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穿越日常 >

第240章

古代穿越日常-第240章

小说: 古代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当初在凤凰县里那个脾气火爆敢爱敢恨又纯真善良的小姑娘。那个在她初初醒来就对着她挥耳光,大骂她没出息的泼辣女子,再瞧瞧眼前这个面带愁苦的深宫怨妇,李鸾儿很是后悔。

她当真后悔,要早知有今日,当初就该拦着李凤儿,说什么都不叫她进宫。宁可叫她恨自己一辈子。也不叫她跳进这个火坑。

只是,如今李凤儿已经进了宫,且已经经历了这么多。就是李鸾儿再后悔也没用了,唯今之计,李鸾儿只能尽最大的力量来保护李凤儿的安全。

“到底怎么回事?”

过了好久,李鸾儿才问出话来。

李凤儿抬眼。原来明媚的一张脸现在显的有些青白,多了几分病态。不过,却更显出几分病弱的艳质来,好看的叫人心惊胆战。

“淑妃进冷宫了。”李凤儿说了一句话。

“这个我知道。”李鸾儿点头:“我听承悦说起过,似乎是生了个怪胎。”

“怪胎。确实是怪胎。”李凤儿冷笑一声:“她小产的时候我可在跟前呢,官家当时嫌弃我冲撞了她,将我禁了足。后来淑妃生下怪胎来,官家倒是感激我冲撞她。叫她早产,没叫那孽障活下来,赏了我好些东西呢,这茶也是官家赏下来的。”

一听李凤儿又被禁足,李鸾儿心头不由火气:“实在过分,他当初可是保证过要对你好的,不行,我寻他去,定要问个清楚。”

李鸾儿起身便要往外走,李凤儿赶紧拦了:“帝王的话何时做得准的,又哪里计较得清楚,说起来,他现在对我还算不错的,只是,我瞧见淑妃的下场,一时心冷了。”

将李鸾儿按坐下来,李凤儿这才一点一点的讲起这些日子宫中发生的事情。

却原来,淑妃生下怪胎的事不晓得如何漏了出去,张相公便知道了这些事情,他一知道,就表示阁臣们必然也都将知道。

官家就有些急了,宫中妃子小产生下怪胎来,这就表示上天对帝王的不满,若是真论起来,官家说不得要被阁臣逼迫下罪已诏,也会出让许多的权利,要真是这样,说不得年幼的官家会慢慢叫阁臣架空。

为了平衡,也为了不背上昏君的罪名,官家就想出一个办法来。

他叫于希给淑妃安排了和人通奸的罪名,又叫人抓个正着,只说那孽胎并不是官家的骨血,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孽障东西。

如此,所有的罪名便都叫淑妃背了,且能将他早就看不顺眼的卢家处置一番,狠狠出一口恶气,再有,也能摆脱阁臣的问责,更会摆那些阁臣一道,叫他们瞧瞧,当初他们举荐进宫的妃子如何的淫荡无耻。

这也是淑妃被打入冷宫,而卢家连一句话都不敢说的原由。

李鸾儿听完了才明白李凤儿为何这样伤心失落。

虽然说李凤儿和淑妃不对付,她也恨不得淑妃倒霉,可是,同为女人,看到淑妃的下场,而且这下场是官家如此无耻的安给她的时,李凤儿还是很寒心的。

淑妃再如何,那也是官家的女人,甭管怎样,淑妃到底是怀过官家子嗣的,官家能够一点情面都不留,如此的将淑妃往死里踩,将她打入地狱也就是了,还将通奸的名头安在她身上,叫她背负千古骂名,这不得不叫人深思官家的心冷到什么地步。

且官家不只对淑妃狠,对他自己更狠,为了利益,官家连绿云罩顶的名声都敢背负,如此心冷硬如铁的男人,叫李凤儿想想都觉胆颤。

淑妃今日的下场,给李凤儿提了醒,官家怕是对她李凤儿也没有多少真情实意吧,说不得哪一日她做的不对了,或者官家对她厌恶了,淑妃今日就是她的明日。

第三零八章功利

“你进宫前我便和你讲过,万不可与帝王动真情。”

李鸾儿想清楚了,叹息一声说了一句话。

李凤儿冷笑连连:“姐姐说的自然是对的,只我才进宫人生地不熟的,后宫中又没有别人,他就对我一个人好,我就管不住自己的心了,本来心里就有他,天长日久的,就对他更加实心实意起来。”

李鸾儿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过了半晌才道:“你要如何都成,想要对官家好,就一心对他好,对他冷了心,就只管一门心思对自己好,这人啊,都得学会自己疼自己。”

说到这里,李鸾儿想起一事来,就和李凤儿说了。

李凤儿听了赶紧摇头,急的都站了起来:“不成,不成,绝对不成,我不能叫哥哥冒险,更何况,嫂子可还怀着孩子呢。”

“那你便叫哥哥背负傻子的名声一辈子?”李鸾儿一听冷下脸来:“哥哥如今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他有自己老婆,以后还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顾,他如果不建功立业弄出点名堂来,嫂子和侄儿以后也难免会被人瞧不起,更何况你在宫里也需要娘家助力,如果哥哥有了功业,我瞧哪个还敢给你脸子瞧,官家就是瞧在哥哥的面子上,也要对你好,就是太后,说不得也会对你更加好上几分。”

“可哥哥……要是有个万一,可叫我们如何是好?”李凤儿虽然明知道李鸾儿的话说的很对,可还有几分犹疑。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李鸾儿说出一句话来:“你可还记得那张道士,他不是说过我们姐妹都是天生富贵命么,可真是如此。哥哥又哪里会有什么危险。”

正说话间,忽听外边一人问道:“什么危险?谁有危险了?”

却见官家穿了紫色盘龙常服,独自一人掀帘子进来。

李凤儿赶紧站起来:“陛下怎么来了?怎的一个服侍的人都没带?”

说话间,她赶紧帮德庆帝脱去外边的大衣裳,服侍德庆帝坐下,又塞给他一杯热茶,德庆帝脸上带着笑。对已经起身见礼的李鸾儿点点头:“坐吧。”

李鸾儿也不客气。当下坐定笑道:“正和凤儿说哥哥的事呢,我原想着哥哥不通文墨,不过倒有一把子力气。就想着叫他参军,也给陛下出些力气,可凤儿怕哥哥有危险。”

德庆帝一听这话立刻笑道:“这是好事啊,大哥武艺不错。要是参军的话,说不得过上几年我大雍朝又有一位常胜将军呢。”

“正是呢。”李鸾儿也笑了:“说起来我都乐意去沙场上走一遭。也快意恩仇一番,只可惜我是个女儿身,不能去,若不然我也帮陛下南征北战。还大雍一个四海升平。”

李鸾儿这话刚说完德庆帝就站了起来,他绷了脸,一脸的肃然:“什么男儿女儿。朕可不论这个,大姐若是真有本事能建功业。朕封你个女将军又如何。”

李鸾儿倒是没想到德庆帝思想这样开放,心中竟然没有什么男女之别来,一时怔住,过了好一会儿才问:“真的?”

“君无戏言。”德庆帝一拍手:“大姐若是想从军,朕可以下旨,依着大姐的功夫,说不得一年半载的便能平安北疆。”

李鸾儿听了这话便知北边又不安宁了,心说自己已经将鞑子那些个勇士全打趴下了,他们竟然还不服气,鞑子使臣才回去就又来犯边了。

“臣妇乐意从军。”李鸾儿也站了起来,一脸郑重的对德庆帝说道:“陛下若是叫臣妇从军,臣妇豁出命来也要帮陛下平定北疆,此生不能还北疆一个安宁,臣妇誓不还京。”

“好!”

德庆帝大声叫好,似是解决了一桩心事。

说起来,德庆帝对于文治武功这两样,更向往的是武功一途,他和先帝爷不一样,先帝爷以仁治国,手段显的很有些温吞平和,可德庆帝到底少年帝王,更向往的是快意恩仇,和做帝王比起来,德庆帝倒宁愿他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常胜将军,只是,到底他生在帝王家,不能随心所欲。

不过,德庆帝还是想要将北疆平定,将那些鞑子赶到草原深处,叫北边百姓也能够和乐安宁,只是,他才登基不久,不说文臣,武将里边也没个心腹可用。

严老将军、高老将军和吴爵爷这三位倒是忠心的,可这三位已经老了,早就开始在家享起儿孙福来,他哪里放心叫这三位再披挂上阵。

年轻一辈中,德庆帝又没个信任的人执掌兵权。

近段时间,德庆帝已经开始务色人选从军了,他瞧了好几个人,不是不够忠心便是武艺不够高强,这不,正犯着愁呢,李鸾儿兄妹就送上门来。

对于李鸾儿兄妹,德庆帝倒是放心的,李凤儿可在宫中呢,他们兄妹感情极好,只要李凤儿在宫中一日,李鸾儿兄妹就会真心帮他,再者,李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也没几分根基,就算是以后他多恩宠几分,李家兄妹也没有能力做出什么辜负圣恩的事来。

正因为这一点,还有就是德庆帝深知李鸾儿武力值极高,所以才能不顾男女之别鼓励李鸾儿从军。

“如今鞑子犯边,北疆不宁,朕急需忠君之人安定北疆。”德庆帝再度坐下的时候,就和李鸾儿说起北边的形势。

李鸾儿听的直点头:“臣妇也明白,去冬雪大,鞑子死了不少的牲口,为了生存,自然会冒犯咱们大雍朝,春天将至,在牛羊养成之前,说不得鞑子为了吃食,还不知道再犯边几次,陛下若不狠狠教训他们一通,北疆在秋临之前怕是不能安宁的。”

“朕又何尝不知。”德庆帝也叹了口气:“幸好朕有大姐这等忠君之人解忧。”

李鸾儿一笑,深觉德庆帝脸皮之厚。

李凤儿不过是个嫔,又不是皇后,她李鸾儿又算个什么。德庆帝为了支使自己,竟然能叫出大姐来,且还能大拍她的马屁,怪道人常说帝王之心难测呢。

“臣妇从军倒是成,只臣妇有两个条件。”

李鸾儿盯着德庆帝,慢慢的说出她的想法。

“大姐只管说。”德庆帝一摆手。

李鸾儿笑笑:“臣妇唯凤儿一个妹子,臣妇就盼着她能好。臣妇和大哥去了北疆。也不知道几时能回还,就想请陛下对凤儿好一点,万不可叫她委屈了。”

德庆帝轻松一口气。笑道:“这个好办,凤儿是朕心爱这人,朕自然不会委屈了她。”

李鸾儿心道你几次三番叫凤儿禁足,这还不叫委屈:“臣妇自然是信陛下的。再有一个条件,臣妇新婚不久。再者,臣妇的相公腿脚不便,臣妇从军的话,对他可是很不放心的。所以请陛下下旨,叫他和臣妇一起从军。”

德庆帝听的直点头:“大姐武艺高超,严卿又素有智谋。若是能得二位相助,一文一武。一将才一帅才,朕又何愁四海不得安定。”

德庆帝说的这是实话,严承悦在京城素有智多近妖的名声,再加上通过火枪一事,德庆帝又瞧出严承悦胸有大才,可谓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兵法谋略无有不知的,如果严承悦能出来帮他镇守北疆,就是没有李鸾儿,德庆帝也相信北疆必然无事。

“那么,陛下愿意下旨了。”李鸾儿笑着问。

说实话,要真叫李春独自从军,李鸾儿也不放心,不过,她和李春一起从军,由她护着,她能确信没人能伤得着李春。

只不过,李鸾儿新婚燕尔的,她要从军唯一舍不下的就是严承悦,为着不和严承悦分开,她才厚着脸皮和德庆帝提条件的,她没想到,德庆帝竟然一口气答应下来,心头着实有几分欢喜。

“朕如何不愿意。”德庆帝看李鸾儿的样子是真想着夫妻一起出来帮他的,心情也一时轻松起来,脸带笑容和李鸾儿玩笑几句:“大姐都愿意帮朕了,如此小小要求,朕又何敢不从。”

李鸾儿也笑道:“陛下厚爱,我等必竭力相报,只不知我们何时起程。”

德庆帝沉思一会儿:“且等过了上元节后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