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二流 >

第79章

二流-第79章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的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二流的四亩地也开完了,种子也种进了地里,他只需要抓住时机,把红薯种子的属性改过来,就等着母藤长出来了。

这时,镇上传来消息,让二流去一趟,说是修路的事情有结果了。

 第124章 擦边球

长办公室里,董镇正在低头看着报纸,见二流进门,笑呵呵地说:“二流,你不得了啊,这报纸上都有你,快过来看看。”

二流见董镇高兴的样子,心想,难道修路的事有门!连忙走到董镇身边。

一看报纸,才知道原来是苏道中、凡夫子、付向彩三位艺术家联合举办了一次名叫“高原红”的艺术展,把他们在高原村经历的事、看到的美景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次艺术展上,有几幅令人感到震憾的艺术作品,吸引了艺术界的注意。

报纸上将其中两幅图片刊登了出来。

其中一幅,二流背着背兜,背转身从悬崖上向下爬着,一只脚悬在空中,显得很惊险,而上的表情却异常坚毅。这图片上画的事情是二流亲身经历过的,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这股子感觉。二流的背兜里被苏道中装进了魏掠影攀岩取下来的那一束兰花,这就是虚构的了。但是正因为这一小点点改变,就让二流在画面上的形象活了起来。

另一幅图上,二。还是背着装着兰花的那个背兜,满脸紧张地抬起猎枪,盯着不远处正在作着生死搏斗的一猪一虎,猪的凶悍、虎的不屑,二流的执着和坚持,神态逼真地把摹写了出来。为了证明这幅图片的真实性,旁边还有一张照片作证,这是付尚彩拍的。,

董镇指着图片说:“这几张::片发出,高原村又可以火一把了。怪不得前一段时间李县长在大会小会上都在讲,要重点打造我们镇的旅游产业。原来,是早就计划好了的。看来,我得给书记建议一下,召开一次党委会,研究一下怎样抓旅游业?”

说到此处,董镇将报纸收起来,:“二流,你坐,我正有件事要和你商量。”

二流赶紧坐在董镇办公桌的椅子上。

“关于修。地事情。”董镇停顿了一下,脸色变得不好起来。

二流心头一跳,小心地问:“莫非泡汤了?”

“泡汤了。

”董镇马着脸肯定:回答。

二流只觉得脑中“嗡”的一下,天旋地转。

“不过。”董镇神秘一笑,说:“虽然泡汤了,菜叶叶还浮在水面上呢?”

二流一听还有门,心情顿时又觉得好些,说:“董镇,你有啥话就直接说完吧,你这样子让我心里好难受的,非把我折磨成精神病不可。”

二流的表情都落在了董镇眼中,听二流这么一说,哈哈大笑,道:“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路只修到红岩村,从明年3月份开始修,划半年内修完。从红岩村到高原村的路不能修了。”

对这个结果,二有心理准备,叹了口气说:“慢慢来吧,这样子也好。”

董镇继续道:“李县长找我谈了一次话,让我转达给你,说路没有直接修到高原村,他觉得很对不起高原~|的老百姓。同时,在他的权力范围内,今年给你们村安排了8万元的机耕道建设资金,明年再继续给你们安排8万元。”

“道?”二得一头雾水。

董镇解释道:“机耕道是农机上来的项目,就是修建农业机器过路地道路。李县长有审批权的经费只能在。0万元以内,超过1的要上县委常委会研究。这次连续两年给你们村安排16万元的经费,实际上是李县长打地擦边球。”

“擦边球?”二流恍然大悟,一拍巴掌说:“就是说这16万并不是什么修机耕道的,而是拿来修路地。我明白了。”

董镇皱了皱眉头,说:“有一点你要搞清楚,不是修路的,是修机耕道的。”

“对,对。”二流一个劲地点头,说:“是修机耕道,不是修路。”

董镇见二流开窍了,摊开一张图纸,说:“项目资金正在落实过程之中,现在还没有拨下来,不过有李县长亲自监督,应该快了。你回去准备一下,把村民动员起来。对了,这儿有上次测量人员到村上测量的图纸,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最优化的公路设计方案。”

二流凑进了一看,这图张弯弯拐拐的有很多线条,其中有一条线呈红色,就是公路的设计路线。二流看了一眼比例尺估算了一下,这条路修下来,大概有三公里长,并没有过鬼门坡,而是从县崖的另一边、擦着原始森林的边缘斜斜向下,连接到红岩村。二流对高原村地地貌极为熟悉,一眼就记下了最佳的路线。

看到上面打了三个小叉的地

流便想了起来,这三个地方都是陡峭的悬崖,路要从的确是很难。怪不得这个设计方案会被常委会否决。

董镇指了指三个打了叉的地方,说:“这三个地方你有办法修过去不?”

“办法还不是人想的。”二流坚定地道:“就是一块一块地把石头开下来,我们也要想办法修过去。我就不信,这路修不好。”

董镇点点头,说:“那行,就按这个图纸来修。你回去认真看一看《村民组织法》和《国土法》,修路不可避免地要占到群众的田土,要怎么样做好群众工作?怎么样用地?那上面都有。”

《村民组织法》,二流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土法》还没有读过。说:“我知道,《村民组织法》上规定,这种事情要进行一事一议,让所有村民们都同意,然后对被占地的要进行土地调整,我思考着被占了地的在村集体土地上划一块出来,作为补偿,你看怎么样?”

董镇道:“你这种调整地方法,《国土法》是不允许的,法律要求农民地土地经营权五十年不变,要占用农田必须征地。但是,农村要办成啥事,也只有你这种办法才合理,群众就认你这种办法。所以,有时候法律与实际还是有些脱节的。不管怎么样?只要群众没有思想包袱,不形成上访事件,就成。这也算是擦边球吧。你回去宣传地时候,就不要把法律文本抬出来了,要说群众听得懂的话,讲道理地话,这样工作才好开展。”

回到高原村,二流跟刘堂通了气,刘堂河主持,专门针对修机耕道的问题召开了一次村委党支部会,邓羽君也列席了。要怎么样对村民进行宣传,邓羽君提了不少好的建议。大多数,二流都觉得有道理,便采纳了,对群众的宣传口径统一起来,接下来,就开始进行紧张的筹备工作。

机耕道建设工作由刘堂河老书亲自挂帅,二流负责居中协调,村四职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宣传工作,邓羽君自由度比较大一些,可以参加任何一组的宣传,同时他的责任就是搞一个调研,及时把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起来。

总之,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的要求是,必须细心尽心,争取群众理解。

邓羽君到这个工作任务,高兴得不得了,每次出去宣传,都争取跟二流一组,时不时地提点建议,都能够说到点子上。看来,这一段时间她是用心了的,把高原村的情况都摸得熟透了。二流也只能由她,愿意跟着就跟着吧。

由于宣传作做得很到位,群众对修路也迫切需要,有的村民甚至主动提出来,只要路修到他家门口,占的田地一点也不要补偿。

在做工作过程中,流也遇到两件麻烦事。

第一件,路要从一条小路上经过,路的两边,分别属于两户村民。这条路的两家一直都有异议,都认为是自己的,承包证上也没有明确说明(呵呵,边界纠纷)。修路要占这两块土和这条路,这个补偿的农村集体土地到底该给谁?没人能说得清。两家为了多争这一点土地,就争论了起来,谁也不让谁。

第二件,有一户~|民有一大块田,种的时候相当方便。现在路要从他家的田中间通过,即使在别的地方补偿了,这样一块田就变成了三块田,公路两边各块,补偿后又是一块,耕作起来极不便。村民提出路从田边绕过去,所占的他的土都不要补偿了。假如绕过去,又面临两个难题,路变长了,成本要增加,这是其一;除了占这位村民的土地以外,还涉及到另两户村民的土,那两户村民都不愿意把土拿出来。

农村这些事,看起来都很小,但有时候处理起来却极其棘手。

二流这段时间处理的这种巾巾事不少,也摸出了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时候,表面上看农民之争是利益之争,但实际上是面子之争,也是那句土话,佛活一柱香,人争一口气。

遇到这种麻烦事,千万急不得慌不得,先要把情况摸透,然后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事情解决好。给他们讲政策,有时候比不上一句巴心的话。

通过各种侧面了解,二流的心里也有了底。

先解决第一事吧。二流把两家人叫到了村部,让他们按顺序说起各自的情况来。

 第125章 四字真言

部办公室里,两家人横眉冷对。两家人当家的都长点,其中一个当家的下巴处有颗痣,名叫刘有志(痣),另一家当家的瘦得来三围都看不大灵醒了,名叫刘无为(围)。

二流让他们先说说情况,两个当家的便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他们都站在自己的立场,说那条路原来就是属于自己家的,是对方太霸道,硬要争过去,才导致了这么不和谐。说着说着,两人又开始吵起来,火起也逐渐上升,连哪天哪个在对方的土里吐了把口水、扔了点垃圾都翻了出来。

二流一见这架势,皱了皱眉头,大吼一声:“别吵了。”然后,翻出厚厚一本书,指着上面“国土法解析”几个字,说:“你们吵个啥劲,我这本讲国土法的书上都写着呢?凡是不能界定边界的都属于集体所有。你们搬牙巴劲搬一辈子都搬不赢这本法律。不信,你们把这本书拿回去看一看、翻一翻?”

二流这一招叫“吓”(念骇),先把两人吓住再说。果然,两人一看厚厚一本像砖头一样的书,头都大了,争吵声顿时停了下来。他们虽然识字,但让他们把这本书翻完找出答案,至少得半年以后去了。半年时间,路早就修通了,说不定到时候他们折腾来折腾去,一点利益都没有。

两人都想通了这个关窍,连忙安静了下来,冷眼看着对方,还在不服气。

二流松了气,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说出的这条规定是哪儿来的?

二流见一招见效,继续说:“你们两人虽然彼此都有些怨气,什么时候都是争过去争过来的。竞争也有好处,这不,你们年年都被评为模范户。要当模范户就要当好表率才行啊。”这一招叫“呵”,把高帽子给他们戴起,把他们地面子顾起来。

二人见村主任表扬自己,顿时上觉得特有光,抢着说道:“可不是,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村民,有哪件事不是争在众人的前面?”二流这个“呵”安排在“吓”之后,先给一脚头再给一颗糖,效果很不错。两人都从刚才的郁闷心情中走出来,看着对方既高兴又得意。

接下来,二流用了一招“诈”,说:“有志,你家小孩今年要参军了吧,参军的时候可要通过村部的推荐哟。刘无为,你家孙子要出世了吧,出世之前记得来村部开手续办准生证哟。”

这些事与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两人一听二流突然之间好像漫不经心地提到这个,顿时吓了一跳,都害怕到时候二流给他们小鞋穿,连忙说:“主任,那地我不要了,反正到现在,我们也没搞清楚,这地到底是谁的?给集体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