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565章

天烽-第565章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嘶! 『芸烊范宋诨复蟛柯涞卮筇逦恢茫≌庖幌拢挂丫玫哪栈鸪沟着绶⒘耍

知道部队追击的速度快了后。  黄忠、太史慈几乎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横向铺开部队展开搜索扫荡,同时与临近的两支部队取得联系,确定缺口的距离及位置,快速封堵。  至于南面的李政在确定没有了乌桓族兵的阻挡之后速度瞬间达到最高,几乎以急行军的速度狂飙,导致负责押运粮草的机步师被远远地甩开。  不过,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丘力居,任何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李政全力出击后,高勇也于同日下令幽州开始做接纳俘虏地准备工作,并加快粮草箭矢等军用物资的补给速度。  这时,15机步师主将岑壁提出建议,何不让机步团按照珍珠链结构依次递进组成一条安全的补给走廊,让运送车队可以安全高速、昼夜兼程的进行物资运输!

虽然有些担心乌桓逃散的族兵会进行袭扰,但高勇在与贾诩仔细商讨后还是决定实施。  是夜,近卫机步师除了护卫高勇的一个团外,其余九个团和15机步师的十个团立刻延伸开来,南起幽州边界,北至第5龙骑军的物资中继站,一条以点连线的安全走廊开始出现。  而且,因为越向北进,部队数量越少,故而机步师的速度逐渐跟上了龙骑师的推进。  有了安全和方向的保障,运输车队每车都配备两名车夫,并采用驿站换马不换人的方式,在各机步团的营地内留足马匹,共进出的运输车替换。  于是,粮草辎重的运输速度和运量直线攀升,前方伤员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运送回后方医治。  当然,搭建一条这样的交通线需要满足许多条件,也只有现在确定没有乌桓族兵袭扰的情况下才有实施的可能。

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骑兵部队的攻击力度更猛、追击速度更快。

次日,四支参与合围的部队相互取得联系,由此,高勇也掌握了最新的全局情况。  “丘力居逃跑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高勇连吃饭都带着笑意。

贾诩心情也不错。  “虽说分散开地想法不错,可在我军铜墙铁壁的包围下,根本没有多少突围成功的可能性,或许当丘力居得知他的族人都被拦截下来的消息后将后悔不迭!”

“管他呢!”高勇将碟子里最后的一点菜混进饭里吃了个干干净净,“还是米饭吃的好,回去得让科研院地人努努力,争取早日找到可以在北方种植的水稻。  如此一来粮食就再也不会成为问题了。  ”

“还是主公有远见,稻米地确是麦子之外的另一种粮食补充。  特别是扬州一带。  主公实际控制的郡县已经开始了小面积试播,希望能取得不错的收成。  ”贾诩也很喜欢米饭的松软可口。

“不着急,这东西需要一点点改良。  ”

“报告!前方战报!”

“快拿进来!”把碗一放,高勇一把接过信件拆阅。  “好!黄忠部送回消息,在南下百里后终于开始遇到大量分散潜逃的乌桓部落,与之前的小打小闹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轲其塔在得到兵力补充后也开始向南推进。  截至昨天中午,已经俘虏超过三万乌桓人!缴获地马、羊不计其数!”

闻听此言,贾诩呵呵笑了起来:“主公这招借花献佛一石二鸟之计用的妙啊!不但借来轲最这把刀屠了乌桓人,还把他又向我们拉近了些。  只要轲最的实力增强,野心也将随之而起,与慕容部落的争端也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嘿嘿,主公大力协助轲最部落提升威信,如今已经收到效果。  就算不用我们挑拨离间。  中部鲜卑也必将走向分裂。  ”

“这些都是必然,人啊,都是有野心的!至于阙居还需要多走动走动,只要他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偏向弱者一方,那么中部鲜卑对我方的威胁就会降至最低!然后,再有三十……不。  再有二十年,或者十五年,一旦我军完成新装备地改进换装,那么鲜卑骑兵也将步上乌桓旗兵的后尘!骑兵的时代即将永远的逝去了!”

随着高勇的感慨,贾诩的脑海中浮现出威武将军炮发威时地情景,那还仅仅只有三门,倘若数量更多,威力更强,射程更远……场景陡然一转,变成了数百门威武将军炮的齐声怒吼。  别说是骑兵。  就算是城池也将在一瞬间灰飞烟灭……

北边,黄忠身后。  牵招、高览、赵睿、赵奉四将并立,无人目光遥望前方,那里正在爆发着数十场战斗,第2龙骑军的将士用马刀、弩箭终结着宿敌的生命,谱写着新的历史。  “综合各种情况判断,乌桓人已经开始分散突围。  前面的不过是一些中小部落,相信继续向南的话,会遇到上千乃至万人规模的部落。  作战部送达的主公命令只有一条:决不放过一个乌桓人!”

“请主公放心,就算乌桓人都长了翅膀,属下也必将其射落!”四人齐声道。

“好!”黄忠没有回头,只是将目光放远,“立刻返回部队,从今天起,我们第2龙骑军要创造连续作战的新纪录!告诉全军将士,只有杀得乌桓人跪地求饶才能结束!”

“遵令!”四将迅速离去。

黄忠凝望即将结束战斗地战场,片刻后才大喝道:“传令21龙骑师全体将士:为死难地乡亲复仇,为活着的家人争光,为了实现自己地理想,举起你们的战刀,将乌桓人彻底变为尘埃!杀——”

“杀——”三万余将士,震彻天地的呐喊!

同一刻,东面的高顺部、西边的太史慈部,还有南边的李政部,几乎同时响起震天吼的呐喊,杀气顿时弥漫这片方圆不过二百余里的土地。

刚刚下马打算歇息的丘力居猛然觉得心头一紧,强烈的预感骤然袭来,“怎么回事?为何如此不安?难道汉军已经……来人啊,通知各部落集中向西北、西南两个方向撤退!族兵无论如何都要想尽办法掩护,绝不能让汉军冲进部落!”

※※※※※※

洛阳,皇宫。

“皇上,荀公有要事求见!”长侍小心翼翼的说道。  最近皇上不知何故,心情时好时坏,皇宫内的东西毁坏了不少。  幸好负责皇宫日常用度的幽州派员并未多说什么,只是登记造册,然后再取用件新的。  或许皇上不知道这些器物的贵重,可长侍却清清楚楚,毁坏的器物随便一件拿到外面都价值千金!每每想到这,这位长侍都不由得羡慕起来自幽州的那些官员,恼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向幽州逃荒。

“何事如此急迫?”刘协略带不悦的声音传出,只听得长侍全身一抖。

“回皇上,似乎是有关于幽州边疆的战事!”

“嗯?快宣!”

片刻,荀彧被长侍引领至书房内。

“荀爱卿,听闻幽州又有了动静?”刘协也有自己秘密培植的心腹,虽说成色不怎么样,却也聊胜于无。  像高勇出兵之事洛阳城内已有所流传,不过源头确是来自旁边的兖州。  而幽州至今未有一言一语上报。  形势扑朔迷离啊!

荀彧整理下用词,方才回道:“回皇上,经由朱灵将军确认,幽州高将军却已再次出兵乌桓,迄今已有大半个月了!”

“三月初出兵?”刘协很快计算出来。

“正是!具体兵力尚未可知,不过据传言推断,不会少于二十万!”荀彧已经尽量往少了说,却仍让刘协震惊了一下。

“二……二十万?即如此,不知荀公此来……”

荀彧躬身道:“一来报喜,二来报忧!”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六章 尘埃落定(3)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六章 尘埃落定(3)

刘协眉梢一跳,眼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味,挥了挥手屏退左右侍奉的宫人,方才满含深意的凝视荀彧道:“何谓喜?何谓忧?朝廷虽然重建,可所控之地不过区区一座洛阳城而已,可喜吗?如今天下大乱,各地州牧郡守拥兵自重丝毫不顾朝廷圣旨,呵呵,可忧吗?当然,也多亏了高将军率军厮杀,北拒乌桓、南压乱逆,方才有洛阳光复。  或许,这才是朝廷之喜吧!”

荀彧低垂着头,双目微阖,尽管刘协的话中带刺,可既然全心全意地前来投靠,那么就要站在皇上的角度思考问题。  随着皇上的话,荀彧的心也略微鼓荡起涟漪。  曾经与自己情若兄弟的高勇变了,变得强势,变得强权,变得欲把一切掌握在手中!而这也正是荀彧最为担忧的,虽说高勇尚未表露出废除汉室的意愿,但其所作所为却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前进,自己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念及此处,一层细汗悄然布满额头,“皇上,高车骑屡建奇功,于朝廷有功,于百姓有益。  然而,他也有着与曹兖州、袁豫州、刘荆州一样的缺点,迷茫于权力之中无法自拔。  ”

“好了,到此为止!”刘协果断的中止了荀彧的剖析或者说表白,因为从这段话中,刘协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  微微一笑,给了荀彧赞赏之后继续最开始的话题,“荀卿家还是先说说这喜与忧吧!高将军盖世奇功,不该背后评议。  ”说着似有似无的瞥了荀彧一眼。

荀彧深吸口气。  平复心情后说道:“喜者:此役之后,乌桓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高车骑与乌桓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必将除之而后快。  由此,幽州一地,乃至并州都将受到影响,相信匈奴远遁、鲜卑退避地日子不远了!然而,北方威胁去除后。  高车骑必将调动兵马南下,兖州、徐州、豫州甚至凉州。  都将成为其攻伐之地。  ”

“哦?这岂不是好事?有了高将军奋勇杀敌平定天下,朕岂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刘协笑的很假。

似乎早就知道皇上会有这样的回答,荀彧波澜不惊道:“皇上聪颖,心志高远,怎会高枕无忧?高车骑挥军南下,必将引发中原大战,到时候生灵涂炭百姓罹难。  受苦的还是大汉百姓、皇上的臣民。  而这才是臣真正忧心之处!”

刘协一怔,严肃道:“荀爱卿能否说的详细些?”

“兵荒马乱百姓遭难,可朝廷却无力挽救,必使人心失尽,朝廷威信大失!此时,若有人站出来安顿流民、收拢民心,则朝廷就算破而重立,也将回天乏术。  徒之奈何!”荀彧尽量挑选简洁干练却的词语描述此事,只希望将给皇上造成地冲击降至最低,可仍把皇上震惊的半晌无语。  毕竟,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战火,看到了兵强马壮带来地好处。  可却鲜有人明白更深层次的内涵。  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至理!别人把战争仅仅看作战争,可高勇却把战争视为一种手段,一种打击敌人增强自己收拢民心的手段。

“皇上,若把其比喻为下棋,则普通人只能看到一两步,智者看到四五步,可高车骑却能看到十余步!高下立判,十余年间得以崛起于微末纵横于北方,并非全靠时运。  因臣曾跟随高勇数年,更是深知其厉害。  ”

刘协蓦然点头。  “董卓与之相比实乃繁星与日月之差!可既然荀爱卿都能深深体会到高车骑的厉害。  那还有何办法可施?北方六州,大汉朝的一半。  如此实力,谁敢逆其锋芒?”

闻听此言,荀彧沉默片刻似乎在作出某种决定,“其实,皇上还有一个机会!只不过,这个机会风险也不小,稍有差池恐会导致前门拒虎后门迎狼的境况!”

刘协苦笑一声:“除了狼就是虎,这天下难道就没有心念朝廷之人吗?说说看,这是个什么机会?”

“皇上可还记得董卓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