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校花之兵王重生 >

第383章

校花之兵王重生-第383章

小说: 校花之兵王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若茗听了赵若文的话后,勉强微笑道:“弟弟,我刚开口收留了他,现在就赶他走,如此反复,传出去被怕全郡笑话。”

    “难道让他留在赵府无赖混吃不成?”赵若文不服气道。

    赵若茗摇头道:“杜永南名声虽不佳,但不是无赖混吃之人。那****卖了百年人参,立即支了五百两银子做日后吃穿住用。我知道你不喜他,不过你放心,他那日请求收留时,说待他熟悉本地,就会换出去。想来,在赵府住不久。你且忍耐。”

    赵若文只好做罢,末了叹了一口气:“可惜赵府声誉受他侵蚀矣!”

    连续服用千年人参三天,焚天火已经壮大成一小团,然而开始微微泛紫。

    原来,焚天火又叫焚天紫火,其颜色为紫色,杜永南当初收服它时,是因为它已经衰弱到了极点,才是白色。

    焚天火壮大,可以用于炼器,杜永南也不耽搁时间,直接从芥子腰带中取出几块精铁。

    当初在翠微院时,杜永南筑基成功,为了练手提纯炼器材料,特定兑换了一千斤精铁。

    精铁遇到焚天火立即融化,火星飞冒,正是焚天火在去除铁精的杂质。

    杜永南见焚天火如此了得,大喜不已。

    转眼间,精铁杂质尽去,向铁精转化。

    杜永南见状,暗叹焚天火厉害,没有修仙法诀也能直接把精铁炼成铁精。

    不过,这时杜永南却立即把焚天火收回。

    铁精已经是修仙炼器材料了,他担心若以铁精炼成长剑和匕首送赵若茗会给赵若茗招祸。

    不半日,杜永南已经炼好一把长剑和一把匕首。

    长剑上他除了布有破甲禁制,考虑到剑重达两百斤,所以还布了一个鸿毛禁制,使得重两百斤的长剑轻盈得连三岁小儿也能提得起。

    炼好剑身,杜永南带着剑和匕首出去找工匠装上剑柄,再配上剑匣。

    第二日,杜永南把长剑和匕首放到长盒子中,贴上封条,然后把把一封信交给赵华安。

    “我要走了,这几天多谢你的照顾。”杜永南对赵华安道。

    说话时,他取出十两银子送给赵华安,接着说道:“待我走出赵府大门,你再把信交给赵大小姐。”

    “是,杜公子。”赵华安得到十两银子,心中大喜不已,表面上装不舍道,“杜公子,您不多在赵府住几天么?梁通他们诽谤你,你何需理他们。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

    杜永南微笑地摇摇头,没说话,直接离开了房间,走出静心院,最后离开赵府。

第607章 赵若茗愧疚

    却说杜永南走出赵府朱门,赵华安立即持信报赵若茗。

    赵若茗正在她平日居住的望月楼看书,不过书看着她,她却发神了。

    那日赵若文找她说赶杜永南走之事,她虽不愿,但事后也很担心。倒不是怕赵府名誉受损,而是担心自己引狼入室。

    阿绿接到赵华安请求后,上来报赵若茗。

    “小姐,赵华安求见。”阿绿走到旁边轻声说道。

    赵若茗回过神来,想起赵华安就是她安排负责杜永南起启的小厮,于是道:“让他上来。”

    “是。”阿绿应了一声,立即转身去带赵华安上来。

    赵华安随阿绿上楼,见到赵若茗,行礼后,把信封献到赵若茗前,说道:“大小姐,杜公子刚才已经离开赵府了。临走前,他让我向您告。这是他的留住。”

    赵若茗闻言先是一喜,随即惭愧不已。杜永南自行离开,她已经知道自己错怪杜永南了,心中惭愧自己行善不能尽善。

    阿绿上前接过封转交给赵若茗。

    赵若茗望着信,信封正面书着“恩人赵大小姐亲启”八字,不由失神一阵,俏脸发红,觉得自己愧对杜永南。

    接下,她把信拆开。

    只见信里写道着杜永南向她感谢救命大恩,然后说自己已经对本地熟悉,所以离开赵府。最后是他在静心院留下一柄利剑和一柄匕首为她做防身。字不多,二百来字,感谢大恩占了近一百五十字,通篇没提在赵府发生的不愉快之事。

    赵若茗读完信,自语叹道:“是我多疑,错怪杜公子了。”

    紧接着,她记起杜永南曾给过她五百两银子当做吃穿度用,当时说好走时进行结算,剩余的钱还给杜永南。

    “杜公子呢?”她霍地站起来,向赵华安问道。

    赵华安道:“早已离开赵府。他要求我待他出了大门再向大小姐报信。”

    “你可知道他的去向?”赵若茗问道。

    赵华安摇头道:“杜公子没说。”

    “唉”赵若茗失望地回坐椅子,心想道,杜公子必定伤心赵府上下对他的态度,必不留在县城,只怕这时候已经出了城。杜公子连五百两银子都不要,亏我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担心他贪婪赵府钱财。赵若茗啊,你羞不羞!

    她又把信看一遍,只见信最后写道:……大小姐府上富足,一应无所缺,杜某虽欲报大小姐救命之恩,却无以报。思虑半日,决定自造一利剑和一匕首送大小姐护身,保大小姐长命百岁……”

    赵若茗没有细想杜永南几乎足不出户怎么自己打造利剑和匕首,只是满心羞愧。

    她把信收回,站了起来,说道:“去静心院。”

    说着,她便下楼前往静心院,阿绿和赵华安跟上。

    到了静心院,进入房间,看见一只长木盒端正地摆在桌面上,木盒口上贴了封条。

    赵若茗走近,打开木盒,数股寒光射出,令她全身起了一阵鸡皮疙瘩,猝不及防下逼得她后退一步。

    站在后面的阿绿和赵华安也看见木盒内寒光逼人,赵若茗被吓得后退,不禁担心叫道:“大小姐!”

    两人均想上前保护,赵若茗定了定心神,摆手道:“放心,我没事。”

    赵若茗重新上前一步,目光落在木盒内,看见里面放着一把剑和一把匕首。

    她伸手称拿起匕首,入手立即感到这把匕首比一般匕首要重上不小,再把匕首拔出,寒光照人,锋利无比,明显不凡。

    打量一下匕首,赵若茗插回匕首,放回木盒中,转而拿长剑。

    她本以为匕首较一般比较重,长剑一定也比较重,却不料长剑极轻,比匕首还有轻。

    “咦!”她不由大讶,把长剑拔出,同样寒光照人,与众不同。

    待她把整把剑从剑鞘抽出来,俏脸上更加震惊了。

    一把看似百炼精钢打造的长剑居然轻飘飘的,几乎没有重量。

    “这是用什么打造成的剑?”赵若茗好奇无比,顺手把长剑向桌角一挥。

    那坚硬的桐木桌如纸糊一般,长剑毫无阻挡,半个桌角就落到地上了。

    “这剑!!!”赵若茗美目瞪得老大,呼吸都不禁粗重一两分。

    刚才她挥剑明明只是随手一挥,没有使力,但桌角立即被斩开了。她有些不相信地再把长剑往另一个桌角,与刚才一样,几乎不用力,那桌角直接被斩断了。

    “这是一把神剑!”她看着手中长剑不由说道。

    站在后面的阿绿和赵华安看见赵若茗毫不费力切下两个桌角,而且几乎没有声音,立即猜到那剑锋利无比,均大吃一惊。

    赵若茗看着利剑出神一阵,把剑还鞘,放回木盒子。看着木盒子摆着的长剑和匕首,她绝美的俏脸上神情复杂到了极点。

    “想必匕首也是吹发可断削铁如泥的神兵。这两柄神兵至少值万两黄金。尤其是长剑,竟轻剑鸿毛,十分神奇,足可以当传世之宝。”她暗想道,“可笑我还担心杜公子觊觎赵府钱财。”

    ……

    ……

    却说杜永南离开赵府后,并没有如赵若茗所想那样离开县城,而是找了一家最好的酒楼暂住下来。

    那家酒楼叫悦宾楼,占地面积不小,分前后院,前院酒楼,后院住人。

    在房间修练两个小时,到了中午,杜永南到前院吃饭。

    杜永南不缺钱,所以直接到三楼上订了一个包厢。

    酒菜端上来,杜永南正好尝一番大顺国的美食,心情不错。

    他正饮酒吃菜间,听到外面有人走动,听脚步声不下于七八人,而且脚步轻盈。

    这群人鱼贯进入一个隔了一个包厢的包厢。

    杜永南本不在意,然而他听力极灵敏,远超常人,无意中发现那群人进入包厢后竟不是开怀畅聊,而在里面窃窃细语,似是在密谋什么。

    杜永南当下好奇,凝神细听,只听见有人说道:“……大哥,做完这次大买卖,咱们洛山九雄也可以金盘洗手,添置田地,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了。”

    “不错。”一个深沉中带着一丝嘶哑的声音说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赵家不过孤儿寡母,却坐拥首富,不知被多少人惦记。嘿嘿,赵玉昆死后,赵家非但没有随之衰落,反而更加富得流油,这不是抽人眼红吗?萧红玉那婆娘真是蠢到家了。”

    杜永南听到这里,立即一警,猜想他们说的是赵府。在他赵府住了近十天,也隐约知道赵府人丁单薄,而且赵若茗父亲已经英年早逝。

    “大哥,是谁请我们半路截杀赵家独苗呢?”又有一个声音问道。

    那个嘶哑深沉的声音道:“我也不知。对方与我接触时,不仅蒙着脸,还全身黑衣。不过,既然出得起如此重金请我们下手,想必是县里大户。也许是张家,也许何家,甚至可能是郑百川那个狗官!”

    “不会吧?郑百川好歹也是父母官,他怎么会……”

    “哼,屁父母官。破家县令、灭门知府。越是当官,越是心黑!郑百川那狗屁只怕垂涎赵家财产久矣……”

    “不错,不错。大哥说得对。可惜,赵家如此巨富,咱们不能分杯美。可恨!”

    “哈哈,老七,你就知道足吧。这次若事成,咱们分得白银五千两,足够我们安安稳稳过下辈子了。”

    “二哥说的是。”

    接下,这洛山九雄憧憬畅想起未来,杜永南知事关赵府,耐心仔细听着,想从中知道更多情报。

    这洛山九雄憧憬一阵未来后,终于提到重要信息:“诸位弟弟,今天就少喝些酒,养精蓄锐,等明天一早,赵家独苗出城去府学路过猫儿山时,咱们兄弟一鼓而下,把赵家独苗杀了。待拿到钱,我们再畅怀痛饮也不迟!”

    “大哥说得对!”

    “大哥英明!”

    …………

    剩下的洛山八雄纷纷赞同。

    听到最主要信息,杜永南暗想道:“赵若茗对我有救命大恩,此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不理。只是赵府上下对我不信任,我纵然把这‘洛山九雄’捉去赵府,赵府多半不相信。赵府不信我不要紧,就怕他们不当一回事,继续疏于防范。不若等明天赵若文出城时,我跟在其后,等‘洛山九雄’发难,我再出手救他不迟。赵若文经过生死威胁,想必今后很注意安全,不再给坏人可趁之机。”

    打定了主意,杜永南决定暂不动手除洛山九雄,免得打草惊蛇。

    于是,杜永南继续一面喝酒吃菜,一面留神听洛山九雄的谈话。

    “……大哥,那赵家独苗明天一定会经过猫儿山吗?”

    “当然。这是赵府内线传出的消息,错不了。”

    “内奸?嘿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