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349章

天烽-第349章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笥辍⒈┯辍! 【龅痰目赡苄苑浅8摺! ≡跄巫罱暾髡剑赶木薮蟆! ≌裨阂部嘤谖耷卫怼! ”纠窜鞔蟾绱蛩愠媒衲昵锸罩蟪沟椎恼我环伤上氩⒅荨⑷ふ绞乱黄穑白急负玫厍付蓟ǖ囊桓啥涣恕!  彼档秸夤蜗肫鹆塑鲝乇砬榫剐α似鹄础

听到这,高勇亦感同身受,“荀兄说的不假,这连年征战,再多的钱粮也架不住挥霍。  ”

郭嘉很是赞同。  “荀大哥说截至八月,幽冀二州的税入大约为五万七千万钱,官营收入约为八万九千万钱。  单看这数量便能达到大汉一半的税赋收入,怎奈花费更是惊人。  学舍、师资、官吏俸禄、道路修建、城池改扩建等等加起来差不多要耗去六成,主公又说要继续扩军增强实力,又要提前占去两成;河东、并州之战打掉了一万三千万钱;还有三江郡的善后又要不少钱。  唉,套用主公的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高勇感叹道:“确实苦了荀兄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这政务最是繁琐。  偏我这人又不喜加税、不愿做那杀鸡取卵之事。  看来也只能继续辛苦荀公了。  ”

郭嘉抿一口水笑道:“荀大哥之所谓拼命工作,除了与主公相知相熟外,更是因为主公心念天下、宽以待人、薄赋轻税,令士农工商和谐共处同步发展,比其他人强出许多。  ”

高勇躺靠在椅背上自嘲道:“我可没有荀兄说地那般好,一切都是诸位齐心协力的结果。  ”

“主公谦虚!单看每日进入二州的几万人便能清楚。  虽然报上来的数字说幽冀二州有人口九千六百多万,但文长兄私下里说实际的数字可能已经接近一千万了,保守估计,年底时达到一千万绝对没有问题。  ”

高勇想起陈群拿着户籍薄时兴奋的模样,哈哈笑道:“人口越多越好!来者不拒,既来之,则安之!”

这时,马车逐渐减慢了速度,郭嘉挑开窗帘向外张望,东方一抹淡淡的红霞挂在天空。  羞涩而腼腆。  守卫兵士看到近卫拿出的通行关文后不敢怠慢。  立刻安排人手前面带路。  此后虽有多处哨卡,却很是畅通无阻。  高勇知道这是特权地最直接体现。  不过,就目前来说,还是给自己留写特权来的好。

旅顺军港的外围静悄悄,可里面却热火朝天。  码头上停靠着三百余艘大小不等的战舰,官兵们往来穿梭,完成最后的清理、检查工作。  数千人的忙碌景象,即使是守卫港口地兵士也是前所未见。  至于说三个舰队同时启程远航,更是海军组建以来最大的行动。  这也让他们更加警惕,小心守卫这座最神圣的海港。

马车不作停留直接驶上码头,车厢内,高勇正要掀开车帘却被郭嘉拦阻,“主公怎么忘了郑公的叮嘱,马车不停绝不能看!”

高勇无奈苦笑:“好,好!这个郑公啊,不好好集中精力研究冶炼技术,偏要参与研究院的大船计划,还拉上马钧等人。  这倒好,整个研究院就这么几个支柱,全被他翘了。  弄得其他工作进展缓慢。  要不是有子扬(刘晔)盯着,研究院可真的名存实亡了。  ”

郭嘉听着高勇这番牢骚很是好笑,“主公别抱怨了,郑公也是一番美意。  若没有主公,他哪里能有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研究炼钢炼铁。  换作以前,又没地位又要忙于生计,那这百炼钢、钢板、钢条又怎么能造出来?又怎么能铸造各式各样的工具?听说这次他们合力建造的海船比以往地任何一艘都更大、更坚固、更有威力,也不知是不是他们在自吹自擂?”

“看看不就知道了!唉。  时过境迁。  上次来时,风帆式驱逐舰才刚刚试航,可现今,这种战舰已经超过百艘,真想看看这百余艘大舰聚集在一起是个什么样子?”说着说着,高勇开始了无限遐想:倘若这些船都配上火炮,然后组成远征舰队开到英岛、欧洲。  再与开始走下坡路地罗马帝国狠狠地打上一仗,让他们也尝尝船坚炮利的滋味!

胡思乱想着。  马车悄然停下。  郭嘉神情紧张,按耐不住心中地激动。  郑公的技艺闻名遐迩,有他亲手建造的东西绝对是极品,如今那极品就在车外,任谁也难以抑制汩汩而来地兴奋。

“恭迎主公!”

听这声音,高勇立刻知道了车外等候的是谁,当即笑道:“想不到劳动郑大师在此等候。  高勇此行不虚啊!”开门而下,车外果然站着以郑浑为首地一排研究员。  高勇心中一动,想起拉了某个熟悉的场景,遂不等他们答话,上前一步一一握手,“辛苦了!辛苦了!诸位忠心爱国、报效国家,真乃当世学子之楷模!”

话简理真,特别是这些从未见过如此平易近人的大官的青年人。  一个个热泪盈眶感动万分。  在这等级仍很森严的社会,能被破格提拔委以重任已是难能可贵,更何况眼前之人还极力提倡世人平等,让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这份感动只有日月可鉴天地可表。  高勇地握手举动虽不太合常理,却深深的打动了这些青年的心。  一双双聪慧的眼睛中写满了忠诚。  看到这一幕,稍后出来的郭嘉心中感慨:士为知己者死大体如此啊!

郑浑眼含泪水躬身施礼道:“主公千里远来,吾等自当恭候。  今日乃是新船下水之日,意义重大。  必须由主公亲自开启,以示海军航行万里称霸海洋!请!”

高勇顺势望去,马车的后面正是旅顺军港内最大的船坞,两边搭建起来的脚手架高达十丈,内侧却用帆布遮盖起来,从外面看不到一丝一毫。  高勇会心一笑,仅从这船坞外观来看。  这艘新船肯定比风帆式驱逐舰要大。  但至于打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郑浑引路,很快来到一根细绳面前。  “此绳虽细。  却通过轮组连接了帆布与新船缆绳。  主公只需解开,即能让新船下水!”

简单解释过后,四周顿时寂静无声,包括远处巡逻、工作地官兵也纷纷抬头向这边往来。  他们只知道一大群人在帆布包裹的船坞内忙了小半年,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此时此刻,看到外面围着的一群人,他们似乎也明白到今天的不同,或许可以看到帆布里面究竟是何物事。

巧夺天工!这是高勇唯一能够用来形容这根细绳的词语。  扫视四周,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向自己望来,等待着目睹这历史性地一刻。  万众瞩目的感觉还真是不自在!高勇平静一下心情,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面对即将揭晓的谜底,任你是神仙也要激动起来。  “新船新气象,新船新天地!祝福大汉海军扬帆远航称霸海洋!”左手一抻,细绳解开,随即被转动的齿轮带走,嘎,嘎,嘎,嘎啦,嘎啦啦……

木制齿轮互相绞动发出了音乐般悦耳的奏鸣曲,起初是独奏,随后越来越多的齿轮加入其中,奏鸣曲逐渐宏大起来。  当所有的齿轮一同发出欢快的声音时,巨大的帆布帷幕徐徐落下,其内传来原木滚动地声响,似乎是巨兽庆祝挣脱牢笼回归天地地欢呼咆哮。

抬头仰望,最先出现的是高高地桅杆,一根……两根……三根……“咦?为何只有三根?”高勇轻呼出来,面对已经看习惯的四桅帆船,这冷不丁冒出来的三桅帆船确实有些惊奇。

谁知,郑浑神秘一笑,示意继续往下看。  高勇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没有在事前得到一点内幕情报,只好把目光聚焦在帷幕后面。  三根桅杆逐渐显露出小半段身姿,几块横帆一次出现。  与梯形斜帆浑然一体,组成效率最高的船帆体系。

“咦?那是何物?”这次轮到围观者发出惊讶地疑问。  众人指指点点,焦点集中在紧靠三根桅杆的地方。  高勇仔细望去,惊诧间竟也目瞪口呆!

只见第三根桅杆之后赫然冒出一个漆成黑色的超大号的近似方形的铁柱,顶端斜盖着一块薄薄的铁片……“烟囱?”这一下高勇立刻激动起来,聚精会神继续往下看。  很快,整个舰船的上层建筑全部显露出来。  三根主桅杆。  一根带有底座地大号近似方形的铁烟囱,几缕青烟从中冒出。  在强劲地海风吹拂下很快消散在空气中。  三层舰桥正好建造在船体中前部,与桅杆和烟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远远望去,竟然与后时代的巡洋舰有几分相似之处。  整个舰桥几乎全部包裹在铁板之下,只怕内里也是钢筋铁骨。  见到那烟囱,高勇已经明白了七八分,可心中的激动却沸腾不休。  只待郑浑揭出谜底。  可那郑浑却依旧微笑不语,颇让人难熬。

随着帷幕落下,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三层舰桥或叫指挥塔后,便是宽大的前后甲板,半人高的蒙着铁皮地护栏。  这种怪异样式的舰船在众海军官兵眼中也颇为奇怪。  郑浑笑了许久,这才开口道:“此船乃是众人根据主公所画的船图改进而来。  船首取消了斜帆,这样可以增加视野。  前甲板布置有五架能够自由转动的炮弩。  后甲板布置有三架炮弩。  为保护官兵安全,这些弩炮皆有蒙着铁皮的木制方盾围护,与主公画上的炮塔一般无二。  五部炮弩之间有一个通向甲板下层的梯子,转门用作运送弩箭,安全快速。  ”

听着郑浑的介绍,高勇望去果如其言。  那种炮塔虽然原始却也得到了炮塔保护炮手地精髓。  半圆式配以两两对应,确实能够抵御大多数箭矢的攻击。  至于五部炮弩的布置则相当精巧,一在前,正对船首方向,其次两队逐渐延后,整体来看,恰好是一个配合船首身形的三十度顶角的三角形。  高勇满意的点点头,心中暗赞郑浑地巧夺天工。  看过炮弩,视线后移,高勇竟然又发出了惊讶之声!不为其他。  只因前甲板炮弩后面的四块甲板和舰尾的四块甲板突然自行掀开。  里面一物缓缓上升。

此时,船体已经显露出来三分之二。  下行的速度增加许多,但离入海还有一段距离,仍在原木上慢慢滚动,船尾的缆绳依旧紧绷绷的执行使命。

看到那逐渐露出容貌的物事,高勇惊呼一声,瞪大眼睛仔细观瞧,口中竟然赞叹出来:“奇妙!太奇妙了!郑大师还有诸位青年才俊具都是巧夺天工之人!这种方法是谁想出来的?一定要重重嘉奖!”看到那最原始的升降机,虽然明知低下是人力操作,但有此想法便已惊人。

这时马钧走上前谦恭道:“小生不才,揣摩主公之图许久才想到此点。  主公对这种武器一定不陌生。  ”

高勇哈哈一笑:“当然,这可是建议军师刘晔的第二大发明怒火连珠炮啊,威力比霹雳车强上十余倍,端是密集杀伤地好兵器。  ”自从刘晔发明出这种兵器后,高勇对刘晔地佩服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这种曾二战时发挥出巨大威力的兵器居然提前千余年面世了,不能不感叹世间神奇。

马钧腼腆一笑,露出书生本色,继续道:“不错,此兵器正是怒火连珠炮,不但利于守城,用来对付靠近船身地敌人一样威力不减。  因此,马钧以及诸位同僚决定将其布置在战舰之上。  不过,此物呈方形,发射一次需要时间颇多,且又无法配备防护。  于是,钧与诸位同事齐心协力,根据主公提出的升降之法加以引申,便有了如今的模样。  发射时升至甲板之上,只需一根加长的导火索即可。  旋转、调整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