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变天 >

第57章

变天-第57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我这就回去准备样品,再见了将军阁下。”

“再见!”

简单的握手后,斯蒂芬急忙走了。斯蒂芬前脚离开,盛小七急急忙忙的就进来了,手上拿着一份电报道:“老爷,电报局转来一封急电,上海郑老爷发来的。”

“哦?”沈从云接过电报,拆开一看,顿时满头的汗珠开始往下落。自己疏忽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当代的交通运输的落后问题。

“因运费太甚,搁浅!日商有合作之意,胡危。酌处。”电报上就这么一行字。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震的沈从云脑子一下全乱了。

记忆中二战的时候,德国人地铁矿主要来源是瑞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庞大地运费开支,导致了德国方面对越南的铁矿没有吸引力,这是再正常不过了。

怎么办?从德国引进设备?钱从哪里来?越南规划中,炼钢厂、军工场,都指望着德国的技术和资金。现在看来希望渺茫了。沈从云从越南刮地一点家底,已经给了三百万给郑观应,剩下的还要用来采购军需,发展基础建设,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银子的。哪来的银子从德国引进设备的技术?

该怎么办?美好地远景规划,要实现开始真是举步维

盛小七见沈从云这番模样,吓的不轻,急忙上前扶着沈从云。关切的问:“老爷,您没事吧?”

沈从云摇头苦笑道:“我没事,只是需要静一静,你先下去吧。”

安静的一个人坐了一会。沈从云整理了一番思路,摆在面前的吸引德国的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很明显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电报里另一个问题倒是迫在眉睫。

那就是胡雪岩地问题!

胡雪岩果真如历史上一样,在生丝的问题上向洋人叫板了,最后的结果是破产,这就是一代财神的悲剧结局。胡雪岩地悲剧,并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一个时代民族资产阶级在外国资产阶级地联合打击下的必然结果。



沈从云明知道结果,自然不能坐视不救。虽然历史上胡雪岩是左宗棠死后倒霉的,现在左宗棠虽然没死,可是胡雪岩已经惹怒了洋人,在生丝的买卖上亏损了一千万两白银。(注:1882年,胡雪岩斥资两才上海办蚕丝厂,高价收购蚕丝,试图垄断该产业,遭洋人联合抵制,因海关把持在洋人手上,蚕丝无法外运,次年被迫贱卖,亏银一千万两。)

胡雪岩的倒闭,原因是资金链断裂,这时候只要有人将大笔的资金存入阜康钱庄,让胡雪岩喘一口气,在已经改变的历史上,左宗棠这个靠山还在,以胡雪岩的本事,翻身不难。

沈从云在越南刮地皮刮了一千万两,三百万给了郑观应,自己花了近百万,留了一点在越南,现在手头上还有五百万。

既然要救胡雪岩,自然不能有丝毫的迟疑,沈从云立刻领着盛小七,带上两个护卫出了门,直奔电报局。

沈从云给郑观应的回电如下:“兄速来越南面谈招商事宜,另胡之事,密救之。”

郑观应接到电报,会立刻把钱存进阜康!沈从云从电报局出来,立刻走进一家钱庄。

……………………

进入1885年以来,胡雪岩生意上的》》。+商场上击败洋人,这是胡雪岩的一个人生梦想,可惜这个梦想破灭的太快了。数百万担的生丝被迫贱卖,胡雪岩输的是体无完肤,连带着其他生意也收到了巨大的冲击。

胡雪岩最担心的还是他的钱庄,钱庄一倒,胡雪岩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上海阜康钱庄的门口,堆积起挤兑的人群,这是做钱庄的人最怕看见的事情。消息只要传到杭州,一切可能就无法收拾了。

胡雪岩打算从洋人那里借来银子,即让南洋水师的银子有着落,又能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可惜洋人那边这一次一点情面都不讲,跑了几家银行都让人客气的送了出来。

“左大人,这一次可能要负您之托了。”胡雪岩站在汇丰银行的门口,无奈的回头看了一眼,默默的等候着轿子过来。天有些暗了,远远的天边已经看不见夕阳,只有一抹残霞挂在西天,红的像血。

“您是胡光墉么?”一个半大的孩子,穿的破破烂烂的站在胡雪岩的面前,喊了一嗓子。胡雪岩一看是个乞丐模样的孩子,习惯性的伸手朝袖口里摸出一小块碎银子,朝小乞丐递了过去,笑了笑道:“我就是胡雪岩。”

“不要,我找的是胡光墉!”小乞丐居然拒绝要银子,口中嘀咕道:“明明那个人指的就是他嘛,怎么成了胡雪岩了。”

胡雪岩听的真切,连忙笑道:“呵呵,胡光墉就是胡雪岩,也就是在下。”

小乞丐眼前一亮,一只小手往前一伸道:“十两!送信的钱。”

胡雪岩一看这架势,立刻明白这小乞丐是有人指示他来送信的,管自己要十两银子,什么人搞的这么神秘呢?胡雪岩心中生疑,好在他平时身上有带点碎银子的习惯,摸出了十两银子递给小乞丐,笑道:“银子给你,信呢!”

这时候长随领着轿子上来了,小乞丐飞快的枪过银子,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往胡雪岩的手上一放,转身拔腿就跑。

打开信一看,胡雪岩随即飞快的将信斯成碎片,丢到身边的阴沟里,然后转身对长随高升道:“去四马路。”

轿子停在一个弄堂前的时候,天已经差不多黑了,弄堂门口几个脸上涂着厚厚粉,抹足了胭脂的女子,挥舞着手绢朝胡雪岩招呼道:“先生,进来白相白相嘛,要不了几个钱的。”

出现这等场面,胡雪岩倒是有点始料不及,可是信上说的很清楚,就是这里王下弄堂门口。还好高升及时的上来,拦着那些女人,呵斥道:“大胆!”

这时候黝黑的弄堂里面传来一个清脆的女人的声音道:“是胡大人么?”

胡雪岩赶紧上前一步,里面的说话的女人,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黑暗中看不清楚对方的样子,胡雪岩赶紧答应道:“正是在下。”

“您一个人跟我来吧。”小姑娘脆生生的说了一句,看着胡雪岩。高升在一边露出着急的样子,上前拦住胡雪岩,低声道:“老爷!”

胡雪岩笑了笑,安慰高升道:“没事,你带着人先回去吧,记住了,告诉大家嘴巴都紧一点。”

高升点点头,胡雪岩跟着小姑娘往弄堂里走。小姑娘也不说话,七弯八扭的一阵转悠,好记性的胡雪岩都有点迷糊的时候,小姑娘在一间宅子前停了下来,伸手在门上轻轻的敲了几下。

门轻轻的开了,一个年轻女子打着灯笼站在门口,看了看胡雪岩朝小姑娘笑道:“下去吃晚饭吧。”

“胡大人,请跟我来。”

女子走在前面,身后的胡雪岩心思如潮涌一般的翻腾起来,上海这样的弄堂有很多,其中四马路一带尤甚。这一带的弄堂,几乎全部都是操持暗门子营生的,情况非常的复杂。不过胡雪岩也没得选择,因为信上写着一行字,“能救你的人。”

那么,这个人是谁?

胡雪岩跟着女子走进里屋,一道屏风后面烛火通明,一个男子的身影映在上面。

第一部…第二部

第四十章 … 局

雪岩兄,认得郑观应否?”

胡雪岩才闪过屏风,里头的露出一张有点狡猾的笑脸。

“是你?正翔兄?”胡雪岩是认得郑观应的,大名鼎鼎的买办郑观应,商界不知道的人还真的没几个。

……………………

天刚蒙蒙亮,阜康钱庄的门前就挤满了前来取钱的客户。等待总是焦急的,看看日头已经升了起来,阜康还没有看门的意思,人群渐渐的骚动了起来。几个泼皮样子的人,见人群有点不耐烦了,相互间看了看,一起鼓噪:“阜康没银子了,不敢开门了。”

这一下可就乱了套了,人群纷纷的冲到门前,一些人使劲的拍打着大门,口中大喊:“开门,还我的银子来。”

有人闹起来,场面顿时就好看了,客户里有的垂头丧气,有点脸色铁青,一些控制能力差一点的,直接就坐到地上,捶胸顿足的开始哭天抹泪。

“胡雪岩滚出来,胡雪岩陪我银子来。”几个泼皮趁机嚷嚷,有的客户已经四下张望着看看有什么趁手的家伙用来砸门了,眼看场面就要市区控制的时候,吱呀一声,大门打开了,一脸镇定的胡雪岩出现在门口,朝众人拱手笑道:“各位父老乡亲,这才什么时辰啊,就着急的来取钱了,大家别担心,我胡雪岩不会少各位一钱银子。请大家按照规矩排队,一个一个的来。”

客户们一见胡雪岩这个正主出现了,立刻就安静了下来,再听胡雪岩说每个人都能取到银子。顿时一个个的脸色都安静了许多。胡雪岩从容地微笑着。指挥伙计开门接客,让众人排好队伍。

队伍秩序稳定以后,胡雪岩不慌不忙地在大堂里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手上捧着一杯茶,朝众人微笑道:“诸位,今天胡雪岩就在这里坐着,一直到大家都满意的离开为止。”

几个泼皮失望地互相看了看,悄悄的退了下去,远远的站在大门外观望着。

店里的伙计一个个精神百倍。手脚麻利,算盘打的劈里啪啦的震天响。半个时辰不到,一百多个客户取走了大约三十万两银子,胡雪岩坐在那里眉头都没皱一下,始终是带着微笑地看着大堂内的一切。

突然,一个汉子往大门口一站,大声喊道:“来人接银子了。”这一嗓门不小,所有正在取钱的客户。都回头看了过来。

门口停着十几辆车子,上面全是箱子。

胡雪岩满脸微笑的迎了上来,朝汉子拱手笑道:“这位朋友,在下胡雪岩。阜康钱庄的老板,朋友有何见教。”

来人笑了笑。拱手道:“您就是财神爷啊?失敬失敬!免贵姓陈,一个做下人的,名号就没必要报上了。在下奉我家老爷的令喻,特来阜康钱庄存银子,烦劳您亲自出去看一看。”

胡雪岩赶紧上来,一伸手道:“陈老板请!请!”

出了大门,汉子朝门口的车队一挥手,大声喊道:“开箱!”

刷刷刷!十几个箱子一起打开,每一箱子里头都是满满当当地雪花银,在阳光下面一阵晃人的耀眼。

“您看清楚了,这一趟一共是二百万两,烦劳您来人清点一下。”

胡雪岩立刻回头朝一干客户抱歉的拱手道:“诸位,都请等一等,生意上门了,买卖太大人少了忙不过来,大家伙有点耐心,排成一队可好?”

原本三个付款的窗口,立刻停下了两个,里头地伙计出来帮忙,银子抬进钱庄,当堂验了银子的成色后,称重计量。

一番忙碌下来,足足花了一个时辰,银子才一一地搬到银库里面去。

“这是您的存单,您可拿好了,钱庄的规矩可是只认单子的。”胡雪岩笑眯眯的把存单递给姓陈的汉子,这人听胡雪岩这么一说,不由笑道:“我们家老爷说了,天底下哪里还有钱庄的信誉比阜康好的?您活财神连死人的银子都不贪,还能赖我家老爷的银子?”

陈姓汉子的这话,可是有典故的。当年胡雪岩阜康开张不久,曾经有一个四川籍的军官到阜康存了一万多两银子,连个存单都没要,就放在阜康里面保管的。后来军官与太平军作战战死,同僚到阜康来说起这事情,打算帮着军官把银子送回老家去,胡雪岩本来是可以不付这笔银子的,人都死了,死无对证的事情。结果胡雪岩二话没有,连利息都没少一钱,全部付清了,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冒昧的再问一句,贵尊上名讳为何?”胡雪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