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574章

国之大贼-第574章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英国人打算在年初发表一下自己坦克的研究成果的。但是现在取消了,比什么呀?自己坦克还不到二十吨,比中国坦克小了不止一圈。
  哈密尔顿少将的军事报告写的非常透彻,策略也非常清晰。但是英国方面却没有予以采纳。英国是海权论至上的国家,中国的陆军再强大他们也不放在心上。
  就算你中国能在俄国如履平地,那还有欧洲呢。就算你把欧洲都变成坦途了,英吉利海峡就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屏障。中国陆军对英国造成威胁的可能,几乎为零。
  所以英国人现在更热衷于去限制妄图挑战他们海洋权利的德国,他们现在在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在解决俄国问题的同时能保证俄国依然可以对德国施加压力。
  伦敦很快给哈密尔顿发来回电,首先他们对哈密尔顿的军事报告给予了赞赏的态度,但是接着却告诉这位少将,目前的情况下不要和中国方面发生任何不愉快的动作,另外少将要做的是得到中国的坦克技术。
  中国人是怎么让坦克变的那么大还能跑那么快的?这一点英国人真的不知道。因为特种钢从外形上看和普通的钢材没有任何区别,中国只是用特种钢制作了坦克的轴承,这听起来十分简单,但是要让英国人弄明白,除非给他们一辆坦克让他们慢慢研究去。
  日本人方面也是这个态度,他们也对中国的坦克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情报刺探工作却和英国人一样不急不慢。他们真的不着急。在他们看来没有海军的中国就像是一只被困在孤岛上的老虎,你的爪牙就算再锋利又能怎么样?
  英国人和日本人有这个想法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老虎想从孤岛上出来,不一定非要学会游泳才可以。当老虎长了翅膀之后,你们这些想困住我的人,注定要尝一尝我爪牙的锋利。
  阔别了将近两年的轱辘山还是老样子,这一到冬天就是皑皑的一片白雪。山头还是以前那个山头,路却已经不是那条路了。
  杨司令的汽车沿着一条十米宽左右的小路弯弯绕绕的在山顶停下来的时候,心情真的有点激动。他的司令部已经不在了,一排整整齐齐的瓦房替代了原来的茅草屋,当初自己搭建的军营已经变成了耸立在山头的两层小楼。
  威尔伯莱特先生带着一队国外的工程技术人员正站在那里等着欢迎杨小林的到来。这些老外这一段时间工作的相当卖力,这些飞行爱好者在他们自己国家的时候根本不受政府待见的,很多人都觉得他们这叫不务正业。
  来到中国一下子就全变了,杨小林支持他们的理想,并且给他们高额的回报。他们真的没有不卖力气的道理。人么,不管你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找到一个你自己喜欢,又有人承认你,并且能满足你物质需要的事业。
  而且,在这里有很多和他们有共同爱好的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话题,相互之间的交流也让各自的技术都得到了进步,各自的理念也更加的成熟。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很快就完成了杨小林交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而且是超额完成了。
  杨司令这一次回来不是故地重游体验生活的。他还没有那个闲心。他是来看自己的空军的,中国第一批战斗飞机已经研发出来了。
  曾经的练兵场现在就是停放飞机的地方,二十多架飞机并排停在一起,这些飞机和飞行大赛的时候自己看到的那些已经完全不同了。
  威尔伯莱特带着杨小林走向了左边几架三翼飞机,这些飞机看起来就比其他的飞机要大出一些来,更让杨小林惊奇的是,这飞机的发动机居然有一大半是裸露在外面的。
  “杨司令,这是我们研究出来的轰炸机。我们采用的最先进的一百四十马力动力系统,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七十公里。飞行高度是四百米,我们试验过好几次了,一般的火炮根本无法对它造成任何伤害。底部有两个悬挂装置,能携带五百磅的炸弹。”
  威尔伯莱特说的得意洋洋。很显然这个成绩已经让他们十分的满意了。杨小林也很满意,五百磅的炸弹确实少了,如果换鱼雷的话勉强一发鱼雷而已。四百米的高度也确实有点低了,不过第一步迈出去之后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取得了胜利。剩下的就是跑的多快的问题。
  “好!非常好威尔伯先生,感谢你们的努力,我一直以为我最少要到今年年底才能看到你们的成绩。您给了我惊喜,谢谢!”
  杨小林的手拍着那飞机的翅膀,这时候的飞机翅膀都是木头做的,拍起来居然让飞机晃动了几下。
  威尔伯莱特笑道:“不用说谢谢这个词,我们是合作伙伴,在研发的时候我和您一样期待着快点成功,而现在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们的奖金什么时候能兑现?”
  外国人总是这么现实,威尔伯莱特问这句话的时候好多外国技术人员的脑袋都伸了过来。
  杨小林说道:“放心吧,这东西一旦投入生产,我马上就会兑现诸位的奖金。对了,为什么他的发动机放在外面?”
  威尔伯莱特脸上有点无奈:“没有办法,发动机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这样做是为了加快散热。”
  杨小林愣了一下,这个问题他真的不太懂。不过想想现在天上也没多少飞机,地上也没有防空武器,当中国的飞机飞上天空的时候,发动机露在外面问题应该不大。
  在这种三翼轰炸机的旁边,是战斗机。战斗机的体型就小巧一些了,双座式的,机舱的位置相对靠后,为的减轻机头的重量。在飞机上安装了一挺马克沁机枪,使用固定专用抢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一百公里,飞行高度可以达到六百米,并且具有良好的爬升性能,飞行员可以很轻松的完成俯冲的动作。
  剩下的就是全速度的侦察机了,侦察机也是双座式飞机,飞机的本身并没有任何防御和攻击装置,全靠坐在后面的人员用手中的武器保护飞机的安全。但是这种飞机飞行速度很快,而且飞行半径和持续时间都相当的出色。
  杨小林非常满意,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想把飞机放到邮船上面不是你有飞机有邮船就可以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可这无法抹去他心中的兴奋,这三十架飞机只是样板,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飞之后如果没有问题才可以投入生产。
  一下生产几千架飞机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但是生产个几百架,给部队训练飞行员,给那些地方成立飞行俱乐部完全没有问题。
  他的嘴角的笑容无法抹去,他真的想如果现在日本天皇站在他面前,他会告诉天皇,你慢慢的造战列舰吧,我先飞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先和日本拼命

  这只是杨小林心中一份不甘于寂寞的冲动,做成了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没有掌声真的让人有点不过瘾,但是这冲动必须按在自己的心里,告诉日本天皇的方式不是这样的。
  作战飞机必须进行保密,法国人在一九一零年就组成了他们第一支飞行部队,只不过没有给飞机装上机枪而已。这东西就像自己的坦克一样,老毛子的坦克一开始露面没有引起重视,是因为那根本算不上是坦克。
  后来中国的坦克连续在战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了。假如自己的作战飞机一露面,估计也是这样一番情况。
  所以他当前要做的是保密,轰炸机和战斗机绝对不能过早露面,侦察机倒是无所谓了,这个时候许多国家都有飞机,即便自己推广他们也会认为这只是玩具的。
  他也没有想过这件事情能永远保密,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自己用一帮外国技术人员研发飞机。和平期间这些技术人员可以为了他们的理想和中国进行愉快的合作,但是一旦爆发战争,或者他们的国家请他们提供资料,杨小林无法保证这几十个人还会为中国保守秘密。
  话说回来,如果他们真的为了他们自己祖国的利益而背叛和中国签订的条约的话,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杨小林虽然说要求他们完全的履行和自己的签订的合同,但是内心的底线是这些人能在两年之内为中国的飞机发展事业保密就可以了。
  两年的时间不是太长,也不是太短,最起码够中国方面自己打造一支专门的飞机研发队伍,就像现在中国的坦克制造一样,我自己的技术领先的时候,就不怕你们追赶了。
  共和二年一月二十七日,杨小林决定组建中国的空中队伍。李德彪在这个时候也到达了中俄边境。中国部队的脚步还是慢了下来,因为到这里之后路况就不是太好了。而且在这个地方已经能遇到大批从俄国逃避兵祸的平民,中国部队马上在边境地区建立了三个大型的难民营,给这些俄国人提供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物资,李德彪对外宣布中国方面的脚步将暂时停止,等这里的情况稍微稳定一些,维和部队再进入俄国。
  俄国同志们的处境非常不好!
  托洛茨基本来就没有什么经验,在革命忽然成功之后有很多问题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社会的兵力进入俄国“维持和平”,对同志们的打击是相当大的。
  政治上的不说,军事上面临的压力让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彷佛摇摇欲坠。好在事情还不算太糟糕。同志们最少还有拼命的本钱。在俄国国内托洛茨基的政治运动虽然让那些资本家们流光了鲜血,也让很多无辜的人死于非命,但是真的把穷人们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
  这样说可能不太合适,应该说当穷人们的双手沾满了鲜血之后,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他们必须跟着托洛茨基一路冲下去,绝对不能让反动势力反攻倒算。
  士气还是有的,只是除了士气之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阿米洛尔到达涅留恩格里的时候整个部队只有二十四个步兵营,三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同志们的队伍得到了迅速的扩充,步兵营被扩充为一百零三个,骑兵营七十个,炮兵营三十个。总兵力达到了十三万人,和正在逼来的日本部队不相上下。
  如此迅速的扩充部队,士兵的素质和武器装备的情况咱们就不用多说了,加上对资产阶级的打击让许多行业都瘫痪了。俄国方面根本没有自己的军工体系支撑战斗,这一切都让所有的国家认为同志们没有机会的。
  日本方面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一次小日本一心想拿俄国来确立自己的亚洲霸主地位。一心想在俄国表演大日本陆军的勇猛,所以他们是倾全国之力而来,不光物资和武器俄国人根本没办法比,就是双方军官的素质也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托洛茨基同志的起义靠的是那些基层的俄**官,至于原先那些有身份的高等军官不是跑了就是他们干掉了,所以在俄国起义部队中极度缺乏那种有指挥大战能力的将军。
  补充一句,阿米洛尔同志在半年前只是一个排长。这真的让人看不到俄国人有什么机会。
  外围的战斗在二十七日下午日本军队到达之后打响,这几乎就是一边倒的战争,仅仅一个下午俄国人就损失了三万士兵,外围阵地全部丢失,曾经威风八面的欧洲宪兵好像是纸糊的一般,同志们的人头似乎只是成全日本人战功的。
  “现在的这批俄国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