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变天 >

第248章

变天-第248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辆轿车悄然停在沈从云的身边,李耀国熟练的上前开门,沈从云上去后才跟着上去。

“耀国啊,你是我身边出去的人,我对你的能力一直非常的看好。这一次外交部对日本提出的关于海军力量对比的谈判,你可要好好的关注一下了。”

沈从云说话的时候,李耀国一直很认真的听着,等沈从云说完了,李耀国才低声道:“大人,我有一个想法。”

沈从云道:“你说。”

李耀国看着沈从云靠在靠椅上闭目养神的神色,沉吟了一番低声道:“我打算明天就颁布一条城市管理的新规定,凡是日本人开的妓院,一律根据人头,每个妓女收取80元的税。”

沈从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拳轻轻的打在李耀国的肩膀上说道:“这也太阴损了一点。这些女子来华谋生也不容易,何必赶尽杀绝呢?再说我国目前的状态,也不适合与日本搞的太僵。日本虽然小,但他是一个岛国,物产贫乏,只要制约得当,几十年内是无法对中国构成威胁的。不过,你的想法也不错,这样吧适当加一点税收就行了,我的意思是打击一下日本妓院的竞争力就可以了。”

沈从云回到官邸,时间已经夜里十点了,按照习惯沈从云先到书房里去,里头还有一点公务要处理。

书房里头,柳婷正在灯下读书,见沈从云回来,赶紧上前伺候着换了衣裳。一边还笑着问道:“老爷好兴致,出去了两个小时才回来。这都上哪里去溜达了?”沈从云淡淡的笑了笑,把晚上看见的事情告诉了柳婷。

“我听一些西方记者说过,日本一些政界人士曾说过这样的话,为了日本的发展,不惜用一代女人的青春来换取大和民族的重新崛起。”柳婷说的时候,脸色显得同样的沉重。

沈从云听了不由的一愣道:“重新崛起?日本有崛起过么?他们最接近崛起的时间,好像就是甲午战争的时候吧。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是一个欠敲打的民族啊。也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我到有一个想法,针对这件事情,由《中央日报》出面,展开一次全国性的调查。统计一下,整个中国到底有多少日本女人在从事娼妓行业。然后就这一话题展开一个深度报道,也许能对国民起到一些警醒的作用。”柳婷思考的样子,还是很可爱的,都是当娘的人了,看起来还是当年的那副模样。

沈从云这时候不知道怎么了,想起了穿越之前日本著名的AV行业来,其中一些女优说起来还真的长的不赖。

“是不是找几个日本小妞回来调教一下?”

沈从云不过是脑子里一瞬间的这点想法,随即就一笑而过了。不过,有一个家伙,此刻正在干着调教日本妞的事情。

“麻辣隔壁的!屁股再太高一点。”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拿着一条皮鞭的杨志,此刻正用一种兴奋的目光看着地板上像狗一样跪着的一个日本女子。

年初在法国惹出那等事情后,杨志拐弯抹角的听说沈从云骂自己没有追求后,开始变得有点追求了。

这不,趁着年底放假的时间,这小子到日本妓院里,买了一个十五岁的雏妓回来,正打算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方式进行一番调教。

第六部

第十六章 … 吏治

皮鞭在雪白赤裸的肌肤上留下几道痕迹,小雏妓抬着头痛苦的呻吟着,哀求着看着杨志那因为兴奋变得扭曲的脸。

啪的又是一鞭子抽在屁股上,小雏妓疼的浑身一哆嗦,偏生有不敢叫唤,只能哼哼的呻吟两声。运气的是杨志总算是放下酒杯和皮鞭,慢慢的走到身后,小雏妓还没来得及高兴呢,背上粉嫩的处猛的又是一阵热疼,一滴一滴的蜡烛油落下时,杨志终于控制不住兴奋,啊的怪叫一声,泰山压顶一般的扑上去。

“呀灭跌、丫灭跌”的叫声,杨志直接当作鸟叫处理了,牢牢的将雏妓按在地板上,打桩机夯土一样的一下一下的往下撞击。

午夜!书房里的灯依旧亮着,沈从云皱着眉头的身影,倒影在窗户上,门外的侍卫们越发的谨慎了,走路都不敢发出太大声音。每每沈从云在思考的时候,就意味着沈从云要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道路作出选择。

“加入同盟国!如果德国胜利了,未来怎么处理与德国之间的关系?没有第一、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英国人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体系,就不会崩溃的那么快。所谓的亚洲民主独立运动,也许会迟来许多。假设在1916底前解决俄国的问题,然后联合美国出面调停欧洲战争。继续维持世界平衡,而不是加入到战争中去。这个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沈从云犹豫着。徘徊在书房内,最终停在巨大地世界地图跟前,注视着这个世界,把目光停留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上。

“用两年的时间,在印尼部署一支强大地潜艇部队,以封锁马六甲海峡,断了英国从印度获得物资的渠道。地面上在191年前解决俄国问题,然后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这样以来美国人是否会忌惮与中国的加入,而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投入战争呢?如果真的能对美国起到一个威慑作用,那么中国可以用种种借口,拖上半年时间才从陆地上增援德国,即便是未来同盟国获胜了。德国的国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在未来和谈之中,中国只要可以夺取英国在印度的利益,其他的利益就算让给德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地。还有一个问题,不能过分的削弱英法的力量,使得德国在欧洲再也没有制衡他的对手。如果这一方案可行的话,那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能会推迟或者不会发生。新中国在亚洲获得的殖民地统治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

站在宏观的历史角度看待未来的决断,加入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进程将面目全非,这个世界完全可能会演变成另一个走向。那就是德国人在欧洲称霸一方。中国则在亚洲作威作福,从地域的角度出发,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不存在根本地利益冲突。即便是德国人想打倒中国,成为世界的真正霸主,想从海上过来估计想过马六甲海峡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中国志在必得地要害。从陆地上过来。沈从云完全可以扶持一下红色的俄罗斯,使其成为中国地面上最大的屏障。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沈从云必须在现在就想好解决办法。执政几十年,通过一系列的战争胜利,固然使得国家利益和国民信心得到了巨大地提升,但是也必将会形成一个举国上下好战地习惯。从长远来看,好战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必须要通过宣传工具,使举国上下都形成一个概念,不是政府要打仗,而是有人要把战争强加给中国政府。这一点沈从云这些年基本上还算是做到了,每一次战争尽管都是有备而为,从表面上来看,还是在被动迎战的。

必须要在全军上下灌输一个观念,中国不是好战地国家,但是我们必须做好迎接任何挑衅的准备。中华民族绝对不能在漫长的和平过程中消磨了血性。

这一夜沈从云想了很多,依旧迟迟不能作出决断。尽管有历史的先知,真的要做决断的时候,沈从云对各种假设依旧很难得出权衡之后结果。实际上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已经改变了大的历史格局,很多事情即便是按照历史的脚步来到了,但其结果已经变的无法预测了。这也正是沈从云感觉到迷茫的地方。诚然,沈从云这些年也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智囊团,这个团体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国际走向的判断上,还无法给予沈从云太多的帮助。毕竟沈从云不能直接跟大家说,相信我,明年下半年协约国和同盟国肯定打起来,大家现在就好好想一想,我们加入那边才好。

沈从云唯一能做的是含蓄的向智囊团表达一下对欧洲局势的担忧,强调一下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让智囊团搞一个实力对比的分析结果出来而已。

同样是这一个夜晚,一个肥胖的身躯,满意的从伯尔尼市郊区的一家农庄里出来,上了一辆汽车,悄悄的趁着夜色回到中国大使馆。

按照赵星龙的身份而言,这件事情本不需要亲自出马。可是沈从云一再强调事情的重要性,对赵星龙本人外任何人都不放心。

事实上赵星龙对于沈从云这个命令真正的含义,并不是完全的理解。从赵星龙的思维角度来看问题,中国政府出面帮助一个被俄国流放的政治犯。最大地好处就是让这些对沙皇统治不满的激进分子,没事给俄国捣乱。减缓一下俄国在远东带来地压力罢了。对于这些俄国的激进分子,给点钱赞助点武器就很够意思了。

可是,沈从云居然提出了在蒙古专门弄出一块地方来,给俄国的激进分子做武装暴乱的基地,这一点在赵星龙看来显得不同寻常。

“也许,大人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吧。”赵星龙在车子里想到这一点时,不由的低头看看手中的文件包,这里头是一个月来与那个名字很长的俄国光头商议出来地结果。

“弗拉基米尔。伊里什么来着?”赵星龙苦笑了一声,彻底放弃完全记住这个人名字的可能性。

来到欧洲的这半年来,赵星龙也算是知道了许多关于共产国际的事情。从目前来看,这个组织的力量还非常地弱小。所以,赵星龙在提出暗中资助俄国革命的时候。列宁最初并不太相信,或者说对赵星龙真实的目的有所保留。

赵星龙很大方的表示,现阶段并不想从列宁身上得到任何的好处,只是单方面的付出。给予资金支持,在蒙古开辟基地帮忙培训军事人员,需要的时候提供武装暴动需要地武器装备等等。这些好处让列宁无法拒绝,至少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俄国革命偃旗息鼓的时候。列宁无法拒绝这些援助。

正如历史上的情况那样,德国人不过是帮助列宁回国并控制了政权,就获得了俄国三分之一的领土。不过现在沈从云抢先动手了,估计也没德国人什么事情了。沈从云也不打算让德国人通过这件事情获得好处。当然了,未来德国人在俄国退出战争地时候,能从中获得多少好处,那就看德国人的本事了。至于沈从云内心深处思考过的,在欧洲战局大局已定的时候。抛开德国单独与英国和谈的想法。更是只有沈从云一个人才去这么想过。

完成了沈从云交给地任务后,赵星龙也是一身轻松。如果一切都不出问题地话,一个月后第一批革命者,将乘坐轮船前往中国,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至于蒙古地现状,赵星龙倒是不需要太担心的。目前在蒙古战局主导地位的几个王爷,都是中国三大情报部门一手扶持起来的。为了防止某一家独大,再冒出一个成吉思汗来,情报部门之间相互通气,指使这些王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有事没事掐几架,免得他们太悠闲了。事实上关于外蒙古的问题,沈从云一直没有全力以赴的去控制,也没有精力去收拾这帮地头蛇。除了在库伦(乌兰巴托)设立了外蒙古自治行政区,派遣了官员代表中央实行管理,摆了一个陆军师的兵力作为震慑力量外,外蒙古草原的实际管理者,还是大大小小几十个王爷。当然了,部署在东北的几十万大军,只要蒙古地区稍有异动,随时可以长驱直入。通往乌兰巴托的铁路,也在修建过程中,从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这条铁路必须要在1917年前建成通车的。

实际上在1913年初,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