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405章

天烽-第405章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相比,刘繇受的得刺激更深。  就在他意气风发的准备与部下同甘苦共患难时,夷州军突兀的出现了,并且以雷霆之势将陈武横扫,对夷州兵马没有直观感受的他终于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那种无坚不摧地强悍。  心灵受伤很重,特别是由高勇的所为引发出地对朝廷未来的担忧。  而此时读过许贡的密信,刘繇更加悲苦道:“难道天意使然?战力强也便罢了,怎么一切部署安排都在征北军计算之中?如此还有何取胜的希望?”

董袭心里清楚,夷州兵马对占据把握如此准确,只说明有能人指点,且此人智略之强,与周瑜不相上下,自己反而沦落为棋子,处处受制。  “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这两万郡兵在手,只要有大义名份在手,扬州还是刘州牧的扬州!”

刘繇揉了揉疼痛的太阳穴,惨淡笑道:“真的?”

董袭自信而坚定的点点头:“经怀安退回吴郡休养生息,剩下的就让孙策和郭嘉斗去吧!”

十二月十一日,扬州牧刘繇率领侥幸跳出泾县包围网的两万余郡兵经怀安返回吴郡,当踏上吴郡的土地时,一股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虽然丢失了大半丹阳郡,但州府军队的主力尚在,州府的治权仍握在自己手中,一切还存有希望。  遭到周瑜算计的朱皓见机不妙立刻率兵走山路退入句容城,并立刻向吴郡求救。  宁国城,这个记载着刘繇生死存亡的地方。  夷州军攻克后并未占据,反而毫无怨言地移交给留守此城的许贡。  其后,六千余夷州军迅速退回怀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留下董袭迷惑的神情。

周瑜攻占丹阳城后,再未东进一步,泾县、宛陵也沉寂下去。  新的战线意味着新的洗牌。  只不过,最大的输家尚无人知晓。  由于丹阳郡、庐江郡连成一线。  孙策的兵力宽松许多,控制地江面开始出现水军游弋,一边剿匪,一边向过往商船收取路费。  好在周瑜清楚涸泽而渔的恶果,费用并不高,刚刚好在商贩可承受地底线之上。  虽对商贸往来有所影响,却也不至于过大。

陈武败退后并未返回新都。  而是在宁国城外二十里处安营扎寨,监视宁国的一举一动。

吴县乔府,搬迁事宜大体安排妥当,有高勇、郭嘉的特别关照,驻扎九城的征北军立刻派来一支精干的警备队协助,部分物品分批先期装箱运走,长长的马车队伍引起吴县百姓的羡慕与惊诧。  得知此事,原本要狠狠敲一笔竹杠地张允如同人间蒸发一般。  不知躲到何处。  反是其子,号称吴郡双杰之一张温常来探访,只是不知道是来看乔父的,还是来看即将远去的大乔的。  至于另一杰朱恒却始终未曾露面,比皇上还难见。

趁着几天难得的宝贵时间,高勇、郭嘉在二乔的陪同下将吴县附近的良辰美景逛了个遍。  还在寒冬时节跑到震泽中划船嬉戏。  穿行在湖面的薄雾之中,笛声、琴声悠扬缠绵,仿佛天上仙境令人乐不思蜀。

然而,快乐地时光永远短暂。  当接到刘繇、董袭联袂邀请郭嘉过府一叙的消息后,高勇轻叹一声:“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总会走。  刘繇主力十去其五,短时间内必须要征北军顶住孙策的攻势,奉孝只管漫天要价,此次机会如此之好,说不得。  只能把会稽郡弄到手了!”

郭嘉很喜欢敲竹杠的感觉。  得意道:“主公放心便是,会稽郡乃是囊中之物。  倒是董袭机敏,说不定会出些状况。  ”

高勇望了望不远处凝视湖面地大乔,微笑道:“董袭知恩图报,又机智果断,可惜一身本领在刘繇手下发挥不出一半。  为了将来,取得会稽郡是底线,吴郡也要保证至少一个海港!”

郭嘉道:“嘉打算把盐官要来,这样才能与永安连成一线,让钱塘固若金汤。  ”

“可以。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掌握好火候,不能谈判破裂。  毕竟在几年之内,扬州只能采取守势。  ”

郭嘉歪起头道:“是不是主公说的‘三足鼎立,互相牵制’!”说完拿起树枝在地上画出扬州目下的势力划分,“孙策果如主公之言:勇猛、果敢、出手迅捷,兼且智计百出,短短数月已攻占豫章、丹阳、九江大部,实际上掌握了小半个扬州。  可怜的刘繇打来打去,只剩兵危将寡的吴郡和残缺不全的会稽郡,勉强算是三分之一个扬州。  考虑到三方兵力对比……孙策仍占据绝对主动,相信不久之后九江也要落入其手,那时面对三线合围,主公可有应对之策?”

高勇点头道:“只能立足于扬州本地,扩建地方警备队,使之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力量。  ”顿了一下,视线移向遥远的天边,“此番南下的四个师要在春季陆续返回北方,所以,在警备队训练完毕之前,必须采取守势。  想必刘繇也需要时间修养恢复。  惟有孙策接下来的举动是个变数,不得不思虑周密。  ”

郭嘉双手抱胸思量道:“扩建警备队?若让刘繇或者孙策地人混进来会很麻烦!而且,这样做会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正是考虑此点,我才迟迟下不了决心。  可眼见开春将至,天气转暖后北方将士必然难以适应扬州气候,短期内或可应付,长期地话就困难了。  ”高勇犹豫道。

郭嘉沉默片刻,抬起头问道:“主公打算扩至多少人?”

“不少于两万!再与两个山地师和五个海陆师配合守御城池。  ”

郭嘉看看地图,又看看屋顶,缓缓点头道:“两万人不算多,考虑到战斗力,嘉担心不足以对孙策形成威慑。  ”

高勇淡淡道:“这个我也想过,可是综合送来的会稽郡及九城人口情况,两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除非……”

郭嘉愣了一下,旋即笑道:“除非扬州百姓愿意到会稽郡,或者山越族人愿意搬出深山。  这么说主公安排山地师进驻会稽郡也有此用意?”

“差不多吧,隔海相望,多少都有些联系,让夷州劝说山越更容易些!”

这时,官道驶来一辆马车。  高勇拍拍郭嘉地肩膀,“刘繇来接你了!不用着急回来!”

郭嘉凝望一眼小乔,依依不舍道:“哪能?嘉保证速去速回!”

……

吴县县府,刘繇仰靠在长椅上长出口气。  屋内温暖如春,旁边就座的董袭也难得平和心境,思考最近以及将来的事情。  “州牧,郭嘉狡猾机智,绝不能轻易答应他提出来的要求。  如今仅剩吴郡、会稽二郡,再不能有任何退让。  ”

刘繇沉声道:“这点我也清楚,可若不答应,万一郭嘉翻脸,扬州岂不是要落入孙贼手中?繇又当如何面对先帝、面对朝廷?”

董袭无言以对。  正巧郭嘉赶到,才将这份尴尬打破。  董袭迎出府外,邀请道:“郭军师别来无恙,一别数日,董某想念的紧啊!”

郭嘉年少老成,微微昂起头看向比自己高出半头的董袭,“董别驾操心国事,嘉钦佩不已。  ”

“呵呵!”苦笑,“操心又如何?奸臣当道,贼寇横行,董某渐感力不从心啊!来,说这些做甚?屋里请,酒宴已备好,刘州牧要亲自向郭军师致谢。  ”

郭嘉也不推辞,抬腿进院,嘴上却说道:“怎可如此?嘉不过是一幕僚,何敢劳动州牧相请?”

“为报救命之恩,些许礼仪何足道哉?”刘繇不知何时走出屋门,站在过廊中等待,整洁的衣服看不出旅途的疲劳,惟有一双深邃的眼睛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郭嘉一怔,露出理解的笑容,“都是朝廷官军,何来谢不谢之说!刘州牧客气了。  ”

刘繇闻言心中微微感动,伸手相请道:“屋内坐!”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六章 暗度陈仓(8)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六章 暗度陈仓(8)

酒宴之上,刘繇开门见山道:“孙贼势大,数次出兵,如今占据扬州四郡,不知郭小弟有何看法?”不知为何,刘繇不顾董袭劝阻连饮几杯,以致双眼朦胧,身体微微晃动,似乎随时都有醉倒的可能。  董袭只好小心翼翼的陪侍一旁,酒也浅尝即止。

郭嘉见两双眼睛望向自己,沉吟片刻,“孙策军势已成,恐怕短期内仍将占据优势。  ”

刘繇皱皱眉头问道:“难道连百战百胜的征北军也抵敌不过?”

郭嘉淡淡一笑:“刘州牧误会了。  所谓军势,乃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而已!现今冬季将去,北兵不习南方气候,军内已有水土不服者,如此下去战力必然削弱。  况且州府军兵新败,士气正处低谷,此时若要强行出兵,绝难取胜!此乃天时,至于地利、人和,刘州牧应该比嘉更了解。  ”

董袭眼睛一亮,显然理解了郭嘉之意。  倒是刘繇晃晃头,叹息道:“时间不等人啊!如今吴郡人心思动,拖延越久,于州府越不利。  ”

郭嘉闻言却摇摇头,“刘州牧不要过于悲观,孙策的形式也不乐观。  勿忘其后尚有荆州、豫州虎视眈眈,近半月攻势恐怕已用尽全部力气。  ”

“哦?”董袭思量道,“郭军师难道是说孙策已到强弩之末再也无力进攻?”

“虽不中,亦不远矣!”

刘繇困惑道:“那又为何不趁势发动反击收复失地?”

郭嘉眼睛一眯。  嘿嘿笑道:“其实,除了水土不服之外,还有两点制约夷州援军。  ”

董袭心里一紧,知道郭嘉终于露出了獠牙。  刘繇脸色亦动,淡淡的说道:“何处制约?扬州府已经全力配合了!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地给地!难不成还要……”

郭嘉赶紧伸手制止。  “刘州牧又误会了,嘉所言制约并非来自州府。  而是在地方郡县!”

“哪里?”刘繇压抑心中逐渐燃起地怒火。

“盐官和会稽郡王朗!”

“绝不可能!”董袭抢在刘繇之前吼了出来。

郭嘉瞧了瞧焦躁的董袭,笑道:“别生气啊,听嘉把话说完!”言罢,走到屋中,“先说盐官。  此地渔船时常钻到钱塘港附近,给往来运输的货船造成很**烦,而且敌人也能趁机窥探。  亟由货船数量,判断出夷州援军的兵力。  此外,小渔船时常划到货船航线上,碰撞事件时有发生,为此,盐官已有几十户人家跑到县府告状。  ”讲完,郭嘉摆出一个苦脸。

刘繇毫不在意,冷声道:“些许草民随他们闹去。  难不成还敢反抗州府?你再说说其他的!”董袭本想插嘴,可听到刘繇的胡话,也乖乖的闭上了口。  心里却嘀咕道:“州牧喝多了,连这样地话都说得出来。  草民?唉,若孙策听到岂不乐开了花!”

郭嘉也没有料到刘繇竟说得如此无情,可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的遭遇也算有情可原。  “另外地制肘……刘州牧对王朗王太守熟悉吗?”

刘繇默默点头以示确认。

“如此便好。  起先夷州出兵对付严白虎时。  王太守全力支持,甚至不惜将会稽郡内城池想让,以供军兵驻扎。  然而,自严白虎衰落,王太守的态度骤变,不但不积极配合,还悄悄联络郡内大户人家对夷州援军恶语相向,甚至鼓动百姓攻击谩骂。  为求自保,驻军只好严守城池,不敢再有任何异动。  亦因此无法及时北上对付孙策。  终致刘州牧败退泾县。  ”

“啪!”刘繇狠拍案几。  双目一瞪,嘴巴张了张却又没了下文。  “州牧?”董袭出言提醒。  刘繇才醒悟过来。  可愤怒的表情变得不甘。  “郭小弟说了这么多不会只是抱怨吧!有什么要求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