尤其对小心,我们欠她太多,实在没有尽到一个父母的责任。”

  此时的小心离开捡破烂的夫妇后,去了学校。

  去学校不确切,是去了学校旁边的网吧。

  网吧在小巷的尽头,你只要走到尽头,没有路走了,就走进二楼的网吧。现在的网吧也奇怪,尽找些偏僻的角落,更奇怪的是,晚间的灯光朦胧而又昏暗,刻意营造一种什么氛围,就是白天深色的窗帘也只露一点缝。

  小心很容易找到了同班同学李颍颍。

  李颍颍带着耳机,手指不停地在敲打键盘,合着耳机里的音乐晃动身体。李颍颍文采很好,不时写些风花雪月的东西投稿,小心看过好几篇李颍颍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觉得她比班上其他女孩子有思想,小心很喜欢与她打交道。

  小心没有打扰李颍颍,她站在李颍颍身后,看李颍颍写的文章,题目就吸引了小心的注意:

  《2005年去做鸡》

  迷离,温暖,肉身裸露,玉体横陈,我以一个女人的眼光,打量浴池的女人。

  水恣意地;在女人身体的每个角落慵懒、放肆,溅起水花和波纹。一个女人站在盖住肚脐眼的水池里,私|处若隐若现,象一朵黑色的玫瑰,撑开,尽情的张扬;另一个女人半蹲下,让双||乳露出水面,不断地用手托起,又将后脑勺向后仰,一头黑发铺开,几乎诱惑了一池清水。我不能肯定每一个人的身份、年龄、职业,面对一丝不挂的肉体,我不屑于揣测她们的灵魂,我了解我的身体,我像了解我的身体一样熟悉我那些姐妹的身体。当一个人的肉欲或物质的欲望象月饼盒一样华美,而里面的馅发烂生虫时,我一定会找一个浸满风的土垛边,尽情地吐换浊气,平抑胃肠生理上的泛滥。

  此刻,我很舒适,我的身体很舒适,我的每一个毛细血孔都在舞蹈、歌唱,透出音乐的芬芳。前程往事如云烟,我仍记得的是我在水池里泡了很长时间。真的,很长、很长,过往岁月哭泣的时间、痛苦的时间、幸福的时间、悔恨的时间,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长,这么久远。有一瞬间,我的灵魂出走,四肢无力,频临任人摆布的深渊。我的遥远的小山村,我的淳朴的姐妹,他们鲜活的身影,他们乌黑的眼珠,她们像家乡泥土一样红晕的脸庞,在浴池里沉浮,又象投入湖中的石块一样荡起涟漪。我感觉到她们极力想拽住我,抑或重重地触动我、撞击我,我挣扎着无动于衷,我呐喊着却发不出声音,我歇斯底里,我辗转反侧,我清晰地看到我的身躯扭曲,五官变形,这可不是因为一个念头,因为念头。。。。。。

  “不会吧,颍姐”小心从后面拍了拍李颍颍的肩膀。李颍颍比小心大二岁,又来自乡下,懂得照顾人,小心所以称呼她颍姐。

  李颍颍吓了一跳,取下耳机,见是小心,“大小姐,你怎么来了?”边说边点了文件的保存。

  “找你聊聊。”小心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你也不至于用这样哗众取宠的名字吧?”

  “你说对了,我就是要哗众取宠。你看网上那些家伙,不是胸口写作,就是下身写作,Xing爱至上,无病呻吟,网上的文学成了一个Xing爱的展示场,上网的人趋之若婺,点击率一路攀升,是些什么东西。”

  “你不也在随波逐流吗?”

  “我这不是,我这是挣稿费,改变文学必须进入文学,象我要进入文学圈就得安稳地读完大学,不能老指望家里搬泥巴给我生活费呀。”

  “歪理,如果许多人都像你这种阶段性的想法,那文学还有希望吗?说不定网上那些家伙都是你的同类呢。”

  “我的理想是卖文为生,想不到你的意思是要我卖身为生,依你所言,我只有去做鸡罗?”

  “我不是那个意思”小心被李颍颍抢白,涨红了脸。

  “你能找到身上没有拉链的人吗?”她们之间的对话经常没有连贯性,彼此都习惯了。

  “发烧啦,怎么会有这么变态的要求?”

  “你想想吧,拜托。”小心像她母亲,很多场合喜欢用这两个字。

  “上衣没有拉链到是见过,现在一般的人裤子都有拉链呀,包括我们女生,裙子也有。”



  “死人?”李颍颍突然大叫。

  周围上网的人都带着耳机,没有人为李颍颍的声音停止手中的动作,但小心还是往四处看了一下。

  “死人还有意义吗?”

  “穷人?”

  “现在拉链又不是巴黎香水,谁用不起?”

  “你别做这样极端的划分,这不是一类人,只是可能人群中有这样的人。”

  “那你上大街上找呀,一个一个的问,就象推销洗发水一样,连捡破烂的都不要放过,也别在这边冥思苦想,我下午陪你上街去找,挖地三尺,翻遍城里也要给你揪一个出来。“

  “还真的,我感觉到有个捡破烂的身上好象没有”小心便将刚才的事跟李颍颍说了。

  “恩,很有可能,那种老式的棉袄是没有拉链。”

  “谁要你找身上没有拉链的人,你爸爸的拉链每年卖那么多,他不会要求地球上每一个人都用他的吧?”

  “要是你爸爸,那就是钱多的烧的,以前诗人的脾气在回头,好理解,大诗人是疯,大商人是狂,疯狂两个字就是为他们创造的。”

  “别胡思乱想了,就我自己要找。”

  
拉上你的拉链(4)
四。

  王欣的敏感或感性多少有点愧疚的成分在里面。

  小心跟父母在一起呆到七岁就被送到乡下外婆家,念完小学才回来。

  小心小时候,夫妻俩对诗的狂热,使他们没有意识到女儿其实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把女儿送到乡下,他们俩所有的热情,又扑到了生意上。或许人生都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某个阶段你的重点。人到底需要什么呢,即使是诗人的他们,恐怕也不能说清自己内心的真实。

  比方说他们从对精神的求索到对物质的追求,不留一点痕迹,象切换电视频道一样。仅仅归结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