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财色 >

第13章

财色-第13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无病闻言顿时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们现在就是要大张旗鼓地收购,让所有人都知道文革用品的价值,这样才能拉高行情,顺利出货!”

“小兄弟的脑子好快啊,天生做生意的料子!”广东人毫不吝惜地夸赞道。

当下范无病也没有在废话,直接领着广东人去了自己的仓库,将文革用品那个房间打开,让广东人自己来看。

“咝——”一看到房间里面整齐堆放着的各种文革用品,广东人首先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范无病是谁啊?他可是重生过来的人,自然知道什么东西最有升值空间,什么东西最有收藏价值!因此即便是他大批量收来的东西中,也没有多少糟粕。

广东人舔了舔自己的有些干涩的嘴唇,顿时对范无病这个小孩子肃然起敬,仅从屋子里面的这些收藏的种类和数量上来看,这个小孩子就不是一般人,当然了,若是让他知道范无病还不到三岁,那他的脆弱心脏恐怕会爆裂的。

“怎么样,还入得了眼吧?”看到对方目瞪口呆的样子,范无病的心中不无得意。

“太入得了眼了!”广东人叹道。

于是两个人开始翻腾这些东西,最后广东人索性对范无病说,这些东西他都要了,至于价钱也不用太讲究了,一口价六千块钱,范无病跟他讨价还价,最后两个人拍定了九千块钱两清,屋子里面的东西都给拉空了事。

广东人办事儿倒也爽快,价钱一谈妥了,立刻就回去拿钱,并且叫了辆卡车,将屋子里面的东西一股脑儿地给搬了个空,整个时间算下来也不到半上午。

“小兄弟,估计明年前半年我还是要来一趟的,到时候有什么好东西,可要给我留着啊!”广东人操着半生不熟的官话,拉着范无病的小手嘱咐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好说,头回生,二回熟,下次你再来,我管你的吃住。”

送走广东人之后,范无病的心情格外舒爽。

原本在范无病得到了王老教授的邮票珍藏之后,就对自己原先收集的那些文革用品,像章图书什么的没多大的兴趣了,如今广东人上门,一来解决了自己没地方堆放这些东西的问题,二来又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建设养猪场的资金总算是有着落了,省了自己几番心思。

范亨和张梅下班回来的时候,正看到范无病盘着双腿坐在家里的床上数钱玩儿。

“你你你——这这这——”范亨顿时有些张口结舌了,指着一床的大团结票子说不出话来。

张梅也是非常震惊,心道自己的小儿子不是又搞出什么是非来了吧?早知道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的,莫不是真的是什么神仙下凡?上次看到家里的不锈钢勺子都给他随手弄弯了,这么强悍的武力值,又弄了这么多的钱,没准儿他出去抢银行了也说不定。

“呵呵,爸妈你们回来的正好,看看儿子我的第一笔收入怎么样?”范无病此时正开心得很,见到范亨和张梅回家,顿时笑着说道。

“第一笔收入?!你去抢银行了啊!”范亨有些害怕,想当初他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才二十四块钱,就已经乐得屁颠儿屁颠儿了,结果到了他家老三这儿,还不到三岁就弄了满满一床大团结!

这个事儿,实在是太没法儿让人接受了。

“还不到一万块钱,至于这么紧张嘛。”范无病注意到自己父母的表情,不由得心中暗笑,不过联想到自己后来一个月上万的薪水,这九千块钱还真不算什么,只不过他却没有考虑,如今一九七八年的九千块钱是个什么概念啊?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度公报,一九七八年在部分企业试行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各单位又普遍发了年终奖金,再加上一九七七年第四季度部分职工提高了工资级别,因此,工资总额增加较多,一九七八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为六百四十四元,比上年增加四十二元。

也就是说,从报表上来看,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不过五十块钱而已。

但是报表这东西往往是靠不住的,磐石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只有四十元的样子,其中工资较低的年轻职工只有二十五元左右。

换句话说,范无病在三岁之前的第一笔现金收入,相当于同时期一个年轻职工三十年的收入。

第二十五章 曙光在前头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一百六十九人,候补中央委员一百一十二人。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三十六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文革”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邓公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同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范无病的心情非常好,只是此刻不便表露出来而已。

虽然地处北方,此时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下了两场大雪之后,所有的人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戴上了棉帽子,但是人们的心情都很不错。

拨云见日,是这一个时期的主旋律。

而范无病的第一批班底王氏三兄弟,此刻的心情也是复杂无比的,在二十年之后,王老教授一直戴到棺材里面的右派帽子,终于给摘下来了。

“爹,您看到了吧,这日子我们兄弟总算是盼来了。”老大王爱国带头,三兄弟结伴跪在王老教授的坟头前面,摆了些酒水果品,烧了几柱香,在雪地之中,显得分外地悲情。

一张公文格式的白纸在寒风之中飘摇着,上面写着经组织确认,王秉川同志忠诚可靠,以前所受种种不公正待遇,实属冤案,现郑重予以平反昭雪云云。

三兄弟在寒风中跪了一阵子后,将那张平反的白纸在烛火上引燃了,随即化成了一股轻烟,算是告慰早已经亡故的老父亲,只是黄泉之下的王秉川老先生是否能够收到家祭无望告乃翁的平反文书,就不是他们能够掌握的了。

“走吧,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一切都要看开些。”范无病缩着手站在旁边说道,“有句话说的好,天空地空人生空,财空色空官路空,若是想不通,请看火葬场的高烟囱,进去只需十分钟,出来剩下一斤重。事实如此,如之奈何?人吗,总还是要向前看的!”

这是应该从小孩儿口中说出来的话吗?王氏三兄弟都觉得非常郁闷,自己这个小孩儿老板还真的非常神秘,看上去倒像个饱经沧桑的智者一般。

无独有偶,与王老先生同时获得平反昭雪的,还有两年前的“四·五”天安门运动。与此同时,中央为彭德怀、陶铸等在文革中蒙受冤屈的政治家平反并召开追悼会。此后两年中,全国有三百多万干部群众获得平反,五十五万右派得到改正,至此,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的发展主轴自此全面转变。

范无病记得很清楚,虽然说现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已经确定,可是要破除多年来施加在人们心头的枷锁却不在一时,大规模的自主创业要等到将近十年以后才会出现,接下来的几年当中,出现更多的将是人们对于前途的迷惘以及对于财富渴求的躁动。

这其中,会出现混淆,会出现迷惘,会出现盲动,会出现成功的欣喜与奋进的热情,甚至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逆流与追逐暴利的黑暗与犯罪,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范无病重生已经快三年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自己在今后十年当中的发展路线是积累,原始财富的积累,或者说是资本的积累。

唯有在大时代来临的时刻,手中握有足够的筹码,才能在这个时代拥有发言权。

范无病的计划是两条腿走路,一则自己的收藏大业不能够放下,甚至应该多方面开拓市场,这无疑是一个暴利行业,却不见得有多少血腥,起码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二则是要兴办实业,提高自己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力,只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才会在大局中站稳脚跟,进而在政体中产生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实体,这实在是一个难以脱离也难以超越的大循环系统。

“老板,在想什么呢?”王爱国看到小老板一脸的深思熟虑,不由问了一句。

范无病已经将建设养猪场的资金给他划拨到位了,现在虽然大雪茫茫,却丝毫没有阻挡王爱国兄弟三人对于新生活的火热激情。村里面的劳动力基本上都已经联系好了,详细的设计图纸也已完成,借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新精神,又赶上王老先生的沉冤得以昭雪,兄弟三人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立誓要在今冬把养猪场给弄起来,此时见到老板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得分外紧张。

如今的范无病可是大金主,也是兄弟三人的大老板,加上他“身单力薄”,兄弟三人都对他关注有加,唯恐有什么闪失,以他这么小的年龄居然主动要来陪三兄弟拜祭先父,王爱国兄弟等人再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唯有好好跟着范无病做事而已。

范无病伸手一指白茫茫的雪原,对兄弟三人说道,“大雪可以掩盖一切,无论是清白的,或者是罪恶的,都会在它的掩饰下脱离人的视线,然而大雪终究是有消散的一天的,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兄弟三人正在奇怪为什么范无病会突然说这些话的时候,范无病忽然伸开双手笑着对他们说道,“我希望,等到我们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双手依然同现在一样是清清白白的。”

在雪后初晴的阳光下,范无病的一双小手白嫩光润,闪动着奇异的光芒。

第二十六章 庆生日

一个冬天下来,养猪场终于建成了,在范亨的帮助下,厂子里面很痛快地派了大型的施工机械前来帮助,最心烦的水电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原本电力问题是最麻烦的事情,但是好在养猪场距离厂子不是很远,大概有二里多路,在范无病的授意之下,王氏三兄弟表示可以优先为厂子的食堂提供多一些的肉猪,在这个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厂子方面立刻表示出很大的热情,立刻为他们拉了一条专线过来,这是与市电不同,是厂子自己建设的小电站提供的电力,一则不需要花电费了,二则基本上不会断电,毕竟是军工保障嘛。

王氏三兄弟对于范无病的先知先觉和运筹帷幄感到万分钦佩,范无病却笑着说道,“民以食为天,一谈到吃的东西,中国人的热情自然是很高涨的,尤其是在这么一个肉食匮乏的时代,若是厂子里面没有什么反应,那才是咄咄怪事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