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变天 >

第186章

变天-第186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雪岩接过话道:“目前财政部和欧美的谈判。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美国政府愿意购买一亿五千万到两亿元地国债,德国政府也愿意购买两亿元。现在地关键是英国,目前地态度还非常的含糊。”

沈从云笑着拍拍手道:“好,很有一点万事俱备地意思了。现在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正翔兄,该你发言了。”

郑观应浓重的广东放眼的官话,不疾不徐的说道:“目前的军工体系,除了大口径的火炮,别的装备只要资金充足,没有问题。单单是过去三年储备的弹药,就够我军打一年的。”

………………………………

威海,一处僻静的码头外,拉上了一圈铁丝网,进入的口子上设了一个卡子,四五名士兵严格的盘查每一个进入的人。

刚刚靠岸的一艘潜艇上,徐一凡扯开嗓子冲着岸上的老霍兰摇手欢呼:“老家伙,我们的编队航行一切顺利,我们成功了。”

“哦,万岁!”满头花白的老霍兰,激动的像个孩子一样的跳了起来。

这时候一个哨兵匆忙的跑了过来,冲着还在战舰的上徐一凡挥手大喊:“徐大人,司令前天就来了电话,让你一回来,立刻到司令部去汇报。”

徐一凡麻利的从潜艇上跳下来,和霍兰热情的拥抱了一下后,扭头问道:“怎么回事?”

“司令没有说,只是说去的时候,请霍兰先生一起去。”

“好,我们这就去。”

舰队司令刘步蝉的官邸内,会客厅里一片庄重,刘步蝉、林泰增、邓世昌、丘保仁等海军要员,众星拱月一般的围着当中的沈从云坐着。

“如果俄国人集中所有海军力量,目前我们还难以战胜他们,如果只是一个太平洋舰队还有旅顺港口内的分舰队。呵呵,战术得当的话,全给他灭了,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邓世昌自信的话语,在会客厅里引起了一阵欢笑声。这些年,海军的发展虽然没有陆军快,可是海军是出了名的烧钱,三年时间补充了四艘战列舰(君权级),十三艘新式巡洋舰,加上国内造船业现阶段优先发展潜艇的策略,目前已经能独立批量生产潜艇了。海军的家当可谓今非昔比了。

众人笑罢,猛听见外面有人喊:“报告!”

“进来!”刘步蝉出生应了一下,个子不高但是很精神的徐一凡迈步进来,当看见当中的沈从云时,徐一凡先是一楞,随即激动不已的一个立正道:“第一舰队潜艇分舰队总指挥徐一凡,奉命前来报道。敬礼!”

沈从云笑了笑道:“霍兰先生没有一起来么?我都到了三天了,本应该早点去看他老人家的,结果没

来,只好派人去请了。”

“霍兰先生也来了,现在要请他进来么?”徐一凡犹豫了一下,这里谈的可都是国家大事,霍兰一个搞研究的外国人,恐怕出现不妥当。所以徐一凡到地时候,也只是请卫兵带霍兰到别处暂时休息等待。

“不着急,你先说说潜艇部队目前的状况。新型潜艇这次的远洋航行顺利么?”刘步蝉插了一句,徐一凡立刻露出激动之色。

“太棒了,这款潜艇排水量三百吨,双层结构,水面航速高达节,潜航速高达8。无线电联络方式,完全可以在水下进行指挥。霍兰先生曾私下里问我。是不是我们的谍报人员从德国搞回来的图纸呢?我说我啥都不知道。”

霍兰猜的还真的八九不离十,不过潜艇的图纸不是什么间谍搞回来的,而是中国和德国在潜艇技术上秘密合作地结果,双方共享技术。产生的效果,这些当然不能拿出来说了。

“不该你知道的,就别去打听。”刘步蝉示意徐一凡找地方坐下后,这才恭敬的回头对沈从云说道:“潜艇部队目前发展地很快。已经装备了22艘新式潜艇,这和沈大人您的密切关注是分不开的

沈从云点点头,心道历史上的潜艇真正发威地年代,要到一战爆发以后了。目前的中国潜艇部队。要担起太大的担子,恐怕也还有一定的难度。

……………………

当夜10点,沈从云拜会霍兰回到住所。刘步蝉、林泰增、邓世昌正等在客厅内。沈从云一边脱下外套。递给身边地紫玉。一边慢慢的接过丫鬟递来的毛巾擦了脸,示意她们都下去后。才慢慢地说话。

“怎么?这么快就把作战计划拟定了?我可提前给你们打个招呼,这一战很可能到最后才是海军大显神威地时候,初期地战场,主要还是在陆地上。海军的主要任务,还是封锁旅顺港,堵住俄军从海面增援辽东。”

“大人,跟俄国人打仗,我们三年前就开始准备了,海军情报部也为此准备了三年。可以说,每一个细节我们都想了无数次了。这次一旦开战,东海舰队会在第一时间倾巢而出,攻击旅顺地分舰队,全歼之。就算不能全歼,只要派出潜艇部队在港外埋伏布雷,出来一艘我打掉他一艘。我主力舰队,则时刻关注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稍有异动立刻迎击。目前实力上来对比,俄国半数以上的舰只严重老化,我东海舰队在航速上有绝对的优势,只要俄国太平洋舰队敢出来,我们保证消灭它。”

沈从云听了心中也是不由的一阵激动,目前俄军的主力,主要分布在西线。东线俄军,在辽东不过一个军,外加边境上的两个军的兵力,一旦开战的话,俄军再想从西线转身就需要点时间了,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三位,今天我跟你们交个底,一旦中俄之间爆发战争,我军将力求速战速决,总参的计划是最多打两年,我的期望是一年之内结束战争。不过俄军在辽东经营日久,也不是说拿下就拿下的。所以,海军必须一再细致的做好每一个环节,出不得半点差错啊。”

“是,大人。”

“明天我就要动身北上了,做战前最后一次视察,诸位多多努力吧。”

………………………………

一周后,沈阳,北方军区司令部。

“俄国人这一次,在东北集结重兵,而不是从北部蒙古边境压过来,如此的舍近求远,原因只有一个,奔着我们的东北来的。目前从双方的兵力态势上来看,俄国人地面部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辽东半岛的一个军和部分其他武装,加上上周从海面增加的一个师的兵力,俄军在辽东半岛上的兵力,已经增加到六万人,这可是一块肥肉啊。另外一个方面,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俄军新增调了一个军的兵力,组成了远东集团军,兵力越为十五万,沿东北边境展开,一旦爆发战争,将从东北一路南下。根据总参的计划,为了麻痹俄军大本营,造成我军不堪一击的假象。战争初期,我军在边境一带将主要以地方武装配合部分野战军作战,且战且退,诱敌深入。辽东半岛方面,战争初期将以压迫为主,集中五个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徐徐推进,三到五个月的时间,将俄军压缩在金州、大连一线。迫使东北俄军快速南下增援。一旦东北俄军主力深入我境内五百公里前后,欲罢不能的时候,我军主力将突然发力,吃掉辽东半岛上大部分俄军后,立刻转头北上,力求围歼俄军南下主力。”

第五部

第二十八章 … 断交宣战

约在半年前,沈从云和克泽之间,曾经进行过一次私讨。话题就是俄国的战争潜力的问题。对待这场战争,克泽最鲜明的一个观点,就是要趁俄国的主要精力放在西面,速战速决。事实上,远东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了俄国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调整的时间。最重要的一点,俄国从来就没有把中国,当成一个等级上的对手。这一点,才是最致命的,历史上的俄国,在日俄战争爆发的初期,也是这么判断的。

俄国有这样的心态,一点都不奇怪,吃惯了嘴,伸惯了手的俄国,在一贯软弱的中国面前,自然会有一种优越感。

事实在那次谈话中,克泽对这场战争的前景,也并不看好,克泽的建议是晚个三两年再打,可惜沈从云等不及了。为什么等不及呢?因为知道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没几年就要开打了,这个时候打,正好是一个关键点上。历史上的日俄战争,日本人赢就赢在俄国人不能全力力东顾这一点上。这时候打,德国、英国、美国对都能支持沈从云,只要能做到速战速决,到时候法国人都会出来劝和。

在一战之前,树立起一个军事强国的形象来,对未来几年在国际政坛上起到更大的影响力,成为交战双手都会全力拉拢的对中,并从摇摆中渔利,这才是沈从云发动这一场战争的关键。

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美国人毕竟离地太远。而中国则不同。一旦中国加入同盟国的阵营,并且是一个对俄战争的胜利者的姿态出现的话,后果会怎么样,估计目前欧洲对立的双方,心里都非常的清楚。中俄之间漫长的国境线,决定了中国随时可以从俄国人的屁股后面扎一刀子狠地。

其实沈从云心目中这一场战争的时间,最晚要在1905上半年结束掉。为了能够从战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沈从云和克泽那次秘密的谈话,制定了一个东北诱敌深入。优先歼灭辽东半岛俄军,然后回头包围俄军东北主力,围而不打,以之为谈判桌上讨价还价地筹码。

当然。这是沈从云和克泽之间的秘密。

王士珍、冯国璋、段瑞,眼下都穿着一身新式的军官服,端坐在沈从云临时官邸的客厅内。参加完北方军区地军事扩大会议后,沈从云单独约见了这三位。

换了一身便装的沈从云从里屋出来的时候。三人同时站了起来。

“大人!”

“都坐吧。”沈从云先坐下后,三人才依次坐下,这一点是中国人的传统吧。

“作战计划你们都知道了吧,说说有什么想法?”

三人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王士珍这位军长出面说话:“大人,属下对整个战役部署,并没有太大地问题。只是有点遗憾。未能参加对辽东俄军的围歼战。”

王士珍尽管说的非常地委婉。沈从云还是从字里行间感觉到。这家伙在抱怨了。抱怨什么呢?抱怨沈从云偏心了。

第六军是以老北洋为班底组建地,领衔地也是昔日的北洋三杰。虽然在军事装备和兵力配给上。沈从云坐到了一碗水端平,可是围歼辽东半岛俄军这么一个重要地任务,没有第六军的份,王士珍自然是有抱怨的。北洋三杰加入新军的日子并不长,几年来三人一心扑在军队建设上,就是想让那些昔日的对手们看看,他们并不比别人差。

沈从云看了看这三位,脸上都是勉强的保持着平静的样子,不由的微微一笑,指着冯国璋道:“华甫,把地图拿出来。”

冯国璋一楞,还是很快的从随身背着的皮包里拿出了地图铺开。

“大人是怎么知道我随身带着地图的?”

“呵呵,第六军参谋长冯国璋,不管走到哪里,皮包里总是带着东北地图还有防区地图。这个在北方军区,随便找个人问一下,都能知道。”沈从云淡淡的一笑道,冯国璋脸上没有说什么,目光中闪过的激动,还是出卖了此刻内心的激动。沈从云说的轻松,三人心里也非常的清楚,远在北京的沈从云,时刻都在关注着三人的情况。几乎第六军提出的人员和装备上的要求,军区首长从来没有推诿过,弄的其他几个军都眼红死了。

“你们看,整个东北,目前在边境前后五百公理以内,除了第六军,没有别的主力部队了。你们看,俄军南下的最佳路线,犹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