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52章

黄巾张狂-第52章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就已经被败兵冲乱了阵脚。
    与此同时,远在一里多以外的黄巾军大帅管亥,却还不知道汉军的奇袭。



第71节 管亥展勇武
    与此同时,远在一里多以外的黄巾军大帅管亥,却还不知道汉军的奇袭。
    俗话说,人上一万,无边无沿。黄巾军这一万多人的大军,如一条长蛇,蜿蜒在丘陵密林间穿行的大道上,足足拉开了六、七里的长度。
    虽然为了加快行军速度,青州黄巾军算得上是轻装上阵。可是随行的辎重车辆,也依然不下两千辆。
    这是必须的。没有这些辎重车辆所运送的补给,黄巾军战士们,就连饭都吃不到了。
    管亥此时,正走在一排辎重车队之间。为了保护辎重粮草,他将辎重车队放在黄巾军队列的中间。
    突然间,管亥停下脚步,听着后方传来的阵阵嘈杂,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个张绕,到底在搞什么?
    然后,管亥的眼角一跳,发现了一个极其令他诧异的现象。
    红色!
    一抹火红色,从被小丘阻挡住的队伍处延伸出来!
    黄巾军崇尚土德,故此人人头裹黄巾。
    汉室崇尚火德,故此无论是衣甲还是旌旗,都以火红为主色调!
    ——汉军!是正规的汉军!
    “黄巾力士!结阵!”
    “黄巾力士”,是对黄巾军骨干的一种称谓,就好像后世的“干部”。管亥全军一万多人,可以被称为“黄巾力士”的骨干,也不过千人左右。
    不得不说,管亥此人的兵法,当真不算高明。在这个突然遭到奇袭,后军陷入混乱的时刻,管亥没有抓紧时间,将全军组织起来,列阵反击,反而只是亲自带着数百名,仓促集结起来的黄巾军战士,向着汉军发起了反冲锋!
    “杀啊!活捉管亥!”
    “让开!让开!管帅在此!快让开!”
    一红一黄两只军队,在排除了四周的乱兵阻挠之后,终于面对面的碰在一起,短兵相接!
    楼异手中挥舞着两只短戟,带头冲锋,第一个与汉军交上了手。
    别看他在臧霸手下,也就是一招了账的角色。如今对上汉军,楼异终于可以大展威风了。
    身上“战炁”一闪,楼异的戟又快又准,在对面的汉军还没来得及举刀格挡之前,已经刺到了对手的胸口。
    那汉军大叫一声,弃了兵器,条件反射般的双手握住楼异的短戟,拼命的向外拔。刚才的这一击,如果不是被汉军身上的皮甲挡了一下,足以让这个汉军当场没了性命。
    楼异的短戟被握住,却毫不惊惶。他脚下飞起,正中汉军战士的裆部。然后,趁汉军战士遭到重击,反应停滞的间隙,另一手短戟一抹,戟刃飞过对手的喉头,将这个勇猛顽强的对手,彻底了结了。
    汉军仆倒一人。
    发现同伴被虐杀,几个汉军对视了一眼,非常有默契的一拥而上。楼异怡然不惧,面对两、三个汉军联手进攻,手中短戟运用如飞,格斗间,丝毫不落下风。不时间楼异身上“战炁”一闪,还能在对手身上撕开一道伤口。
    战了片刻,楼异抓住对手的一个破绽,戟刃一割,切在一个汉军的手臂上。那汉军闷哼一声,无力再战,在同伴的掩护下,抽身向后退去。
    楼异正要趁机追杀,冷不防从身侧劈出一刀,直奔楼异的腰间。若不是楼异躲闪得快,这一刀,不但会劈开他身上的轻甲,还必然能好好的给楼异放放血!
    楼异吃惊之余,扫过周边的形式,却发现大事不妙!
    来袭的汉军,前锋尽是精锐悍勇之士。他们不但个人战技出众,在经过数月的训练之后,对于相互间的配合,也已经相当熟悉。
    管亥带领的黄巾军,在个人武技上逊色一筹,在相互配合上也大为逊色,如何挡得住士气更加高昂的汉军?
    结果,楼异虽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却一不小心,陷入了汉军的半包围之中!
    发现这样的情况,楼异胆气大消,双戟也挥舞得慢了一截。他的对手看出便宜,刀剑并举,一下子将场上的形式翻转过来。
    眼看着汉军气势如虹,将己方打得节节败退,连身边的几个小帅,都先后受伤。作为一军之首,青州黄巾军的大渠帅,管亥已经无法再呆在后阵指挥了。
    他匆匆的对一个手下吩咐了一句,一挥手中重达四十斤的长柄大刀,大吼一声,冲进了战圈。
    兖州州师中,认识管亥的人,如同凤毛麟角。管亥这次反击,来的仓促,自然也不可能打起帅旗。前排鏖战的“陷阵士”,突然见到一个九尺大汉,挥刀冲出来,虽然吓了一跳,但是见到这人衣甲精美,知道是条大鱼,不但不怕,反而欣喜交加。
    但是,管亥能够被称为“太平道”第一高手,又岂是等闲之辈可以抵挡的?
    管亥的大刀,柄长五尺,刃长四尺,在管亥手里,运用如风。刀轮旋转之间,其速度越来越快,气势极为骇人。反观管亥,操纵这大刀车轮般狂转,神情却极为轻松。管亥只是向前冲了两步,将几个汉军罩入刀轮的飞舞范围,便已经完事大吉了。
    刀挡,刀断!
    盾格,盾碎!
    人欲躲避,躲避不及,人亦腰斩!
    管亥的大刀,其实还没有开锋。然而高速旋转之下的刀轮,不需要额外加力,便可以凭借自身的重量和速度,将所有拦路的障碍,一刀两断!
    一瞬间,仅仅是一瞬间,被管亥迎上去的三名汉军悍卒,就倒下了两人。剩下的那人,也抱着一条血如泉涌的断肘,踉跄后退。
    而他们的战果,仅仅是让管亥的刀轮慢了一下,却随即恢复。除此之外,大概就是管亥胸前的一道破甲刀痕了。
    如此神勇,一下子将汉军的气势打落一截。而附近的黄巾军战士,目睹了首领如此神威,一下子士气大振。借着这个当口,拖着一身伤口,从汉军包围中杀出来的楼异,大声的喊叫道:
    “大帅威武!”
    此时的情形,当真是一呼百应。无数的黄巾军战士,纷纷扯着嗓子大叫起来:
    “大帅,威武!”
    “管亥?!”
    在后方督战的鲍信,眉头轻轻一皱,立刻又舒展开来。
    “斩杀贼酋管亥,则此战大胜矣!”
    一旁的陈宫,点出了此战的关键。管亥现在表现得越英勇,等到被斩杀之后,黄巾军的溃败,就越发不可收拾。
    ——但是,谁能斩杀管亥?
    见管亥挥动刀轮,冲入汉军阵型中,搅起一片腥风血雨,鲍信的心里一阵犯难。
    ——或者说,应该问的是,谁能不被管亥斩杀?
    管亥的刀轮舞动如风,神情看起来却毫不费力。他每一次向前突进,都会将三、四名汉军绞入刀轮,化为尸骸。虽然这样的做法,会让刀轮略微变慢,但是,只要身边缓得一缓,不出片刻,管亥就能让刀轮的速度恢复。
    这样两、三次下来,周围的汉军,已经被管亥杀得心惊胆颤。虽然有不少人,看出了这一招的破绽,却没有一个汉军士卒敢于站出来,抓住这个破绽。
    因为,这个破绽,看起来已经被证明,不是一个破绽。证据,是管亥衣甲上留下的数道破痕。
    被杀死的汉军悍卒之中,颇有一些亡命之徒。他们抱着“要死大家一起死”的信念,拼着被管亥腰斩,也要在他身上留下一块痕迹。
    然而,管亥固然被剁了四、五刀,却连血都没流一滴。仿佛在管亥的身上,有什么神秘力量保护。明明刀锋已经切到他的皮肉了,可就是伤害不了管亥分毫!
    ps:火德、土德。
    因为汉高祖刘邦,假冒赤帝之子,斩白蛇而起义。所以,汉朝建立之后,自居为火德,军中的衣服、旗帜都崇尚使用赤色。
    按照当时的“五德相代”理论,汉室之后,能够取代火德的,应当是土德。因此,凡是有志于造反的大汉有识之士,尽皆使劲的向土德的大旗下靠。所以,黄巾军的黄天,当然是属于土德之天了。



第72节 鲍信试应付
    管亥固然被剁了四、五刀,却连血都没流一滴。仿佛在管亥的身上,有什么神秘力量保护。明明刀锋已经切到他的皮肉了,可就是伤害不了管亥分毫!
    这样一来,四周的汉军心中,拼着一条命,去砍对方一刀的信念,就有了极大的动摇。
    同时动摇的,还有汉军本来高涨的士气。
    看到这里,鲍信心中叹了一口气,高声叫道:
    “侯屯长!”
    听到上司的召唤,侯成心不甘情不愿的大声应诺。在他的心里,可是丝毫没有冲上去与管亥拼命的想法。人家堂堂“太平道第一高手”的称呼,能是自己这个小小的屯长,所对付得了的吗?
    笑话!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侯成是不信。
    但是,都尉鲍信既然已经下令,侯成就算是硬着头皮,也得上。
    什么叫做军令如山?这就是了!
    就在侯成心中怀着必死的想法,暗暗盘算自己的妻儿,能领到多少抚恤钱粮之时,他的眼角撇到上司鲍信,居然脱下身后的披风,从侍从手中,接过一柄沉甸甸的大剑。
    立刻,他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一口气上五楼,也不费劲了!
    为什么呢?
    无他。侯成只是知道,自己八成是不用去白白送死了。
    在明面上,侯成被称为鲍信军中第一高手。然而,实际上,侯成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鲍信军中,只能排在第二的位置。
    真正的军中第一高手,不是别人,正是都尉鲍信本人!
    为什么侯成在鲍信手下,表现得如此服帖?原因其实就是,在很久以前,还是身为“北军”一员的时候,侯成曾经因为自恃勇武,顶撞了鲍信。结果,被鲍信亲手修理了一顿!
    所以,当侯成一眼瞥见,鲍信双手提起那柄造型古朴,望之沉重的大剑之时,就感觉自己的小命有了保证。如果不是现在正处于血肉横飞的沙场之上,侯成说不定真的会高兴的笑出声来。
    鲍信身披轻型皮甲,手中提着剑,分开攻势受阻的汉军士卒,身后带着“陷阵士”首领侯成,来到了全身溅满鲜血的管亥面前。
    他手中的重剑,名叫“尚方斩马剑”,是前汉武帝时期,为了对付匈奴骑兵,而由少府特意打造的一种重型兵器。
    这种兵器,在后世,尤其是后世的戏文里,有着一个广为流传的名字——尚方宝剑!
    不过,在汉朝时,“尚方斩马剑”,还是一种可以用来实战的重兵器。一个大力士使用“尚方斩马剑”,可以当头一击,将一匹飞驰而来的奔马,连人带马的劈成两截!
    汉世之后,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最后转化成了另外一种大名鼎鼎的兵器,叫做“陌刀”。
    这种东西,知道的人可就不少了。大唐朝在强盛时期,步兵队里最精锐的组成,就是“陌刀队”。在对付北方和西方游牧骑兵的战斗中,陌刀“如墙推进”战术,一直是唐军最有效,最让敌人恐惧的战法。
    鲍信在距离管亥一丈二尺开外站定。管亥刚才,又出击了一次,斩杀两名汉军士卒,将本来已经崩溃的战线,暂时稳住了。此刻,见到一名汉军大将模样的人手持重剑,来到自己面前,管亥的神情,越发的郑重起来。
    在众人的注视下,鲍信一言不发,全身亮起杏黄色的淡光,挥动沉重的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