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穿越日常 >

第44章

古代穿越日常-第44章

小说: 古代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春和李凤儿上前,按照早先教他们的朝金夫人行了三跪之礼,口称干娘。金夫人笑着把他们俩扶起来,拿出一个玉镯一个金锁分别递给两个人:“这是干娘给你们的礼物,好好收着。”

李春和李凤儿笑着答应,把东西收下,起身又朝严老将军拜了拜,这亲就算是认下了。

严老将军笑着点头,又对金夫人道:“妹子你看这,我也不知道是妹子要认干亲的,要知道,我这不也得准备礼物。这么着吧,吃过饭我回去之后叫人把礼物送过来。”

李凤儿听的一急,赶紧摆手:“不,不用了,哪里让您破费。”

金夫人倒笑着拉住李凤儿:“什么破费不破费的。他乐意给,你们就收着,他可是大财主呢。”

李鸾儿瞧金夫人很有一种打土豪的架势,也赶紧笑道:“对着呢,这满凤凰县城的人,谁不知道严家是大大的土豪,老将军乐意给东西。凤儿你就收着,反正他家好东西也多。”

“敢情你们叫我来,就是要搜刮我的。”严老将军也笑着开起玩笑。

即是这亲认下了,便该开席,席面是李春和李凤儿亲手做的,他俩请严老将军上座。从厨房里端了酒菜过来,摆了了菜,李凤儿笑着请严老将军开动:“您老先请。”

严老将军看看金夫人:“大妹子,咱们多少年没见了,今天见着了。当哥哥的心里高兴,咱俩得喝几个。”

“成。”金夫人很干脆的答应了:“今儿我就陪老哥哥喝几盅。”

李鸾儿赶紧站起来倒上酒,金夫人举杯:“一晃这么些年过去了,今天又能碰着老哥哥,我心里也高兴,严老哥,干了这杯,以往的事什么都别说,都在酒里呢。”

金夫人举杯,一饮而尽,严老将军击案笑道:“大妹子还是那么爽快。”

紧接着,他也举杯饮尽:“我知道大妹子的意思,你也放心,回了京,我啥都不说。”

金夫人点头:“我就谢谢老哥了,不过,我这几个孩子以后还要靠老哥多多照顾了。”

“妹子不说,我也是要多照顾的。”严老将军又喝了一杯酒,哈哈一笑:“妹子,我问一声,我这么些年总听到一个毒手神医的名号,我总觉得这就是大妹子你,可是也不是?”

金夫人也不瞒着:“就是我。”

“我就说嘛。”严老将军击案而起:“早先我就觉得是大妹子,不过你行踪不定,我怎么都找不着,如今可好,总算是见了你的面,也解了我的疑。”

说到这里,严老将军压低了些声音:“大妹子啊,我问问你,你也别包着瞒着的,有什么就说什么,我孙儿承悦的腿,你看看能不能治?”

“难。”金夫人一个字出口:“承悦那小子我见过,他的情况我也知道,怕是我无能为力。”

“唉!”听了这么个结果,严老将军也有些失望:“大妹子都没办法,承悦那孩子恐怕一辈子都……算了,这都是命啊。”

李鸾儿在一旁一边听一边思量,李凤儿倒是越听越糊涂:“老将军,干娘,你们在说什么呢,什么毒手神医,什么治病啊,我怎么都不明白。”

金夫人立马笑了起来,摸摸李凤儿的头:“干娘以后再讲给你听。”

她即这么说了,李凤儿也就不再追问,只顾着埋头吃菜,还记得给金夫人夹上几筷子菜,劝她多吃点。

一通酒席吃下去,临走的时候,严老将军喝的有点醉,他使劲拍着李春的肩膀:“这小子是个纯孝的,大妹子啊,你认了亲,以后有个养老送终的人,老哥哥我也放心了,我开心啊。”

“我的娘,我自然要养老。”李春板着一张脸做下承诺。

“好,好,好孩子啊。”严老将军大笑,对金夫人一拱手:“大妹子,我这就回了,以后有什么事,你只管叫人找我,我要是不在,我那不成器的孙子也在呢。找他也是一样,他要不给你办,叫我知道了,必拿大耳刮子抽他。”

不说金夫人。就是李鸾儿都听的嘴角直抽抽,心说这严老将军在外人面前装的还挺文气,怎么一喝酒就露出本性了,这性子,当真粗直啊。

不过,就这粗直的性子倒是叫李鸾儿很欣赏,性子直好啊,说话不拐弯,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不会背地里阴人。

送走了醉熏熏的严老将军。李鸾儿叫李凤儿扶金夫人回屋,又叫李春自己去玩,她则带着郑婶和马小丫收拾屋子。

把剩下的菜收进厨房,叫郑婶洗干净盘子碗,李鸾儿自己一个人就把大木圆桌搬到厢房。回来的时候,马小丫已经在打扫屋子了。

青石地上有好些的果皮,还有一些菜渣什么的,马小丫扫的很仔细,也很是干净。

李鸾儿过去把碟子里的果子收进盒中,笑着端给马小丫:“小丫,这些果子你拿回去和你哥哥分了吧。”

“好咧。”马小丫接过盒子。看看里边没动的果子,顿时笑的眉花眼花:“这可是从京城里带来的果子,管饱好吃。”

“你这话说的,倒真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了。”李鸾儿笑了一会儿,转身进了金夫人的屋子,金夫人看她过来。对她招招手:“鸾丫头,过来坐。”

等李鸾儿坐定了,金夫人才道:“从今儿起,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好些事我也不瞒着你们。该叫你们知道的,我就全讲出来。”

她面现回忆之色:“我家原住在京效,祖上是宋时的御医,后来因为战乱使的人口凋零,到了我这一辈子,就只有我一个女儿家了,爹为了不让祖上的手艺失传,就把行医治病的本事传给了我……”

金夫人一边回忆,一边说着,把李鸾儿和李凤儿也带到了几十年前的光阴中。

原来,金夫人这金字,并不是取的夫家的姓,而是跟了娘家姓氏而来,金夫人娘家姓金,原来也是大族,后来经历战乱死了不少人,传到金夫人父亲这一辈,就只剩下他一根独苗,金夫人的父亲娶妻,又只得了金夫人一个女儿。

好在金老爷子是个心胸开阔的,虽说遗憾没有儿子,可对女儿也是万分疼爱,又为了不让祖上技艺失传,就用心教导金夫人。

金夫人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出师了,她资质好,又用功,除却经验外,理论上并不比金老爷子差上什么。

本朝又不讲究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再者乡间女子也有许多为了生计抛头露面的,金夫人长在乡间,又立志继承祖上的医术,因此上,十来岁就随其父行医。

那一年,恰是冬天,雪下的很大,金夫人出门帮着乡亲诊病回来,救下一个前往京城赶考的举子。

那举子姓君,名莫为,家住扬州,家境很是贫寒,他进京赶考走到京效又丢了银子,这大冬天的又冷又饿,就病倒在金家门口。

金夫人与其父都是心善的人,看他可怜,就把他抬回家里,又是喂药又是热了屋子供他取暖,总算是把君莫为的性命给救了回来。

君莫为表面上看起来文质彬彬,温和有礼,他醒了之后就很是感激金老爷子,又见金夫人长相秀美,再看金家虽不是大富之家,不过好在家境小康,家里也有富余的银子,就表示要报答金家的救命之恩什么的。

当时,金夫人和老爷子真的被君莫为的表相给蒙骗了,认为他是个好人,金老爷子又见他有文采,又是举人,就有了结亲的打算。

不过,金老爷子还没提出结亲,君莫为就先提了出来,表示他很喜欢金夫人,愿意娶金夫人为妻。

金夫人当时不过十几岁,正是情窦初开之时,对于长相俊朗的君莫为自然也很喜欢,金老爷子见闺女喜欢,也就答应下来,因着君莫为还要赶考,金老爷子也没催着两个成亲,就只是请了媒人,行了三媒六聘之礼,又赠了银子与君莫为,还替他买了个书童,亲自送君莫为进京。

金老爷子医术高明,家虽然安在京效,可也曾替许多官员看过病,人脉倒也有,为了女儿着想,金老爷子也豁出面子寻到那些官员门下,替君莫为走人情。

后来,君莫为高中,依着商量好的回来迎娶金夫人,当时,不知道有多少大姑娘小媳妇羡慕金夫人的好运呢,却哪知道,这君莫为就是一披着人皮的豺狼,金夫人一世的悲苦也都得自于他。

金夫人嫁到君家,开始的时候,君莫为和君家老太太对她还好,还念着她的恩情,后来,金夫人又生了一个儿子,更是和君莫为夫妻相得,有一年,北方鞑子来犯,官家派兵征战,点了君莫为押运粮草去往前线。

金夫人本就和君莫为夫妻恩爱,自然舍不得他,不过,也知道君莫为既然为官,就自然得顺从君命的道理,亲自打点行装送他去往前线。

等了一个来月,前方来信,说君莫为病重,金夫人就坐不住了,与君老夫人说了一声,把儿子托付给老夫人,她亲自带了药去前线救治君莫为。

金夫人的医术好,她去了,果然把君莫为治好了,可那场战争很是惨烈,受伤的将士极多,前方的军医就不够用,金夫人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也没有回去,就在前线帮忙,救了许多人。

严老将军就是被金夫人救过的,当时,老将军被箭射伤,差点一命呜呼,是金夫人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他好了之后,就很感念金夫人的救命之恩,又知晓金夫人是君莫为的妻子,对君莫为也自然亲近不少,就差没有拉着那夫妻二人拜把子了。

后来,这次战场上回来的那些将士因着感激金夫人,便把许多功劳记在君莫为头上,君莫为自此也进了官家的视线中。

第六十八章药澡

照这么说来,金夫人命倒是不错的,夫妻恩爱,婆媳也没有什么大矛盾,又有儿子傍身,按理说,日子该越过越好。

可偏偏天不随人愿,自从金老爷子逝世,以前那些常来常往的官员也慢慢的疏远了,再加上后来崔相公家的大娘子看中了君莫为,而君莫为这个伪君子见金夫人没了利用价值,就把她甩在一旁。

原来,君莫为的意思是要降金夫人为妾,娶崔娘子为妻,可金夫人是什么人,那是个性子最烈的,哪里容得了,和君老太太还有君莫为折腾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后,君莫为在崔家帮助下给金夫人安了个罪名,把金夫人休出家门,就是金夫人生的儿子也为了不让新人恼怒而赶出家门。

金夫人一心一意为君莫为打算,从没有什么别的心眼,到最后落得一无所有,净身出户,其中悲凉自然可知。

她又气又急又恼,更是因为君莫为的无情而凉透了心,一时伤心之下吐了血,又病倒在床上。

当时,她的儿子也不过六七岁的模样,是个分外懂事的孩子,为了照顾母亲而忙碌不休,等金夫人从伤心中走出来的时候,她的儿子却已病重。

金夫人为了儿子回去求君家母子,却见到君莫为迎娶新妇,被君家下人无情赶出羞辱,没办法,她只好操起老本行,想自荐去药铺做个坐堂大夫,好换钱给钱子治病。

谁想到那崔家娘子更是个面善心恶的,找了人在京城的各个药铺子里放了话,使那些铺子没一个敢收留接济金夫人,最终,金夫人的儿子病死了。

她儿子一死,金夫人万念皆休,心存死志,把儿子葬到山上之后。就在离儿子下葬处不远的地方想要跳崖自尽。

正好一位江湖中隐姓埋名的神医路过救下金夫人。

那位神医姓华,人称华大夫,他为人性情古怪,虽医术高明。却并不是那等悬医济世之人,只对自己看得过眼的人出手救治。

华大夫得知了金夫人的事情之后,一个耳光甩到金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