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立道庭 >

第264章

立道庭-第264章

小说: 立道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尘予将葫芦一收,便当即告辞,让张孟给杨轻雪转告一声,便架起白云匆匆离去。

张孟对于杨尘予突然离去也只能当成了想起了什么急事。

站在白云之上,杨尘予之前的思绪又捡了起来。

话说这葫芦在炎黄拥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炎黄古时葫芦称为瓠、匏和壶,不管盛酒盛水都用此物,就连舀水之用的水瓢也是葫芦对剖而成。

就连那新婚夫妻洞房花烛夜时所饮用的合巹酒,其盛用器皿卺便是由一个葫芦对剖两半,夫妻两人各持一卺,以示夫妻同为一体之意。

相传此物有辟邪之用,因而古时不少人家均在后院种植此物,以求平安。

在道门之中,此物更是非同凡响,能凝聚灵气之用,因而上古之时,炼气士盛装丹药均用此物。

杨尘予也在道经里看过一些关于葫芦的记载,最让杨尘予记忆犹新的便是一段关于伏羲和女娲两位荒蛮大神便是葫芦化形的记载。

除了这些之外,道经记载之中,上古重宝分为鼎、壶、钟、塔、印、镜、剑、斧、琴、石、图、旗幡十二种类。

其中鼎、壶、钟三器为最重,塔、印、镜次之,剑、斧、琴、石、图、旗幡为最末,至于索、珠、砂、砖、瓶等等就更不用提了。

而这里面的壶便是葫芦,其中名气最为响亮的便是那女娲大神持有的炼妖壶了。

第五百零六章葫芦2

这上古重宝大多为天地自然生成,蕴含大道至理,故能妙用无穷,威力无穷。

这葫芦天生地养,便是其中妙物,由此,道门炼气士之中葫芦可是天然的法器,其内聚灵凝气,略加炼制便是一件上好法器。

杨尘予最初就想要种植一批葫芦,用来盛装丹药,可忙于修道,便将此事丢下,待到乱世之后,杨尘予发现那葫芦似乎转眼之间便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嗯,也不能说是完全消失,杨尘予让人找来的种子都不再蕴含生机,犹如死物。

直到在张孟后院忽然发现葫芦,其中灵气充裕,因故索要一个。

回到凤鸣山,杨尘予便径直去了后山药圃。

现在的后山药圃充满了绿意,各种草药仙物竟相生长,外面一圈翠竹环绕,药圃内灵气已经凝结为一丝丝白雾,轻然触动便会有一片小雨落下。

在空间通道开启之后,从魔法世界涌来的灵气中,至少有两成被引导于此。

在庞大的灵气灌注下,这药圃已渐渐被改造为一方福地,即便是一些灵气外泄也使得整座凤鸣山灵气充裕不同于往日。

杨尘予先来到药圃中心位置,这里是镇守药圃的石碑处,现在的石碑也是昔日那块劣质法器了,而是一块随着药圃一并成长的法宝,虽说尚未完全成型,但也足以让那些对这里垂涎三尺的妖怪进来不得了。

何况此处也是被护山大阵笼罩之地,想要进来的妖怪就有些着难了。

石碑上放着一颗暗淡无光的珠子。大量的灵气自行灌注其中,杨尘予轻轻看了一眼,微微摇头。

这暗淡无光的珠子正是自己当初从古墓里找到的那个花园,可惜损伤太重,里面依然是一片混沌,大量灵气灌注这么长时间了,这珠子也没有半点反应。

杨尘予伸手将珠子取下收好,随后就在石碑旁寻了一块地,唤出两个黄巾力士,将其上茂密生长的杂草。普通药草尽数拔掉,清理出来。

杨尘予在地上刨出一个坑来,左手食指放入口中轻轻一咬破皮,随后取出符诏之笔,就着血液便在葫芦上绘制起来。

片刻之后,葫芦上绘满了一个个细小的云纹,这些云纹不断钻入葫芦之中消失不见,在杨尘予落下最后一个云纹之时,手指上血迹已干。而葫芦表面此时却是依次浮现出数十团青气。

这些青气一旦浮现出来,便迫不及待地展开了一场赤裸裸的搏杀。

青气之间相互吞噬。片刻功夫葫芦之上的数十团青气便只剩下十多团拳头大小的青气相互之间虎视眈眈。

杨尘予也不着急,只是脸上带着轻笑,静静的观看着,任由这些青气相互搏杀吞噬,似乎见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般。

在战斗停息了不到十息时间,一团体形略大的青气随即率先发动了攻击,朝着一团略小的青气扑了过去。

顿时又一番大战随即展开,这一番龙争虎斗却是一直斗到天色降临都没能完结。

清露凝聚,树叶轻垂。旭日东升将一缕缕阳光投射下来。

这已经是第三日了,葫芦上的青气只剩下了一团,这一团青气足足占据了大半个葫芦的面积。

直到这时,杨尘予才立掌为刀,轻轻将葫芦头子削掉,就在葫芦头子被削掉的同时,葫芦骤然炸裂。一粒周身散发出微弱青光的葫芦种子顿时窜出了葫芦。

“想逃?呵呵。”

杨尘予伸手一抓,一股无形的吸力便涌了过去,将葫芦种子硬生生的吸到了手心了。

这颗葫芦种子足有两个指头大小,远超寻常。在被吸到杨尘予手心之后,似乎感觉到杨尘予的熟悉气息,便不再挣扎动弹。

杨尘予随后将葫芦种子埋入那坑中,填上泥土,一丝蕴含灵气的雨水随即落下滋润。

做完这一切,杨尘予闭目静坐,口中轻念着道经,一丝丝道韵随即生成,与那浓郁的灵气凝聚在一起化为一丝丝道性融入肉身。

之前那法却是杨尘予参悟了阿门神那块泥板中蕴含的一些东西以及恶魔进化等等创出的一个神通法门,融种法。

这个法门对于攻伐完全无用,但对于种植一道来说就是妙用无穷了。

那葫芦内种子不下数十粒,在杨尘予施展此法之后,那些种子之间相互残杀吞噬,最终只剩下一粒吞噬了所有兄弟精气的葫芦种子。

这样剩下的种子无疑其品质就要比那些寻常种子强上十倍不止,光是种子表面自带微光就不是凡品了,真要一比的话,那么这至少也是道行超过百年的葫芦妖长出的葫芦种子了。

时间缓慢流逝,在第七日里,一团嫩绿钻出了泥土。

这葫芦种子原本就发芽不易,普通种子里十有六七不能发芽都属于正常。

虽说这粒种子吞噬了其他种子精气,体型壮大数十倍,但其外壳硬度也随之剧增,在无数灵气的灌注下,能够七日时间便钻出土来已是万幸了。

杨尘予虽说没有种过葫芦,但也见过张孟后院那个葫芦架子,见到目出土之后,也不敢怠慢,随即唤出黄巾力士,折来翠竹,去掉枝叶,便在目上方搭了一个架子。

不过这葫芦长得有些慢了,杨尘予在石碑旁坐了不下一月时间,葫芦除了子叶之外也就长出了一片类似于南瓜叶子的嫩叶。

时间流逝如水,转眼之间便要过年了,凤鸣山上下处处张灯结彩,过年的喜庆之色盘绕在众人脸上,怎么也挥不去。

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安子鱼还让响水河神在除夕清晨降了一场小雪,虽说势头不大,但也在凤鸣山上落了指头薄的白雪,增添了几分节日气氛。

安排完过节事宜后,时间已到下午,安子鱼便带着一干师弟,徒弟,师侄前往后山药圃。

这过年了,师尊那里是需要拜见的,何况安子鱼还有些事情需要禀报。

穿过那排幻阵,安子鱼等人进入了后山药圃,那几个第一次来到后山药圃的三代内门弟子感到新奇无比,这里的灵气竟然浓郁到如此程度,每吸一口气都感觉有些快要窒息的感觉。

第五百零七章葫芦3

一行人缓缓而行,在这里走路时需要盯住脚下的,若是一不小心踩中了什么仙物,那损失就有些肉痛了。

过了一块药田,远远就望见一股凝若实质的灵气漩涡形成气柱立在那里,而灵器漩涡气柱的末端是一片葫芦架子。

无数的灵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自行旋转形成灵气漩涡气柱然后灌注下去,被那条开始朝着架子四周蔓延的葫芦藤蔓贪婪的吸收着。

杨尘予此时盘腿坐在葫芦架子下,双眼微闭,轻声念着什么,一丝丝道韵生成却顺着灵气聚集的方向被葫芦藤蔓吸收了进去。

三代弟子们都好奇地打量着那条葫芦藤蔓,着实有些神奇,那葫芦藤蔓之上所生长的叶子竟然是五颜六色,倒是让他们大开了眼界。

尚未等众人走近,杨尘予便睁开了双眼,缓言道:“你们过来吧。”

众人随即上前行礼,口呼师尊,师祖,恭恭敬敬地跪下,见礼之后,众人起身,安子鱼起身后禀报:“师尊,今天是除夕了,除夕团圆饭如何安排,还请师尊示下。”

杨尘予明白安子鱼此言的意思,就是问自己是否参加外门的除夕团圆饭。

对于此事,杨尘予却是早有安排,不过如此一来,自己的身份在妹妹一家人面前就瞒不住了,当然,这是迟早的事情,毕竟杨尘予也不愿意将此事瞒得太久,加之杨子涛品性优良。也不用担心出什么事情。

“为师会出席外门除夕团圆饭,身为道主连面都不露,着实有些笑话了,为师先去山下,晚饭时分回来。”

杨尘予说完话,一步踏出,身形随即消散,看得那些三代弟子目瞪口呆,师祖道行之高,自己这些也是略有耳闻。可没有想到竟然如此之高。

安子鱼等人自行离开药圃不用多提,杨尘予却是直接去了外门,这次杨尘予可没有换衣物,就穿着那身玄黄紫领道袍。

杨子涛此时正与同院的师兄弟忙着布置院子。

“老陈,挂得有些歪了,向左移一点,嗯,对了就这样。”

杨子涛的声音从院子内传出,听得就有一份喜庆。

杨尘予轻轻推门而进。看见一群外门弟子正忙里忙外,挂的挂灯笼。贴的贴窗花。

“子涛,你舅舅来了。”与杨子涛交好的师弟急忙招呼杨子涛。

都这么长时间了,与杨子涛居住一院的同门师兄弟都知道他有一个外门后勤长老的舅舅,但没人会去嫉妒他。

毕竟杨子涛的努力,大家是能够看见的,杨子涛并不因为有了一个长老舅舅而放纵自己,反倒是更加努力,即便回家一趟耽误了一些时间,也会在当天晚上加倍温习。以补回那损失的时间。

见到杨子涛的舅舅到来,杨子涛同院师兄弟急忙上前,正待问好之时,他们却发现杨尘予的衣领竟然是紫色,并且还是深紫色。

浅紫色,他们见过,内门出来给他们讲课的内门师叔都是这个颜色。不过这深紫色,就没有见过了。

但即便是众人有些疑惑,也不敢不见礼:“拜见内门师叔。”

既然准备揭开身份,杨尘予也不会再掩饰。轻笑一声:“你们应该叫道主才是。”

此言一出,众人豁然大悟,顿时院子内跪下了一片,恭恭敬敬朝着杨尘予拜下,口呼:“见过道主。”

杨尘予笑了笑,挥手让众人起身,随后朝着杨子涛叫道:“子涛,过来。”

杨子涛此时有些呆愣了,杨尘予突然之间就从一个外门后勤长老变成了高高在上的道主,这着实让他有些震惊。

作为一个普通的外门弟子,杨子涛并不知道道主的姓名,只知道外门长老们都称呼道主为青龙真人,已登仙位,成就玄仙。

至于杨尘予出道以来大大小小的事迹也被安子鱼收集造册,名为《青龙集》,翻印之后,以便供外门弟子阅读,提升对青龙道脉的归属感。

杨子涛几乎将《青龙集》奉为圭臬,将道主他老人家视为偶像,每日都会阅读一段《青龙集》里的片段以便激励自己。

当然像杨子涛这般情况在外门之中比比皆是,倒不算是特例。

由此可知,当杨子涛知道自己舅舅就是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