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29章

天烽-第29章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寇喘了几口粗气,阴冷道:“刘县令的意思是立刻派兵去追?”

刘明点头道:“当然,毕竟那娃子打得可是朝廷的名号,万一他把消息传回去,张常侍那里不好交代。”

王寇撇嘴道:“张常侍真不是东西,他拿钱,我出力,还得给他背黑锅!跟他要辽东郡也不给,哼!惹急了老子把他那些见不得光的事都给抖露出来。王厚,你带上二百郡兵前去追击,务必将他们擒拿。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王厚眼角凶光显现,拍胸道:“舅舅放心!”

刘明诡笑道:“算了算了,王太守还是不要抱怨了,万一传到张常侍耳朵里可就不大好了。毕竟没有张常侍撑腰,太守位子是坐不稳的。而没有辽东郡的空缺,张常侍又怎么能骗人去买呢?”

王寇遥望城外阴冷月光下的浓密森林,许久方才说道:“干完这笔买卖,老子也来它个辞官归隐,找个没人的地方抱女人去!”说着看看刘明那渴望与贪婪并存的目光笑道:“放心,走之前一定把你扶上太守的位子,我那外甥还要靠你呢!”

这时,一个佰长走上前问道:“王太守,这些尸体如何处置?”

王寇瞪了他一眼,骂骂咧咧道:“老子平时怎么教你们的!都忘了?一个不剩全给我吊到城门上!让全郡乱民看看反抗本太守的下场!”

佰长苦脸道:“这……”

王寇一巴掌扇过去:“这什么这!还不快去,气恼了本太守,连你一起吊上去!”

佰长遥遥头,轻叹一声转身离去。只留下王寇和刘明哈哈狂笑……

第二卷 立足东北 第一章 龙蛇斗法(上)

密林中,经过包扎处理的高勇看到回来的只有高顺和冯玉,已然猜到些什么。心情沉重眼神落寞,目光哀伤中高勇难过得低下头来,伤口疼痛依旧,视线渐渐模糊,隐约可见泪珠在眼眶打转。高顺见状露出一丝担忧,旋即望向沮授。沮授、荀彧本想出言劝慰,却只看到高勇摇晃两下仰面摔倒!

众人大惊,几乎同时围拢上来。高顺将手放在高勇的额头上……“怎么这么烫?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

沮授先摸摸额头,而后察看伤口,最后说道:“主公感染风寒了!”

张武颤声问道:“怎么会?”

荀彧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不关你的事,今日主公经历太多……眼见即将大功告成却急转直下身陷险境,虽然得脱却连累多人殒命……主公与别人不同,他从不把你们当作下人看待,他把你们当作朋友亲人,故此……”

此时,裴石快步跑来说道:“沮公、荀公,南门外郡兵正在聚集,看样子是要继续追捕主公。”

果然,南门外,王厚带着郡兵高举火把向这边扫荡而来。高顺仔细观察后说道:“郡兵人数不下二百,硬拼不来,此地不宜久留必须换到安全的地方。”

沮授在荀彧的帮助下背起高勇,说道:“主公授来背负,你们有谁熟识药材,赶紧想办法找些清热去火去毒的草药来。泰安(高顺),组织下人手,保护伤员向东南转移。前几天访查时发现那里是山区便于隐匿行踪。众人现在急需修养,正如泰安所说切不可与敌硬来。”

荀彧补充道:“兵法云:兵不厌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我们可以一边转移,一边派人引诱追兵至其它方向。至于药材彧倒是知道一些,张武保护好沮公;裴石带两人跟我沿路寻找草药。”

高顺当即说道:“好,就这么办。孙泰带人运送伤员并负责探路;冯玉带上三个人跟我引诱追兵。”

一夜急行,拂晓前总算进入山谷。阳光照进山谷时,包括沮授在内的所有人几乎全部躺倒,一边呼吸芳香空气,一边聆听谷中虫鸣。自从昨日晕倒,高勇始终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即便偶有睁眼也只能隐约看到淡淡月光下晃动的黑影,时而旋转时而后退……

恍惚、困顿、迷茫,四周被惨白的浓雾笼罩,仿如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世界。茫然四顾,除了自己再无其它。高勇迈着沉重的双腿,耳边呼呼风声如同鬼哭狼嚎。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勇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乌桓灭族了吗?”

高勇惊叫道:“大叔?”

另一个声音响起:“是呀!李头和俺的仇报了吗?”

“小三?”

“看你的样子是不是吃败仗了?”

“李头?”

“孩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你妹妹她还好吗?”

“老奶奶?”

“勇子别怕,大叔相信你,吃点苦不算啥。”

“不就是败仗吗!以前我也打过几次,只要知道是怎么败的,下次留心别再重犯就好!可千万别趴下就不起来,那是孬种!”

“你可别做孬种,李头可是总跟底下的朋友夸奖他救了一个大人物,你这样……”

“快回去吧,有人叫你呢!”

“回去吧!记得给我们报仇!”

“别做孬种!”

……

高勇猛然睁开双眼,一轮明月高悬在夜空,清风拂面而过。眼珠移动,周围是众人欣喜的目光。

沮授高兴道:“主公,总算醒过来了!”

高勇奇怪道:“我怎么了?感觉好像睡了很长时间,为何天还没亮?”

荀彧含泪道:“主公因为得了风寒整整昏睡一天一夜,还好,醒过来了,没事了!”

高顺拿过来一碗水给高勇喝下。看到高顺平安归来,高勇赶紧问道:“追兵有没有甩开?”

高顺点头道:“主公放心,他们追了大半夜不见人影,只得破口大骂。骂累了便就地休息,不过有几人离开返回玄菟城,看来王厚是准备增兵搜索。天亮后,顺等又将追兵往南引了引,此后才寻着冯玉留下的记号追赶上来。”

高勇欣慰的点点头,感激道:“辛苦高大哥了。”

这时,张武跪爬过来,边磕头边呜咽道:“都是张武的错,累得主公中箭,请主公责罚!”

高勇勉强抬起手抓紧他说道:“不管你的事,你表现得很好。将来还要靠你领兵打仗呢!”张武感动得热泪盈眶无法言语。高勇继续说道:“高勇愧对死难的兄弟,刚刚我做了一个梦。梦中,以前的救命恩人全都给我激励鼓舞,令我想起了很多很多……于是,我明白到,为了死难的兄弟绝不可轻言放弃!他们将生的希望留给我们的同时,也将未来一并转交给我们。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战斗,为了我们,也为了他们!”

说着,高勇示意张武扶起自己,跟着转身缓缓地向玄菟方向跪下,郑重磕头……一时间,众人不知如何是好,纷纷跪下跟随高勇。

磕头三次后,高勇喘了几口气道:“今日之败皆因勇思虑不周、析事不明。从今以后,希望诸公能时时提醒高勇,以防此事再度发生。”说到这,高勇手举向天立誓道:“高勇在此发誓:今后对诸公谏言必定虚心听取,无论建议或指错,勇绝不忌恨报复,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沮授、荀彧愣在当场,稍时才反应过来跪拜,无论如何肯于听取谏言的人、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绝不会是庸碌之辈,当即齐呼主公。高勇很是感动,摇晃着搀扶起众人起身,跟着询问今后该当如何?

沮授建议道:“现今主公处于劣势,必须择一安全之地休养待机,监视王寇的同时与文锦(赵胜)取得联系,获取支援,以为将来反攻做准备。”

荀彧赞同道:“彧亦认为如此,不过那王寇决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不断派兵搜寻,故此对于主公来说一味躲避并不是办法。”

孙泰出言道:“那主公为何不去辽西郡,到那里接手郡兵然后再杀回来?”

荀彧苦笑道:“孙队长,不只你这样想,想那王寇也是这般想法!”

冯玉疑问道:“荀公此话何意?莫非是那王寇与辽西郡……”

荀彧眼望夜空,略带伤感地说道:“现在的官吏早已忘记替皇上造福一方百姓的嘱托,反而成为祸害一方百姓的罪魁。试想那王寇如此横行霸道无所顾忌,右北平、蓟县、渔阳等地居然很少人知晓,所谓何故?”

高勇双眼顿亮说道:“官官相护,恐怕他们早已勾结在一起。所以王寇才能掌握我们的行踪,知道我们的人数,才会派出大队郡兵抓捕。否则,对付我这样的少年何须动用三四百郡兵!”

荀彧点头道:“因此,彧与元华兄商议后才决定改向东南。让王寇布置在通往辽西郡官道上负责堵截的郡兵空耗钱粮。”

沮授补充道:“即便主公能够到达辽西恐怕也还是会遇到和玄菟一样的情况。”众人一时无语,各自想着心头的事。

高勇当然知道这种官官相护的情况在中国可是持续了上千年,说道:“这种官官相护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走出目前的困境。请诸位思考对策各抒己见。”说罢托着沉重的脑袋思索计策,耳中的轰鸣仍然时隐时现,搅躁的心身不宁。其余人或低头凝思、或举目望天、或左右扫视,都在寻找现今危机的破局。

荀彧模仿高勇以前思考问题时的样子手指轻揉太阳穴,目光在木藤花草之间游动。这时闪耀的火光中两只蝴蝶翩翩飞来,时而上下重叠一同越过树枝,时而左右分开绕过前方草丛……看到这一幕荀彧脑海中忽然一闪,似乎有什么在涌动,旋即望向沮授。

此时沮授的视线也由那两只蝴蝶移向荀彧。二人双目对视片刻,均从对方眼中看到同样的想法。沮授微笑道:“文若说说看。”

荀彧点头,转向高勇缓缓说道:“主公,刚才彧观物有感,想到一个方法。”

高勇大为惊讶,想不到荀彧真如书上所写的那般厉害,仅片刻便已想出破敌之法。于是召集几个主要人员围坐一起听荀彧细细道来。

待众人坐好,荀彧继续说道:“主公兵分两路,一路三五人负责引诱搜索的郡兵,领着他们在这荒山野岭中打转,一点点消磨他们的意志,缓慢地将他们引离玄菟郡城;同时,另一路为主攻,人数越多越好,悄悄潜入郡城,当外出郡兵距离郡城足够远时,这一路搞一个突然袭击,目标就是王寇及其幕僚。如此一击而定,主公控制郡城后便可以设法收降郡兵。”

冯玉不解道:“荀公,那王寇凭什么会把大部分郡兵开出城外追捕主公。而且即便有大部分郡兵派出城,王寇周围也会有许多人保护,仅凭现在剩余的人恐怕……”

沮授听着冯玉的问题缓慢点头,欣赏道:“冯队长的分析很准确,推断的也与实际相差无几。不过,主公在其所著《三十六计》中曾有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此话何解?”

张武出言道:“属下认为其意当是:形势时时变换,没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兵终归是兵,水始终是水,其宗不变,这种没有规律反而也是一种规律。主公授课时曾讲道: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形势优劣往往能够通过准确合适的策略逆转。即要寻找到强势的弱点和弱势的强处。”

荀彧赞叹,想不到张武竟能说出如此精辟的观点,这与其名字中的‘武’字完全合不来吗!沮授吃惊,小小年纪竟能如此领会兵法要点,如果能够善加应用将来真是无可限量。

荀彧道:“彧有三胜三败释疑。主公三胜:一为上下齐心,将士用命;二为朝廷所封,占据先理;三为敌明我暗,宜攻宜守。敌人三败:一为主仆离心,郡兵怯战;二为横行乡里,怨声载道;三为狂妄自大,轻敌骄纵!”

一席话听得高勇不住点头,沮授更是连说好几个‘妙’字。高勇赞扬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