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120章

国之大贼-第120章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西建史诺维奇上校愣了一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载涛从他后面摆好姿势,一脚踢在他的屁股上面:“去你娘的!”
  王爷爆粗口了!王爷打人了!
  赵尔巽急忙从后面跑了过来,一把将载涛抱住:“爷!爷您息怒啊,俄国人的使者打不得!”
  德西建史诺维奇根本没有想到载涛会动手打人,虽然个头比载涛高出一截,但是却被载涛一脚踢了一个狗啃屎,四肢投地的摔倒在地上。载涛跟上去还要再打,可是赵尔巽知道事关体大,这个时候自己要是放手,这俄国人就出不了奉天了!载涛甩了几下没有把赵尔巽甩开,德西建史诺维奇上校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捡起落在一边的军帽,那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他几步冲到载涛跟前,载涛也不惧他,挺直了自己的身子吼道:“怎么着?想和爷单练呐?先签订生死状,爷不怕你!”
  他真的有些冲动了,这话完全不是王爷该说的,这事更不是一个王爷该做的。不管怎么样人家来下通牒,他就算不顾王爷的形象也不该打人,在外交上面没有这个规矩。但是载涛已经把这些全忘记了,让他如此愤怒的原因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觉得自己的尊严,还有大清朝的尊严都受到的蔑视,于是,大清朝开国的那群王爷的野蛮在载涛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上校非常的愤怒,胸口起伏了几下,看看周围载涛的亲兵都已经把枪口抬了起来对准自己,他倒也不敢撒野,用手指点了载涛一下:“一切后果由你负责!”赵尔巽这个时候才松开自己的双手,载涛抖了两下胳膊:“爷担着!你给我滚!把这东西也给带走!”劈手把那份通牒扔在德西建史诺维奇上校的身上,德西建史诺维奇上校没有再说什么,这时候也什么都不用时候了,他转身大步走出房门。等他的身影消失之后,赵尔巽一脸的无奈和惶恐:“我的贝勒爷呀,您这次把事情闹大了!”
  载涛往椅子上面一坐:“大了就大了!爷现在手里四万精兵,还怕他老毛子不成?”
  赵尔巽苦苦一笑:“爷,庚子年间奉天城三万人马被三千老毛子给打败了,现在外面几十俄国部队,您这四万人够往哪塞呀?依我看不如马上向朝廷请示,请朝廷出面和俄国人交涉,说不准还能有个起色。”
  载涛也知道自己和老毛子干起来必定是凶多吉少,但是二十多岁的人都有一种冲动,有的时候命可以不要的。他把桌子上的茶杯一下摔了一个粉碎:“发电报给载沣,把事情告诉他,再告诉他,爷是不会走的!辽阳我已经收不回来了,奉天要是丢了爷就死在这里!爷不怕死,爷怕死了也没脸去见我大清的列祖列宗!”
  赵尔巽不知道自己该和这个贝勒爷说什么,载涛也没等他再说什么,大步往外面走去:“给我召集各营管带前来!爷这次和老毛子拼了!”
  载涛真的把事情给闹大了,特别是他最后踢的那一脚,那一脚不是踢在德西建史诺维奇上校的屁股上面,而是踢在俄**队的脸上!俄国人哪里会让一向被他们欺负的清朝人来欺负他们?
  一九零四了一月一日,尽管现在大连和抚顺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库洛帕特金司令官还是抽调出了两万部队,由施特塞尔少将率领,对载涛的奉天发起了攻击。
  之前满清已经收到了赵尔巽发来的电报,他们立即派人和俄国驻北京的大使岳雷塞尔先生取得联系,希望能和平解决这一次的危机。载沣找了岳雷塞尔好几次,但是库洛帕特金司令官给岳雷塞尔的答复是:“打过了再谈。”
  两万俄国部队,这在俄国人看来对付满清已经足够了。因为如果和日本人战争是一次军事散步的话,那么和满清战争就是一次闲庭漫步。不光俄国人这样想,其他国家的人也都认为,满清和俄国打,根本没有任何悬念。
  谁都没有想到在日俄大战之前还有这样一道开胃小点,包括杨小林都在替载涛担心着。不管这个王爷对自己什么态度,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不愿意离开奉天,总之载涛这次事情办的非常硬气。
  载涛在奉天城也做了准备的,他为自己买了一副上好的棺材,还选了一块墓地。他对那些这一年多跟着他训练的士兵还有清军将领说,如果自己还没有死,这些人就必须战斗下去,谁敢脱离战斗位置,载涛要诛杀他九族。但是假如自己死了,这些人就可以走,若是看着这个贝勒爷还不错的话,就帮忙把他给埋了。不用立碑,也不用留坟头,因为贝勒爷没脸见他们满清的列祖列宗,就做一个孤魂野鬼吧。
  这些话是张作霖告诉杨小林的,张作霖希望杨小林能出兵帮他们。就算不帮载涛,来帮自己守一下海城,履行当初三人发下的誓言。
  另外一方面俄国人专门派人来给杨小林送信,希望在俄国进攻奉天的时候,杨小林不要插手这场战争,以免“影响了双方正在发展的友谊”。
  杨小林对他们都没有做出答复。
  轱辘山内部出现了两股不用的意见,一股人是以杨度和邹容为主的,他们认为满清的势力如果被赶出奉天,那必然是对满清政府信任程度的一次严重打击,不管是轱辘山现在的发展还是对日后他们要进行的革命都很有帮助。
  另一股是以金大刀和陈天华为主的,他们都主张出兵,在金大刀看来当初的盟誓不能当做儿戏,而陈天华则认为首先不能让俄国人得到奉天,他们和载涛之间的事情只是国家内部的矛盾,不能因为这个不顾奉天百姓的安危,其次这对于杨小林和俄国人划清界限也有帮助。
  和俄国人的界限杨小林根本不去考虑,自己和俄国人走再亲,老毛子回过头都要收拾自己。反过来也是一样,就算自己和老毛子势不两立,小日本腾出手来也要打自己的。
  没办法,杨打鬼混的太水,太招人恨。
  他不做出决定不是两种意见让他取之不定,杨把总只是想看看,载涛值不值得他去帮忙。
  什么叫帮忙?帮忙,就是那种救急,不救死的。自己根本也没有能力守住奉天,要是载涛真的有扛住俄国人的本事和决心的话,那自己就去帮他。要是载涛自己都不想扛,这话只是说过别人听的,或者说载涛被俄国人打的一败涂地,连扛几天的能力都没有,自己去了也是白给。
  在杨小林的等待之中,在所有的人想看看这道大战前的小点究竟味道如何的时候,俄国人打响了进攻奉天的第一枪。
  老毛子显然也不是平庸之辈,两万人马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从抚顺这边攻击,占领抚顺之后就能卡住杨小林的手,让他无法插手这场战争。另一路人马从南边直扑上来,并且在高家屯子的附近布置了防御线,防止冯德麟给他们捣乱。
  冯德麟现在也很有实力了,日本人按照日本的编制给他重新组织了部队,并且还给他安排了五百名日本军人,作为冯德麟这支东亚敢死军的基层指挥官。
  俄国人很怕杨小林和冯德麟给他们捣乱,所以先把这两个人看住,只要这两个人老实了,打奉天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问题。
  施特塞尔少将甚至夸口,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三天之内可以占领奉天。要知道,从俄**队出发地到奉天,步行的最快也要三天的路程。也就是说,施特塞尔少将就打算进行一次前往奉天行军而已。
  可是偏偏意外就是发生了,而且就在俄国人打响第一枪的时候发生了。(求推荐票!凌晨还有一更!)
  
  


 第四十五章 意料之外

  双方的第一场战斗,是俄国人的一千人的先锋队伍对阵守卫抚顺的两千清军。
  放在以前,这个战斗根本不需要打,清朝士兵一向是爱好和平的,只要俄国人放上几炮,城里的清军就会自动溃逃的。甚至不用打炮,那些清军看见洋大人的影子就该跑了。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守卫抚顺的两千清朝部队的将领就是那个曾经被杨小林抓住的梁长林。梁长林想过跑的,可是这个念头他马上就放弃了。很简单,王爷前几天说的很明白,王爷自己都把棺材买好了,他梁长林还往哪退?
  看着城外那些准备进攻的俄国大兵,梁长林心中一寻思跑是不行了,得了,死活没路了,就和老毛子干吧,最坏的结局也能落一个保土殉国,自己一个芝麻小官也不指望朝廷追封加赏,家人不受到连累就成。
  那些清军也是一样,以前敌人冲过来的时候能跑就跑,跑不掉就举手投降,和人家又没仇,命丢了朝廷也不给钱,活着还能混口饭了,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王爷那是给自己发军饷的,敌人来了不管他来的是谁,若是不打几枪,怕回去再混军饷王爷也不一定再给,好歹打几声响出来给王爷听听自己干了那才行啊。
  抱着这样的态度,他们给俄国人一个“惊喜”,进攻的那个俄国先锋队伍也是太托大了,简单的排着一个冲锋队形就往上冲,只想着自己一冲到跟前清军就会跑的,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帮清军忽然不喜欢和平了。
  俄国人的先锋队伍攻击了半个小时,清军依城而守,到最后清朝士兵死伤三百余人,老毛子也被干掉了两百多!这个战果让俄国那先锋官当时就懵了,两百多人的死伤啊,在对清朝作战史上那是大伤亡了!
  这不是以往的清朝部队呀?清朝哪有打仗不退的部队呢?那俄国指挥官实在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不过自己这边伤亡太大,再打也没希望,就往后面撤了一点,等到大部队到来之后再度发起攻击。
  梁长林带着兄弟们看着老毛子撤退了,一个个先是愣了片刻,好半晌才有人犹豫的问了一句:“弟兄们,我们打跑俄国人了?”
  没有人接他的话,但是整个城头爆发出一片欢呼之声!
  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去想,自己依城而守,兵力是俄国先锋的两倍,这样的胜利实在不值得庆贺。对于清军来说,每一次击退洋大人都是难得的。
  梁长林的脸上也非常的兴奋,他的思绪马上飞舞了起来,开始畅想自己回到奉天之后会受到载涛什么样的表彰,就在他正在意淫的时候,旁边一个叫刘苏的军官凑了过来:“都统,俄国人还没撤走呢,可能是在等大军过来,咱们应该早点做准备才是。”
  刘苏的话让梁长林顿时从一片美好的梦幻中醒悟了过来,现在想着领功还太早了,还是把自己这条命抱住才是。
  于是赶忙组织兄弟们开始加固城防工事,同时把城内的那几门重炮也推了出来。
  他现在是协都统,载涛让他防守抚顺,同时还给他配备了五门重炮,就在城里面放着。刚才战争打了这么长时间,光是俄国人用炮火来轰他,他却打枪打的太过投入,忘记自己也有火炮了,现在他才想起来,如果一开始他给俄国人来上几炮,可能俄国人早就打跑了。
  不过也不迟,最少在梁长林看来还不迟。兄弟刚刚打赢了一场对他们来说算是胜利了的战斗,情绪也非常的高昂,一个个忙的热火朝天。
  这时候那刘苏又凑了过来:“都统,俄国人再发起的攻击必然比刚才要猛烈的多,按照他们一贯的做法是先用炮火轰咱们,兄弟们这样都蹲在城墙上面会吃大亏的,不如少放点兄弟在上面,等俄国人冲上来的时候咱们再上城头?”
  梁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