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穿越日常 >

第137章

古代穿越日常-第137章

小说: 古代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鸾儿忙收拾一番。带了瑞珠就往正厅而去。

待临近正厅,她就听到金夫人与人说话的声音,听声音,来的人应该是个男子。

却听那男子正说着给金夫人带来的礼物,李鸾儿想着这应该是故人了吧。举步迈进正厅,就见金夫人端坐主位上,那男子在左侧相陪,他穿一身湖蓝的细棉布长衫,头上并未着冠,而是用头巾将头发扎了起来。

这男子长的很高,李鸾儿瞧他坐着的样子,估摸着他约有一米九多。皮肤有些黑紫色,看起来大约有四十来岁的年纪,坐在那里稳如泰山。又显的很是精壮,他看向李鸾儿的时候目露精光,虽然笑了笑,可笑意却并不达眼底。

金夫人一指李鸾儿:“这是李大娘子,你就如此唤吧。”

男子唤了声大娘子,李鸾儿微施一礼。又听金夫人笑道:“这便是我与你说的钱得海。”

李鸾儿笑着一拱手:“素闻钱大当家的是个侠义之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钱得海笑着一摆手:“这都是别人强加于某的。倒是叫大娘子见笑了,在夫人面前。某哪里敢称什么侠义,只夫人这样的神医才称得上这侠义二字。”

李鸾儿想着金夫人当年在江湖上不知道如何的风光呢,就算是到了如今,却也大有相识遍天下的意思。

李鸾儿笑着在钱得海对面坐了。

金夫人一指李鸾儿:“钱大当家的,我请你来正是李大娘子有事相求。”

钱得海又看向李鸾儿:“不知道大娘子有何事要某帮忙,能帮的,某必不推脱。”

说到这里,钱得海又看向金夫人:“如果是夫人有事要叫某去做,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是,李大娘子……某说句不中听的,某并不认识大娘子,也素无交情,要是真是为难的事,就不要怪某推脱了。”

他一边说,一边端起茶杯来,却见他手上微一用力,上好的白瓷茶杯就这么变成了碎块。

钱得海笑了笑:“这瓷真不经用,正好某带了上好瓷器,一会儿就叫人寻出来与夫人。”

李鸾儿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说起来这瓷器不经用倒是真的,这已经是家里换的不知道第几批瓷器了,我这家里不如钱大当家的豪阔,就是用些瓷器也要小心些,不然可没有闲钱再置办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鸾儿一手拿起同样的茶杯来轻轻握了握,再张开手时,那茶杯已经变成了粉末,正好外边刮来一阵风,吹的那粉末飘到地上,变成细白的一堆:“钱大当家的瞧瞧,还没用力呢就已经这样了,实不知有什么样结实的瓷器经得住用呢。”

李鸾儿一阵叹息,又是无奈摇头,似乎是真正发愁没有合意的器物。

钱大当家的嘴角抽抽两下,看李鸾儿的眼光就像是在看怪物。

他是天生大力的,举个二三百斤的东西那是真正轻巧,正是因着这份大力,他向来自视甚高,认为这天下英雄他也算是数得着的,可是,今儿看了李鸾儿这娇娇弱弱的小娘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压制住了,说实在话,钱得海就是想要不服气都不成。

“大娘子这力气真大啊。”钱得海笑着赞了一句:“某只说旁的不成,只这把子力气还能胜过别人些,哪里料到大娘子这气力比某要大得多。”

李鸾儿摆手,轻轻一笑:“我这又算得了什么,我家哥哥妹子都不比我差。”

听的钱得海只倒吸一口冷气,心说自己这到底到了哪里?这哪里就是京城,简直比匪窝还要吓人些。

这时候。金夫人也笑将起来:“钱大当家的,你大约不知道,当初老身在深山落难,幸得鸾丫头相助,这才退了杀手。救了老身的性命。”

钱得海一听这话赶紧站起来朝李鸾儿深施一礼:“大娘子怎的不早说,早知道你是夫人的救命恩人,某早应了下来。”

此时,丫头又换了新茶杯和新茶,李鸾儿端起茶杯对钱得海示意:“夫人是我家兄长和妹子的干娘,也就是我的亲人。我救夫人是该的,如何能够再想着要什么报答不报答的,更不该拿此事来要挟与钱大当家的,钱大当家的乐意帮我的忙我自感激不尽,若是不乐意。我也不会强求。”

钱得海一听这话一拍桌子:“就冲大娘子这话,忙某是帮定了。”

他哈哈大笑:“某难得碰到一个脾气相投的,若是大娘子不嫌弃,某以后就叫大娘子一声妹子了。”

李鸾儿打蛇随尾上,拱手道:“钱大哥。”

“好,好。”钱得海一边点头一边笑:“我这个当兄长的没旁的本事,就是于银钱上还是有些的,妹子若以后缺钱了只管言语一声。”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鸾儿便也不瞒着,和金夫人对视一眼,当下就对钱得海讲了君家的事。她并没有说君莫为是金夫人的前夫,只说君家得罪了她并顾家的人,只说两家想要对付君莫为,且把法子也讲了出来。

李鸾儿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这钱得海答应便也罢了,他要是不答应帮忙。李鸾儿定叫他走不出李家大门。

钱得海听后沉思一会儿,又对李鸾儿一拱手:“实话与妹子说吧。这君莫为某是知道的。”

“哦?”李鸾儿一脸的疑惑。

钱得海接着道:“某家和君莫为同时出自江浙之地,某早年未继承家业之时就知道他。这君家的人……说白了便都是伪君子假道学,原在前朝的时候,君家也曾兴旺一时,后来太祖起义,君家因得罪了什么人就将好好的家业给丢了,自此之后就落魄下来,待到了先旁时,君家因着君莫为能钻营就起了家,君莫为这一支在京城谋划,君家的族人则在江浙之地兴风作浪,说起来,好些地方因着君家人弄的家破人亡的不知道有多少,人都说君相公清正,但是却不会约束族人,某却是不信的,君家人的作为君莫为定也知晓,只是怕能从中得到利益,所以便懒得管罢了。”

他这话说出来叫李鸾儿连连点头:“原来钱大哥知道的这般详细,如此,不知道这事大哥答不答应?”

钱得海又是一拍桌子:“某应下了,最多拿了君家的钱跑到山上躲避一时就是了,这有什么为难的。”

李鸾儿听了欣喜不已,又与钱得海商议细节,金夫人在一旁听了,时不时的插言补充几句,就在这事马上就要定下的时候,却听得门外瑞珠大声道:“大娘子,于公公来了……”

钱得海赶紧起身:“即如此,某先告辞了。”

金夫人忙叫了人进来引了钱得海从后门出去,李鸾儿起身去门外迎于希。

那钱得海一时出得李家的门,回头张望,扯嘴笑了起来,刚才他临走的时候听什么于公公,以钱得海的见识,心里明白来是哪一位,定是宫中那位大太监于希了。

钱得海想到李家出身的那位贤嫔,又想想登门拜访的于希,捏捏拳头,这李家当真是不平常呢,不只有金夫人坐镇,还能结交宫中之人,那李大娘子若是背后去阴君莫为,怕是能成事的。

钱得海原打定了主意,别的不为,就为着金夫人一直住在李家,他也要帮这个忙的,如今知道李家和宫中人相交,他就更要好好的帮忙。

要知道,虽然宦官的身份不显,并不能上朝听政,说起来也不能插手朝政,可是,他们却是和官家最亲近的人,有时候,这些宦官说上几句话比朝中大臣都要管用,再者,本朝高宗的时候就有宦官执政的例子,就算是往前推算,前朝的时候,宦官为官的也不少,那于希可是自小陪在官家身边的,如今虽说官家并没有叫他去做什么,可是,谁敢保证以后他不会一飞冲天呢。

第一八二章送人

“于公公,于举人,你们这是?”

李鸾儿看到于希带着于子然登门时,不由吃了一惊。

待进了门,于希拉着于子然朝李鸾儿就要施一大礼,李鸾儿赶紧避开:“于公公,您这不是折煞我么,到底有什么事,咱们先进屋再说。”

说话间,她引了二人进了正厅,却见金夫人已经回房了,这正厅里的几案上瑞珠和瑞芳早将茶点撤去,收拾的干干净净。

请于希和于子然坐下,又叫人重上了茶水点心,李鸾儿才笑问:“您二位登门可有什么要事?”

她瞧瞧于希:“是不是我妹子有事?”

于希摆手:“并没有什么,贤嫔娘子在宫里一切都好,杂家今天带子然登门是特意来拜谢大娘子的,要是没有大娘子指点,杂家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寻到子然。”

于子然更是起身深施一礼:“在下谢过大娘子指点之恩,也谢过大娘子帮忙,叫在下寻到叔叔。”、

李鸾儿定眼看去,却见于子然虽然没有和于希目光交流,可二人的姿态作派一再表示这叔侄俩的亲近之意,想来,于希和于子然都是对方唯一的亲人了,必然是很重视对方的。

“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李鸾儿轻笑:“真不值什么,于举人很不必如此。”

“在大娘子来说是举手之劳,可对在下来说却是极重要的事,这一谢,大娘子必要受了。”于子然坚持。

于希笑笑:“大娘子,你就受了他的礼吧。不然这孩子怕是要一直惦记在心上的。”

李鸾儿点头,笑着受了于子然一礼,等于子然坐下之后,于希才又道:“大娘子应该也知道我兄长一家已经遇难,听子然说。灭我于氏一门的那个知县在京里是有靠山的,如今我这里山高皇帝远的,怕也查不出什么,就想托大娘子帮忙查上一查。”

“我?”李鸾儿指指自己:“我一个弱女子又哪里能查得出来。”

于希失笑:“大娘子太小看自己了,不说旁的,便是顾家经商遍天下。大娘子若是托他家去查,怕是也能查到的。”

李鸾儿这会儿子明白过来,敢情于希来求她不过是间接的相求,意图通过她联系顾家,叫顾家帮这个忙。

当然。这件事情李鸾儿倒是很乐意相助,想来,顾家也是极愿意帮上一把的:“原来这样,如此,我和顾夫人说上一声,他家本就出自江南,想来要查什么也容易一些。”

“多谢了。”于希拱了拱手,又笑了起来:“再过不了几日淑妃便要进宫了。只是,行宫也修建完了,官家打算在淑妃进宫那几日带贤嫔娘子去行宫游玩。”

这一句话信息量可是相当巨大的。李鸾儿听了赶紧向于希道谢。

于希摆手表示不受,李鸾儿又瞧向于子然:“于举子如今住在哪里?今后又有什么打算,我们家与于公公也算是有些交情,于公公在宫中多有不便,以后于举子有什么事要帮忙,尽管来便是了。”

于希赶紧叫于子然起身又给李鸾儿施了一礼。他自己笑道:“我本带他来就是有这个打算的,如今倒是叫大娘子说了出来。如此,我倒是承情了。我这侄子素来面皮子薄,不好意思求人,大娘子以后且关照他些就是了,左右有我这个做叔叔的领情呢。”

李鸾儿也笑着连说能照顾的必然照顾,于希又将他在外置的宅子的位置告诉李鸾儿,李鸾儿细细记在心上,又问:“于公公的宅子想必是极好的,只是,下人可都买全了,于举子以后要用功读书,没人伺侯可是不成的,还有,于公公也该多想法子弄些书去,好叫于举子多看看,我听说这世家大族收集的历次考题都很齐全,而且每次会试前都会想法子摸清考官的喜好,于公公也该多做打算。”

这么一席话倒是叫于希傻了眼,于希一个太监一直深处宫中,哪里会明白这些,于举子更是出身贫寒,考中举人完全凭着一腔子为父报仇的信念用功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