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财色 >

第1225章

财色-第1225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红场的阅兵活动?”范无病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这一次是去做什么,倒是没有想到俄罗斯大使馆方面早就针对此事同有关部门进行了协商,一方面要确保范无病一行在俄罗斯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要同国内这边儿进行备案,知会此事。

了解了这一次过去的名目,范无病才解释道,“嗯,早在几年前,我去乌克兰途径俄罗斯的时候,见过普京一面,当时我就对他预言了他将会成为俄罗斯总统,后来也有过联系,大选之前一直对他多有资金上的资助。”

“范总你厉害,都插手别国政治了,而且还是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有人笑着说道。

“政治嘛,就是那么回事儿——”范无病还准备发挥一下的,不过看到老爸范亨的脸色不善,就没有敢胡说一气,只是说道,“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想他这一次请我过去,估计是钱不趁手了,想搞点儿外援。”

这个理由还是比较能够令人信服的,政治局的委员和常委们也纷纷表示首肯,因为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俄罗斯是个什么情况,也知道范无病跟俄罗斯之间也有一些合作项目,由于这两年俄罗斯的经济依然没有走出困境,因此普京上台以后,想要同有过交往的范无病借点儿钱花,也是大有可能的。

事实上,这一次政治局开会,主要的目的还是围绕在大飞机项目上的。

俄罗斯是为世界上能制造大飞机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为了提高俄罗斯民用飞机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最近俄罗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民用飞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俄罗斯民用飞机制造业的发展及俄罗斯重振民用飞机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为俄罗斯参与中国大飞机计划合作项目增添了砝码,提供了契机,而且对中国而言,与俄合作也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

从世界发展大型飞机制造业的经验看,发展大型飞机制造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国内市场需求大、技术工艺水平高和资金支持强大。

从市场预期前景看,中国国内的需求量大,到二零一五年,中国对客机的总需求将达到四千架以上。从资金支持看,由于范无病的资助,可以为研制大飞机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保障。

据目前的初步测算,国内投资研制大飞机的经费约为六百亿元人民币,根据需要还可继续增加。但是从技术工艺水平看,由于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无论是研制大型飞机的基础理论体系,还是关键性技术,都不符合大飞机制造的要求,特别是在发动机制造和创新方面还没有大的突破性进展。

虽然说以前在运十项目上有过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一个是年代久远,很多技术遗失了,另外一个就是运十的机型,距离现在的实际需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对研制大飞机而言,最关键的还是人才问题,目前在中国很难解决,这方面的研究人员约有一千五百人,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种能研制大飞机的工程师在国内又很难得到培训。

“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具备了研制和生产大飞机的市场前景和融资能力,但技术问题特别是核心技术问题是一大瓶颈。”一号首长对范无病说道,“根据我们制定的大飞机发展规划,是要通过自主创新解决核心技术问题。然而,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加之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缺乏,如果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创新,那么要创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困难相当大,在赢得时间和市场空间方面将会受到损失。”

“唔——”范无病点了点头,心知大概是几位首长等不及十年规划了,希望越早看到自己的大飞机上天越好,所以才急于跟俄罗斯取得这方面的合作,但是大飞机项目却是自己一手操持的,所以不能不跟自己先进行研讨。

况且,俄罗斯那边儿是一个什么态度,还很难说的,但是范无病跟普京之间的私人关系如果良好的话,加上现在对方有求于范无病,或者他有办法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帮助也说不定。

范无病很清楚现在国内在大飞机项目上的技术能力,虽然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但是技术脱节的现象也很严重,十年规划估计问题不大,但是想要提前的话,就必须得引入外援,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寻求与国外伙伴的合作。

当然寻求国际合作在当今国际航空业的发展中,包括在航空工业领域居领先地位的美国,也是司空见惯之事,目前的关键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合作形式和合作伙伴?

很显然,大家对于跟美国人合作,那都是身怀戒心的,原因自然就是美国人的信誉实在太不好了,以前的大飞机项目就是被他们给故意弄砸了的,为此现在不少高层们都感到大为恼火儿,可是又没有什么脾气好发的,毕竟当事人已经跑到了夏威夷晒太阳,你也抓不住什么人家的把柄。

更何况,当初的麦道公司此时已经被波音公司给收购了,要找一个罪魁祸首都不能够,还提这些丢人的往事干什么?

放眼未来,或者跟俄罗斯合作才是最佳的选择,毕竟他们有求于人的地方比较多,而且这几年来中俄关系也在不断地改善当中,应该是处于一个上升期的,这个时候加强技术合作,应该是比较值得期待的。

第九百四十五章 首长们的重托

其实,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还是有基础的。

自中国公布自行研制大飞机项目后,俄罗斯政府要员和飞机制造商也曾多次表示过,愿意参与到中国的大飞机计划合作项目中来。

因此也有分析认为,中俄如果在发展大型客机方面达成合作的话,可以使产品加快推向国际市场,对波音和空客形成竞争。

俄罗斯联邦工业署署长在接受俄新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在民用航空领域开展大规模合作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此外,现在也正是双方联合建立除欧洲和美国以外的第三个世界飞机制造业中心的合适时机。

首先,从俄罗斯方面看,俄罗斯的民用飞机制造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位置并非易事,与中国的合作可以为其赢得市场份额和扩大销售额带来益处,从而提高其民用飞机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地位和作用。

其次,从中国方面看,与俄罗斯合作有诸多优势和条件。这不仅仅是因为中俄关系处在逐渐恢复的良好发展时期,更为重要的是在制造大飞机的关键技术研发体系与创新能力,以及制造工业的整体能力上,俄罗斯均领先于中国。

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拥有苏联时期航空科研力量的百分之八十五,航空生产能力的百分之八十。俄罗斯还有全世界唯一的舰载直升机设计局、唯一的水上飞机设计局、唯一的整机风洞试验场、唯一的飞艇设计局。

俄罗斯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国立航空系统研究院和格罗莫夫试飞院将继续作为国有科研中心存在,并成为航空科研的基础与核心。

“从前苏联时期到目前,俄罗斯主要靠自身的力量建立起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完备的科学实验体系。它有自己的航空科学理论、设计思想、试验手段、生产设备、工艺路线、产品配套,而且俄罗斯的航空科技和产业一直没有停滞,技术储备非常丰厚。因此,根本不存在俄罗斯追赶美国技术的问题。”一位对俄罗斯非常熟悉的委员发言说,“可以说,现在世界航空产业的格局还是美俄争夺并影响着世界市场。对中国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的发动机制造水平属世界一流水平。”

根据情报显示,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制造业正在研制的第五代歼击机和为中短程干线客机MC…21制造的两种型号发动机的任务,将使俄罗斯处于世界航空制造大国之列。这两种型号的发动机,集中了几乎所有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的全部基本设计工艺和科技产品。

新型发动机制造是一个极其宏大的项目,其参数也定得非常高。如果燃气发生器研制成功,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相应的,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发动机也将面世,而这些发动机将提供给任何飞机——俄罗斯飞机、中国飞机、波音飞机和空客飞机,这一系列发动机的任何一款都将具备与世界市场发动机相竞争的能力。

显然,在这个时候与俄罗斯合作,恰恰能尽快解决制约中国大飞机发展的技术瓶颈—发动机的难关。

总之,中国与俄罗斯在大飞机制造方面的合作将会是一种双赢行为,中俄合作可以减少相互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形成合力共赢国际市场,关键是采取何种方式和在哪些领域进行合作。

但是无论是采取合资还是参股,或是购买技术等方式,中国都必须要汲取以往与俄罗斯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况且大飞机的研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能操之过急。

“当然了,我们也做过草案,如果直接跟俄方提出合作的话,代价太大,划不来。”一号首长表态道,“毕竟有前车之鉴,不得不防。但是如果你们能够从民间的角度来提出合作,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

范无病点了点头,对此表示同意。

不过他也感到有些困惑,曾几何时,自己居然成了可以影响两国政治交往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他暗自决定,以后还是要能避则避,尽量不要掺进这些具体的国际事务当中,否则的话,以后可是没有什么安生的日子好过了。

座谈期间大家也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西部大开发的进展情况。

去年开始,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年多来,西部大开发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及政府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作用等方面对此做出了回答,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

现在普遍都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原因,西部十二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的百分之七十,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四成,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不断地扩大。东西部经济差距不仅在经济上制约了东南沿海的发展,而且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动荡不安。

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西部国有企业的大量破产、兼并,国有企业职工的大量下岗,成为中国社会最突出的问题,群体聚集事件时有发生,不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行了。

另一方面,西部巨额的社会需要与因购买力极低而导致的极有限的市场需求不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南地区产品的内销。因此,不论是为了东部的再发展,还是为了缩小差距使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必须进行西部大开发。

此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