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昙花梦 >

第47章

昙花梦-第47章

小说: 昙花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像着了魔一样,一再摇头叹息,喃喃自语道:“斯人也,而有斯疾焉!她是奇人,可
惜可惜!你妈病在心,要防其突变。其实,她本人的脉理比我更精通,她的病,她自己知道
得非常清楚。目前,你尽量给她欢心,以尽子职,暗中准备后事。”
  我听了,心如刀剐!
  医生去后,马太太对我说:“该知道,医药无法挽救我的生命了,我病在心。年轻时,
我对医学有过研究,曾经想当医生。不过我看许多当医生的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苦守过的。
一般人的心理,总认为年轻的医术饯,临床经验不够丰富,所以病家多求医于老的。因此许
多年轻的医生门庭寂寂,收入有限。到了他成名成家的时候,年纪已经老了,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这有什么意思呢?古语说:医怕年轻妓怕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不想做
那个妙手回春的生意,宁可干这个妙手空空儿,虽然同是妙手,其技术在于三个指头和两个
指头的不同而已。”
  她说:“刚才那位医生是天下名医,名叫施一帖,外号‘一见愁’。本来医生看病着重
望、闻、问、切四字,他特别精通脉理,着重切气开头不望、不闻、不问,一接触病人,即
按脉搏。低头沉思,如睡如痴,切后也不看病人,马上开方,一帖即愈。如果切后,认为病
人膏育 无可救药,断定死症,他就会突然瞪目,对病人直视,那就说明病者此命休矣,所
以外号‘一见愁’。”说时她神情自若,好像对小孩讲故事一样。
  当时我心乱如麻,她反而安慰我说:“丽兰,安静一点,不要难过,每天给我定量的鸦
片,麻醉我的神经,兴奋我的精神,这就够了。你天天陪我一起聊天谈心,这不更好吗?何
必那样庸俗,把死看得那样恐怖!”我无可奈何,只好依着她。
  她说:“人是感情的动物,最怕情感牵连太多,死时痛苦更深。比如说,我现在卧病在
床,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如果床前坐着白发的慈亲和年轻的妻子,环绕床边的还有黄口小儿。
我心里就会想,我一旦气断了,哀哀数口,何以生存?我死后将会演变成:我死夫再婚,老
母无人赡养,儿女孤苦伶仃。这样死别生离是人生最悲痛不过的。现在我孑然一身,无牵无
挂,死不过是长期的休息,没有什么痛苦的。其实我现在心力已竭,也应当长期休息了。”
  “我的一生,可算是战斗的一生。我所处的环境经常是四面受敌,明争暗斗。从外表上
着,我每天都是过着豪华的生活、有着高级的享受;我的工作看来百无一失,无往不利,但
是其中我费了多少心机!我绞尽脑汁,处心积虑,既要大胆作战,又要沉着应付;既要雷厉
风行,又要谨慎从事。每次战役,都要全神贯注,事无巨细,必躬必亲。稍不慎就会身败名
裂,不堪设想。”
  “凡事谋定之后,要反复思考,既要求成功,又要防失败,时时存戒心,处处防突变;
定要做到胜可以席卷囊括、败可以保全一身。身经百战,未曾败北,没有露过面,丢过脸,
失过风,坐过牢。我疏财仗义,劫富济贫。取的是贪官污吏富商巨贾;济的是孤儿寡妇,穷
苦百姓,虽然挥金如土,还是用之不竭。但是,我一生总是提心吊胆地在惊涛骇浪的航程里,
冒过许多风险,避过无数暗礁。为了保持人格和庄严,我始终力持镇定,但是,我的心灵已
经破碎,我的精力已经枯竭。今日,我能在江湖上留下盛誉,不受法律制裁,克保善终而得
全首领,我虽死却愿足而瞑目了。”
  临终,她又嘱咐说:“前日特托长江海关帮办韩天雄送出女儿红两坛,履行当日小楼之
约,了我一桩心愿。戚家庄的恬静生活我念念不忘,戚家父女,一老一少,情殊可悯,不过
他们有许多家资,足可享受一生,我亦放心。但天下动荡不安,桃花源也非避世之地,我死
后,你要把我的近况告诉他们,还要他们谨慎行事。玉芳应当为她择个佳婿,勿误其青春。
目下琐事交代清楚,我就可以无忧地与世长辞了。
  “关于你的事,我认为白线不如锦线安全。但凡这种妙手生涯,都非常危险。我活着,
还能暗中保护你,我死以后,你应当马上洗手,走婚姻道路,求个人前途。像你这样的人品,
万中选一,何怕没有好姻缘?”
  接着,她加重语气对我说:“记住,军政两界人物,千万不要选择!能够约得一个金龟
婿,就是你的一生幸福。”
  当李丽兰提到马太太赞她外貌万中选一时,程科长暗地里打量着她,她的确是一个天生
尤物,美丽得很,心里着实钦佩马太太的眼力。再听到她说,马大太嘱咐她不要选择军政两
界人物为对象时,心里不免一震,热辣辣地说不出其中的味道。便笑对李丽兰说:“还好你
我相见得晚,假使当时我看到你,按照你师父的清规戒律,我首先就被拒于闺门之外了!’
  “那也不能一概而论,也许会逆师违训。”李丽兰说着陪送秋波,逗得程科长心驰神往。
  “好一个逆师违训!”程科长哈哈大笑,笑得李丽兰满脸艳红。
  程科长接着问道:“马太太奇人炒论,对此事她一定会说出道理来的。”
  李丽兰答道:“当时我对她的话也想不通。我追问她究竟什么原因,她对我说:‘你涉
世未深,虽然读过许多史书,但是,对于其中的成败得失没有深人研究。历次改朝换代,不
知牺牲了多少性命,最终结果脱不了成王败寇。败者为寇,这一批人的悲惨命运自不必说了。
就说成者,那一批攀龙附凤的,还是你争我夺,也未必都有个锦绣前程。’
  “她解释说,威足震主,权重则制,才捷被妒,名高受忌。宦海风波,仕途险恶,多少
人为了争权夺利,身首异处;多少人卷入派别之争,家散人亡。有的人年轻时建了许多功业,
到老来谋生无策;有的人曾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转眼间如丧家之犬到处飘零。历代这种事例
多如牛毛,举不胜举。她感叹浮生已促,在世之日无多,否则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她对我说,当年她经过江西南城县,曾经凭吊过历史遗迹元氏庵。这个尼庵在南宋庆
元年间曾经住过穷途潦倒的爱国诗人辛弃疾,他在这里曾写过一首词:‘绕床饥鼠,蝙蝠翻
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生平塞北江南,而今华发苍颜,布被秋夜梦觉,眼
前万里河山。’这首词给她的印象极深,所以她特地到那里凭吊。她感慨说,想不到当年曾
经统帅十万大军与金兵转战于江淮之间的民族英雄。因不受当权者的欢迎,被调到杭州,又
与主和派不合,被排挤弃置不用,老来晚景悲惨到如此地步,看来连吃粥都成问题!
  “她又举例说,大军阀吴佩孚,曾被直系的军政首脑大总统曹锟引为心腹,倚为长城,
当他在河南洛阳做五十寿诞时,各省份军都到那里向他拜寿,尊为大帅。正所谓‘天子华旗
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曾几何时,北伐一战,吴军全部崩溃,从此一蹶不振。下野后,
迫于生计,到处奔波。靠同事、朋友帮助过活,成为大号的乞丐。当年她在四川剑阁的巴山
道上,见他坐在山轿上,已是天涯倦客,颓然一老,不再有当年威震八方的气概了!据说此
老风尘仆仆,是到他盟友……四川军阀刘湘处行乞,晚景悲凉!
  “马太太郑重其事叮咛我:‘尤其现在,整个局势烽烟遍地,双方逐角中原,不知鹿死
谁手!我估计不出三年,成王败寇,立见分晓。这一批军政人物,目前看来显赫一时,好像
前途如花似锦,但都只不过海市蜃楼、昙花一现而已。假如你嫁给这样人物,岂不是等于孤
魂随野鬼吗?’”
  李丽兰凄然说道;“我与马太太朝夕相处,约有半个月。后期,她服了‘生脉散’,这
是古代宫廷御方秘制的。历代皇帝、后妃,到了快死的时候,心力衰竭,多服此药。清代乾
隆、慈禧,临终时也曾服它,但都挽救不了他们的垂危性命。马太太在世的最后一天,似乎
知道自己的死期已到,突然长叹一声,念出明初江南才子孙贲临死前写的两句诗:‘黄果无
客舍,今夜宿谁家?’到了傍晚,夕阳衔山时,她便与世长辞了!马太太死后,我把她安葬
在扬州北郊蜀冈的禅智寺附近,那里山清水秀,风光优美。”
  程科长听到这里,惊叹道:“好呀,丽兰!你把她葬在蜀冈,真是得其所啊!蜀冈是扬
州名胜,唐朝诗人张祜诗中曾说:‘人生又合扬州死,禅智山花好墓田’,你作为她的女儿
能够替她安排这样好的归宿,可以告慰你恩师在天之灵了!”
  程科长想到马太太临终遗嘱丽兰选择对象的话,有所感触,不禁黯然寡欢,叹一口气。
  李丽兰见程科长神色有异,便问道:“科座,你为什么郁郁不乐?”
  程科长被问,马上级住沉思,答道:“我想到马太太之死,不由凄然悲哀!”
  李丽兰头枕沙发,半眯媚眼,微翘上唇,摇头笑道:“猫哭老鼠假慈悲!其实你并不是
为马太太之死而伤感,而是为自己将来的前途而担忧,怕当了野鬼又抓不住孤魂。”
  一语破的,程科长惊愕地注视着李丽兰,没有发言。
  李丽兰安慰说:“经常留心政治,就能进退自如,何必杞人忧天呢!”
  寥寥数语,显示了李丽兰绝顶聪明和政治远见。她寓规劝于安慰之中,恰到好处。程科
长不禁击节称赞,脱口而出:“沈子良这个金龟婿,不知几生修到了如此艳福!”
  李丽兰笑道:“管他真龟假龟,艳福不艳福,都不是你的,何必操心!你是名利中人,
懂得什么风流韵事,还是少管闲事吧。”她懒洋洋斜倚在沙发椅上,漫不经心地玩弄着指甲
上的寇丹,随口念出李白写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句子,“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
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抑扬顿挫,音韵清越。
  这是情的挑拨,爱的呼唤。程科长被撩得魂摇魄荡,正要发作,想不到李丽兰倏然而起,
笑道:“对不起 把客人饿坏了,我上午的任务完成了,该吃饭了!”
  程科长这时有点按捺不住,笑说:“我肚子倒不饿,只是……”话音未落,李丽兰已经
按住电钮,他立即咽住下半截话,危然正坐。
  外面条房闻到铃声,开门进来。这个茶房年约四十左右,笑容可掬。他恭维地问李丽兰
说:“程太太,有何吩咐?”
  “你可准备开饭。”
  “好,一切都备好了!”
  程科长感到奇怪,笑问李丽兰:“茶房为什么称呼你程太太?”
  李丽兰顽皮地答道:“管他性程姓沈,这都无伤大雅。老实告诉你吧,这是狐假虎威,
周围百里之内,谁不知道有个鼎鼎大名的程科长?在这种公共场所,沈经理是吃不开的,所
以借用一下。不过真的还是真的,假的毕竟假的,不要贪图便宜,暗自高兴。‘程太太’三
字挂在你鼻子上也挂不住的。”
  一句话,引得程科长哈哈大笑。
  这时,那位茶房带着两个茶役进来,从蒸笼里端下菜馔,动作熟练地张罗着,不消十分
钟,午餐就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