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64章

黄巾张狂-第264章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还没有起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之下,只是一个回合,张杨所带出来的五名亲卫,无一漏网,全都被卞喜的亲信围殴击倒!
    见到这一幕,张杨大惊失色!
    “卞喜!”
    伴随着张杨的怒吼,来不及将宝剑出鞘,张杨只是肘部一顶,便将一名从背后偷袭的卞喜亲信击倒。同时,张杨身体一闪,避过另一人的拳头,一个膝盖顶,已经将其作翻。
    “在此!”
    口中接着张杨的怒吼回答道,卞喜的双手毫不停留,对着张杨攻出一招。
    这一招,快若流星,势如流星,让张杨避无可避。因为,卞喜攻出这一招,所用的兵器,便叫做“流星锤”!(未完待续。。)
    ps:  解题:“獐”即“张”。



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
    卞喜所用的流星锤,重量不过五斤,大小略超过一个拳头,用一条九尺长的铁链子相连接。平时,流星锤被卞喜缠绕在手臂上,笼在衣袖里,不为人所知。但是,在关键时刻,流星锤一出手,便能决定一战的胜负!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双方一翻脸,张杨的目光,便特别注意着卞喜腰间的佩刀。可是,谁能想到,卞喜的出手,居然不用佩刀,而是暗器?
    当流星锤宛如流星那般,飞过三尺的距离,来到张杨的面前时,张杨正在拔剑。
    张杨练过剑。虽然不像某些变态的武人那样,每天必拔剑五百次以上,可以张杨的武学修为,他拔剑的速度,绝对比得上一个出色的剑客。
    但是,流星锤的速度,却能够让张杨拔不出剑来!
    面对避之不及的流星锤,张杨只能放弃拔剑。电石火光之间,他紧急将身体一侧,以剑鞘竖在流星锤攻来的线路上,接下了这一招。
    “咚!”
    一声响动过后,卞喜手腕一抖,收回了流星锤。但见张杨腰间的宝剑,连着鞘明显的弯折成一个角度,多半此后再也拔不出来了。但张杨若不是用宝剑挡了这一下,怕是腰上的肋骨都要断掉几根,多半已经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卞喜!你这个无耻之贼!”
    幸免于难的张杨,心中的怒火如同被点着的柴堆,熊熊燃起。可是环视四周,孤立无援的张杨明白,这一次自己多半是要遭了!
    此刻,他只恨自己,为什么有了眭固的前车之鉴在。还如此轻易就相信了卞喜的解释,而没能早些识破此僚的险恶居心,将其提前拿下!
    “张将军,俺看,你还是安静些的好。”
    一击废掉了张杨的武器,卞喜站在一旁。满意的看着数十名亲信士卒手持刀枪,将张杨团团围住,这才不慌不忙的说道。
    “其实,俺如何会想要对付将军你呢?只是现下里形势不妙,俺要给俺的兄弟们找条活路,也只得委屈张将军了。”
    对于卞喜的话,张杨自然是嗤之以鼻。只是,他现在手中没有适合的武器,又被诸多士卒团团包围。可谓是身陷绝境。就算是想要与别人拼命,结果多半也只是将自己的性命白白送掉。
    厕身士卒后方的卞喜,一边指挥部下结阵上前,一边劝说道:
    “张将军,你是个好人。俺也不想伤着你了。你若是肯不动手,俺便发誓,绝不动你一根手指头!”
    一边说着,卞喜又一指旁边被俘虏的五名张杨亲卫。继续说道:
    “张将军,你若是动手。等会儿刀枪无眼,怕是会伤着你的。若是你出了事,这些个没用的卫兵,可是按军法当斩的!俺可要将这些废物执行军法,让大伙儿都知道知道军法的厉害!”
    这番话,未免有些将张杨的亲卫们当做人质的意思。可是张杨听了这些话。只是略一思索,就脸色苍白的扔下手中变形的剑鞘,束手就擒。而卞喜也没有半分想要虐待张杨的意思,将他“请”到一处布置齐全的帐篷里休息。
    接下来,卞喜只是让手下最擅长近身格斗的四名亲信。贴身跟从在张杨身边,又在周围布置了整整五十名精兵作为看守。还有两名亲信,被安排在张杨身边,充作杂役,伺候他的饮食起居。如此待遇,只能够称为软禁,而非俘虏。
    安置完张杨,接下来,卞喜立刻修书一封,投送到太行军中,表示愿意投降的意图。收到书信的于禁,不敢怠慢,一边将信件火速送往主将张狂处,一边调动兵马,准备接应卞喜的投降行动。当然,暗中布置一些兵力,以防卞喜有诈,也是于禁提前想到的事情。
    当张狂得到这封书信的时候,他正策马走在前往战场的路上。
    “白兔先生这次,可是又立下大功了!”
    看完书信,张狂笑着对身边的侍卫长笑道。自从他起兵以来,身边的侍卫长不知道都换了几许。从韩当开始,几乎每一位侍卫长,后来都成为太行军中拿得出手的猛将。这也给太行军中的士卒造成了一个印象,那就是张狂身边的侍卫长,可是只有猛将才有资格担任的。
    自从上一任侍卫长赵云,被张狂安插到乐进的“镇北营”任职后,新一任的侍卫长,则是张狂的另外一位小舅子。第一次听到这个小舅子的名字时,张狂可是很是惊讶了一番。因为这个小舅子的名字,在张狂穿越前的年代里,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代经典荧屏形象。
    郭靖。
    这就是郭太的儿子,郭芙的兄弟,张狂的小舅子。
    当然,一个偶然的重名,并不会让张狂太过于在意。他如今也贵为一方诸侯,论势力总体实力,当可以排入天下前十,自然不会与从前那样动不动一惊一乍。而这位表字“破虏”的小舅子,与后世小说里的郭大侠,也就是名字相同罢了。
    这位郭靖,既不会“降龙十八掌”,也没有一个叫做“黄蓉”的相好。他姐姐郭芙在嫁入张家以后,倒是给弟弟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太平道元老马义元之女。如此一来,郭家在郭太交出白波谷的权利以后,很快就顺利的融入了太行军的核心嫡系之中,前途相当光明。
    “想不到张杨最终居然落到如此下场。家父大人可是对这位张稚叔评价很高的。”
    与郭大侠不同,这位郭靖的口舌还是很便利的。当然,那是与常人相比,而非以纵横家的标准来说的。
    “张稚叔这次,其实输的一点儿也不冤。”
    张狂将小舅子带在身边,就是希望他能够在跟随自己的时候,多学到些兵家知识,为以后出征领兵积累经验。
    他的上一任小舅子侍卫长赵云,由于在对宴荔游那一战中表现不佳,只知道凭借个人勇力一个劲的猛冲,结果将手下数百骑兵都丢到一边,在战后被张狂狠狠的痛骂了一番。
    随后,张狂更是将年轻的赵云带在身边,苦读了数月的兵书,这才将性子稳重不少的赵云,外放到乐进手下担任骑兵百人长。而吸取了初战教训的赵云,在接下来与鲜卑大王和连的缠斗中,表现得足够稳重,指挥能力大有长进。
    有了如此表现,张狂这才在不久前的全军扩编中,给了赵云一个骑兵千人长的职位。
    对赵云是这样,对于郭靖,张狂也打算如此。郭靖的武技,在经过张狂的“点化”之后,达到了“千人破”的级别,足以在战场上自保。接下来,就是张狂对他的军事知识的栽培过程。这一过程不会太短,郭靖能够学的越多,以后对张狂的帮助就越大。
    毕竟,这是在汉末,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可是相当讲究亲戚、乡党、朋友之类的联系。拥有血缘关系的人,天然就比无亲无故的人更值得信任。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厉害攸关,则将这种由亲戚关系组成的集团,打造出强大的凝聚力。
    对张狂来说,出身巨鹿张氏的族人,和他的妻族一脉,天然便是不可能背叛的可靠帮手。至于臧霸、于禁、乐进等人,在接受了张狂“点化”之恩的情况下,其可靠程度,也就是大致接近张氏族人的程度罢了。若是局势变得大为不利,这些外族之人,未必就会一直像现在这样忠心耿耿。
    所以,培养一群有能力的亲戚族人,可是关系到张狂所创立的政权,能不能稳定维持下去的关键。这方面,曹操身边的曹仁、曹洪、曹休以及诸夏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见郭靖对张杨最终结局的原因依然不够明白,张狂只好解释的更加详细些:
    “张稚叔为人是很好的。只是,他这次的失败,就失败在为人太过于忠良厚道。”
    郭靖听了这话,惊奇的将眼睛盯着张狂,一时间很是失礼。张狂见了,也不太在意,只是咳嗽一声,点醒郭靖后,又继续说道:
    “为人臣与为人君者,要求可是大不相同的。张稚叔为人古道热肠,心胸宽厚,与他做朋友,可是件相当愉快的事情。但是,作为一方诸侯,张稚叔御下却过于宽松,得到部下有反叛的消息,居然只是将那人叫来劝说一通,然后就不再处置。”
    “竟然有这等事情?”
    郭靖自然很是惊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张杨如何会这般处置一个心存反叛的部下?
    “不但对部下宽厚,张稚叔对郡中的豪强,也过于宽厚了。他将郡中的豪强视作好友,对他们的请托尽量满足,结果最终便弄得占据上党一郡之地,居然养三千兵都颇为艰难。此次他出兵北上,其中也多有被豪强推动的结果。”
    “军令不严,政令不行,张稚叔作为一镇诸侯,必然是碌碌无为。可惜一代良将,却没有摆对位置,如今的失败,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
    张狂在马上总结道:
    “张稚叔就算不败在我军手中,将来也必定因为御下无方,被有野心的手下推翻。而落在我军手上,其实算张稚叔运气好。要知道,这世上如我这样,能够容得下张稚叔再次领兵的诸侯,可是没有几个呢!”(未完待续。。)



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
    被张狂借机教育的一番,郭靖感觉自己的眼界大为开阔。他原本对父亲将手中数万军民的大权交付给外人,心中暗暗不满。但在张狂身边接触的久了,那点儿小小的敌意渐渐就不翼而飞。如今,有了张杨这个活生生的例子,郭靖总算是明白了老爹的睿智之处。
    如果不是及时投靠了张狂,当初郭太出事以后,必然会给白波谷的郭氏一族,带来灭顶之灾。
    当张狂率军赶到上党军大营外时,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了。
    由于主帅张杨被卞喜带兵挟持,整只大军变得群龙无首。而营外耀武扬威的太行军,又将杨丑的首级和战旗展示出来,再次沉重打击了上党军的士气。面对如此内忧外困的局面,本来组成就复杂无比的上党军,立刻开始分崩离析。
    几家上党豪强,决定立刻离开此地,返回上党老家;张杨的嫡系部队,则团团围住卞喜的营地,试图营救张杨;穆顺在此时挺身而出,想要接管大军兵权,却被众人嗤之以鼻;还有数千太原郡本地的豪强私兵,在营中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焦躁不安,更是加重了整个大营内的混乱……
    于禁统帅着“折冲营”的主力,一来到上党军大营外,就看见上千豪强私兵正在慌张的向南离去。再观察了一下整个上党军营地的局面,于禁果断决定,立刻出击。他让关羽带着本部骑兵,去追击逃走的豪强私兵,自己则大胆的统御着“折冲营”,对人数是己方数倍的上党军大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