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552章

天烽-第552章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用到战争上。  那可怕地情景无人敢想!而最令人担忧的还有民众的向心力,官府号召、百姓呼应,如此官民鱼水情放眼天下无人拥有。  仅凭这一点,北方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有心无心,反正这一场大雪让一些人暂时打消了念头、熄灭了野心,老老实实的蛰伏下来等待下一个机会。  而这对尚不知情的高勇来说福祸未定!

二十五日,众高官再聚一堂,每人面前除了改制草案外,还有自己撰写的一份建言稿。  如此大事关系国计民生,肩负重则的他们谁也不敢有半点疏忽。

“主公,对于草案的绝大部分规定我等没有异议,只是在土地转让相关条款上尚未取得一致!”沮授作为总牵头人,已在昨日组织了一次讨论,激烈辩论下来统一了大部分口径,唯独在土地转让上互不相让。

陈群起身道:“群认为二百亩上限过小,如若一年之前,或许刚刚合适。  然而自从新式农具推广以后,仅一个民夫便能独自耕种超过二百亩土地,而据统计,冀州超过六口的户数高达四十余万,随着时间推移,单户丁口将继续增多,由此推知,二百亩土地不足耕种!于是,将有部分人被迫进入市镇工坊做工。  ”

“这有何不好?”赵胜反驳道:“分流百姓,使其一部分进入市镇务工,一部分仍耕种土地,既有利于人口流动,还能促进工商发展,一举多得!”

“荒谬!”管宁不悦道:“古人云:农者,国之柱石!怎可轻易触动?主公,切不可使民夫轻易离开土地,否则粮食何来?无粮则民饥,民饥则心乱,心乱则祸起!宁认为当效仿古制,每户至少五百亩!”

“啊?”田畴大嘴一张。  “万万不可!五百亩抵得上中等富户,放在以前。。。。。。”田畴没敢继续往下说,可一双眼睛却望向高勇。

高勇呵呵一笑:“继续,各抒己见!”

赵胜抢过话柄道:“五百亩一户两丁不足以耕种,必要雇佣民夫。  如此一来,工商业用工何来?劳力都去务农,何人来做工?况且如今各地工坊用工缺口逐渐增大。  工人一旦流失,必使工商受损。  官府税收锐减!别忘了,如今官府岁入一大半仰仗工商二业的贡献!”

“这。。。。。。”管宁明知道赵胜会拿税收说事,又看到田畴不住点头,只得张了张嘴,再也无力反驳。  地确,牵扯到官府税收地稳定,任何理由都要掂量掂量。  特别是他的教育经费直接与官府税收挂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时,法官国渊出言道:“渊赞同赵兄建议,田亩上限不可过多。  然二百亩似乎确实略少,因此,渊有一建议,何不根据户内男丁数确定田亩上限?比如两丁三百亩,三丁以上封顶四百亩。  多出来地人可以进入工坊谋生。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粮食产出,又能提供充足的工人!”

“好!就依此法!”国渊的建议最符合高勇的设想,原本允许土地适当转让地目的就是增加耕种效率,使农户向农场转化,同时为工商业提供劳动力,借以保证官府地税收稳定。  “具体规章可逐步完善。  其实田亩上限并非限定为四百亩。  五百、六百亦无不可,当然前提是征得农户同意并到官府备案,且农户家中也需有相应的男丁,否则便要酌情回收!”

“诺!”众人齐声道。

“主公,还有一事需要请示,土改之后,原冀州占地超过上限的大户人家该如何处置?”陈群担心土地上限会影响大户民心。

高勇嘿嘿一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大户人家能够确保田亩全部得到耕种,则适当增加上限也无不可,但暂定不得超过三千亩!超过者。  凡用于耕种的征收财产税。  非耕种的加倍征收!不止田亩,房屋也一样。  超过一定规模的全部征收财产税!”

“妙!”贾诩一声称赞,“以官府的名义劫富济贫!”

“怎么能是劫富济贫呢?”高勇露出两颗虎牙:“这叫做缩小贫富差距维护民生安定!”

核心问题拍板后,其余地小问题也很快得到解决,毕竟在座的都是聪慧之辈,随便哪一个放到外面都是众势力争抢的热门人物。

“冀州乃是此次变革的重中之重,务必谨慎小心,要秉持平和公正的态度进行。  官府监督下的耕地转让乃是古往今来第一次,其中必然牵扯到诸多问题,希望诸公精诚团结紧密合作,把这项造福百姓的革新推广下去。  我的目标很简单,在耕者有其田地基础上尝试小农户向中等农户乃至小农场转化,以求提高耕种效率,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工商业中去!此乃核心,也是最基础的原则!发展工商业,促进安居乐业!”高勇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详细阐明。

最先点头的是赵胜,其次是田畴,而最后默许的仍然是管宁,不过看那脸色也是迫于无奈。

微微一笑,高勇起身道:“文锦、子泰、友若、长文、子扬、子尼六人负责整理各方意见,两天后呈报预案第二稿!”

二十六日雪后天晴,任霜身着淡黄色衣裙拉着小乔地手走在奉天大学的石路上,细心的为其介绍学园内的人文风景。  “快看这里,此乃管公亲笔题写的名句,激励学子奋发向上!这里是国法官的题词,告诫立志入仕的青年才俊定要遵纪守法,否则法不容情!”任霜的声音很轻柔,仿佛阳春三月的微风,带给人迷醉之感。

小乔睁大美眸,显然也被学园内的美丽景色吸引,红扑扑地小脸上洋溢着灵动地笑容。  “姐姐,前面那一片开阔地是湖吗?”

“那里啊?呵呵,乔妹妹好眼光,那可是奉天大学内最有名的一处风景——未名湖!”任霜骄傲地说道。

“未名湖?怎么会选这个奇怪的名字呢?”小乔困惑道。

“这个嘛,就得问高大将军了,因为湖的名字是他亲定的!不过,未名二字的确饱含深意,用来代表这方湖水恰如其分!来,这边走!沿着石阶,夏天湖水四周随处可见读书入迷的学子,也有悄悄幽会的恋人。  等妹妹考上奉大,也可以拉着夫君来此游玩,别有一番风情!”任霜小心翼翼的踩在平整如镜的雪地上,发出吱吱声响。

小乔不紧不慢的跟随,可心绪却已经飞到了炎热的夏季。  “姐姐,听你的口气,是不是也曾有此经历?”

任霜咯咯一笑:“傻妹妹,夫君整日里忙于军务,哪有闲情逸致来这里游玩,我也期盼的很呢,要不到时我们三人一同前来?”

“好啊!有姐姐在,小郭子。。。。。。啊不是,是夫君也会安分许多了!”正说着二人来到了湖边,遥望杨柳垂岸、石刻围栏,还有那错落有致的花坛、石墩,雪景之美一览无余!湖的对面,一块一人多高的大石矗立,上面是高勇的亲手笔迹——未名湖!

深吸口空气,小乔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的喜欢上这里了,“姐姐,明年小乔也要报考奉天大学!到时候不但能够徜徉湖畔,还能与姐姐们朝夕相处!咦?姐姐快看,大石旁边有脚印?居然有人来的比我们还早!”

经小乔提醒,任霜急忙往去,视线所及,除了那一排浅显的脚印外,还有一张绝美的容颜,清雅淡静的双眸中隐藏着些许哀怨。。。。。。虽然那位少女听到声响头也不回的飞奔离去,可是任霜却愣在当场,脑中那埋藏许久的回忆开始苏醒,“好熟悉的脸庞,好像。。。。。。”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四章 冷酷寒冬(6)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四章 冷酷寒冬(6)

虽然广大乡村百姓仍在按照老习惯享受悠闲惬意,但是生活在城镇中的人们却已经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  天刚蒙蒙亮,乡间只闻鸡鸣犬吠之时,城镇里的家家户户已经燃起了油灯,一缕缕炊烟伴着晨曦悄然升起,形成淡淡的薄雾笼罩城镇。  吃过早饭,父母们将孩子送往学校后便赶奔各自的工坊。  在这些普通百姓心中,上班做工已经与在家务农一般无二,都是养家糊口,都能丰衣足食,所谓高低贵贱不过是一些凡夫俗子的偏见而已。  况且,为这种腐朽思想摇旗呐喊的《士报》早已难觅踪影,如今已是《商报》、《新报》的天下了!而就在不久之前,官府特批的第一份期刊面世了。  《半月谈》——由高勇亲自签批,甄家、王家牵头,官府负责监督,内容涵盖面极广,包括时事要闻、政策分析、经贸形势、商品价格等等,其内还特别开辟了《焦点访谈》栏目,针对百姓感兴趣的大事专访各部主官,以期沟通上下,将一些无法通过公告传达的信息用普通的语言描述出来。

《半月谈》一经推出便得到高度认可,第一期试刊原计划印制五百本,谁知不仅百姓反响强烈,连商贾、官吏也报以极高的热情。  一时间街头巷议,一本《半月谈》成为炙手可热的宝物,甚至有的酒肆、饭馆为了招揽生意,专门出资聘人在馆内阅读讲解。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地,迫于人们的强烈请求。  只能一再加印,截至二十二日,共计刊印两万三千本!

身为幕后推动力量之一的高勇当然不会放过期刊那引导舆论的力量,为此特别撰文,除叙述刚刚取得的草原大捷外,还适当的涉及到即将开始的深层次变革,一方面利用舆论削弱反对力量。  一方面借机倾听百姓心声。  时代不同,人们地要求也不相同。  高勇可不希望好心办坏事,到头来砸自己的脚。  来自后世见多识广地他深知一条道理:无论何时,稳定高于一切!

眼下,随着月末的临近,《半月谈》第二期即将收尾。  昨日傍晚,甄瑶再次亲自登门求稿,一来借高勇声望提高期刊认知度和销量。  二来得知高勇又将举行婚礼,故而提前携带礼物道贺新禧。  不过,令高勇感到奇怪的是,此番甄瑶前来并未带着老管家,站在他身边的是一位婷婷玉立、美貌无双却又充满亲和力、带给人温馨感觉的少女!然而,真正吸引高勇注意的不是少女的身姿和容颜,而是她头戴地一支蝴蝶发簪!

“老朽冒昧前来,耽搁了高将军处理政务。  还望饶恕则个!”甄瑶上了年纪,可仍旧不改脸上的笑容,虽说笑容之中多了几条皱纹,可却能带给人信任亲和。

“甄老这样说可就折杀晚辈了!”高勇伸手邀请道,“无法亲自登府探望已经是晚辈的过失了!来,请到客厅详叙。  甄老的来意勇已猜出七八分。  并提前作了些准备。  ”一边引路,一边对跟随身侧的书童道:“快去准备从扬州带回来的上好茶叶,按照我交给你的方法泡制。  再去取来书架上那一套平沙落雁茶具!”书童伶俐的点点头,转身小步跑进书房准备去了。

甄瑶见此呵呵赞道:“好一个伶俐乖巧地小书童!高将军不但军事、政务尽皆精通,连府上的仆人也教导有方。  令人好生羡慕啊!”

“哪里哪里!”高勇急忙解释道:“此皆内人之功劳,想勇一年大半时间在外奔波,多亏了几位夫人在家操持,才让勇有了如此一处修身养性的美好家园!”

听到高勇之言,少女双眼闪过一丝悸动,目光变得好奇起来。  每每趁着二人不注意打量府内一草一木。  仿佛偷吃的小孩,俏丽的表情可爱至极。

甄瑶手捋须髯微笑着紧随高勇的脚步进入客厅。  将军府甄瑶来过不下十次。  可每次都有不同地感受,时而温馨、时而恢宏、时而威严、时而悠然,更随四季交替变换,令人心生赞叹:这才是天人合一啊!

客厅的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