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453章

天烽-第453章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黄忠率部已冲入敌军营寨,万余骑兵的冲击足够将分布在靠东边一侧的营帐踏为平地。  而龙骑兵更是分进合击,在快速移动中不断穿插、围剿,完成了一次次小范围地运动围歼战。  将平日的严格训练彻底的转化成为战斗力。  这便是职业士兵与非职业士兵之间最大的区别!当然,与乌桓族兵作战积累起来的经验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龙骑兵可以根据以往经验,迅速判断出敌人意图,从而制定出快捷高效的反击策略,让连队级别的战斗呈现出一面倒地态势。

战斗规模迅速升级。  华雄的第1龙骑军以绝对的优势摧枯拉朽般将阻挡的万余难楼族兵击溃,整个战斗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即告结束。  第1龙骑军去势不减,其中三个师摆出“品”字形战阵继续向西,而另外两个师则立刻左右散开追击围剿溃散的敌人。  逃窜、追杀时时刻刻都在上演,惊恐哀嚎从未间断。  包括征北军在内,没有人曾预想到战斗会进行到这种境况。

不过,难楼族兵显然并不愚蠢,若就此与征北军混战,那么这四五万族兵都将被彻底埋葬。  于是,在高勇、贾诩惊讶的注视中。  难楼族兵开始了异动。

“文和。  敌人要逃?”高勇不得不再次举起望远镜,就在刚才。  从北侧意图绕过敌营地高览、牵招两师突然遭到窜出族兵的拦阻,敌人的凶悍竟将前进速度延缓下来!与此同时,太史慈的侧翼也遭到难楼族兵攻击,连续三波冲击,拼着消耗硬是冲杀至第3龙骑军近前,迫使太史慈不得不分出两个师迎战。  至于营寨内的混战,第2龙骑军的攻势也遭到强力阻截,看着不断冲上来近身厮杀的难楼族兵,黄忠心中升起一股钦佩,不过,除此之外还有有斩杀舍生忘死的敌人才能得到的快感!

片刻!难楼族兵竟然凭借大无畏的勇气与魄力抵挡住了征北军地强悍攻势!虽然仅有片刻,却也足以让人敬佩。

“可惜啊,若乌桓人能早些有此勇气便不至于落地如今惨状!”眼前情景,令高勇忆起另一个世界的宋、明、清三朝,“都说文人误国,可文人之中也有刚正不阿、悍不畏死之辈。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其实归根结底都将落到民族气节之上,若气节全无,无论现实多么强大,也终有消亡地一天!”

贾诩没大听懂高勇这番突如其来的感悟,只好应声道:“民族气节?主公可是指眼下幽冀百姓给人的感觉?”

高勇轻轻摇头道:“还差些火候!”《|wRsHu。CoM》

说此话时,前方战场局势又变,第1龙骑军的加入令敌营的短暂均势被破。  面对六个龙骑师的正面进攻,至少需要五万乌桓族兵方能抵挡,可目前敌营内只有三万出头,质量、数量两方面的差距终于使难楼族兵抵挡不住开始溃散。

征北军的号声骤然频繁起来,各连队加快穿插合围的速度,无尽的黑红潮水般吞噬遇到的一切敌人。  在这波强悍攻击下,难楼族兵负责阻击的兵马损失大半。  不过,却也换来了短暂却足够的撤退时间。  就这样,在高览、太史慈合围之前,两万余难楼族兵成功的跳出包围圈!而担负阻击重任地族兵亦在大部队撤退后开始分散突围……

两个时辰后,帅帐内。

“主公。  此战打的窝囊!”华雄、太史慈齐声抱怨。  从表情上看,太史慈更窝火一些,毕竟他的部队没能完成作战任务,放跑了近三万敌兵。  可以说,这一仗是开战至今投入兵力最多可取得战果最少的战斗!

黄忠面色肃然道:“主公、军师,此战我军占据先机却只取得微弱战果,一方面与将士滋生的骄傲情绪有关。  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难楼族兵的强悍,恐怕已经超过丘力居部属。  联系上次交手。  可以明显感觉到难楼族兵正在变强。  依此判断,是不是应该给高将军追加部分兵力?”

话音一落,帅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贾诩扫视一周,言道:“客观评价,难楼族兵的确比丘力居地族兵展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和应变性,不过,这与其极少受到我军袭扰有关。  ”说着转向高勇。  “主公,黄将军地话应当重视。  然而诩也认为,此次作战之所以战果甚微,当与敌人统兵将领有莫大关系!从救援丘力居部属到如今攻击敌营,敌将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和临机应变能力非同一般,这恐怕是今后几天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变数最大的隐患!”

听贾诩之言,帐内众将皆陷入沉思。  连高勇亦不例外。  太史慈与高览对视一眼,二人曾有着同样的经历,皆曾遭到敌人突如其来的顽强阻击,虽然最终将敌人击溃,结果却只能眼看战略意图无法达成,让难楼族兵从眼皮子底下溜走。  对几乎常胜的他们来说,这无异败绩!不胜即败,这是征北军上下默认地共识!

太史慈在脑中将整个作战经过回顾一遍,脸色越发深沉,“主公,军师判断一点不差。  敌人出兵拦阻的时机非常好,如今回想起来,很是令人佩服!可是,有一点很奇怪,难楼族兵的这种打法与以往大不相同。  完全不符合乌桓的惯常作战方法。  似乎是另一种战术,感觉很熟悉!”

高览亦表示赞同:“属下亦同意太史将军的说法。  这两次交手总透着一股怪异,敌人对征北军的了解明显比其余三部要多!”

“嗯,对!这样一说,属下也有此感觉。  ”赵奉也出言应和。

听着众将心声,高勇愈加感觉自己遗漏了什么人,很重要的人!

贾诩很喜欢众将讨论的场面,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查缺补漏。  “古人云英雄所见略同!看来敌人将领对征北军特别是龙骑兵有相当地了解,甚至连诸位将军的脾气也略知一二,从而针对性的作出反应!有鉴于此……”贾诩停顿一下,“有鉴于此,诩建议部队连夜进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也不让这个厉害敌人有还手的机会!”

高勇一拍案几,“不错,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骑兵作战就是要快、要狠!”

“遵令!”众将齐声呐喊。

半个时辰后,悄无声息中,一个个龙骑师相继开出军营,迅速消失在幕色之中。  因贾诩的强烈建议,高勇不得不决定返回幽州,毕竟对乌桓作战已经达成了预定战果,剩下的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手地事。  于是,三个龙骑军横向追击,赵奉、赵睿二人则成为了救火员,率部增援高顺的突袭部队。

返回幽州的路上,贾诩奇怪高勇最近几天的反常,终忍不住问道:“主公可是知道什么人为难楼效力?为何一直苦苦思索,似乎在回忆什么。  ”

高勇轻揉太阳穴道:“确实有个人在脑子里闪现,却又一时想不起名字。  此人很不简单,好像曾经被乌桓俘虏,后来不知为何反而为乌桓效力,直到……阎柔!对,就是阎柔!”这一声喊倒把贾诩吓了一跳,“阎柔?何许人?”

高勇按耐住激动,勒住马匹道:“阎柔此人少时被乌桓俘虏,后获其信任效力乌桓帐下,具体跟谁就不是很清楚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人谋略、武功均属上层!”

贾诩恍然大悟:“怪不得近几年难楼族兵变化巨大,战术运用上明显高出其余三部。  或许,阎柔曾经潜入幽州偷窥征北军的训练甚至研读了兵书战策,所以才能有如此应变能力!”

“肯定如此!再往深一层,这次联合鲜卑的举动说不定也出自其手!唉,一直着重于注意鲜卑动静,却反而忽略了眼前的敌人!”高勇长长的感叹一声。

贾诩苦笑道:“其实难楼只不过是一个借口,鲜卑早已视主公为眼中钉。  去年东部鲜卑铩羽而归,今年乌桓又将覆灭,更让其生出兔死狐悲之感,有此联合也不为过。  唯所虑者,鲜卑究竟会有多大决心与主公决裂?毕竟大漠深处不比幽州富饶,一旦正式开战,只要拥有数百里草场,征北军便可以五年、十年的耗下去,而鲜卑人办不到,也不敢去想!他们只能速战速决!”

谁知贾诩的论断刚刚说出,便见迎面狂奔过来一队骑兵,五只火把在寒风中跳动,令人心声紧张。

“报!蓟县右军师急报!”

见到信件上面地五星加急,高勇心头一紧,一股不安涌起。  贾诩接过一支火把从旁照亮,视线也落在信筏之上。

“主公亲启:晔刚接到三江郡急报,宇文部突袭北宁要塞,虎威要塞外亦发现素利族兵活动迹象。  幸而两地守军严阵以待,没有给敌人丝毫可乘之机。  然,东部鲜卑似乎正在不断增兵。  于此,晔认为应当调派部分骑兵返回辽西东部草原胁防,同时增加西侧二十余座城堡地守卫力量以备不测。  请主公酌情考虑!”

“莫护安这招借刀杀人使得漂亮,他这是在警告我啊!素利、宇文又被人当枪使了,任谁也想不到一向聪明的素利竟会第一个出手!”高勇折起信筏,交到贾诩手上。  “文和怎么看?莫护安真地会南下?”

贾诩凝思道:“莫护安胸怀大志,一直想要统一鲜卑诸部,故此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正如主公所言,三江郡不过是警告,素利、宇文也只是受到蛊惑,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定然会龟缩回去。  因此,东部鲜卑可以略去。  不过,此举反而透露出一些迹象,那便是莫护安暂时还不想与主公决裂!”

“哦?此话怎讲?”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二章 树欲思静(5)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二章 树欲思静(5)

“其一,客观来讲,处于分裂状态的鲜卑并不是主公的对手,无论从兵力还是政经实力,单凭一个幽州便足以支撑起对鲜卑的连年征战,而这又恰恰是鲜卑三部最薄弱之处;其二,鲜卑内部亦存有大量分歧,不将分歧调和绝难集中全力对付征北军,这估计是莫护安最担心的地方;其三,主公以及征北军的威名已然冠绝草原深入人心,就算莫护安等人想要动手,那些依附鲜卑的中小部落也未必肯齐心协力,毕竟鲜卑各部落之间也有不少的矛盾。  有此…,在鲜卑诸部达成一致之前绝难轻易南下,除非其欲拼得两败俱伤,徒自便宜了匈奴!诩想,凭莫护安及其余几位鲜卑大帅的才智,不会看不出其中利害,故此才有素利做出头鸟,谁让他与主公结怨过深,已无丝毫转圜余地!”

贾诩的精密分析令人赞叹,由表及里剖析了当前形势。  高勇冥思片刻,问道:“这么说只要不过分刺激鲜卑,其便不会提前出兵?”

贾诩点头道:“应该不会。  鲜卑只想保住乌桓残余力量,一方面在主公眼前安个钉子,一方面又多了一条走狗,而他们自己既不用与主公撕破联盟,又不需付出代价。  这恐怕才是莫护安心中所想!”

高勇习惯性的摸了摸鼻子,噗哧笑道:“记得当年我也常用这招,想不到今日应在自己身上!也罢,目前实力尚不足以震慑鲜卑。  贸然开战于我军也是弊大于利。  既如此,干脆做个顺水人情,留难楼一条狗命!当然,是半死不活的残缺狗命!”

贾诩感叹道:“下次再战不知又要几年之后了!”

高勇拍了拍马鬃,“放心,就算撤兵也不会让难楼好过,给他留几个师慢慢享受!文和认为留谁好呢?”

贾诩看了看高勇。  “六月计划进攻长安、西凉,故此出生于那一带地华雄以及熟悉环境的徐荣必须前去。  剩下的只有太史慈和黄忠,就经验来说,黄将军最合适。  不过,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