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变天 >

第41章

变天-第41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的,他要是一个聪明人,就会明白日后仰仗老夫的地方还有很多。说心里话,这一次正翔和他搅在一起,闹的天下哗然,倒是狠狠的出了老夫心头的一口恶气。”李鸿章心情看起来非常的好,不用出面就闹黄了巴黎密约。

“说的也是,这一次多亏了奕劻和士铎压着翁同龢,不然恶名十有八九要落到大人的头上。”盛宣怀多少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这一场风波下来,朝廷看似没有什么大举兴师问罪的意思,实际上李鸿章往奕劻和士铎那里,足足塞了二十万两银子。

“哼!军机处,奕譞胆小怕事,奕劻贪得无厌,也就是士铎也是个脓包,翁常熟,哼哼!”李鸿章嘀咕了一声,没有再说话,继续对付面前的美食。

……………………

沈从云还没进门,远远的就听见院子里郑观应带有严重的广东强调的声音在说话:“子归搞什么搞?都午时了还不回来,我肚子都饿洗了。”

“郑老爷见谅,老爷不在家,我们妇道人家的,不好接待,烦劳您再等一会,老爷也该回来了。”这是玉屏的声音。

沈从云翻身落马,推门进来,二进的院子里面,郑观应正坐在当中大树下,玉瓶捧着一个盘子正往里面走。

“哇!子归你还知道要回来啊?再不回来我就要饿洗了。”郑观应笑嘻嘻的迎了上来,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要说这些天,郑观应闹腾完以后,跑到一家洋行藏了起来,本来随时打算跑路的,没想到结果还不算坏,这才有胆子出来。

沈从云见郑观应这一副夸张的表情,知道他难掩心中的兴奋,要知道干下这么一件大事,不兴奋才怪呢。郑观应的胆子是出名的大,当初敢去越南打探法国人的军事情报,这一次闹腾下来,随时也是要掉脑袋的,现在没事了,自然是要兴奋一下,找同谋者分享一下快感。

“少川兄,别高兴的太早,照我看,朝廷是不可能让我放手去谈判的。我们得合计合计,这一次谈判的底线是什么。”

沈从云吩咐摆上酒菜,拉着郑观应商议了一下午,大致的订下一个和谈底线,保全越南,用战俘换澎湖,让法国人赔款的事情,绝对不谈不下来的,沈从云倒是担心,朝廷派个鸟人下来给自己添乱,搞不好还要给法国人赔银子也不好说。慈禧要是知道自己是闹事的主谋,这以后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前路艰难啊!

谈完和谈的事情,郑观应兴奋的提起用越南的矿山引进德国的资金技术一事道:“子归,你想出的那个主意,我这几天想了很多,觉得你的主意实在是太妙了。这个办法其实可以在国内也用上,我们和西方人比,技术上几乎是一片空白。我有一个想法,如果能迫使越南签订一些矿山的转让条约,我们就可以拿矿山做抵押,向西方银行贷款和引进技术设备,就可以在越南或者上奏朝廷,各省划一些地方出来朝廷给一些优惠政策,划出的地方专门办工厂。时间长了,国内外的商家看见了好处,肯定也会往里面钻,到时候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成了规模光收税都是一大笔的钱。”

郑观应这个话,听的沈从云是目瞪口呆,心道:大哥,你太牛了吧?这么超前的招数你都能想的到?I服了you,工业园区这个说法,那可是一百年以后中国才有的说法啊。

郑观应的想法肯定是不错的,但是未必行的通,现在是清朝啊,不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就算是改革开放,也是中国人经历了十年动乱,又摸索了很久才走不来的路子。

“少川兄,你的想法是在是高明,不过估计朝廷不会答应,要知道一条唐胥铁路,都折腾了多年才能顺利通火车(开始是用马拉),你要搞工业区,首先要有铁路、公路这些基础设施吧?工厂办起来,要有大量的技术工人吧?这些在国内,你觉得条件成熟么?”沈从云一番反问,郑观应顿时满脸兴奋没了踪影,沉思半天,一声叹息道:

“那你说说你的想法。”

沈从云看了看一脸沮丧的郑观应,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道:“我的想法很简单,我要练新军,要练强兵,就必须保证军火供应。所以,我会用矿山来吸引德国的资金和技术,兴办合资的炼钢厂和兵工厂,也允许德国人独资办厂。现在最关键的是人员方面,我这里完全只是一个构想而已,一个人都没有。所以一旦和谈成功,越南到手,还要请郑兄你辛苦一趟,走一趟南洋。南洋华侨中,不乏接受西方教育的子弟,我开出优厚的薪水为条件,让他们到越南去,到合资工厂里去做事学技术,同时我还要在广西边境借用德国人的名义开办西式学校,让南洋子弟中的优秀者当老师,培养本土的新式人才。我的计划是用十到八年,练出一直强兵的同时,也要保证军火源源不断的接济。至于办工厂赚钱的事情,呵呵,你老兄手眼通天的,有了银子自己搞,也不是不行吧?别的不敢说,在我的辖区内,你想怎么搞,我决不阻拦。”

沈从云一席话,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还算可行的框架来,顿时令郑观应眼前一亮,蠢蠢欲动的笑道:“好啊,反正李中堂那里的总办我也不想做了,我和你搭伙干好了。”

沈从云求之不得,郑观应的能力在国内都是数的上的,后来编写的一本《盛世危言》的传世之作,发出甲午战争前夕要求变法的最强音,以至到十九世纪末,重印了20次,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书。从甲午战败的阴影中难以走出的光绪皇帝,看见《盛世危言》后,下旨印刷2000部,分发给大臣们阅读学习,时称“救国之灵柩金匮”。

现在郑观应要和自己搭伙干,那《盛世危言》之本书,郑观应还有没有时间去写,倒是要打个问号了,没准自己这个小蝴蝶的翅膀乱煽,把这本传世之作给扼杀在摇篮里也不一定了。

想到这些,沈从云嘴角挂着高深莫测的笑容,看着郑观应不说话,郑观应有点急了,怒道:“行不行你说句话,看不起我,不想合伙你就直说。”

沈从云微微一笑,伸出右手来,口中轻声道:“OK!成交!”郑观应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双手紧紧的握住了沈从云的右手,沈从云的左手也搭了上来,两双来自不同的世界,却同样有力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第一部…第二部

第十八章 … 夜访

漫漫长夜降临了,书房内孤灯摇曳,沈从云坐在椅子前,已经足足一个多时辰没动地方了。房子是李鸿章送的,三进三出的别院,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沈从云住在李鸿章送的屋子里,却不得不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今后与李鸿章的关系该如何走下去?

李鸿章是一个典型的旧吏,不论他如何招贤纳士,如何的试图发展洋务运动,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维护大清朝这个摇摇欲坠的危楼。官督商办的企业模式,本质上是为了聚敛民间财货为其所用,沈从云从本质上是不可能和李鸿章走到一条路上的,分歧既然存在,那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斗争,不可避免的出现你死我活的局面。

可是眼下该怎么办?沈从云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比起李鸿章,还是一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小孩子比一个彪形大汉,为今之计,只有妥协,妥协是令人痛苦的,但也是必须的。

“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大门外悄悄的停下了一顶小轿子,一个瘦小的黑衣人,使劲的拍打着门。

“来了,来了!谁啊?这么晚了还来敲门?”看门的丁老头也从上海跟来了,揉着惺忪的睡眼,慢腾腾的来开门。

敲门声也惊动了负责安的李耀祖,拎着一把短枪带着两个巡逻的手下走了过来。

“丁大爷,怎么回事?”李耀祖问道,丁老头很是不爽的低估道:“阿拉也不晓得,开门看看才晓得。”

吱呀!大门刚拉开一条缝,外面的人就闪了进来,身上披着一件黑色的斗篷,看着怪神秘的,把丁老头吓的往后一缩。

“什么人?报上姓名来。”李耀祖一亮短枪,对准了来人。

“大胆!”门外又冲进来一个瘦小的人影,挡在了披着斗篷的人面前。

“小菊!别嚷嚷!”披着斗篷的人轻声呵斥了一下,转头对着李耀祖摘下斗篷,露出本来面前笑道:“你还挺忠心的,这是你第二次用枪指着我了。”

李耀祖接着手下打着的灯笼,看清楚来人后吓的手一抖,赶紧收起家伙道:“小的见过格格,小的的该死。”刷的打了个熟练的千。

来的正是毓秀格格,见李耀祖认出自己,笑道:“好了,这黑灯瞎火也不怪你,领着我去见你们老爷吧。”

毓秀簧夜来访,傻子都知道有要紧事,李耀祖也不多话,领着毓秀往里走,来到二进院子的书房前,见沈从云书房的灯还是亮着的,连忙上前要去通报。毓秀格格笑道:“不用通报了,我自己去。”

李耀祖看了看半掩的门,里头的灯光顺着门缝透露了一丝亮光出来,微微的朝毓秀格格躬身道:“小的告退。”

“你在门口守着!”毓秀交代了一声身边的丫鬟,来到门前轻轻的推开一点门朝里面看去,一盏煤油灯下,沈从云正端着的趴在桌子前,认真的在写着什么。

沈从云专注的样子,似乎完全不受外物的干扰,灯光下的眉宇之间透着一股坚毅,毓秀格格这一瞬间感觉到,沈从云是那么的具有男人的味道,和那些油头粉面的八旗弟子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都说了,宵夜等一下再上来,没听见是不是?”毓秀轻轻的进门,转身关上门的时候,木头轴发出的吱呀声,令沈从云头也不抬的不耐烦的说了一声,然后继续写他的东西。

毓秀格格轻轻一笑,悄悄的走到沈从云身边,沈从云头也不抬的皱了一下眉头,露出一副无奈的笑容,继续奋笔疾书。

走进之后的毓秀格格,安静的站在沈从云身后,仔细的打量着面前这个看起来并不符合当代美男子要求的男人,尤其是额头上块指甲大的新疤痕,更是显得那么的不和谐。偏偏这个不和谐,带来了另一种异样的感觉,这是沙场厮杀留下的印记,男性阳刚的印记。

不知不觉的,毓秀格格的手抚摸到疤痕上,沈从云这一下就忍不住了,一扭头不满的苦笑道:“我说了多少次了,我……,怎么是你?我还以为……。”

“你还以为是哪个宠爱的小妾吧?”毓秀的心里泛起了一股酸楚,想想自己为了来见沈从云,偷偷的从家里跑出来,一路风尘的,人家身边还有贴心的女人。

毓秀格格微微的皱着眉头,眼角带着一丝淡淡的愁绪的样子,而且完全是一身的女子装束,和以前沈从云看见的完全是两个人。论气质相貌,毓秀格格从骨子里往外透着一份雍容,模样也远远的在青弦和玉瓶之上。这一刻目光迷离,微锁峨眉,眉宇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放在沈从云来的那个世界,这就叫“小资”到了极致了。

“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沈从云不自觉的从嘴巴里冒出这么两句来,毓秀格格听着微微的一楞道:“什么句子?一点都不押韵!洋人的诗么?听着听不错的样子?谁写的?”

“不是洋人写的!你怎么这时候来了?”沈从云赶紧笑着岔开话题,往下扯真的要扯到戴望舒那里去,就没办法接着忽悠了。

“我今天下午得到的消息,老佛爷为巴黎密约的事情泄露大发雷霆,紧急传见了军机处的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